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

(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持,新的一月到來了,我一定繼續努力的。)

離開京城之前,蘇天成安排好了家裡的事情,蘇天浩到刑部做事去了,這也是楊嗣昌到蘇府祝賀的時候,見到了蘇天浩,聽到蘇天成說蘇天浩在王府長史司,做了好幾年的紀善,本來就是國子監的監生,這樣有些委屈,加之自己事情很多,很少關心家裡的事情,楊嗣昌當即就表態了,說這樣的人才應該到京城來做事情,推薦到刑部去,劉宗周和黃道周等人都在現場,這樣的事情辦起來,速度就很快了。

蘇天浩出任了刑部正八品的照磨,照磨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卷宗,以及對本部門的開支進行審計,官雖然小,但職責不輕,這個位置非常鍛鍊人,可見楊嗣昌推薦的時候,也是花費了心思的,再說京官和地方官員還是有所不同的,京官的八品,相當於地方上面的七品官,而且京官的升遷空間大很多的。

六月初一,蘇天成趕到了大淩河城。

大淩河城的建設,接近了尾聲,火炮的攻擊,僅僅是損壞了部分的城牆,修復起來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只是駐守在大淩河城的三萬將士,時時刻刻都是高度戒備的,江寧營的斥候,每天都在距離大淩河城十數裡的地方偵查,防止後金韃子發動攻擊。

祖大樂親自參與建設,每天和軍士一樣,背石頭,從錦州過來的泥瓦匠,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祖大樂催的很是急促,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對大淩河城的修復工作。

因爲祖大樂親自參與了勞動,所以軍士是不會怠慢的,建設的速度很快。半個月之後,主要的任務就是修復城牆的內外牆了。

大淩河城內的糧草,悉數都留下來了,這些糧草,足夠三萬大軍五個月左右的用度了,當初攻下大淩河城之後,蘇天成就下了命令。糧草全部都留下來,駐守大淩河城的,以步卒爲主,只有少量的騎兵。

蘇天成現在考慮的,重點是加強邊關的建設,這個建設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遼東,山西大同、榆林、寧夏等地,包括山東的登州、萊州,都必須要全面考慮,否則,僅僅是穩固遼東一地,說不定什麼時候。八旗軍從大同等地進入關內了,損失還是很大的,就算是江寧營前去救援,其餘的邊軍依舊是畏懼八旗軍,也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按照蘇天成的計劃,從現在開始,主要是用經濟的手段,拖垮後金。只要牢牢守住了邊關,令八旗軍沒有進入關內劫掠的機會,憑着後金佔據的那點土地,養活軍隊和滿人是很困難的,一旦後金承受不住了,皇太極必然會想辦法令八旗軍強行進入關內,那個時候。就可以慢慢剿滅八旗軍了。

至於說總攻的時間,現在還考慮不到。

抱着這個想法,他首先需要落實的,就是修築和建設好大淩河城。

一般的城池建設。包含有內城和外城,但大淩河城的情況特殊,不存在內城,這一點和寧遠是相似的,錦州就有所不同,含有內城,就算是外城被攻破了,守軍依舊可以固守內城,等待救援的。

徐爾一曾經建議,是不是擴大大淩河城的範圍,修築一道外城,這個建議被蘇天成否決掉了,隨着火炮逐漸開始成爲戰鬥的主力,城池的建設,已經不是最爲重要的了,關鍵還是加強軍隊的整體實力,隨時都能夠抵禦外來的攻擊,守得住攻得動。

祖大樂出現在蘇天成面前的時候,蘇天成有些好笑。

天氣開始熱起來了,祖大樂參加了勞動,臉上的皮膚曬得發黑,加之鬍鬚好久沒有颳了,看上去好像是從炭洞子裡面出來的。

“大人,末將不辱使命,大淩河城建設基本完結了。”

“嗯,我都看到了,你能夠以身作則,帶動了軍士的積極性,辛苦了。”

蘇天成當初的想法,是準備讓賀人龍和祖大樂兩人共同駐守大淩河城,也準備在這裡放置三萬將士的,但仔細思考之後,他改變了這個決定,城池裡面駐守那麼多的軍士,消耗也是很大的,自己出任薊遼督師了,早就準備隊邊軍進行徹底的改革了,這個想法也得到了皇上的准許,目前需要裁撤邊軍,需要加強生產建設,提升邊關的綜合防禦能力,若是大淩河城僅僅駐紮軍士,不符合他的要求。

站在蘇天成身旁的賀人龍,特別注意祖大樂,兩人的綽號差不多,一個是瘋子,一個是二瘋子,所以賀人龍想着好好看看,這個祖大樂究竟是什麼摸樣。

“賀人龍,和祖大樂相互熟悉一下吧,從現在開始,你們兩人駐守在大淩河城,賀人龍負責,祖大樂協助,大淩河城不容有失,否則我不會客氣的。”

賀人龍和祖大樂兩人連忙到了蘇天成的面前,單膝跪地。

“末將定不辱使命。”

“你們都起來吧。”

兩人起來之後,蘇天成微笑着開口了。

“你們想過沒有,該如何駐守大淩河城啊。”

賀人龍看了看祖大樂,他既然是駐守大淩河城的主帥,自然是要首先回答的。

“末將會時刻督促軍士,守住城池,包括小淩河等據點和堡壘,也是需要穩固的重點,每日裡派出軍士,偵查各方動靜,一旦有風吹草動,固守城池,狠狠打擊後金韃子。”

蘇天成看了看祖大樂。

“祖大樂,你有什麼意見。”

祖大樂稍微愣了一下,好一會纔開口。

“末將以爲,賀大人說的很好了,末將照做就是了。”

蘇天成微微搖頭,慢慢開口了。

“朝廷困難,你們都是知道的,遼東一地,更是貧困,多年來的戰鬥,這裡幾乎沒有什麼百姓了,若是維持這麼龐大的軍隊,開銷是不少的,所以說,僅僅守住城池,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建設啊,按照以前的計劃,大淩河城是準備駐紮三萬將士的,但我改變主意了,三萬軍士,最多堅持一年時間,一年之後,駐守大淩河城的軍士,保持在一萬五千人的規模,駐守在大淩河城內的軍士一萬人,其餘五千人分散到堡壘和據點之中。”

蘇天成說出來這個數字之後,賀人龍和祖大樂兩人的臉色都有些變化了,大淩河城是抗拒後金韃子的最前沿,這裡隨時面臨廝殺,也是關寧錦防線的源頭,放置的軍士這麼少,萬一後金韃子大舉進攻了,豈不是要吃虧嗎。

看見兩人沒有說話,蘇天成的神色有些嚴肅了。

“怎麼了,你們害怕了嗎?”

兩人異口同聲的開口了。

“不怕。。。”

賀人龍看了看祖大樂,他畢竟和蘇天成熟悉很多的。

“大人,組將軍和末將不是害怕,大淩河城駐守的軍士少了,若是遭遇到後金韃子的大舉進攻,恐怕遭遇不測,若是出現這等情況,就是末將的罪過了。”

祖大樂沒有說話,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你們有什麼可擔心的,大淩河城距離錦州只有四十餘里,你們以爲後金韃子還能夠圍困大淩河城,阻止我大軍的救援嗎,我巴不得皇太極那樣做,大淩河城距離瀋陽四百餘里,我倒想看看,是我大軍的救援速度快,還是後金韃子的補給線堅不可摧。”

聽見蘇天成這樣說了,賀人龍沒有猶豫,馬上表態了。

“大人,末將服從,一定堅守大淩河城。”

“堅守是一回事,如何的保持軍士的鬥志是另外一回事,邊關的軍隊人數衆多,如何保證軍隊的供給,保證軍餉的落實,這是大事情啊,多年以來,遼東都是依靠着朝廷的補給,這種情況必須要扭轉啊,否則我們剿滅後金,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我考慮過了,大淩河城要進駐商賈,要有商鋪,要有人氣,必要的時候,這裡可以展開一些互市,若是我薊遼諸多地方,都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了,距離剿滅後金的時間就不遠了。”

賀人龍和祖大樂聽得目瞪口呆,大淩河城作爲最前沿的陣地,誰願意到這裡來做生意啊,豈不是自找麻煩嗎,這裡隨時有可能遭遇到後金韃子的襲擊,商賈雖然想着賺錢,但至少要保命啊,看來蘇天成的要求實在是過高了。

看着兩人的表情,蘇天成再次開口了。

“還有一年的時間啊,一切都要看事情如何的變化,我知道你們的想法,要達到這個目的,困難確實是很大的,但你們記住了,沒有困難要你們守在這裡幹什麼,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慢慢的想辦法,總之,你們要記住,遼東是大明的,總有一天,我們要讓後金屈服,若是他們負隅頑抗,就將他們趕到大海里面去。”

離開大淩河城的時候,蘇天成再次囑託了賀人龍,遇見任何的事情,都是要保持冷靜的,千萬不要激動,祖大樂的性格急躁,遇到廝殺了,也是一馬當先的,這樣的情況,不能夠繼續出現了,否則大淩河城就真的有危險了。

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480章 內耗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66章 迅雷(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13章 離去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247章 協調會(1)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317章 大比武(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85章 對決(7)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22章 熱鍋(2)第1012章 誤判?(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0章 發榜(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20章 面對面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90章 大場景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551章 辯解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18章 造勢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081章 暗戰(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10章 囑託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99章 聖眷難測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273章 驚奇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35章 青州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69章 發榜(1)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190章 稱帝(2)第961章 草原之殤7
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480章 內耗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66章 迅雷(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13章 離去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247章 協調會(1)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317章 大比武(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85章 對決(7)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22章 熱鍋(2)第1012章 誤判?(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0章 發榜(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20章 面對面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90章 大場景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551章 辯解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18章 造勢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081章 暗戰(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10章 囑託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99章 聖眷難測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273章 驚奇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35章 青州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69章 發榜(1)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190章 稱帝(2)第961章 草原之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