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崩潰

多爾袞撤走之後,朱由檢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但接下來在京城蔓延的黑死病,令朱由檢再次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他並非是覺得黑死病可怕,其實這種病,早先就出現過,無非是難以抵禦,多死一些人罷了,可這次的黑死病,竟然令造反的蘇天成,以及那個非法的大晉朝廷,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了,從錦衣衛和東廠稟報的情況來看,人心的向背非常清楚了。

朱由檢沒有睡大覺,東廠和錦衣衛成爲了他的眼線,一些朝中的文武大臣,偷偷離開京城,去投奔蘇天成,這他是清楚的,而且後來錦衣衛和東廠採取了頗爲殘酷的鎮壓措施,凡是發現逃離京城的官吏,一旦發現之後,不論是什麼緣由,也不管官居幾品,一律都是格殺勿論,主要的家眷同樣不會放過。

儘管鎮壓的手段如此的殘酷,可還是不能夠禁止朝廷官吏的逃亡。

朱由檢已經想不到什麼好的辦法,來維繫朝廷的正常運轉了,春耕馬上就要開始,真正進入到青黃不接的季節,遼東邊軍等着朝廷撥付軍餉,可朝廷哪裡還拿得出來銀子,去歲的賦稅,因爲江寧營的征伐,幾乎就沒有收到什麼,就連朝中文武大臣的俸祿,幾乎都維持不下去了,就更不要說撥付軍餉的事宜了。

想到以前變賣宮裡的人蔘,朱由檢恍惚覺得,那就是昨日的事情,今日又遇見這等的麻煩了,只不過這次的麻煩是致命的。

王承恩也提出來了建議,讓朝中文武大臣以及京城的士紳富戶募捐,捐出來銀子維繫開銷,當然在王承恩看來。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會過去的,大明朝廷有驚無險,依舊會像從前一樣,可惜王承恩的這種認識,就連朱由檢都不相信了。

京城的黑死病,依舊在蔓延。造成的損失是慘重的,特別是在正月十五左右,宮裡也有好些人染病了,按照蘇天成寫來的信函,王承恩毫不客氣的進行了清理,凡是染病的太監和宮女,悉數都隔離起來了,關押在後花園的房間裡面,不會救治。也無人理睬,這些人悽慘在宮裡死去之後,屍體馬上就焚燒了,燒成灰之後,還要深埋,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令宮裡的人都有些人人自危的感覺了。但效果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宮裡沒有蔓延黑死病。

最大的損失。還是要算京營。

京營的軍士,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感染了黑死病,要知道軍士都是住在一起的,一個人染病了,意味着很多人跟着染病,周延儒和王承恩都清楚,軍營裡面黑死病絕對不能夠蔓延。若不然目前唯一能夠護衛京城的軍隊就要垮掉了,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江寧營,還是後金韃子,直接就能夠進入到京城裡面來了。

故而周延儒和王承恩都是要求京城的郎中盡力醫治。包括宮裡的御醫都派出去了。

可惜京營黑死病蔓延的速度非常之快,令人防不勝防,不少的軍士倒下了,他們的屍體被馬上焚燒,郎中疏忽了一點,就是消毒的事宜,這其實也是郎中沒有辦法做到的,京營的營房消毒,需要大量的銀子來支撐,到了這個時候,朝廷哪裡拿得出來這麼多銀子。

黑死病在京營的蔓延,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大量的軍士逃亡。

到了正月底,原來有五萬餘人的京營,剩下只有兩萬多人了。

這無異於雪上加霜,令周延儒和王承恩等人,茫然不知所措。

這些情況,朱由檢都是清楚的,隨着時局的變化,他變得格外的敏感了,甚至開始監控身邊的王承恩和內閣首輔周延儒等人了。

朱由檢整天將自己關在後宮的房間裡面,不理會朝政,有些時候與皇后喋喋不休的說到以前的事情,有時候和懿安皇后說到登基之前的事情,這類的嘮叨,以前是絕對不會出現的,這也體現出來了朱由檢絕望的心態,有些時候,他甚至希望黑死病能夠在天津大規模的蔓延,或許蘇天成沾染了黑死病,一命嗚呼了,大明朝廷就有希望了。

可惜他沒有等到這樣的好消息,相反,他等到的是江寧營出兵京城的消息。

王承恩前來稟報,說是周大人有重要的情況需要稟報。能夠進入後宮的,也就是王承恩了,此外還有秦三德等人,包括周延儒等人,都是不能夠進入後宮,這是有着明確規定的。

朱由檢總算是打起精神來到了養心殿。

好長時間沒有來到養心殿,他都有了陌生的感覺了。

周延儒等內閣大臣,都在養心殿等候,衆人的臉上,帶着沉重的神情。

周延儒等人行跪拜禮,朱由檢沒有什麼表示,還是他身後的王承恩開口,周延儒等人才站起身來。

“皇上,江寧營二月初二從天津出發,朝着京城方向來了,臣已經發出了敕書,召遼東邊軍進入京城護衛,估計這兩日就要到了。”

彷彿被刺激到了,朱由檢猛地站起來,臉色發紅。

“哈哈,好啊,朕終於等到這一日了,朕要親自披掛上陣,蘇天成不是想着要朕的命嗎,不是想着要朕的江山嗎,朕就和他拼命……”

皇上的這種情緒,驚呆了養心殿裡面的所有人。

周延儒低着頭沒有說話,他的內心冰涼,還有更壞的消息,他暫時沒有說出來,遼東二十餘萬的邊軍,早就有造反的跡象了,據說史可法已經難以完全控制遼東邊軍了,真正說話起作用的,是祖大壽和祖大樂等總兵,朝廷的敕書和皇上的聖旨,發出去好長時間了,可一直都沒有遼東邊軍的消息,而且山海關被祖大樂帶兵嚴格把手,任何人都不能夠進入到山海關去,就連去傳旨的太監,也被擋住了,聖旨是遞進去了,天知道遼東邊軍會不會出動。

這樣的消息,他已經不敢說出來了,皇上的情緒很是不對,若是真的說出來這等的消息,只怕是皇上立馬就會崩潰,那個時候,大明朝廷就可以派出使者,直接向蘇天成表示投降了。

偏偏皇上開始詢問了。

“周愛卿,遼東邊軍什麼時候能夠到京城。”

“皇上,聖旨和敕書已經抵達遼東了,只是山海關一帶,因爲黑死病的蔓延,也進入了封鎖的狀態,故而遼東邊軍什麼時候抵達京城,尚且不知道具體的時日……”

朱由檢的臉色再次開始發紅。

就在周延儒等人擔心皇上做出來什麼不理智的事情的時候,皇上開始緊握着拳頭咆哮了。

“朕就知道這個蘇天成陰險,當初還說什麼提醒朕要注意黑死病,要大力治療,如今朕明白了,遼東邊軍害怕黑死病,不敢來到京城,蘇天成的計謀豈不是得逞了,江寧營進攻京城,靠什麼去抵抗……”

朱由檢朝着空中揮舞拳頭,臉色有紅轉白,繼而發青。

王承恩低着頭開口了。

“皇上,奴婢以爲,遼東邊軍一定會趕來的……”

“不要說這些無用的話了,朕什麼都明白了……”

朱由檢轉身朝着後宮走去,就這樣離開了養心殿。

還在養心殿的周延儒等人,目瞪口呆,想不到皇上什麼都沒有安排,什麼都沒有說,徑直就走了,其實京城的防禦是異常穩固的,高大的城牆,還有深深的護城河,此外還有兩萬的京營將士,從文武大臣的府邸之中,也可以招募一些護衛,加入到軍營之中,用來抵禦江寧營的進攻,遼東邊軍到底來不來增援,也是不能夠完全否定的事情。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皇上也要做出來表率,表示出來抵抗到最後的決心,只要京城裡面的所有人都齊心協力了,說不定真的會出現奇蹟的。

到了這個時候,皇上不管不問了,和之前的態度完全一樣,那就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了。

王承恩沒有跟着皇上離開,他看着周延儒,神情抑鬱的開口了。

“周大人,皇上這段時間的壓力太大了,都是那個蘇天成,咱家恨不得生吃了他,如今這個局面,一切都要拜託周大人了,咱家這就去要求錦衣衛和東廠,悉數聽從周大人的調遣,包括宮裡的所有宦官,需要什麼,周大人可以自行做出來決定。”

周延儒看了王承恩一下,這麼長時間以來,錦衣衛和東廠在京城爲所欲爲,造成的影響基本無法挽回了,那麼多朝廷文武大臣逃走,還有不少的文武大臣被斬殺,包括家眷都不能夠倖免,如今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想着讓自己來指揮錦衣衛和東廠了,這算是什麼事情,再說那些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鎮壓朝中官吏、欺壓百姓是狠角色,真正到了戰場上面,怕是跑的比誰都快的。

“公公,不必了,有京營就足夠了,錦衣衛和東廠尚有自身的職責。”

王承恩看着周延儒,欲言又止,最終說出來了其他的事情。

“咱家也不勉強周大人了,咱家以爲,這大牢裡面關押的朝中官吏,都可以放出來了,到了這等的時候,關着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了。”(未完待續……)

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90章 近憂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57章 遇匪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280章 變化(1)第879章 對決(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92章 會試第71章 鹿鳴宴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81章 暗戰(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19章 賀瘋子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9章 廟會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703章 遠見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9章 秦淮河(3)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47章 夜襲(2)第37章 安排第496章 內訌(1)第1283章 太子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87章 禮部第406章 募捐(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81章 準備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27章 密旨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39章 官田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69章 發榜(1)第1185章 行動(2)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73章 驚奇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22章 眉姑娘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章 馬市賣馬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613章 平定流寇(2)
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90章 近憂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57章 遇匪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280章 變化(1)第879章 對決(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92章 會試第71章 鹿鳴宴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81章 暗戰(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19章 賀瘋子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9章 廟會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703章 遠見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9章 秦淮河(3)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47章 夜襲(2)第37章 安排第496章 內訌(1)第1283章 太子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87章 禮部第406章 募捐(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81章 準備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27章 密旨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39章 官田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69章 發榜(1)第1185章 行動(2)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73章 驚奇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22章 眉姑娘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章 馬市賣馬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613章 平定流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