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

吳紹霆不知道德國這麼做的戰略意義是什麼,可是青島戰場如果僵持不下,對遠東格局必然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他知道協約國負責進攻青島德軍的正是日本,雖然摻雜了一些英軍,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歷史上青島戰爭前後不過八天的時間,德國在青島修築了五座大型碉堡,各式各樣重武器齊全,結果卻倉皇失敗。

日本在這次進攻中調遣一個師團五萬人兵力,英軍只有區區兩千不到的人數,而德國方面據說戰前已有四萬五千人,後來幾艘主力艦趁夜突破膠州灣封鎖撤離,最終日德在陸面交戰時德軍固守堡壘的士兵只有五千不到。

戰前德國已經打算放棄青島,並正式提出將青島歸還中國的外交交涉,因此德軍士兵一開始就無心作戰,直到主力艦突圍之後更是無所牽掛,再加上戰前彈藥不充足,所以未能堅守的太久。

倘使現在德國決心在青島打一場狠戰,那結果肯定會大有不同,就算最終還是失敗,但最起碼也會讓日本和英國嚐到苦頭。

吳紹霆暫時還不能確定這件事有利可圖,畢竟戰爭是發生在中國領土上,大前提就是不好的。但世界大戰即將發生改變,如果他能好好把握這次機會,說不定真的會有四兩撥千斤的大收穫。他是絕不會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吳將軍,我勸你不要操心這些與您無關的事。否則,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安德烈爵士冷冰冰的說道,語氣之中帶着十足的威脅味道。

“安德烈爵士,如果你能給我一些暗示,我保證這次合作會很愉快。您應該對我放心,我是一個做事有分寸的人,德意志帝國是我的合夥人兼利益同盟,我自然會站在你們這邊考慮問題。如果你依然堅持對我見外,雖然我能理解,可是在合作細節上難免會出差異,這一點是你我都不想看到的。”吳紹霆一點都不感到緊張,帶着佔上風的笑容慢條斯理的說道。

安德烈爵士猶豫了一下,他知道既然吳紹霆已經猜出大概,自己再隱瞞也無濟於事,弄不好這傢伙到處宣揚透露,反倒對德意志帝國的軍事佈置會有大影響。他緩緩的吸了一口氣,平靜的說道:

“我只能告訴你,你確實猜對了一點,廣東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彈藥不會送往我國本土。至於其他的事情,我真心的奉勸你不要多摻和。德意志帝國只會選擇聰明人合作,希望吳將軍不要讓我失望。”

“你放心,剛纔的談話只有你我二人得知,我有責任保密下去。”

“這樣最好不過了。”

這時,房門敲響了,鄧鏗非常合時宜的端進來兩碗冰鎮酸梅湯。

與德國人的合作談妥之後,吳紹霆知道安德烈會答應自己提出的條件,畢竟他已經知道了不少情況,這筆生意已經到了不做也得做的地步。之後的幾天,吳紹霆把剩下的交涉工作交給鄧鏗處理,自己則忙着粵北重建的計劃。

岑春渲最近也忙得不可開交,或者說這位老名士自打來廣州之後就沒有歇息過。他一方面與民政部、軍事部討論軍屯運動的詳細計劃,另一方面又要顧着越南剛成立的貿易公司,除此之外關於吳紹霆提出的軍法、憲兵制度也不能擱下。

七月中旬這十來天,吳紹霆幾乎每天都要跟岑春渲談上一兩個小時,把近期要落實的公務條條款款都理清楚。他原本還打算讓岑春渲到廣西、浙江走動走動,拉動一些外省的資金投資省內,利用這筆投資儘快恢復粵北的元氣。只是看到岑春渲白頭髮越來越多,每日操勞不已,他知道不能再多加負擔,只好改派李煜堂和張直負責這件事。

這兩位雖然都是老手,可是論名氣和威望遠遠不及岑春渲。但只能一步步來,慢一點總比不做的好。

戰後重建最先開始落實的自然是韶關。五月下旬便已經開始動工。陳光壁這個老滑頭市長還算有點能耐,竟然派人去了一趟北京說服國務院撥了一筆款項,雖然不多,但有勝於無。到七月的今天,韶關城中心已經有了明顯起色,一批新樓宇拔地而起,新落地的市長官邸和市政廳更是恢弘無比。但是四周郊區依然是瓦礫廢墟,後續工程正急需上面的撥款。

廣州軍政府剛剛結束戰爭,兩批公債都還沒償還結束,再加上剛剛擴編軍隊,財政上的現款着實有些捉襟見肘。不過現款沒有不要緊,好在停戰之後和平已經成爲主調,商人、大地主、資產階級也都希望儘快恢復市場,紛紛聯手組織民間力量,協助軍政府戰後重建。不僅如此,經過廣東戰爭的真章,不少外國勢力也看出吳紹霆的潛力,私人財閥和各大洋行明着暗着伸來“援助之手”。

當然,本土商人、大地主和資產階級的幫助是實打實的,最多隻求能得到軍政府的政策便宜。而洋人斷然不會那麼好心,無論是貸款還是合資,都是要謀求更大利益。

不過迫於需要,吳紹霆在七月十五日與花旗銀行簽署了一筆貸款協議,以廣東聯合銀行部分股權做抵押,貸款了八十萬美元。他將這八十萬美元全部投入戰後重建,在款項到手之後,即刻下令第一師和第三師部分臨近駐軍開赴粵北,與第十二警務大隊一起,協助地方政府執行重建勞作,諸如清理瓦礫、搬運建材、鋪路修橋等等。

軍政府新聞部積極的對軍隊協助重建進行了大量報道,一時間老百姓們切身實地的感到政府的關照,這可是廣東乃至全國都罕見的舉動。往年就算遇到自然災害也極少有這樣規模的官方介入,有點良心的官員頂多是組織本地軍民或者開倉賑糧,沒有良心的直接熟視無睹。不僅如此,爲了保證軍不擾民,軍政府軍事部還特意派出直轄軍官團到各縣設點值勤,監督各部工作並接受老百姓的舉報,堅決對這次軍隊參與重建工作做到全心全意。

付出總要有彙報,吳紹霆特別交代,所有參加重建的士兵按照出力和特殊事蹟,經上級長官推薦可獲得戰功獎章。不僅如此,參加重建工程的全軍將士派發消暑降溫補貼,後勤供應加餐的伙食和飲品,讓這些出力的士兵們都能得到優待。

一時間,軍民一心,政商齊力,轟轟烈烈的戰後重建工程進入了白熱化。

粵北地區的老百姓在勞作一天之後,總會坐在一起亂談,而最近的談資都離不開軍政府和吳督軍。打仗不是好事,這是平頭老百姓咬定的死理兒,可是打完仗能踏踏實實爲老百姓排憂解難,這纔是難能可貴的地方。

“八十萬美金,知道不?美金,綠油油的票子,別說在咱們中國值錢,放在洋人哪裡都樂呵呵的。前幾天聽陳老爺說,他去市裡的大飯店吃飯,打賞消費給銀元,人家還不樂意。要是打賞的是美元,嘖嘖,保準跟哈巴狗似的。就是這筆款子,吳督軍連眼睛都不眨全部投在咱們粵北了。”

“誰說不是呢?上個月我家還揭不開鍋,鄉里鄉親借都借不出來。這不,這個月縣府張貼了招工啓示,包吃包住每個月還發十塊錢。要說咱們好歹是修咱們自己的家鄉,出力是沒話說的。現在咱們出力還能有吃有住有錢拿,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呀。”

“瞧你哪點德行,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就止這些?”

“就是,要我說,這八輩子修來的最大福氣就是趕上吳督軍在咱們廣東當政。”

“是啊是啊,聽老一輩的說,以前林老爺在廣東時做了幾樁大實事,可惜惹到了洋鬼子,害的咱們廣東也遭殃不少。要說咱們的吳督軍雖然也打仗,可好歹是一個負責任的督軍,打仗之前打仗之後都會照顧咱們這些平頭百姓。當初我還打算去廣西投靠老丈人,幸虧最後沒去,要不然可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不管怎麼說,咱們這輩子是心甘情願爲吳督軍賣命的了。”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

隨着戰後重建進入規模階段,粵北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好。軍政府爲戰爭中失去家園的老百姓圈劃了臨時安置區域,以帳篷、木板房暫時容身,避免造成流民和混亂的局面,所有沒有工作的人都能在重建工地上找一份工作,包一日三餐外加月薪,一戶人哪怕只有一個人幹活,也勉勉強強可以養活三口之家。

吳紹霆沒辦法在短期之內讓這些老百姓恢復以前的生活條件,現在唯一能做的便只能是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同時他還做出保證,所有因爲戰爭而損毀房屋的人家,可先到縣府、鄉府覈對戶籍,只要有戶籍,軍政府出錢出人爲其修復屋舍,實在不能修復的人家,則集中另起新屋舍,以舊房折算購買。

即便如此,老百姓們甚少有怨言,這段時間軍政府所作所爲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大家不餓肚子有地方容身已經是不幸中萬幸。再加上新聞部的積極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民間對吳紹霆和軍政府只有歌功頌德、感恩在心。

就在這樣的大環境裡,吳紹霆於七月底正式公佈軍屯運動計劃,下令全軍自力更生,士兵們積極創造生產力。新聞部與省內諸多報紙再掀輿論浪潮,一方面把軍屯運動描繪成軍政府重大意義的事蹟,另外一方面把軍屯自力更生與正在進行的戰後重建聯合在一起,將廣東軍隊的士兵塑造成親民護民的子弟兵。

就連外國記者都紛紛聚焦廣東,很快就有外文報紙刊登這一報道,將吳紹霆評價爲中國近代地方領袖的新典範。

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167章 ,重傷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638章 ,分割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53章 ,戰賀州第239章 ,推測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876章 ,決裂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991章 ,事露第209章 ,狙擊士官學校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653章 ,大言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78章 ,拜訪恩師第254章 ,巷戰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673章 ,梧州戰火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1020章 ,列車炮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801章 ,制空權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94章 ,突破口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795章 ,夜襲第661章 ,前奏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434章 ,清數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936章 ,用意第55章 ,按部就班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356章 ,碰巧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889章 ,分寸第991章 ,事露第97章 ,陳芳提醒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82章 ,不期而遇第375章 ,泄露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288章 ,在梧州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263章 ,在師部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1217章 ,內況第78章 ,拜訪恩師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60章 ,緊盯
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167章 ,重傷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638章 ,分割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53章 ,戰賀州第239章 ,推測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876章 ,決裂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991章 ,事露第209章 ,狙擊士官學校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653章 ,大言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78章 ,拜訪恩師第254章 ,巷戰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673章 ,梧州戰火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1020章 ,列車炮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801章 ,制空權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94章 ,突破口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795章 ,夜襲第661章 ,前奏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434章 ,清數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936章 ,用意第55章 ,按部就班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356章 ,碰巧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889章 ,分寸第991章 ,事露第97章 ,陳芳提醒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82章 ,不期而遇第375章 ,泄露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288章 ,在梧州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263章 ,在師部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1217章 ,內況第78章 ,拜訪恩師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60章 ,緊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