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各方準備

春季來臨,預示着雨季也要來臨了,不過這個春天,遼東的雨水很少,這也就令大戰的準備迅速了很多。

四月中旬,火炮運抵錦州。

總兵府立刻戒嚴,不準任何人靠近,包括沒有得到授權的軍士,從安寧堡過來的技師,開始夜以繼日的組裝火炮。

蘇天成已經抵達錦州,徐爾一留在寧遠的督師府,處理一切的事宜。

祖大壽和吳三桂,包括吳襄,都跟隨到錦州來了。

總兵府,駐守關寧錦防線的總兵官以上的軍官,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軍官,悉數等候命令了,大淩河之戰即將打響。

大家的心情都是激動的,準備了兩個月的時間,等候的就是最終進攻的命令。

牆上掛着地圖,屋子中間擺着沙盤。

蘇天成站在沙盤的前面,衆人圍在沙盤左右。

“劉鐵漢,介紹一下大淩河城周邊的情況吧。”

劉鐵漢走到了前面,他依舊兼任斥候營衛指揮使,這段時間最爲辛苦的就是斥候營了,不間斷的偵查,弄清楚大淩河城周圍的所有情況。

“大淩河城駐守的後金韃子,分爲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駐守在城池裡面,一個多月的時間以來,他們加固了城牆,城牆上面架設了紅衣大炮,第二部分駐紮在距離大淩河城一里地左右的河牀邊沿,他們在這裡修建了柵欄,城內的韃子輪換駐紮。此外,斥候營還偵查得知,駐守在大淩河城的韃子家眷,悉數都撤走了,留在城內的幾乎都是後金的軍士。”

“有關的後勤運輸方面,嶽託和孔有德進駐大淩河城之時,攜帶了大量的糧草,運輸隊伍幾乎是源源不絕的。據斥候的目測,預計這些糧草,足以維持三萬人半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嶽託是準備死守大淩河城的,即或是遭遇了包圍,他們也能夠維持很長的時間。這也是他們吸取了我大明軍隊的教訓。”

“駐守大淩河城的後金韃子,以漢軍爲主,駐守在外圍的軍士,清一色的都是漢軍,漢軍的服裝,與八旗軍的服裝不同。幾乎都是黑色的,這很好辨認。”

“這段時間以來,駐守在大淩河城的後金韃子,戒備一直都是非常森嚴的,因爲遷走了家眷,所以說,大淩河城是不可能有人能夠混進去的。同時後金韃子在外圍的防線,對四周的情形,也是非常警惕的。”

。。。。。。

劉鐵漢說完之後,蘇天成面帶微笑的開口了。

“情況大家都知道了,看來我們的對手嶽託和孔有德,還是不簡單的,遷走了大淩河的家眷,可以節約消耗。一旦遭遇到戰事,固守城池的軍士,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足足半年的糧草,可見他們下了多大的決心,說不定還想着,機會成熟之後。攻打錦州城啊,我大明軍隊,不可能圍困大淩河半年以上,不要說半年。半個月都不行。”

“嶽託和孔有德在大淩河城外的佈置,也是花費了心思的,河牀的邊沿,同樣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勢,但我們必須要突破這道防線。這就表示着,我們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固守外圍的後金軍士,無法堅持的情況下,肯定是撤回城內的,我們也不可能全殲。”

“對我們威脅最大的,還是紅衣大炮,設置在城牆上面的紅衣大炮,可不是吃素的,那是要人命的,所以說,我們的進攻,必須要計劃周全,必須要儘量的節約時間,減少傷亡,我的考慮,這次進攻大淩河城,抽掉十五萬的兵力。”

蘇天成說到這裡的時候,衆人的眼睛開始放光,關寧錦防線的明軍總是多大三十三萬人,不可能全部都抽掉,十五萬接近一半,這就說明了,有一半以上的軍士,還是要固守城池的。

祖大壽等人更加的着急,若是蘇天成沒有安排他們,他們也必須要服從命令,不可能抗命,但攻打大淩河城,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任務,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都是要參加的。

“十五萬人,從三個地方抽點,駐守山海關的關寧軍,抽調五萬人,總兵官吳三桂負責,駐守錦州和寧遠的邊軍,抽調五萬人,總兵官祖大壽負責,江寧營抽調五萬人,左副都御使、都指揮同知孫傳庭負責,十五萬大軍,由都督同知洪承疇統一指揮。”

“所有被抽調的軍官軍士,都要服從統一指揮,具體的部署,下一次的會議,再行商議,從明日開始,抽調的軍士,統一開始行動,五日之內,全部到錦州城集合,若是有延誤,軍法從事。”

嶽託一樣爲自己的正確決策感覺到慶幸。

遷走家眷,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漢軍的家眷好說,不能不聽指揮,可那些正紅旗軍士的家眷,包括一些軍官的家眷,就不是說說就遷走的,可從守城的角度出發,這些家眷是不能夠繼續留在大淩河城的,萬一發生了戰事,這些人就是最大的拖累,何況小小的大淩河城,容納十萬人左右,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嶽託絲毫沒有客氣,不管是誰的家眷,一律都遷走,回到瀋陽去,至於說這些家眷,依靠什麼生活,他暫時管不到那麼多,現在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守住城池。

在距離大淩河城一里地的河牀邊沿,建立起來防禦陣地,這也是嶽託的主意,而且剛剛到大淩河城,這項工程就開始進行了,沒有絲毫的耽誤,至於說建設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有大明軍士來騷擾,嶽託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他的眼裡,大明軍士都是縮頭烏龜,都是呆在城池裡面,不敢出城的廢物。

皇上曾經囑託,大明的薊遼督師蘇天成是很厲害的,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能夠輕敵,嶽託不知道蘇天成的事情,也沒有特別在意。

大淩河城,修建的時間不長,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大淩河城尚未完工,距今不到十年的時間,嶽託來到大淩河城之後,花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到處都看了,對於有些不是很牢固的城牆,進行了維修和護理。

運送來的二十名紅衣大炮,被擺放在四個方向,每個地方都是五門紅衣大炮,這些火炮,守城是能夠發揮巨大作用的。

嶽託對孔有德也算是滿意的,駐守大淩河城的漢軍接近三萬人,八旗軍是看不起漢軍的,這種歧視出自於骨頭裡面,改變不了,所以,來到大淩河城之後,嶽託給千餘正紅旗軍士提出來了嚴格的要求,不準仗勢欺人,大家都是一個繩上的螞蚱,如果相互之間還鬧出來事情了,那就真的是麻煩了,恐怕拱手將大淩河城交給了大明瞭。

不管怎麼說,嶽託一直都是在軍隊裡面,長期的征戰,也令他明白很多的事情。

到了大淩河城之後,嶽託對孔有德的態度還是不錯的,架子還是有,但做決定的時候,一般都還是與孔有德商議一下,嶽託很清楚,他需要依靠孔有德,在大淩河城,兩人之間的團結和融洽是最爲重要的,如果相互之間不能夠相容,那就是最大的危險。

指揮作戰,嶽託的確是有能力的,從這個方面來說,孔有德能夠服氣,滿人的性格之中,有豪爽的部分存在,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多拐彎抹角的心思,也正是因爲了解了這個細節,孔有德能夠和嶽託和平相處,這個時候,想到耿忠民給自己出的諸多的主意,孔有德感慨是不少的,這要是在明軍裡面,諸多的矛盾肯定是會爆發的,而且相應的手段也使用了,將領之間的矛盾摩擦,會最大限度的削弱部隊的戰鬥力。

嶽託對於明軍的諸多佈置,不是很關心,他的認識還是有些固定的,認爲明軍不可能攻打大淩河城,儘管說皇上對明朝的薊遼督師蘇天成很是推崇和看重,但嶽託覺得,明軍的戰鬥力和水平,就是那樣,至於說崇禎九年阿濟格在關內的慘敗,有着諸多的其他因素,或許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匯聚到一起,才造成了那麼大的損失。

大淩河城駐紮有三萬的軍士,這是非常雄厚的力量了,依託大淩河城的險要,就算是八旗子弟,想要攻打下來這座城池,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更不要說明軍了。

這方面,嶽託和孔有德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在大淩河城外面佈置防線,嶽託的真實心思,是想着能夠有所突破的,也就是說,在駐守大淩河城一段時間之後,伺機對錦州城發起攻擊,不管能不能拿下錦州城,至少形成攻打的態勢,僅僅守住大淩河城,在嶽託看來,是有些窩囊的,掌管這麼多的軍士,不能夠有所建樹,還算什麼大清國的勇士。

孔有德的認識,主要還是防禦形式的,認爲在大淩河城之外駐守軍士,形成防線,就是要愈發明軍發起偷襲,只要發現了動向,駐守大淩河城的軍士,就會給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明軍,毀滅性的打擊。

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316章 大比武(1)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211章 江寧營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25章 贖身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91章 慘敗第846章 慘敗(4)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31章 大婚第1252章 北平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54章 遼東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81章 暗戰(2)第202章 商議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994章 整合(2)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98章 內訌(3)第1239章 鉅變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28章 江湖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93章 都不笨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240章 故人來(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78章 補償第369章 算計第1239章 鉅變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204章 敵情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684章 都會算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912章 失意人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84章 廷辯(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97章 開花彈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95章 畢懋康
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316章 大比武(1)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211章 江寧營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25章 贖身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91章 慘敗第846章 慘敗(4)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31章 大婚第1252章 北平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54章 遼東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81章 暗戰(2)第202章 商議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994章 整合(2)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98章 內訌(3)第1239章 鉅變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28章 江湖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93章 都不笨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240章 故人來(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78章 補償第369章 算計第1239章 鉅變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204章 敵情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684章 都會算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912章 失意人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84章 廷辯(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97章 開花彈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95章 畢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