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故人來(2)

衙役上前之後,發現周康的氣質,還是很不錯的,這一下,衙役更是不敢怠慢了,很小心的開口了。

“請問這位先生,您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看見衙役恭謙的態度,周康沒有覺得什麼奇怪的,這樣的場景,他見得太多了。

“我想拜訪一下江寧縣知縣蘇大人。”

“先生可否說一下名諱,我們也好通報啊。”

“哦,你就說有位姓周的故人,前來拜訪蘇大人。”

衙役點點頭,請周康稍等,自己進去通報。

等待的時間,是難熬的,周康想的很多,老爺的意思,他還是明白的,無非是想看看,蘇天成是不是有着趨炎附勢的性格,其實這朝廷的官員,誰沒有這樣的心思啊,雖然這話不能夠說絕對了,但自己接觸到的官員,基本都是有這樣的性格的。

很快,周康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縣衙的門口。

他忽然有些激動了,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彷彿是發現了一座價值連城的寶藏,蘇天成能夠到縣衙的門口來,這樣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原來是周兄,真的是故人來啊。”

“蘇大人如此的盛情,在下不敢當,早就想着來拜訪的,可一直都有虛不開身,府裡的事情很多。”

“蘇兄請進去說。”

蘇天成帶着周康,直接到了三堂。

周康更加的吃驚。其實他和蘇天成,統共也沒有見過幾次。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次見面,那個時候,蘇天成到廄參加會試,已經顯示出來不亢不卑的氣質。

江寧縣一定收到邸報了,蘇天成也知道,周延儒已經辭官了,無權無勢了。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還能夠進入三堂,可見蘇天成的認識,確實不一般。

落座之後,周康拱拱手,主動開口說話了。

“在下專程來拜訪蘇大人,顯得很是唐突了。”

“周兄可不要這麼說。周大人雖然是辭官了,可還是我的恩師,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我是不敢忘記的,至於說朝廷裡面的事情,我遠離廄。好多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不敢妄下結論,周大人身爲內閣首輔,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操勞了這些年。趁着這個機會,好好歇息一段時間,未嘗不是好事情啊。”

周康看了看蘇天成,他沒有想到,蘇天成說話,如此的直接,根本就沒有什麼遮掩的。

“難得大人這樣看啊,我家老爺辭官之後,不願意留在廄,已經回到家鄉去了,這世態炎涼,在下是體會深刻的。”

“周兄如此的認識,我倒是要多嘴幾句了,這官場商場,沒有多大的區別,我們都說,商賈是見利忘義的,無利不起早,官澄嘗不是這樣,周大人身爲內閣首輔,門庭若市,若是說來拜訪的衆人,大家都沒有想法,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也是不現實的,自古以來都說這樣,誰都不能夠免俗啊。”

“大人說的很是有道理啊,不過在下有些奇怪,這一年時間以來,大人從來沒有主動拜訪過我家老爺,大人曾經在年初的時候,到了廄,難道說大人的認識,有些不同嗎。”

周康確實會提問,直接指到了關鍵的地方。

“宰相門人七品官,周兄真的是厲害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若說與周大人之間,追求君子之交,這話可不敢說出口,託大了,不過我的想法,還是有些不同的,箇中的原因,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還請周兄見諒啊。”

“大人客氣了,大人如此的爽快,在下實在是沒有想到啊,先前在江寧縣縣城內,四處看了看,在下是萬分佩服啊,大人治理下的江寧縣,民衆富庶,可謂是路不拾遺啊。”

“周兄萬萬不要這樣說,江寧縣達不到那樣的標準,我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江寧縣本來就是富庶之地,京畿之地,怎麼可能太差,要說我也是順其自然罷了。”

周康很聰明,這個話題,沒有繼續說下去,他畢竟不是朝廷官員,而且身份很是特殊,和蘇天成兩人議論施政事宜,肯定是不合適的,而且這樣的時刻,談論任何的話題,都顯得有些尷尬,能夠見到蘇天成,得到這樣的態度,已經達到目的了。

閒聊了一會之後,周康起身告辭,蘇天成沒有挽留。

周康離開了縣衙,不過一刻鐘的時間,渠清澤進入了三堂。

“大人,剛剛來的客人,可是周延儒大人的管家周康啊。”

蘇天成看着渠清澤,點點頭,沒有說話。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習慣了,渠清澤的身份特殊,任務也是特殊的,他很清楚,而且也很好的利用了渠清澤這樣的一條線,有些事情,可以很快的稟報皇上,要不然,依照他的身份,還沒有這樣的機會。

“大人可要謹慎啊,周大人剛剛辭官,回到了家鄉,蘇州府,距離應天府,本就不遠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周大人,這樣的時候,周康來拜訪,下官以爲,不見是最好的,幸好周康很快就離開了,也沒有什麼問題的。”

渠清澤說出來這邪,的確是從關心的角度出發的。

不過,蘇天成必須做出來一些解釋,這裡面牽涉到爲人,牽涉到樹立什麼樣的觀念。

“渠大人,我們之間的關係不一般了,所以說,有邪,在你的面前,我還是要直說的,否則就是不夠朋友了,朝廷裡面的爭鬥,永遠都是存在的,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在這樣的鬥爭裡面,必然有勝敗,所謂成王敗寇,這些我們暫且不去議論,但在如何對待個人的事情上,我覺得還是要有自身的主見。”

“周大人是我的恩師,不管什麼樣的情況下,我都是要尊敬的,莫說周大人辭官歸家了,就算是周大人被關押起來了,我照樣是要去看望的。”

“我認爲,做人和做官是兩回事,雖然無法完全割捨開來,但兩者不能夠完全等同,做官是一時的,做人是一世的,如果說在人家做官的時候,去巴結討好,人家辭官之後,過河拆橋,這樣的做法很不好,至少表現出來,個人的品質,就是有瑕疵的。”

“我有些擔心的就是,有些官吏,認爲這是正常的情況了,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危險的,讓人的品行,不知不覺的發生着變化,讓朝廷的風氣,變得很不好,人人都是趨炎附勢,做官之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想到的是自身的利益,哪怕出現一絲的風吹草動,都要退縮,典型的牆頭草了,試問這樣的官員,怎麼可能做好事情,怎麼可能盡心盡力。”

渠清澤木然的點頭,他感覺到,蘇天成的說法,非常的有道理,簡直是無懈可擊,但這樣的想法,過於的逆天了,也過於的單純了,官場上都是這樣,落井下石之輩,比比皆是,你一個人,怎麼可能改變這樣的情況。

不過,蘇天成的口風也轉變了。

“當然,蚍蜉撼樹的舉動,我是不會做的,大家都認爲這樣做,正常的,我個人標新立異,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所以說,我不會刻意的標榜的,這一點,渠大人,你儘管放心就是了。”

“大人,下官還真的是有些擔心啊,害怕你還準備去拜訪周大人的。”

“呵呵,你當我三歲孝啊,這樣的事情,我怎麼會去做啊。”

“也是我理解有誤了,大人沒有挽留周康吃飯,已經說明了一切了。”

看着渠清澤如釋負重的表情,蘇天成有些悲哀,官場真的是大染缸啊,有些事情,根本就無法改變,政治就是如此,好比一個圓溜溜的球,你只能順着來,越是想着強力下壓,最終遭受的反彈,就會越大。

所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官場上,幾乎是不存在的,一腳踏進了官場,就進入了是非漩渦的之中,不管社會如何的發達,也不管民衆如何的富裕,這些問題,總是存在的,幾百年之後,也是如此,只要人類存在,官場上爭鬥就永遠存在。

蘇天成的理想和抱負,是不一般的,穿越三年時間,做出來了不少的事情,已經在慢慢改變歷史的進程了,但是有些事情,他還是明白的,不能夠勉強,前世本來就是公務員,就是小小的官員,什麼事情沒有見過,什麼樣的官場哲學沒有體味,只不過層次的高低不同罷了,來到了大明朝,其實有些事情,格局是一樣的。

低頭嘆息之餘,蘇天成覺得,祖宗確實是厲害,總結出來了無數的官場哲學,這些東西,千百年以來,大家都是遵循的,都是默認的,你若是想着改變這些東西,如同幾百年之後的憤青,期盼着天下大同,看不慣一絲一毫的不公平,那就是最大的幼稚,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嚴酷的,應該接受的東西,你就要接受。

他最大的理解就是,人生來就是平等的這句話,只是嘴上說說,現實社會中,永遠做不到,真正的現實是,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就是有區別的。(未完待續。

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19章 賀瘋子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560章 變通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19章 秦淮河(3)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24章 準備(3)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95章 問責第168章 血戰(2)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483章 抉擇第767章 波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883章 對決(5)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28章 上任第369章 算計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421章 佈置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915章 朝貢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67章 敗退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646章 夜襲(1)第490章 近憂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31章 初次碰撞
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19章 賀瘋子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560章 變通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19章 秦淮河(3)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24章 準備(3)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95章 問責第168章 血戰(2)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483章 抉擇第767章 波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883章 對決(5)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28章 上任第369章 算計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421章 佈置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915章 朝貢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67章 敗退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646章 夜襲(1)第490章 近憂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31章 初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