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想不到

沒有人想到,後金這次花費那麼大的本錢,就算是蘇天成,想到的也不過是後金建國,想着能夠證明自身,最多騷擾一下大明朝,得到一些利益之後,就會離開關內,回到老巢去了,想不到皇太極派出來後金最爲驍勇的猛將阿濟格,率領十萬大軍深入大明境地。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的親弟弟,後金建國,被敕封爲多羅武英郡王,因受到努爾哈赤的影響,阿濟格驍勇善戰,還有一定的謀略,皇太極派出阿濟格討伐大明,當然是有着其深邃想法的。

阿濟格多次深入大明境地,帶兵征伐,名氣不小,明朝邊軍都很畏懼這位拼命三郎。

阿濟格率領的後金軍隊,大多都是騎兵,這些軍士驍勇善戰,數次與明軍交手,基本都是大勝而歸,所以說,跟隨阿濟格征伐大明,他們求之不得。

接受命令之後,阿濟格稍作準備,率領大軍出發了,他不會去攻打寧錦防線,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也不一定有什麼效果,大明在寧錦防線布有重兵把手,

崇禎二年圍困北京的戰役,阿濟格參加了,有着深刻的印象,這一次,他也準備效仿皇太極,取道喜峰口,進入大明境內,狠狠的掃蕩一番了,皇太極授予他全權處理相關事宜,因爲這樣的原因,阿濟格更加的興奮了。

朝廷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儘管說蘇天成準確的預計到了,後金會趁着建國之際,騷擾大明,以展現自身的實力。兵部尚書楊嗣昌和遼東經略張鳳翼都認同了這樣的觀點,但他們沒有直接上奏皇上,沒有在朝廷裡面討論這件事情,這就導致朝廷準備不足了。

明明預見到後金將要發起進攻,卻因爲準備不足的問題。讓對手肆掠,這是很可悲的事情,也是事後令朱由檢暴怒的事情。

張鳳翼趕到昌平府,所做的準備,僅僅是調集兩萬多的軍士,其中七千人在居庸關阻擊後金軍隊。還妄想不下口袋陣,狠狠的打擊後金的氣焰,這樣的佈置,看起來是多麼的可笑。

五月三十日,阿濟格率領的大軍突然出現在喜峰口。

先頭部隊多大兩萬人,清一色的滿八旗騎兵。都是驍勇善戰的軍士。

面對這樣的陣勢,喜峰口的守衛軍士,根本無法抵抗,甚至是放棄了抵抗,躲避到一邊,眼睜睜的看着後金軍隊進入喜峰口。

斥候面無血色的趕到了居庸關,盧象升正在這裡等候消息。

“報。大人,後金大軍突襲喜峰口,已經突破喜峰口,進入關內了。”

盧象升猛的站起來了。

“快詳細稟報,是什麼情況。”

“後金主帥是阿濟格,號稱率領二十萬大軍,據各方情報,後金先頭部隊多達五萬之衆,已經突破喜峰口,朝着喜峰口方向而來了。先頭部隊是阿濟格親自率領的。”

盧象升身體搖晃了一下,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身邊的王樸,臉色也變了。

後金如此的大動干戈,他們真的沒有想到,先前的一切預計都是準確的。但想不到的是,後金居然出動大軍,直接從喜峰口打進來了,二十萬大軍有些誇張,可能是後金宣傳的需要,但如此的宣傳,後金的軍士至少達到了十萬人,根據戰略安排,十萬大軍深入大明境內,先頭部隊不會少於兩萬人。

盧象升突然感覺到,七千軍士守候在居庸關,顯得多麼的可笑,面對後金兩萬騎兵,七千軍士,塞牙縫都不夠,還想着在居庸關外設伏,等於自殺。

王樸的臉色發白,什麼都沒有說,這個時候,他的內心已經畏懼了,面對着後金如此巨大的陣容,自己率領的這五千人,能夠起什麼作用,真正遇見滿蒙八旗了,恐怕沒有交手的機會,就要全軍覆沒了。

盧象升無力的揮揮手。

“再探,有情報迅速稟報。”

斥候退出去了,屋裡死一般的寂靜,誰都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王樸小心翼翼的開口了。

“大人,軍情緊急啊,是不是奏報朝廷,二十萬後金韃子入侵,居庸關和昌平府是無法抵抗的,依照下屬的意見,需要調動山海關、錦州、寧遠的大軍了。”

“胡說,若是調動寧錦防線的大軍,豈不是給後金機會,他們若是另外派出軍隊,攻打寧錦防線,該當如何。”

王樸有些不服氣。

“大人,韃子這次大動干戈,居庸關區區七千軍士,無法抵抗啊。”

這一次,盧象升真的是發怒了,盯着王樸,一字一句開口了。

“身爲朝廷命官,不管對方有多少人,我等都要誓死捍衛居庸關,若是不戰而逃,還有設麼顏面苟活於世,不要說其他的理由,命令所有軍士,做好一切準備,雖說七千人無法抵擋韃子的大軍,可能夠拖延時間,也是爲張大人爭取到了安排佈置的機會,好了,王總兵,你趕快去佈置吧。”

王樸離開之後,盧象升迅速開始寫奏摺了。

這樣的大事情,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張鳳翼,更要稟報朝廷。

盧象升很清楚,依照朝廷在昌平一帶的兵力配置,根本不可能與後金軍隊抗衡,可若是不抵抗,後金軍隊隨時能夠威脅到京師,就算是後金軍隊不打算攻打京師,但繞過京師,北直隸一帶將要遭遇到重大損失,這樣的情況,朝廷無法承受。

不知道爲什麼,這個時候,盧象升想到了江寧營,可惜他沒有那樣的權力,要是有可能,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調動江寧營,火速趕赴京師,抗擊後金韃子。

兩天之後,消息開始明朗化。

wWW ▪ttκǎ n ▪¢O 後金入侵大明的軍士,總數十萬人,九成是騎兵,他們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從喜峰口進入到大明境地之後,首先在延慶會和,接着兵分兩路,一路朝着居庸關而來,速度不是很快,一路繞過居庸關,直接奔着昌平府而去。

後金軍隊沒有掩飾自身的行蹤,大搖大擺的行走在官道上面,沿途的明軍,根本不敢抵抗,躲避都來不及,眼睜睜看着後金軍隊在各地肆掠,僅僅一天的時間,各類的慘劇都出現了,後金軍隊所過之處,幾乎是寸草不生,大批的房屋被燒燬,人口被劫掠,稍微不從的人,毫不留情的被殺掉,一些姑娘慘遭侮辱。

情報不斷的彙集到盧象升這裡,他感覺到,張鳳翼和自己商議的一切準備事宜,全部都白費了,後金韃子根本不在乎明朝的軍隊,若是按照以前的部署,兩萬多大明軍士,可能遭遇被殲滅的命運。

出現這樣的情形,盧象升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必須要扼守居庸關,哪怕是戰至最後一人,也要堅守下去,爲後方爭取時間,他相信朝廷一定得到情報了,會做出來安排部署的,選擇從大同調集邊軍,或者是從河南府調集江寧營,都是辦法之一,當然,他內心裡面想着,最好是能夠調集江寧營,趕赴昌平一帶,肯定是能夠阻止後金韃子肆掠的。

至於說昌平府的張鳳翼大人如何打算,他已經想不到那麼多了。

張鳳翼也得到了情報。

得到情報的時候,張鳳翼臉色煞白,癱坐在椅子上,原來還想着建功立業,通過這一次的戰役,集聚功勞,想不到遇見了這樣的形勢。

身邊的諸多軍官,沒有人臉色好看,甚至有兩個軍官,身體發抖了。

延慶衛的軍士,沒有很強的戰鬥力,而且是很畏懼後金韃子的,想着依靠這些軍士,守護住昌平府,無異於癡人說夢。

可丟失了昌平府,讓韃子在北直隸肆掠,甚至是直接威脅到京師,他這個遼東經略,就等着自殺謝罪了。

張鳳翼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剛剛上任,就遇見了這樣的倒黴事情。

沒有人開口說話,誰也想不到好的辦法。

看見屋裡的情緒,張鳳翼突然想到了什麼。

“快,快派人到居庸關,要求據守居庸關的軍士,悉數撤到昌平府來,如此兵力多一些,能夠抵抗後金韃子,不能夠分兵了。”

“大人,若是放棄居庸關,就無險可守了。”

張鳳翼瞪着眼睛,想看看是誰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屋裡的軍官衆多。

過了一會,他放棄了這個想法,也是,若是直接放棄居庸關了,依靠着昌平府,想要遏制後金韃子,根本不可能。

慌了神的張鳳翼,安排諸多軍官去準備之後,馬上給朝廷上摺子了。

他想不到好的辦法,調集大同的邊軍,沒有多大的作用,大同邊軍,同樣不能夠抵抗後金韃子,何況是十萬韃子,調集寧錦防線的大軍,更是不可能,若是丟失了寧錦防線,恐怕會引發災難性的的後果。

思來想去,只有江寧營了。

可江寧營遠在河南府,距離京城接近兩千裡地,就算是趕到昌平府一帶,也是十天半月以後的事情了,那個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了。

當然,若是各地的軍士,能夠勉強抵抗,還是能夠延遲後金韃子進攻的時間的。

張鳳翼終於咬牙寫出了奏摺,建議朝廷調動江寧營,北上抗擊後金韃子。

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490章 近憂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82章 家信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90章 稱帝(2)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97章 開花彈第881章 對決(3)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45章 慘敗(3)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729章 恩怨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0章 先手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85章 計劃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83章 對決(5)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676章 分析第122章 眉姑娘第117章 秦淮河(1)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
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490章 近憂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82章 家信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90章 稱帝(2)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97章 開花彈第881章 對決(3)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45章 慘敗(3)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729章 恩怨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0章 先手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85章 計劃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83章 對決(5)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676章 分析第122章 眉姑娘第117章 秦淮河(1)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