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

(感謝無冕天子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一直都在關注馬來西亞客機的事情,心情很是沉重,只能夠默默的爲客機上的乘客祈禱啊。)

殘酷的廝殺還在繼續。

西平堡已經成爲了一片火海,人間的火海,到處都是殺戮,到處都是倒下的屍首,到處都是滾滾冒出來的濃煙。

劉文秀、賀人龍和狄懷祥等人,率領四萬五千江寧營將士,悉數衝入了西平堡,慘烈的廝殺就此展開,駐守西平堡的有漢八旗之中的正黃旗、鑲黃旗和鑲紅旗,六萬餘人,駐守南門的以鑲黃旗爲主,石廷柱直接指揮,可損失最爲慘重的也是鑲黃旗,三輪的火炮攻擊,令鑲黃旗元氣大傷,幾乎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明軍發起衝鋒的時候,石廷柱已經感覺到大事不好,緊急調動駐守東門、西門和北門的將士,包括預備隊,與明軍展開廝殺,可惜這種調動,顯得過於的急促,在石廷柱等人看來,明軍就算是要攻打西平堡,也要在南門前面付出巨大的傷亡,至少需要好幾日的時間,纔有可能抵達城門,可惜半個時辰之後,明軍就突破了城門,進入到城內廝殺了。

因爲想不到,準備事宜也不可能那麼的精細,這是很致命的。

明軍衝入城內的時候,其他地方趕來增援的軍士,尚未來到南門,局面成爲了一邊倒的屠殺。駐守南門的軍士,基本沒有什麼抵抗能力了。石廷柱儘管拼命呼喊,要求軍士拼命抵抗,可作用不大,一直到明軍徹底佔領了南門,可是朝着縱深發展的時候,其餘方向的援軍才抵達,這個過程之中,石廷柱險些成爲了俘虜。

可惜援軍過來了。效果依舊不好,面對驍勇的明軍,馬光遠等人儘管是拼盡全力,也不能夠改變頹敗的局面。

兩個時辰過去了,接近午時了。

西平堡內的廝殺還在繼續,石廷柱、馬光遠和巴顏等人,已經集中到屋裡了。他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西平堡守不住了,是組織大軍撤出西平堡,趕赴廣寧城,保存一部分的實力,還是堅守西平堡。與明軍死拼。

首先開口的是巴顏,作爲大清國皇族的人員,巴顏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大帥,屬下認爲,不能夠撤出西平堡。雖說我們的損失慘重,但索尼大人說過了。睿親王和鄭親王已經派出大軍,前來接應了,只要我們能夠將明軍拖在西平堡,戰局就能夠出現根本性的改變,這個時候撤離西平堡,我們將是大清國的罪人。”

巴顏的發言是很有威懾性的,雖然說石廷柱是主帥,但從身份上面來說,漢八旗所有的旗主,身份最爲尊貴的就是巴顏,畢竟巴顏是皇族的親戚,從這個方面考慮,石廷柱不得不想到巴顏的身份。

巴顏說完之後,馬光遠很快開口了。

“屬下不同意巴將軍的建議,不錯,大軍的確是需要駐守西平堡,不過明軍的攻勢如此的猛烈,半個西平堡已經失陷了,接下來拼殺的傷亡會更大,屬下也記得很清楚,索尼大人說過,大軍需要堅守西平堡,爭取能夠在西平堡圍殲明軍,可如今的實際情況改變了,明軍的火炮過於的犀利,半日時間,佔據了半個西平堡,如此的猝不及防,屬下以爲,睿親王和鄭親王派出的援軍,恐怕也難以如此迅速的趕到,若是大軍不趁着這個時機撤出西平堡,後面就沒有機會了。”

作爲正黃旗的旗主,馬光遠想的更加深遠一些,大軍還是要以保存實力爲主,至於說西平堡失守了,損失肯定是巨大的,但軍士保存下來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若是軍士都被剿滅了,說什麼都沒有作用了。作爲漢八旗之中上三旗的旗主,馬光遠敢於說這樣的話。

馬光遠剛剛說完,巴顏騰的站起來了。

“馬將軍,你這話我不能苟同,睿親王和鄭親王派出的大軍,肯定在增援的路上,只要我們能夠繼續堅持下去,拖延時間,就一定能夠完成戰略部署,大帥早就派出多路斥候,出去稟報消息了,西平堡的情況,一定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海州和廣寧的,既然是廝殺,就肯定會有犧牲的,哪怕我們正紅旗、鑲黃旗和鑲黃旗全部都投進去了,只要能夠爭取到援軍的到來,那就是勝利,明軍與我們廝殺,損失一樣慘重,如此的關鍵時刻,能夠堅持下來,就是最大的勝利。”

巴顏的臉有些紅,有些過分的話語,顯然還沒有說出來。

石廷柱看見這樣的情形,知道馬光遠和巴顏的觀點不能夠統一,最終需要他來做出決斷了。從內心深處說,石廷柱認爲馬光遠說的是正確的,到了這一步,能夠保存實力是最爲關鍵的,況且明軍尚未攻陷北門,大軍可以從北門撤走,據斥候的偵查,絕大部分的明軍都進入到西平堡進攻廝殺了,大軍只要能夠從北門撤離,脫離險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石廷柱不敢下達撤退的命令。

大清國的規矩,他是清楚的,當初奉命成爲西平堡防禦戰役的主帥,濟爾哈朗就說過,不惜一切代價保住西平堡,西平堡不能夠陷落,西平堡的位置過於特殊的,就好比是一根扁擔,一頭挑着廣寧,一頭挑着海州,若是失守了,被明軍佔領了,廣寧就陷入了巨大的危險之中,海州方向的增援,難以繞開西平堡。

西平堡的位置如此的重要,石廷柱怎麼敢輕易的撤離,失去西平堡的責任,他是無法承擔的,就算是帶領大軍撤出去了,保全了實力,可只要鄭親王或者是睿親王發話了,追究丟失西平堡的責任,他一樣罪責難逃。

這個時候,石廷柱內心有着深深的悔意,還是沒有聽皇太極和濟爾哈朗的囑託,思想上輕視江寧營了,想不到江寧營如此的驍勇。

屋外面的喊殺聲越來越清晰了,就連慘叫聲都能夠聽見了,這說明明軍已經推進過來,必須要做出來決定,不能夠耽誤了。

石廷柱站起來了。

“大軍不能夠撤離西平堡,西平堡的位置特殊,本帥決定了,大軍固守西平堡,以北門和和東門爲防禦的重點,明軍佔據了半個西平堡,那我們就固守另外的半個西平堡,將明軍死死的拖在這裡,巴將軍說的很正確,睿親王和鄭親王派出的大軍,很快就要趕到了,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夠得到援軍的支持,就一定能夠內外夾擊明軍,打戰本來就是要死人的,就算是我們都拼光了,只要拖住了明軍,給予明軍重大的殺傷,讓明軍被我增援大軍包圍,我們一樣是取得了勝利。”

短短的幾分鐘,簡練的幾句話,決定了駐守西平堡所有將士的命運。

指揮作戰的蘇天成萬萬想不到,在衝鋒和廝殺之中,最爲驍勇的居然是剛剛加入到江寧營的四千漢軍,這些漢軍,悍不畏死,衝鋒和廝殺的時候,都是最爲堅決的,下手也是冷酷的,儘管說不久之前,他們還是後金韃子之中的一員,但加入江寧營,再一次成爲大明軍人之後,他們壓抑的情緒得到了爆發。

這些情況,蘇天成都是從傳令兵嘴裡得到的,進入西平堡之後,賀人龍、狄懷祥、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等人,都是比較謹慎的,避免遭遇了後金韃子的埋伏,廝殺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可處於衝鋒隊伍後方的這一部分漢軍進入西平堡之後,馬上展現出來了不同的狀況,他們根本不怕死,拼命的朝着前方衝殺,與後金韃子面對面的廝殺,這四千人反而衝到了最前面。

負責指揮着四千人的狄懷祥,本來是準備訓斥的,但賀人龍阻止了,他認爲這些漢軍,剛剛歸順大明,肯定是想着證明自身的能力,同時後金的漢軍,地位不行,他們也是遭受了很多的憋屈,這個時候,正是發泄憋屈的時候。

因爲漢軍的勇猛廝殺,進攻的節奏明顯加快了。

得知了這個消息,蘇天成突然有了想法,漢八旗之中,也有不少的漢軍,只不過漢八旗的各級軍官,都是死心塌地的,下面的軍士可不一定,要是能夠在攻打西平堡的過程之中,令一些漢八旗的軍士投降,接下來將其中部分編入到江寧營,這樣就能夠彌補江寧營因爲廝殺兵力減少的困境,而且有後金韃子投降,對於城內繼續抵抗的其餘後金韃子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蘇天成的命令迅速傳達下去了,凡是願意投降的後金韃子,可以不斬殺。

蘇天成想不到,這條命令下去之後,西平堡內部的局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午時之後,有零星的後金韃子投降,申時之後,投降的後金韃子越來越多了。

因爲西平堡主要是駐軍的地方,幾乎沒有什麼百姓,所以江寧營在攻打西平堡的時候,也沒有手下留情,火炮無情的轟炸,將士無情的斬殺,基本沒有想過留什麼活口,加之大軍作戰的思想,就是要剿滅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所以在衝入南門的時候,廝殺是非常殘酷的,一直到蘇天成的命令下達,將士纔開始不斬殺放下武器的後金韃子了。

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84章 都會算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98章 大遷移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55章 識趣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809章 前兆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83章 太子第496章 內訌(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371章 探究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116章 硬骨頭(1)第676章 分析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0章 連環計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90章 先手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173章 歹毒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157章 算計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05章 募捐(1)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106章 自作孽(2)
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84章 都會算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98章 大遷移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55章 識趣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809章 前兆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83章 太子第496章 內訌(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371章 探究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116章 硬骨頭(1)第676章 分析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0章 連環計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90章 先手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173章 歹毒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157章 算計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05章 募捐(1)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106章 自作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