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料事如神

皇太極派出嶽託和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駐守大淩河城的後金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人,包括這些人的家屬,小小的大淩河城裡面,竟然需要容納近十萬人。

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立刻形成了兩種反響。

首先是悲觀的思想,這部分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駐守關寧錦防線的邊軍,他們認爲,後金加強了戒備,增加了駐軍,看來是要死守大淩河城的,依照大淩河的險要地形,攻打大淩河城,恐怕會遭遇慘重的損失,就算是拿下了大淩河城,誰知道能不能守住,如果皇太極再次親自領軍,前來增援,明軍豈不是腹背受敵,弄不好錦州個寧遠都處於危險之中了。

更多的思想是樂觀的,認爲蘇天成這個決策,引發了皇太極和後金的恐慌,馬上就增派軍士了,要死守大淩河城了,不管後金派出多少的兵力,大淩河城距離錦州不遠,明軍攻打大淩河城,有着很多的有利條件,當然了,這種認識,植根與對江寧營的高度信任。

最爲吃驚的是祖大壽和吳三桂,包括祖大樂、祖大弼等將軍。

他們根本想不到,蘇天成的預測是如此的準確。

攻打大淩河城,本來是需要保密的事情,可蘇天成將這個消息公開了,且不說是不是有着高度的自信,這樣做本來就不符合兵家常識,蘇天成的目的在於,引後金派出重要將領,駐守大淩河城,而且蘇天成準確的判斷,後金可能派出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

這種準確的遇見,給予了祖大壽等人極大的信心,既然蘇天成能夠預測到後金的舉措,那麼,就一定會有着應對的辦法。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蘇天成的胃口很大,不滿足剿滅駐守大淩河城的一萬後金軍士,而是要剿滅後金的將軍,甚至是王爺,造成巨大的影響,令後金真正產生恐懼的思想,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明軍全殲駐守大淩河城的後金軍士,收回了大淩河城,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從此以後,後金輕易不敢涉足關寧錦防線了。

長期征戰的祖大壽等人,很清楚預測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能夠準確預知對手的部署,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能夠從容的應對。

他們對蘇天成的看法,也在後金派出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之後,再次發生了改變,不客氣的說。從這個時候開始,祖大壽和吳三桂是絕對服從蘇天成指揮的,儘管說蘇天成如此的年輕。

祖大壽見多識廣,遭遇過挫折,思想轉變快很多的,但祖大樂和祖大弼,可沒有這麼快,特別是祖大樂。綽號就是祖二瘋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看見蘇天成年輕,根本就不是很在意的,當初聽到了祖大壽說出蘇天成的分析之後,嗤之以鼻,認爲後金豈會聽從蘇天成的擺佈。蘇天成明顯就是感覺到難處了,但出任薊遼督師,什麼表現都沒有,也說不過去。所以準備攻打大淩河城了,到時候,找一些客觀的理由,什麼準備不足,什麼大淩河城易守難攻等等,繼續的忽悠,也好樹立自身的威信。

如今一切都變成了顯示,蘇天成的預測完全準確,或者說後金被蘇天成牽着鼻子走,按照蘇天成的要求,做出來了安排。

關鍵就在下一步了,如何的攻打大淩河城。

三萬人守衛大淩河城,比當初明軍修建大淩河城的時候,駐軍多了一倍多,後金軍士憑着堅固的城牆,險要的地形,完全可以固守待援,沒有奇謀妙計,不可能拿下大淩河城,何況皇太極也不會眼睜睜看着明軍攻打大淩河城。

所以說,祖大弼和祖大樂等人,雖然有些服氣,但還是要看下一步的行動的。

“大人,皇太極果然派出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下官真的是佩服啊,大人料事如神,簡直是牽着皇太極的鼻子走了。”

“洪大人,我沒有這麼神,這其實是英雄所見略同,換位思考,我處在皇太極的位置之上,也是要派出孔有德來駐守大淩河城的。”

洪承疇和秦三德都有些迷茫,按說皇太極手下的猛將如雲,隨便派出來哪一個,都是能夠鎮守大淩河城的,相比較來說,孔有德的名氣並不大,只是皇上和朝廷對孔有德這個叛將,是恨之入骨的。

“大人,下官和秦公公都不是很明白的,下官和秦公公也商議過,認爲皇太極有很多的將領可以派出來的,不一定是孔有德啊。”

“不錯,皇太極手下猛將如雲,這是他的優勢,但後金的體制,決定了皇太極的選擇是很悠閒的,皇太極手下的猛將,幾乎都是滿族人,滿族人的習慣是狩獵,從狩獵之中獲得本領,這就決定了他們習慣於奔襲作戰,對守城之類的戰鬥,不是很看重,也不願意去學習。”

蘇天成看了看洪承疇和秦三德,洪承疇沒有和後金韃子作戰的經驗,幾次的大型戰鬥,都是自己親自指揮的,所以說,洪承疇對後金韃子,不是很瞭解,至於說秦三德,更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甚至不可能親自上戰場的。

“我大明的將士,有很大的不同,習慣於固守城池,後金韃子就不同了,這就好比是流浪漢與住戶人家的區別,流浪漢習慣於四海爲家,對家的概念是淡漠的,但住戶人家就不同了,有糧食需要守着,有家人需要養活,最大的目的是好好守衛和建設自己的家園,兩者的區別就在這裡,擅長的方面也是不同的。”

洪承疇和秦三德連連點頭。

“三萬人駐守大淩河城,這樣的規模不小了,皇太極肯定是要考慮的,這麼多的軍士,主帥肯定是滿族將軍,不可能是漢人來做元帥,加之駐守大淩河城的,是正紅旗的軍士,代善是旗主,那麼,做主帥的只能夠是代善或者代善的兒子了,嶽托出任主帥,這就很正常了。”

“但駐守大淩河城的後金韃子,不可能很多,這些韃子不熟悉守城的戰術,還是要依靠漢軍的,所以駐守大淩河城,肯定是以漢軍爲主,這麼多的漢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帥,也需要熟悉守城戰術的漢人,皇太極能夠選擇的,只有三個人,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

“相對來說,孔有德的名氣是最大的,身爲大明參將,領兵造反,攻陷登州,屠殺百姓,摧毀了我大明的炮兵基地,令後金得到了火炮,實力大爲增加,這也是皇太極在封王拜爵的時候,孔有德排名在最前面的原因了。”

“嶽託作爲主帥,直接領導那麼多的漢軍,肯定是有問題的,需要有人協助,這個人必須是漢人,孔有德就是最爲合適的人選了。”

“孔有德不可能反叛了,只有死心塌地爲後金賣命,大明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不管什麼樣的情況下,孔有德都是不可能再次投降了,孔有德攻下登州的所作所爲,已經斷絕了自身的所有出路。”

“皇太極派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協助嶽託,孔有德沒有其他的出路,只能夠是死守待援,還要聽從嶽託的指揮,否則就沒有出路。”

“從這個方面來說,派孔有德,皇太極是最爲放心的,當然,也可以派尚可喜、耿仲明,我只是猜測,孔有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蘇天成剛剛說完,秦三德馬上開口了。

“蘇大人的分析真的是透徹啊,咱家服氣了,咱家相信,蘇大人攻打大淩河城,定能夠一舉拿下的,咱家雖說是監軍,但也要上陣殺敵的,還請蘇大人調遣啊。”

“秦公公說的是啊,下官服氣了。”

蘇天成笑了笑,很快嚴肅了。

“洪大人,秦公公,有句話,我必須要說的,以前兩位沒有和後金韃子直接接觸,不是很瞭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在的局勢不同了,我們的主要對手,就是後金韃子,今後的若干年,我們都是以剿滅韃子爲己任,故而分析韃子的心理,預測他們的一舉一動,就很有必要了,這等的分析,兩位今後也要如此的。”

洪承疇連連點頭。

“大人說的是,下官疏忽了,日後和後金韃子作戰,必須要分析他們的決策,以便做出最好的安排部署,下官領教了。”

蘇天成點點頭。

“秦公公,有件事情,麻煩你走一趟,畢大人正在努力研製火炮,公公代表督師府,前去督促,工期萬萬不能夠耽誤的,四月底必須要全數運抵錦州,不能夠耽誤,公公可以告訴畢大人,不要心疼銀子,畢大人來信說了,最新的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威力更大,更加的精確,只是製造的程序有些麻煩,一方面要保密,一方面要加快生產的進度,很是有難度,公公告訴畢大人,我不要理由,只要火炮,若是火炮不能夠按期運抵,我是要行軍法的。”

“大人放心,咱家今日就出發。”

蘇天成滿意的點頭,秦三德在江寧營的時間長了,也養成了雷厲風行的習慣,做事情絕不拖泥帶水的。

第497章 內訌(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34章 聖旨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37章 安排第321章 聖旨下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880章 對決(2)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630章 山海關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71章 探究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012章 誤判?(1)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81章 幕僚第1187章 行動(4)第202章 商議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15章 在路上(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04章 平衡術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08章 恩榮宴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2章 授官風波(1)
第497章 內訌(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34章 聖旨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37章 安排第321章 聖旨下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880章 對決(2)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630章 山海關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71章 探究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012章 誤判?(1)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81章 幕僚第1187章 行動(4)第202章 商議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15章 在路上(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04章 平衡術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08章 恩榮宴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02章 授官風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