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首戰告捷(2)

大明政客sodu

就在大軍出發的同時,洪承疇的防禦部署也同步啓動了,因爲前期錢謙益負責遼東防禦部署,在沒有得到皇上聖旨的時候,已經按照確定的防禦部署調動軍士了,所以說,這令遼東的防禦部署,一段時間陷入到混亂之中,好在洪承疇有着足夠的經驗,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開始進行調防,他的這種調防,可不是一次性就到位的,而是逐步進行調整的,這樣能夠避免引發一些恐慌,令洪承疇好笑的是,大軍出征之前,錢謙益依舊在強調保密的重要性,關寧錦防禦部署,必須要等到大軍開拔之後進行,洪承疇已經沒有心思和錢謙益去爭執了,面對軍事部署上面的白癡,他不願意多費口舌。

也正是因爲這樣,洪承疇對朝廷有些失望了,他也隱隱感覺到,這次征伐後金韃子,結局恐怕不好,主帥陳新甲沒有經歷過重大的戰事,身邊的錢謙益和唐海泰,更是戰略部署和進攻方面的白癡,熟悉征伐的祖大壽、祖大弼和祖大樂等人,進入不了決策圈裡面,不要說祖大壽等人,自己都無法進入,若是沒有朝廷的支持,沒有皇上的首肯,這樣的安排是不可能想象的,想當初蘇天成帶領大軍征戰的時候,身邊猛將如雲,重大的決策方面,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充分發表意見的,蘇天成還因爲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只知道聽從上面的命令,而做過專門的要求,要求這些軍官,必須要獨立思考。

因爲那些陳腐的意識,因爲所謂的功高震主,就做出來這樣的安排和部署。要知道征伐後金韃子的,可是十萬邊軍,以前和後金韃子交手,這類的慘痛教訓太多了,難道就不知道吸取教訓,避免慘重損失嗎。

越是這樣。洪承疇越發感覺到擔子沉重,他很清楚,蘇天成的要求是必須要做到的,固守關寧錦防線,特別是保住大淩河城、錦州城等要塞,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若是因爲自己的疏忽,導致出現閃失,估計自己也不要想着繼續做官了。也不要想着能夠和後金韃子廝殺了,準備灰溜溜的回家去了,甚至是被投入到大牢裡面。

就在陳新甲帶領大軍出發之日,洪承疇安排好了山海關、寧遠和錦州的防禦任務之後,親自來到了大淩河城,他要駐守在這裡,保證萬無一失。駐守錦州、寧遠和山海關的負責人,悉數都是江寧營的軍官。畢竟只有八萬人,容不得絲毫的疏忽。

進入大淩河城之後。洪承疇立即和駐守在這裡的江寧營軍官商議,按照他的要求,大淩河城存儲了大量的糧食,維持半年以上都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就算是大淩河城被圍困了。都可以堅持半年以上的時間,至於說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存儲的糧食,都是能夠維持三個月以上的,後金韃子可沒有這麼大的氣候。若是敢於長期圍困大淩河城、錦州城,乃至於寧遠和山海關,恐怕他們的瀋陽就真的可能出現問題了。

惱火的事情也是有的,那就是火炮數量的不足,火炮的作用,不僅僅是體現在進攻方面,防禦也一樣重要,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的威力巨大,能夠給進攻城池的後金韃子巨大的打擊,不過大部分的火炮,都被陳新甲帶走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從登州運送來的彈藥,一兩天之內就到了,有了充足的彈藥,洪承疇也不是特別的擔心。

從五月一日的午時開始,大淩河城周邊的十里地範圍,一律都實施戒嚴了,尋常的百姓不準進入這些地方,周邊的據點和堡壘,開始高度戒備,時刻關注周圍的情況,斥候營的將士,每天都要出動,偵查周圍的動靜。

五月二日,斥候偵查到,陳新甲率領的大軍,前一日的行軍路程,只有三十餘里的時候,洪承疇呆在總兵府裡面,恨不得要罵人,這樣的行軍速度,哪裡是去打戰啊,簡直就是出去遊玩了,必要的謹慎是可以的,但過於的謹慎,就是在貽誤戰機了。

斥候偵查的範圍擴展很大,洪承疇得知周圍三十里地的範圍,沒有一個後金韃子的時候,感覺到有些不對了,按照遼東形成的默契,距離大淩河城十里地左右的範圍,是大明直接控制的,但超出了這個範圍,基本就是後金控制的,要是走出去三十餘里了,還看不見後金韃子的蹤跡,這太不正常了,除非是後金韃子有意爲之。

大軍出征,想着保密是不可能的,這可不是偷襲戰,實實在在的面對面廝殺,後金恐怕早就有所準備了。

遼東發生的所有情況,洪承疇都是悉數寫信,告知了蘇天成,在皇上的旨意到了遼東之後,蘇天成也專門寫信了,再一次強調了有關遼東的防禦問題,這封信裡面,蘇天成終於明確指出來了,遼東防禦的重點在於大淩河城與錦州城,在大軍進攻後金韃子期間,後金韃子不會也不敢長途奔襲,拋開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駐軍,直接進攻寧遠城和山海關,若是後金韃子敢於這樣做了,等於是自取滅亡,屆時朝廷直接調動大同、榆林等地的邊軍,對後金韃子形成重重包圍,一舉殲滅深入關寧錦腹地的後金韃子。

洪承疇的認識與蘇天成的一致,遼東大軍出征之後,大淩河城與錦州城是大軍牢固的後防線,後金韃子恐怕會調集重兵,企圖拿下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這樣就能夠徹底堵死大軍回撤的路線,在這方面,後金韃子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恐怕戰役進行的過程中,大淩河城、錦州城遭遇到的戰鬥,會比前方的戰鬥更加的激烈和殘酷。

收到蘇天成的信函之後,洪承疇進行了認真的思考,也提出來自身的見解,他完全同意蘇天成的分析,但在排兵佈陣方面,認爲江寧營將士應全部佈置在大淩河城與錦州城,此外安排一定的邊軍,榆林營軍士全部駐守在寧遠城,至於說山海關,全部安排邊軍駐守。在提出來這個建議的時候,洪承疇也是明白的,他的建議,與蘇天成提出來的建議,大同小異,所以在寫信之後,洪承疇就按照自身的思考進行部署了。

三萬江寧營將士,兩萬人駐紮在大淩河城,一萬人駐紮在錦州城,另外調集一萬邊軍,五千人駐紮在大淩河城,五千人駐紮在錦州城,兩萬榆林營將士全部駐紮在寧遠城,餘下兩萬邊軍駐紮在山海關,如此看來,山海關駐軍的戰鬥力是稍弱一些的,但從大淩河城到山海關,距離四百四十餘里,後金韃子沒有這個膽量,直接去進攻山海關,置大淩河城、錦州城和寧遠城的守軍於不顧,這等愚蠢的安排,後金的皇太極絕不會採納。

從四個地方的駐軍來看,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駐軍,戰鬥力是最強的,有着三萬江寧營將士駐紮在這裡,就算是後金韃子大舉進攻這裡,洪承疇也不會擔心,憑着火炮的優勢,江寧營將士的戰鬥力,這裡不會有絲毫的閃失。

蒐集後金韃子的情報工作,也展開了,這一切都是渠清澤到遼東來的時候,專門做出來的佈置,蘇天成的信函裡面,分析了一點,那就是陳新甲和錢謙益提出來的遼東防禦的部署,這個部署不一定能夠保密,很有可能泄露出去的,也就是說,後金很有可能獲得了這個情報,陳新甲和錢謙益的部署,明顯就是弱化了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防禦,想着吸納大批的後金韃子,來進攻大淩河城與錦州城,導致瀋陽方向的守備空虛,若是抓住了這個機會,邊軍甚至有可能直接去攻打瀋陽,給予後金韃子致命一擊。

蘇天成很明確的指出來了,這個防禦措施,以及戰術部署,都是幼稚和愚蠢的,且不說後金是不是會全力攻擊大淩河城與錦州城,以至於放鬆對瀋陽的守衛,就從兵力佈置上面來看,邊軍進攻,重點在於攻城拔寨,後金韃子處於守勢,進攻需要的軍力明顯是要偏多的,也就是說,後金韃子抽調五萬以上的兵力,就可以暫時遏制邊軍的攻擊,剩餘的兵力,完全可以投入到反擊的方面,若是這個戰役部署,被後金韃子勘破了,陳新甲和錢謙益將要死無葬身之地,依照皇太極的睿智,肯定會兵分兩路,一路重點抵禦邊軍的進攻,一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大淩河城與錦州城,一旦大淩河城與錦州城失手,出征的十萬邊軍,面臨的就是全軍覆沒的危險了。

也正是在認真分析之後,洪承疇最終下定了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守住大淩河城與錦州城,只要關寧錦防線依舊在手裡,就算是陳新甲和錢謙益遭遇了慘敗,一切還是可以挽回的,他相信,蘇天成不會坐視不理,上次渠清澤到遼東來,已經透露出來意思了,身在登州的蘇天成大人,恐怕也有大動作的。(未完待續。。)

第1章 殺良冒功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38章 威信第993章 整合(1)第735章 青州第843章 慘敗(1)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23章 行刺第1183章 定局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57章 遇匪第2章 破局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5章 現實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2章 青樓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710章 囑託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48章 辯解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184章 行動(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88章 行動(5)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19章 怒氣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85章 對決(7)第647章 夜襲(2)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章 馬市驚魂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76章 升堂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66章 兩重天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280章 變化(1)第88章 拜訪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66章 兩重天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81章 未雨綢繆
第1章 殺良冒功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38章 威信第993章 整合(1)第735章 青州第843章 慘敗(1)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23章 行刺第1183章 定局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57章 遇匪第2章 破局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5章 現實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2章 青樓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710章 囑託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48章 辯解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184章 行動(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88章 行動(5)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19章 怒氣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85章 對決(7)第647章 夜襲(2)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章 馬市驚魂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76章 升堂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66章 兩重天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280章 變化(1)第88章 拜訪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66章 兩重天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81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