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功敗垂成(3)

最後組織的一次突圍,依舊以慘敗告終,剩下的兄弟,不足四萬人,損失超過一半。

已經是七月中下旬了,高迎祥等人,被圍困在車廂峽,超過一個月時間了,他們知道,繼續這樣下去,最終的出路,必然是全軍覆沒,必須要想其他的辦法了。

令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外面的官軍,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了。

從七月初到七月中下旬,流寇組織了多次的突圍,每次的廝殺,都是慘烈的,守候在峽口的明軍將士,損失一樣的慘重,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官軍是四省衛所抽調的,在多次的剿殺中,終於出現了不和諧的因素了。

各省的總兵,因爲兵力損失的事情,找到了陳奇瑜,他們不服氣,有些省的軍士,損失大一些,有些稍微好一些,但大家的待遇都是一樣的。

陳奇瑜也有些頭疼了。

流寇堅持的時間,超出了他的想象,本來以爲,一個月之內,完全可以結束戰鬥的,如今,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流寇遭遇了巨大的損失,依舊堅持,自己帶領的軍士,損失也接近三萬人了,對軍士的打擊,一樣是很大的。

要不是盧象升和張溥的鼓勵,他都想着組織軍士,衝進車廂峽,徹底剿滅流寇了。

朝廷裡面,也在等待消息,兵部尚書張鳳翼,更是着急,時常有敕書下來,甚至是派來了使臣,詢問戰事進展,到了現在,朝廷已經不在意剿滅了多少流寇,轉而關心,這一股的流寇,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徹底的消滅了。

長時間的陰雨,一樣打擊朝廷軍士的士氣。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陳奇瑜的心思。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了。

眼看着唾手可得的巨大戰功,就是得不到,若是徹底剿滅了這股流寇,升遷是少不了的,可能成爲六部尚書。或者是都御使。運氣還,繼續奮鬥,說不定能夠進入內閣。

這是巨大的誘惑,誰都無法抵禦的誘惑。

七月二十一日。深夜。

峽谷口出來了三個流寇,他們舉着白旗,沒有攜帶兵器。

很快,這三人被帶到了軍官的面前,此此時。陳奇瑜等人,已經休息了,軍官沒有打擾。

三人帶來了消息,大帥做出來了決定,向官軍投降。

軍官還沒有來得及表態,另外的四個流寇被帶進來了,他們擡着箱子。

軍官讓守衛的軍士,暫時離開了。

箱子打開了,裡面全部都是黃金白銀。看樣子,加之超過萬兩白銀了。

面對着巨大的誘惑,軍官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一夜的商談之後,天亮之前,流寇返回了車廂峽。

二十二日深夜。還是七個流寇,再次走出了峽口,這一次,等候他們的。有好幾個軍官了,擡出來的箱子有三個。裡面裝滿了黃金白銀。

甚至還有一行的珠寶。

軍官們收下了珠寶和金銀。

二十三日一大早,十餘個軍官,進入了陳奇瑜的帳篷。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這些軍官,面帶笑容的走出來了。

張溥發現了這個情況,進入了帳篷。

陳奇瑜、盧象升兩人,都在帳篷裡面,兩人的臉上,帶着笑容,而且是那種如釋負重的笑容,看樣子是遇到什麼喜事了。

看見張溥進來,心情很好的陳奇瑜,破天荒的開口說了,這次的征戰之後,一定向朝廷舉薦張溥。

張溥很是奇怪,這段時間,陳奇瑜的臉上,幾乎沒有笑容,爲什麼今日這樣的高興。

陳奇瑜主動解釋了原因,原來,車廂峽裡面的流寇,承受不住了,決定向朝廷投降了。

張溥本能的覺得不對,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朝廷軍隊,連連取得勝利,如此有利的條件下,正是要徹底剿滅流寇。

幾句話的辯論之後,張溥認同了陳奇瑜的觀點,陳奇瑜認爲,流寇本來就是大明朝的子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纔想着造反的,如今遭遇了重大打擊,元氣傷了,沒有抵抗的能力,投降在情理之中,再說了,過重的殺戮,有傷朝廷的英明,大明朝的軍士,損失也是很大的,這樣的情況下,流寇投降,在情理之中。

張溥再次寫下了奏章。

這封奏摺,迅速送到了朝廷。

兵部尚書張鳳翼,首先表示了贊同,一個多月時間以來,前方的所有戰況,他都是清楚的,流寇確實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朝廷的軍士,損失也是很大的,如今流寇願意投降了,這是好事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將士的傷亡。

朱由檢也同意了這個意見。

朱由檢的內心,還是有着一絲的愧疚,感覺對不起流寇,這些流寇,都是因爲活不下去了,纔起來造反的,願意投降朝廷,就不要過多殺戮了。

兵部的敕書,很快到了陳奇瑜的手裡。

七月二十六日,車廂峽之內的流寇,悉數走出峽口,向朝廷軍隊投降。

按說投降的流寇,應該是全部解除武器的,而且是要被集中看押的,但是,投降的流寇,根本沒有解除武裝,更沒有被集中看押,而且他們的建制,也沒有被打亂。

這一切,都是錢財的作用,幾天的時間,高迎祥等人商議,拿出來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送給了陳奇瑜周圍的軍官。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樣的時候,正是報答的時候,流寇當然要接受款待了。

軍官拿到了金銀珠寶,根本不會管其他的事情了。

流寇投降的消息,迅速傳到朝廷,這一次投降的,有流寇的重要首領,包括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和李自成等人,朝廷上下,一片歡呼聲。

朱由檢更是高興了,如此重大的勝利,就算是花費了超過百萬兩的銀子,也值了。

七月二十八,已經投降的流寇,吃飽喝足之後,士氣得到了完全的恢復,突然向朝廷軍隊發動進攻了。

看看朝廷的軍隊,因爲流寇投降了,完成任務了,他們都在打點行裝,準備回家去了,不存在有什麼士氣了,內心憋着的那股勁,早就丟到爪哇國去了。

貿然遭遇進攻,十多萬的大軍,亂成了一團,根本就來不及應戰。

四萬流寇,僅僅損失了不到四千人,三萬六千多人衝出了包圍圈,士氣大振的流寇,一路殺出了漢中府,進入了西安府,攻佔了西安府周圍的一些地區,錢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補充,損失的兵源,也開始慢慢恢復。

緊接着,他們進入了甘肅境內,佔據了甘肅慶陽一帶的地方。

消息很快傳到了朝廷。

朱由檢大怒,他不敢相信,投降的流寇,爲什麼還如此的有戰鬥力,爲什麼能夠發起攻擊,十餘萬的官軍,到底是幹什麼的,前期能夠對抗八萬流寇,爲什麼面對不足四萬的流寇,變得如此的不堪一擊。

朝廷花費了百萬兩以上的白銀,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朱由檢感覺到,自己被戲弄了,不僅僅被流寇戲弄,也被陳奇瑜戲弄了。自尊心被傷害了,爆發出來的憤怒,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候,朝廷的大臣,根本不敢勸說了。

聖旨立刻下去了,陳奇瑜被革職,抓到大牢裡面了。

聖旨裡面,還提到了張溥,本應該在家裡安分守己的,卻攙和到剿滅流寇的軍務之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着令一體捉拿,投入大獄。

三邊總督洪承疇,出任兵部尚書,總督山西、陝西、湖廣、四川、河南五省軍務,全面負責剿滅流寇。

本來是等待朝廷的嘉獎,以期盼在蘇天成的面前證明自己,想不到迎來了這樣的結局。

張溥早就發現了不對,投降的流寇,受到了最高的禮遇,有人爲他們提供糧食,有人爲他們提供帳篷,沒有人要求他們繳械,也沒有人要求他們集中到一個地方,接受改編,這哪裡算是投降的流寇啊,簡直就算是朝廷的軍隊了。

流寇發動進攻的時候,張溥尚在休息,遠處傳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還有兵器撞擊的聲音,他已經感覺到大事不好了。

只是張溥沒有想到,他已經成爲了替罪羊。

接受了金銀珠寶的軍官,當然要掩飾自身的行爲,他們可不想失去官職,更不想被關進大牢裡面,所以說,一直都是高級幕僚的張溥,肯定是要背黑鍋了。

加之張溥屬於有前科的人員,以前在南京的時候,就因爲插手軍務上面的事情,差點被關進大牢裡面,可這個張溥,不僅僅不感激皇上的恩典,反而再次的插手軍務,導致了這一次的失敗。

如此的情況下,張溥的處境,不可能很好了。

被朝廷御史帶走之前,有人看不過去了,暗地裡告訴了張溥一些原因。

得知了這些原因,張溥面如死灰,想不到一腔熱血,換來的是這樣的結局。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蘇天成,看來,人與人之間,真的是有差距的,蘇天成就是比自己厲害,強出頭是害死人的,這次被關押進了大牢裡面,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命,爲了意氣之爭,可能要搭上性命了。

張溥清楚,自己的辯解,沒有任何的作用,衆口一詞,自己沒有辯論的機會。

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以。

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186章 行動(3)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189章 稱帝(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084章 廷辯(2)第669章 心結第623章 行刺第647章 夜襲(2)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191章 稱帝(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122章 熱鍋(2)第846章 慘敗(4)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384章 說情團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013章 誤判?(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79章 明志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15章 朝貢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43章 慘敗(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811章 詫異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8章 重要情報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17章 訓斥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186章 行動(3)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189章 稱帝(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084章 廷辯(2)第669章 心結第623章 行刺第647章 夜襲(2)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191章 稱帝(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122章 熱鍋(2)第846章 慘敗(4)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384章 說情團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013章 誤判?(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79章 明志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15章 朝貢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94章 宿命論(3)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43章 慘敗(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811章 詫異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8章 重要情報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17章 訓斥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