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

朱由檢不知道孫和鼎對於強行干預他的研究方向而心有不快。

現在的他倒是因爲無煙火藥想到大明下一步的工業發展的事來。

朱由檢從畢懋康手裡接過形似馬蒂尼-亨利步槍的崇禎二十二式後裝線膛槍後很是仔細地端詳了起來。

綜合來看,崇禎二十二式步槍最大的特色是利用槓桿原理可以使射手靠拉動槓桿使得槍機迴轉,露出彈膛,再加上擊針自動縮進槍機前部,扳機嵌入阻鐵槽,扣動時就能使擊針擊發火棉從而引發彈藥爆炸發射。

比之於崇禎二十一式燧發槍的轉動方式不同的是加了個槓桿。

另外燧石用火棉代替,然後便可以加上彈簧結構,在發射後可以使得彈殼自動隨着槍體下降時飛出,且因此加快裝彈過程。

“不錯,有如此利器,北伐勝利就更有把握了,立即確定制式標準,投入批量生產,最快能多少時間裝備軍隊?”

朱由檢問着畢懋康,而畢懋康沉吟了一會兒,才道:

“五月底可以投產,如今蒸汽機應用於鏜牀代替水動力後,生產效率提高不少,估計到時候能生產出五千支崇禎二十二式步槍來。”

“很好,六月正好朕要巡視西南,可先裝備第二軍張同敞的禁衛步兵營,隨朕去西南戰場校驗該步槍的實戰能力。”

朱由檢這話是向大元帥府總裝備處的負責人盧九德說的。

大明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皆由大元帥府直接掌控,爲的就是防止文官染指。

盧九德應了一聲是,而朱由檢則繼續詢問關於火炮的研製。

而火炮局負責人湯若望則帶着朱由檢來到了火炮試射基地,指着一門通體曾草綠色,基座由四驅鐵輪車承載的火炮說道:

“皇帝陛下,這是微臣爲您製造的線膛後裝炮,即大明二十二式步兵輕型野戰炮,利用佛郎機之子母銃原理,這門火炮也分成子炮和母炮兩個基本結構,母炮是膛炮,母炮前段由蒸汽鏜牀鏜制螺紋線膛,後段挖空裝載子炮,子炮炮彈則沒有用火棉擊發,因爲火棉產量太少且少量火棉難以擊發炮彈,依舊是用火繩點燃黑火藥擊發。

但底火發射藥用的是硝化炸藥,所以更容易引爆且爆炸力更強,而且微臣已將炮彈改造爲圓錐形,用中碳鋼覆黃銅製造可以使得硝化炸藥爆炸時將炮彈炸開,彈殼用的是高硬度鋼,這樣在彈殼高度殺傷時,也能使得炮身爆炸開形成更大的破壞力。”

湯若望早年在明朝便是主要負責製造火炮的,對於火炮製造有着很豐富的經驗,算是西洋番在大明地位最高的,如今在大明各方面的工業技術取得突破後,他也爲大明製造出了更加優良的火炮。

朱由檢看得出來,湯若望所說的這種後裝線膛炮和近代的後裝線膛炮其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本質上來說其實還是前膛炮,因爲子炮依舊是從前膛裝彈,但因爲有膛線和發射藥的改進再加上炮彈材料的改進,已足以完善現在的大明步兵野戰炮。

“開花彈加線膛炮,野戰時,炮兵就已完全可以對騎兵形成很大殺傷了,現在就給朕試射看看!”

朱由檢說着就退到了涼亭裡。

而彼時,火炮局試驗組便走了過來,開始操作一門新研製的線膛後裝炮。

轟的一聲!

巨大的震動聲幾乎就掀翻了朱由檢頭上的屋頂,整個大地都跟着顫動了幾下。

而等着朱由檢帶着一衆官員趕到彈坑所在地上,便看見這裡已到處都是金屬片和一個巨大的彈坑。

“這個大明二十二式步兵輕型野戰炮效果也不錯嘛,好你個湯若望,你乾脆也別傳教了,一心就給朕好好造炮,朕絕對不虧待你,沒準到時候朕還能幫你你篡了你們國王的位,讓你當君王!”

朱由檢不由得拍了拍湯若望肩膀。

“微臣沒有當君王理想,微臣只希望可以讓大明一統後,陛下能容許微臣辭去官職,繼續傳教!”

湯若望俯首說道。

“也罷,朕答應過你傳教自由,自然不會阻止你,但你傳教可以,但不能企圖挾持教衆參與政治,否則朕可不會客氣!”

朱由檢說着便又把話題回到火炮本身上來:“這大明二十二式步兵輕型野戰炮何時能投產,大明二十二式步兵重型野戰炮何時能製造出來?”

“回稟陛下,火炮不比步槍,大明硝酸產量與硝化炸藥產量都有限,且炮彈的底火對硝化炸藥密度要求更高,這樣的高密度硝化炸藥製造難度也就更高,所以現在即便制式發生產,也生產不了多少,預計今年七月底也只能生產出一百門來,以後每年也不可能超過兩百門。”

“對於這樣的重型火炮,若只是單純增加炮彈重量倒也容易,只需把炮管加粗加重即可,但那樣的話,因爲如今的火炮鋼鐵比例增加,再加重就會導致運輸不便,要想製造出即輕便又可有大破壞力的重炮還得在材質上更進一步才行,這個靠運氣也還要靠時間,微臣不敢保證是需要一年還是十年。”

湯若望這麼說,朱由檢也只能頷首點頭。

從崇禎十七年南遷後,到現在已近五年,大明的製造業已經突飛猛進到原本歷史上的兩百年後,再要想向前跨一步一切都得回到材料本身上來纔能有所進益。

“這個朕也明白,槍械已經有了膛線和後裝方式,以後要改進槍械,得需要從新設計槍械製造理念,還得引進新材料才能提高射速與操作方便性,而火炮也是一樣,甚至包括火藥本身,從這以後,朕再也無法給你們提供明確的研製方向了。

“你們現在不但要把現有最先進火器批量生產出來,還得保存好實驗記錄以及相關實驗經驗總結,等北伐勝利後,朕會組織人根據這些實驗資料編纂教材,搭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同理學有四書五經一般,太祖所授的實用聖學也得在分門別類之下構架好從蒙學到精深的理論層次體系。

“再過很多年,朕和你們都會老,這些東西得傳下去,格物裡的力學三大定律,熱力學三大定律,還有未被加以實證的電磁理論,以及什麼有機化學甚至生物這些,你們當中很多人都不懂,也得儘量去學懂,學懂的就要傳授下去。”

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十一章 南撤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
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十一章 南撤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