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取捨之間

登州知府鄧輝直接來到了督師府。

登州在山東的地位,甚至超過了濟南,這也是蘇天成和衆人傾心盡力建設的結果,最爲關鍵的還是威海衛作爲了碼頭,成爲大明朝廷唯一允許進行海上貿易的碼頭,加上蘇天成運用先進的理念進行管理,賺取了大量的銀子,令大明各地的商賈大量的朝着登州集中,這也令登州迅速開始發展起來了。

蘇天成發展的重點在登州,但目前的情況出現了改變,將整個的山東都納入到麾下之後,濟南的重要作用,自然會顯現出來,不顧怎麼說,作爲山東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帶,濟南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而且慢慢的,蘇天成的重心也要轉移到濟南去的,在蘇天成的內心裡面,登州可以作爲經濟中心,但不可能成爲政治中心,濟南的地理位置,以及與諸多地方的聯繫,包括衆人的習慣性看法來說,毫無疑問是要作爲政治中心的。

可目前的情況是,登州是中心地帶,聯繫着復州、宣州和蓋州等地,甚至在遼東也發揮出來了作用,所以說,鄧輝是非常忙碌的。

好在跟隨在蘇天成身邊好多年,也在京城呆了一段時間,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鄧輝有着自身的認識,感覺到蘇天成的理念,是非常有創意的,而且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的實際情況,也說明了這種管理理念是非常先進的。

鄧輝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了諸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包括對官吏的要求等等,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鄧輝才能夠在登州知府的位置上面,穩穩的立足。此外鄧輝也是非常驕傲的,登州同知徐繼禮和顧興鬆。成爲了兗州和東昌府的知府,這表明了他培養出來了人才。

督師府鄧輝是非常熟悉的,不知道來過多少次了,但不是每一次來都要找到蘇天成。

可這一次,鄧輝堅持要見到蘇天成和朱審烜。

蘇天成不是很忙,可朱審烜忙的暈頭轉向。蘇天成剛剛下達了任務,接手濟南府、兗州府和東昌府,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夠做好的事情,特別是在官吏的配備上面,這是決定性的因素,官吏配備好了,很多的事情就能夠順利的推進。徐繼禮、顧興鬆和蘇天浩三人,泡在督師府,與朱審烜、張溥一同商議官吏的人選問題。儘量考慮到方方面面。

進入廂房的時候,朱審烜一臉的疲倦,相對蘇天成的風淡雲輕來說,對比太明顯了。

“鄧輝,有什麼事情直接說吧,晉王殿下非常的忙碌,時間寶貴啊。”

“大人,晉王殿下。事出突然,下官仔細考慮之後。纔到督師來稟報的,下官說的情況,牽涉到登州府的穩定,登州府以前有三位同知,其中的徐繼禮負責農業生產,顧興鬆負責商貿賦稅。劉崇三負責官府的日常管理,如今徐繼禮和顧興鬆馬上離開登州府了,人手突然有些不夠了,懇請大人和晉王殿下考慮。”

“最爲重要的事情,還是官吏的穩定事宜。”

鄧輝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蘇天成的神情變得嚴肅了,他聽渠清澤說過,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如今鄧輝專門來稟報了,說明事態有些嚴重了。

朱審烜略有耳聞,但管的事情太多了,暫時顧不到這方面來,可鄧輝專門來稟報了,也引發了他高度的重視了。

“主要還是劉崇三的問題,下官早就感覺到,劉大人的某些認識,有些不合適,特別是在如何處理與朝廷的關係方面,張鳳翼大人曾經帶領三萬大軍駐紮在登州的時候,劉大人就提出來了,作爲地方上的官吏,應該是去拜訪的,但下官沒有允許,如今矛盾有些公開化的意思,劉大人就覺得,登州府的有些做法,屬於大逆不道了。”

鄧輝說的很是委婉,但意思非常清楚了。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冷笑,他之所以重用劉崇三,重點還是考慮到了劉崇三的父親劉耳枝,劉耳枝被皇上譽爲神筆,在大明的名氣還是很大的,而且爲官也是頗爲清廉的,而且剛剛來到登州的時候,面對的是一片瘡痍,需要本地人來幫忙建設,凝聚人心,至於說對劉崇三本人,蘇天成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劉崇三也沒有什麼功名,不過是生員的身份,要說在朝廷裡面,根本就不可能擔任官員的。

渠清澤早就說過這個劉崇三了,思想認識方面有些問題,對督師府的所作所爲,頗爲不屑,甚至認爲蘇天成是大逆不道,言談舉止之間,這等的意思也有所流露。考慮到劉崇三做事情的確是兢兢業業,蘇天成曾經囑託過鄧輝,多多影響劉崇三,看樣子效果不怎麼樣。

鄧輝今日將這個話題挑明瞭,說明事態嚴重了,必須要處理了。

蘇天成秉承的原則是很清楚的,登州、萊州和青州,乃至於整個的山東,不能夠出現絲毫的問題,必須要保證絕對的穩定。

“晉王殿下,這個問題,你看該怎麼辦啊。”

朱審烜臉上的神情頗爲不屑,他不熟悉這個劉崇三,只是知道劉崇三是生員的身份,這樣的身份實在不算什麼的。

“依我看,處理這件事情也簡單,免去劉崇三登州同知的官職,讓他繼續做老百姓就可以了。”

蘇天成搖了搖頭。

“如此處理不是不行,只不過顯得過於的突兀,後金的皇太極,尚且能夠容忍投降漢人的反叛,我們若是沒有一點氣度,也說不過去的,我看這件事情,還是交給朝廷去處理吧,登州是必須要穩定的,劉崇三不再擔任登州府同知,鄧輝馬上寫出來奏摺,舉薦劉崇三,讓這個劉崇三到京城裡面去當官,或許在京城磨礪一陣子之後,他就知道厲害了。”

朱審烜愣了一下,很快笑了。

“好,好,這個辦法好,今後若是出現這等的情況,都可以如此的處理,除非那些公開反叛的官吏,必須要嚴肅處理。”

鄧輝離開之後,廂房裡面僅僅剩下了蘇天成和朱審烜。

“晉王殿下,劉崇三出現的這些傾向,是要引發我們高度重視的,雖說這種情況不多見,可我們一旦將整個的山東省都納入到麾下了,這類的情況肯定是不少的,特別是山東各地的一些士大夫,他們的認識短時間不會出現改變,需要我們耗費很大的精力來扭轉,你要記住,我們要穩固政權,就必須要爭取人才,要學會取捨,有些人才,看似是威名赫赫的,但不能夠爲我們所用,就不要眷戀,儘管推出去,可我們也不要着急動手,儘管讓這些人到京城去,讓他們去體會那種爾虞我詐的境況,有些人才,能夠爲我們所用,但也要讓他們明確態度。”

朱審烜點點頭,其實登州還有麻煩,楊嗣昌和徐爾一還沒有表態。

“對了,我們在山東準備採取的措施,已經通報給楊嗣昌和徐爾一了吧。”

“已經通報了,楊嗣昌什麼都沒有說,徐爾一則認爲這樣做不合適。”

“唉,也不能夠事事如意啊,楊嗣昌和徐爾一兩人,影響太大了,我們要盡全力爭取,依我看,爭取到楊嗣昌的問題不是太大,徐爾一就有一些難度了,不過問題也不是太大,我已經考慮過了,各個府州縣都要開始創辦學堂,這類的學堂,與朝廷的不一樣,不會以教授四書五經爲主了,還要傳授其他的知識,學堂的所有開銷,一律由官府來承擔。”

朱審烜瞪大了眼睛,其實各府州縣都有學堂了,蘇天成爲什麼會說出來創辦學堂的事情。

朱審烜的表情,蘇天成看見了,他不好解釋,這裡面的道理,朱審烜一時半會是不會明白的,有可能越是解釋,朱審烜越是糊塗的。

“晉王殿下,這段時間,你的事情太多了,非常的忙碌,不過還是要注意身體啊,有些事情,就不要過多操心了,只要抓住主要的就可以了。”

“我沒有什麼問題的。”

鄧輝的動作很快,奏摺馬上寫好了,這份奏摺,加蓋了督師府的大印之後,飛速送到了京城,而且直接送到了內閣首輔周延儒的手裡。

奏摺引發了周延儒的高度重視,很快就有了反應了,儘管說劉崇三不過是生員的身份,但周延儒還說大膽的啓用,讓劉崇三進入到了工部做郎中。

劉崇三離開登州的時候,沒有表現出來很高興的態度,他時時刻刻維護朝廷的利益,甚至認爲蘇天成是謀反,本來以爲可能保不住性命了,想不到最終是這樣的結局,反過來想,若是朝廷面對這樣的失去,會怎麼做,能不能有如此好的局面。

或許這個問題,劉崇三要思考很長的時間,後來出現的一些事實,徹底教育了他,也令他那一份愚忠的思想,慢慢出現改變了。

劉崇三的事情,對楊嗣昌和徐爾一也形成了不小的影響,眼看着鹿善繼已經跟着蘇天成做事情了,兩人所受到的觸動還是很大的,這也加速了他們決策的時間了。(未完待續。。)

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19章 怒氣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316章 大比武(1)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68章 碰撞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75章 海戰(5)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22章 準備(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44章 松山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67章 敗退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84章 情報戰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4章 遇險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56章 出發第775章 海戰(5)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4章 遇險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225章 贖身第65章 現實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012章 誤判?(1)第42章 人市第824章 準備(3)第81章 未雨綢繆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98章 燧發槍第1106章 自作孽(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11章 江寧營第1189章 稱帝(1)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20章 面對面第584章 情報戰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81章 變化(2)第1189章 稱帝(1)第1280章 變化(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7章 馬市驚魂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866章 兩重天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79章 明志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0章 壯漢與少女
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19章 怒氣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316章 大比武(1)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68章 碰撞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75章 海戰(5)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22章 準備(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44章 松山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67章 敗退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84章 情報戰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4章 遇險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56章 出發第775章 海戰(5)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4章 遇險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225章 贖身第65章 現實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012章 誤判?(1)第42章 人市第824章 準備(3)第81章 未雨綢繆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98章 燧發槍第1106章 自作孽(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11章 江寧營第1189章 稱帝(1)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20章 面對面第584章 情報戰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81章 變化(2)第1189章 稱帝(1)第1280章 變化(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7章 馬市驚魂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866章 兩重天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79章 明志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0章 壯漢與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