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

朱由檢選擇在揚州與清軍多鐸部決戰乃是很早以前便已開始確立的基本戰略。

多鐸由陝西進河南再到揚州,一路雖攻城拔寨,看似無往而不利,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幾乎大有南下滅大明朝廷成功之象。

但事實上,多鐸一旦到達揚州後,這一路走來必定會造成後勤補給困難,兵困馬乏,成爲強弩之末。

而到時候,大明近衛軍四十餘萬大軍於揚州城下合圍清軍多鐸部便會事半功倍。

在原本歷史上,多鐸敢於迅速南下,是因爲即便他後勤補給困難,也會到南方就地打糧,再加上降服江北劉良佐和劉澤清部,纔有滅掉南明朝廷的機會。

現在,朱由檢早已除掉劉良佐與劉澤清,且令近衛軍各軍在鳳陽、淮安、揚州、徐州等府實行堅壁清野。

因而,清軍到揚州城下與大明近衛軍決戰並攻破揚州城以獲得攻下南京佔領江南的基礎算是多鐸此時很好的一個選擇。

朱由檢此時沒有打算回南京,南京城有首輔範景文與兵部尚書馬士英坐鎮,各處錢糧調度倒也用不着他事事拿主意。

而湖廣地界,堵胤錫與李巖率滅虜軍抵抗阿濟格部南下的戰事,他也沒辦法遠在江南去插手。

朱由檢打算儘量待在離多鐸近一點的地方,以便隨時操控整個大局,但他並不會橫加干涉總兵官以下將官對各處戰鬥的指揮。

雖說朱由檢早在年前編練近衛軍時便根據清軍的強勢與弱項進行了各種軍制改革,但他不確定清軍到底南下後還是不是依舊如原本歷史上那般勢如破竹。

不過,現在的軍事情況表明,多鐸部依舊是勢如破竹地南下。

儘管,是因爲近衛軍還沒參與到與清軍多鐸部作戰的緣故。但朱由檢也擔心清軍多鐸部這個聲勢會不會嚇得近衛軍官兵喪失膽氣,誤以爲清軍真的是無堅不摧。

將帥可以對對手懷敬畏之心,但基層軍官和士兵則不能對敵軍畏懼,那樣一旦軍心離散,即便有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

原本歷史上的江北二鎮之所以不戰而降,也不僅僅是因爲江北二鎮兵力不行,將帥無忠勇之心,也和多鐸猛烈的攻勢太猛而被嚇破了膽有關。

這也是朱由檢爲什麼現在依舊還要留在江北,便就是想通過自己帝王的身份穩住軍心,自己這個皇帝都還沒怕,底下的人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害怕。

清軍多鐸部一開始攻勢猛烈很正常,一是因爲其騎兵衆多,而從北京往南一直到江淮,都是坦途,乃當今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域;二是因爲清軍此時的紅衣大炮大量裝備,解決了他們攻堅戰的弱勢,幾乎能在數日內破城,也就造成大明普通官兵無法守城而戰。

但只要近衛軍在揚州一帶殲滅清軍多鐸部或者是大敗多鐸部,那麼清軍南下必然不會再這麼順利。

首先清廷也纔剛剛建國,北方立足未穩,再加上還發布剃頭令,使得北方許多漢人地主對清廷也不那麼有好感,只要大明勝了清軍一次,勢必北方便有無數狼煙。

其次,北方在歷經連年征戰後,早已是兵員稀缺,而滿清本身便就是人口稀少,多鐸此部幾乎已經佔了清廷總兵力的很大比例,要是被全殲在江南,清廷勢必會元氣大傷,重走當年金國之路。

打戰打的是錢糧,多鐸一路南下,北方的清廷肯定很難給他籌集到足夠多的糧草,只能在南征途中進行隨時補給。

朱由檢現在命令鳳陽、徐州、淮安、揚州等府堅壁清野,爲的便是多鐸在進軍到達揚州的途中,得不到半點糧食補充,甚至連可以使作苦力的百姓都沒有。

此時的鳳陽城外已是陸陸續續地有不少的官紳百姓在各地衛所兵的帶領下南遷到定遠、壽州、滁州等地。

“都快點,別磨蹭,等韃子到達這裡來,再想跑就來不及了,聽說建奴專愛吃小孩,尤其是那個什麼定遠大將軍多鐸喜歡割人的下體和酒吃!”

因朱由檢強調增強百姓離開故土響應官府暫時南遷他們到南方各府州縣的號召,一方面命令兵部根據各地官兵遷移多少百姓多少產業多少糧食爲考覈進行銀幣獎賞外,另一方面還命令儘量讓百姓明白此次建奴南下的嚴重性。

所以,此時的衛所官兵們爲儘可能讓更多的百姓撤出鳳陽府,便肆意地說着建奴的罪惡。

如今聽見衛所官兵如此形容多鐸,朱由檢倒也忍不住想笑,但也沒有反駁,在他看來,即便多鐸沒有衛所官兵說的那麼兇殘,但憑他在原本歷史上屠戮揚州達十日的罪行也能說明此人有多麼殘暴。

漢人自古皆有戀鄉情節,尤其是以農業生產爲主的大明百姓們,就更加的故土難離。

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土地和家園暫時遷往南方州府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從詔令去年發佈到現在,依舊能看見還有百姓到這時候纔在官府的軟硬兼施下離開故土。

在城外,明軍衛所官兵們則還在不停地揮刀砍着一些青苗,而且一旦全部遷走一個村的百姓,就直接對一個村附件的山林全部燒掉,以此不給多鐸南下提供半點可供應之糧草。

自然也有百姓匍匐在地痛哭,但在也有官兵實在是忍不住大吼一聲:“哭什麼,州府給你賠了錢,總比到時候讓韃子搶去強!”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見到這一幕,讓朱由檢想到了杜甫的《兵車行》,只要遇到戰爭來臨,無論如何,都會給百姓的生活造成影響,都會破壞一個社會的生產。

但偏偏眼前這一幕是朱由檢自己下的旨令造成的,他內心裡頗爲愧疚,卻並不後悔,如果不如此堅壁清野,誰也能知道多鐸的大軍爲了補充軍需做出多瘋狂的事來,通過吃人來彌補糧食短缺的事在明末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朱由檢一出城便又在劉芳亮等的陪同下趕赴去了蒙城。

這裡是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的駐地,也是防備多鐸廬州西進江南的一塊要地,同時又是可以隨時偵知宿州、永城、歸德等地情報最近的地方。

朱由檢不知道多鐸會不會派兵來這裡做試探性進攻,但他得在多鐸來蒙城做試探性進攻前來到這裡以親自確定這個可能性會不會發生。

十日後,已有陸陸續續來自北邊的河南百姓出現在蒙城境內。

已調爲鳳陽巡撫的曾經隨朱由檢南遷的官員詹事陳子壯此時也已趕到蒙城,開始着手接納河南難民之事。

而河南難民的大批到來,則也意味着清軍多鐸部離蒙城、鳳陽一帶越來越近了。

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
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