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

????楊嗣昌回到京城之後,迅速稟報了蘇天成的計劃。

攻打大淩河城的計劃,引發了不小的震撼,這次的稟報,是在養心殿,聽到的不僅僅是朱由檢,還有所有的內閣閣臣。

楊嗣昌稟報完畢之後,養心殿裡面,安靜了好一會,誰都沒有開口說話,大家都在思索,包括朱由檢也是不例外的。

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雖然過去了八年時間了,但誰都不會忘記,在朱由檢和孫承宗的內心,這件事情永遠都不會忘記。

因爲大淩河之戰的失敗,孫承宗被迫離開了朝廷,從此之後遠離京師,只到蘇天成來拜訪,參與到中興學社的事宜,如果不是這件事情,恐怕孫承宗被大淩河之戰壓着,永遠沒有了出頭之日了。

朱由檢的心情更是複雜,大淩河之戰,本來是他想着振興大明的絕好機會,當初修建大淩河城,也是從防禦後金的角度出發,大淩河是關寧錦防線的最前沿,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幾次的修建,都沒有能夠成功,遭遇到後金的攻擊,之後更是爆發了大明與後金的一次決戰,因爲這一次的大淩河之戰,關寧錦防線的情況,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這一刻開始,駐守關寧錦防線的大明邊軍,龜縮在城池裡面,不敢主動的出擊,就算是後金韃子在城外四處逍遙,也不會走出城池和韃子決戰,不要說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算是韃子從大同寧夏一帶入關劫掠,駐守好關寧錦防線的明軍,依舊不敢進入到北直隸,迎戰後金韃子。

這樣的情況,不算是什麼奇怪的情況了。儘管是這樣,朱由檢還是要滿足遼東邊軍的軍餉,這支龐大的軍隊,是不能夠出現再一次的譁變的,以前譁變帶來的慘痛教訓,令大明是無法承受的。

如今。剛剛到寧遠的蘇天成,做出來了決定,拿下大淩河城。

朱由檢很清楚,蘇天成是不會輕易做出來決定的,不管是在朝堂上面,還是在平時的話語之中,既然表態的事情,就一定是要做到的,如今蘇天成表態了。要拿下大淩河城,要全面鞏固關寧錦防線,這就說明,蘇天成已經有了把握,一定是要做到的。

這些年以來,蘇天成表態的事情,全部都做到了,特別是剿滅流寇的事宜。

朱由檢的情報系統也是不一般的。秦良玉肩負徹底剿滅流寇的重任之後,真正徹底剿滅流寇的。還是蘇天成和江寧營,當然,這裡面同樣有秦良玉的功勞。

也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朱由檢有着充足的信心,他當即安排了戶部,遼東邊軍需要的軍餉。不管朝廷如何困難,都是需要落實的,不能夠拖欠,若是有誰想着從中剋扣,一定會嚴懲的。

其實朱由檢不需要強調。牽涉到蘇天成和江寧營的事情,朝廷裡面的官員都是清楚的,不能夠耽誤,否則有些時候,真正追究責任了,是承受不住的。

孫承宗的心情更加的複雜。

大淩河之戰,是他的心病,當年,他注意到了大淩河的重要性,提議在大淩河這個地方築城,抵禦後金的侵襲,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和構建關寧錦防線一樣,也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可惜的是,在修建大淩河城的過程之中,遭遇了後金的多次攻擊,最終在快要完工的時候,遭遇後金的全面攻擊,皇太極親率大軍,攻打大淩河城,最終的結果是後金取得了完勝,大明徹底失敗了,令孫承宗鬱悶的是,後金居然在大淩河城駐兵了,距離錦州城只有四十餘里的大淩河城,駐守了後金的軍士,守衛錦州的軍士,時時刻刻都處於高壓的狀態。

孫承宗做夢都想着能夠收回大淩河城,這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了,牽涉到了大明整個的關寧錦防線了。

蘇天成就任薊遼督師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復大淩河城。

這樣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是有着不一般的戰略眼光的,是看到了大淩河城的重要性,是想着徹底鞏固關寧錦防線,強化自身的實力,準備與後金展開決戰的。

孫承宗說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因爲大淩河之戰,被迫辭官離開了京師,儘管說如今是內閣首輔了,但大淩河之戰,是紮在心裡的一根刺,不能夠拔出來,死不瞑目。

蘇天成的奏摺是很詳細的,包括準備進攻的時間,預計收復大淩河城的時間,都是清清楚楚的,這樣的奏摺,還有一層的意思,那就是伸手要錢,要銀子。

“諸位愛卿,孫愛卿到遼東上任之後,第一家事情,就算你收復大淩河城,朕真的是沒有想到啊,想想上一次的大淩河之戰,我大明是遭遇了慘重損失的,那個時候,內外交困,後金的侵襲,流寇的騷擾,朕幾乎是萬念俱灰了,這些年過去了,流寇被徹底剿滅了,我大明的最大敵人,就是後金了,蘇愛卿若是能夠收復大淩河城,意義非同一般啊。”

孫承宗上前一步。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的思考是成熟的,大淩河城,距離錦州城,不到五十里地,後金韃子習慣於突襲和長途奔襲,這樣的情況下,後金韃子長期駐守在大淩河城,對我關寧錦防線,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後金可以在大淩河城駐守少量的軍士,卻牽制了我大明的大部分邊軍,長此以往,問題肯定是會爆發的。”

“孫愛卿說的很是有道理啊,蘇愛卿的決定,是合適的,朕也是完全贊同的,不過朕也知道啊,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是需要消耗大量銀子的,朝廷的日子不好過,朕的日子也不好過,但邊軍的軍餉還是要落實的,這件事情,孫愛卿直接負責落實。”

“臣遵旨,一定督促落實。”

回到府邸之後,孫承宗非常的激動。

劉宗周和黃道周到府邸來的時候,孫承宗沒有迎接,依舊坐在會客廳裡面,低頭沉思,管家稟報之後,孫承宗才反應過來。

三人進入了書房。

“大人,下官以爲,坤元決定拿下大淩河城,是非常明智的決定,但也是充滿冒險的決定啊,這些日子,下官也瞭解了大淩河城的情況,若是後金加強了駐守,想要攻打下來大淩河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還不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啊。”

劉宗周的這番話,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孫承宗笑着開口了。

“這個事情,我也是想過的,覺得坤元選擇拿下大淩河城,有些匪夷所思了,大淩河城易守難攻,若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依舊不能夠收回大淩河城,造成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不過我也想過了,這些年以來,坤元許下的承諾全部都是做到了,這就令我們不能夠懷疑啊,能夠收回大淩河城,影響肯定是不一般的。”

劉宗周本來就是大儒,不會輕易的屈服。

“大人,下官以爲,還是不要好高騖遠,守住了錦州,依託着這寧遠和山海關的護衛,後金韃子是不可能突破這道防線的,我大明已經徹底剿滅了流寇,臣的意思,還是要發展農業,讓老百姓豐衣足食,讓我大明空前強大起來,如此情況下,攻下大淩河城,包括攻下瀋陽,都是可以做到的。”

孫承宗看了看劉宗周,顯然不滿意。

“劉大人,這個觀點,本官是不敢贊同的,這就好比說是遭遇強盜,不知道是該反抗,還是該隨機應變,反抗吧,可能遭遇不測,不反抗吧,錢財被全部搶走了今後也沒有多大的活路了,處於兩難的境地之中,只好什麼都不做了,這就是最爲悲慘的結局了。”

“豐衣足食,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做到的,不是一年兩年的時間,恐怕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樣的情況下,若是我們一味強調,加強內部的建設,可能會失去很多的戰機,我們在努力的同時,後金也是在努力的。”

劉宗周點點頭,表示服氣了。

“大人,下官覺得,坤元決定攻打大淩河城,這本應是保密的事情,不知道爲什麼坤元悉數都泄露出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目的啊,難道香澤後金全面戒備之後,我大明軍士付出但更多的傷亡嗎。”

“本官也不清楚這裡面的原因,不管怎麼說,本官都是相信坤元的,拿下大淩河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劉大人,黃大人,坤元在遼東抵禦後金韃子,我們在京城裡面,還是要想辦法,幫助坤元的。”

“這是一定的,黃大人和下官一定會竭盡全力的。”

孫承宗獨自在書房,劉宗周和黃道周離開有一會了,至少是一個時辰以上了,他內心是有想法的,儘管說年紀大了不知道能夠活多長的時間了,但只要有機會,他都會不顧一切的參與到廝殺之中,至於說能夠收復大淩河城,對於他孫承宗來說,有着特殊的意義。

孫承宗下定了決心,不管遭遇到多大的困難,發起進攻的那一天,他是無論如何也要趕到錦州的,親眼看着我江寧營收復大淩河城。(未完待續。。)

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56章 出發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368章 碰撞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38章 威信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015章 誤判?(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98章 大遷移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239章 鉅變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079章 明志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083章 廷辯(1)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179章 幫倒忙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94章 宿命論(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280章 變化(1)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66章 迅雷(1)第30章 連環計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83章 廷辯(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420章 頭疼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
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56章 出發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368章 碰撞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38章 威信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015章 誤判?(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98章 大遷移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239章 鉅變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079章 明志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083章 廷辯(1)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179章 幫倒忙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94章 宿命論(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280章 變化(1)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66章 迅雷(1)第30章 連環計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83章 廷辯(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420章 頭疼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