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

朱由檢選擇在揚州與清軍多鐸部決戰乃是很早以前便已開始確立的基本戰略。

多鐸由陝西進河南再到揚州,一路雖攻城拔寨,看似無往而不利,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幾乎大有南下滅大明朝廷成功之象。

但事實上,多鐸一旦到達揚州後,這一路走來必定會造成後勤補給困難,兵困馬乏,成爲強弩之末。

而到時候,大明近衛軍四十餘萬大軍於揚州城下合圍清軍多鐸部便會事半功倍。

在原本歷史上,多鐸敢於迅速南下,是因爲即便他後勤補給困難,也會到南方就地打糧,再加上降服江北劉良佐和劉澤清部,纔有滅掉南明朝廷的機會。

現在,朱由檢早已除掉劉良佐與劉澤清,且令近衛軍各軍在鳳陽、淮安、揚州、徐州等府實行堅壁清野。

因而,清軍到揚州城下與大明近衛軍決戰並攻破揚州城以獲得攻下南京佔領江南的基礎算是多鐸此時很好的一個選擇。

朱由檢此時沒有打算回南京,南京城有首輔範景文與兵部尚書馬士英坐鎮,各處錢糧調度倒也用不着他事事拿主意。

而湖廣地界,堵胤錫與李巖率滅虜軍抵抗阿濟格部南下的戰事,他也沒辦法遠在江南去插手。

朱由檢打算儘量待在離多鐸近一點的地方,以便隨時操控整個大局,但他並不會橫加干涉總兵官以下將官對各處戰鬥的指揮。

雖說朱由檢早在年前編練近衛軍時便根據清軍的強勢與弱項進行了各種軍制改革,但他不確定清軍到底南下後還是不是依舊如原本歷史上那般勢如破竹。

不過,現在的軍事情況表明,多鐸部依舊是勢如破竹地南下。

儘管,是因爲近衛軍還沒參與到與清軍多鐸部作戰的緣故。但朱由檢也擔心清軍多鐸部這個聲勢會不會嚇得近衛軍官兵喪失膽氣,誤以爲清軍真的是無堅不摧。

將帥可以對對手懷敬畏之心,但基層軍官和士兵則不能對敵軍畏懼,那樣一旦軍心離散,即便有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

原本歷史上的江北二鎮之所以不戰而降,也不僅僅是因爲江北二鎮兵力不行,將帥無忠勇之心,也和多鐸猛烈的攻勢太猛而被嚇破了膽有關。

這也是朱由檢爲什麼現在依舊還要留在江北,便就是想通過自己帝王的身份穩住軍心,自己這個皇帝都還沒怕,底下的人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害怕。

清軍多鐸部一開始攻勢猛烈很正常,一是因爲其騎兵衆多,而從北京往南一直到江淮,都是坦途,乃當今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域;二是因爲清軍此時的紅衣大炮大量裝備,解決了他們攻堅戰的弱勢,幾乎能在數日內破城,也就造成大明普通官兵無法守城而戰。

但只要近衛軍在揚州一帶殲滅清軍多鐸部或者是大敗多鐸部,那麼清軍南下必然不會再這麼順利。

首先清廷也纔剛剛建國,北方立足未穩,再加上還發布剃頭令,使得北方許多漢人地主對清廷也不那麼有好感,只要大明勝了清軍一次,勢必北方便有無數狼煙。

其次,北方在歷經連年征戰後,早已是兵員稀缺,而滿清本身便就是人口稀少,多鐸此部幾乎已經佔了清廷總兵力的很大比例,要是被全殲在江南,清廷勢必會元氣大傷,重走當年金國之路。

打戰打的是錢糧,多鐸一路南下,北方的清廷肯定很難給他籌集到足夠多的糧草,只能在南征途中進行隨時補給。

朱由檢現在命令鳳陽、徐州、淮安、揚州等府堅壁清野,爲的便是多鐸在進軍到達揚州的途中,得不到半點糧食補充,甚至連可以使作苦力的百姓都沒有。

此時的鳳陽城外已是陸陸續續地有不少的官紳百姓在各地衛所兵的帶領下南遷到定遠、壽州、滁州等地。

“都快點,別磨蹭,等韃子到達這裡來,再想跑就來不及了,聽說建奴專愛吃小孩,尤其是那個什麼定遠大將軍多鐸喜歡割人的下體和酒吃!”

因朱由檢強調增強百姓離開故土響應官府暫時南遷他們到南方各府州縣的號召,一方面命令兵部根據各地官兵遷移多少百姓多少產業多少糧食爲考覈進行銀幣獎賞外,另一方面還命令儘量讓百姓明白此次建奴南下的嚴重性。

所以,此時的衛所官兵們爲儘可能讓更多的百姓撤出鳳陽府,便肆意地說着建奴的罪惡。

如今聽見衛所官兵如此形容多鐸,朱由檢倒也忍不住想笑,但也沒有反駁,在他看來,即便多鐸沒有衛所官兵說的那麼兇殘,但憑他在原本歷史上屠戮揚州達十日的罪行也能說明此人有多麼殘暴。

漢人自古皆有戀鄉情節,尤其是以農業生產爲主的大明百姓們,就更加的故土難離。

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土地和家園暫時遷往南方州府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從詔令去年發佈到現在,依舊能看見還有百姓到這時候纔在官府的軟硬兼施下離開故土。

在城外,明軍衛所官兵們則還在不停地揮刀砍着一些青苗,而且一旦全部遷走一個村的百姓,就直接對一個村附件的山林全部燒掉,以此不給多鐸南下提供半點可供應之糧草。

自然也有百姓匍匐在地痛哭,但在也有官兵實在是忍不住大吼一聲:“哭什麼,州府給你賠了錢,總比到時候讓韃子搶去強!”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見到這一幕,讓朱由檢想到了杜甫的《兵車行》,只要遇到戰爭來臨,無論如何,都會給百姓的生活造成影響,都會破壞一個社會的生產。

但偏偏眼前這一幕是朱由檢自己下的旨令造成的,他內心裡頗爲愧疚,卻並不後悔,如果不如此堅壁清野,誰也能知道多鐸的大軍爲了補充軍需做出多瘋狂的事來,通過吃人來彌補糧食短缺的事在明末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朱由檢一出城便又在劉芳亮等的陪同下趕赴去了蒙城。

這裡是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的駐地,也是防備多鐸廬州西進江南的一塊要地,同時又是可以隨時偵知宿州、永城、歸德等地情報最近的地方。

朱由檢不知道多鐸會不會派兵來這裡做試探性進攻,但他得在多鐸來蒙城做試探性進攻前來到這裡以親自確定這個可能性會不會發生。

十日後,已有陸陸續續來自北邊的河南百姓出現在蒙城境內。

已調爲鳳陽巡撫的曾經隨朱由檢南遷的官員詹事陳子壯此時也已趕到蒙城,開始着手接納河南難民之事。

而河南難民的大批到來,則也意味着清軍多鐸部離蒙城、鳳陽一帶越來越近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
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