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

bookmark

且說唐僖宗李儇雖偏安蜀地,依然經常下詔,命令各藩鎮節度使抽兵攻伐大齊王朝軍隊,一時間,二京軍情吃緊,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面對李唐朝廷的瘋狂進攻,新生的大齊王朝將士們在大齊統帥部的指揮下浴血奮戰,保衛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革命與反革命的勢力每日進行着殊死的較量,驚心動魄。

一日,黃巢與大齊衆文武在含元殿討論完軍政事務,一起走出殿外。衆人信步而行,但見御花園裡的菊花爭奇鬥豔,或白之素潔,或黃而雅淡,或紅或紫,沉穩而渾厚。一陣秋風吹來,菊花呈現出不同的奇特姿態,或飄若浮雲,或矯若驚龍。黃巢突然駐足,望着眼前的菊花,詩興大發,脫口而出:“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柴存聽了,讚許道:“黃大哥此詩,把菊花寫活了,我彷彿看到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着黃金盔甲般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衝雲天,浸透全城。辭采壯偉,意境瑰麗,真可謂前無古人!”

貴妃靳瓏說道:“陛下,臣妾聽了你的即興詩,感覺真棒。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傳到今,我看沒有哪個帝王能寫出如此豪邁的詩句!”

大齊衆文武均嘖嘖稱讚黃巢的這首菊花詩。

黃巢靦腆一笑:“我只是有感而發而已,讓兄弟姐妹們見笑了!不過,吟了此詩,我倒是產生了一種要與李唐軍隊一決雌雄的鬥志!”

“兵者,詭道也!李儇起用鄭畋、王鐸,鄭畋主力在西,王鐸主力在東,唐軍採取東西對進的方式,逐步將大齊軍主力壓縮在長安、洛陽一帶,再聚而殲之!他們以爲大齊軍在龍尾陂、河中二役中失利,不敢與唐軍主力較量,我們偏偏要出奇兵,痛擊唐軍主力!”蓋洪分析道。

“對,一定要立足於打!只有把李唐主力打痛了,打殘了,唐軍纔不敢逼近二京,才利於大齊在全國範圍裡實施戰略展開!”黃巢大聲說道。

尚讓說道:“陛下,前不久,有人在大齊尚書省大門上題寫反詩,嘲弄諷剌大齊官員,我進行了全城大搜查,查出了能寫詩的嫌疑分子幾十人,一律斬首。哼,我看今後誰還敢對大齊政府說三道四!”

黃巢輕嘆一聲:“非常時期可以用些非常手段,只是不要殃及無辜。這用刀割頭,不像割韭菜。頭被割了不可能再長,韭菜割了還可以再生。”

尚讓點點頭,自責道:“陛下,我這回做得是魯莽了些,但這些窮酸書生也太不像話了!不嚴懲這些窮酸書生,大齊政權就很難鞏固!”

黃巢默然不語。

趙璋奏道:“陛下,如今李唐鄭畋、王鐸率領大軍逼近長安,近期肯定要發動進攻,我認爲必要時可以放棄長安城裡的部分地區,麻痹唐軍,然後看準唐軍弱點,再遣兵擊之,必獲全勝!”

黃巢說道:“趙愛卿之計甚妙,我看可以施行。我看這樣,命令大齊第三軍黃思鄴部在銀州一帶牽制鄭畋兵馬,我抽調第一軍建威將軍王玫領兵三萬,襲取邠州;大齊第二軍曹敏部纏住王鐸軍馬,第一軍孟楷主力繼續在中原作戰,其它各軍在自己作戰區域實施戰略展開,不間歇地襲擾唐軍。我親率中軍與攻城唐軍展開決戰,力爭全殲進犯長安的唐軍主力!”

大齊衆文武齊呼:“陛下聖明!”

ωwш▪tt kan▪¢o

果不出大齊統帥部所料,唐軍自從取得了龍尾陂、河中二次戰役勝利後,利令智昏,以爲可以克復二京,遂大舉出動,先進犯長安,然後奪取洛陽,一舉消滅大齊主力。

唐將程宗楚率軍首先自延秋門攻打長安城,大齊將士根據大齊統帥部的部署,略作抵抗即撤出戰鬥。唐弘夫緊接着率軍趕到,王處存率領精銳士兵五萬人於夜晚也從北城門攻入長安。

黃巢率軍出長安城向東城撤退,長安坊市居民關門閉戶,唐軍進入長安西城、北城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長安居民憤怒不已,用瓦礫投擊唐軍。入城的程宗楚等人恐怕其他將領入城分去他們的戰功,竟不通報鳳翔節度使鄭畋和夏綏節度使拓跋思恭,入城的唐軍士兵們放下兵器進入居民私宅,搶奪金帛,掠取妓妾。

王處存下令軍士繫上白色絲綢頭作爲記號,但坊市無賴少年不少人也戴上白絲頭,照樣掠人劫貨,使長安城內一片混亂。黃巢率大齊中軍駐紮於灞上及南城、東城,偵察到西城、北城唐軍號令不整,而且合圍長安的諸路唐軍互不聯繫,於是率軍還襲長安。

大齊軍自諸城門分別進入西城、北城,這時埋伏在西城、北城民房裡的大齊兵將也殺了出來,與唐軍大戰於西城、北城。康世銘揮舞着七寶獨龍鏟,劈面遇到程宗楚,康世銘大吼一聲,使出絕技“神獸誅惡鬼”,七寶獨龍鏟在空中劃了一道弧線,直拍程宗楚的天靈蓋,程宗楚閃躲不及,被康世銘一鏟擊中,頭蓋骨被七寶獨龍鏟拍得粉碎,眼珠突出,一頭栽下馬來,死於非命。

唐弘夫見程宗楚被殺,唬得六神無主,正想拍馬奔逃,誰知馬蹄被大齊弓箭手射中,戰馬一掀,唐弘夫翻身落馬,大齊兵將一擁而上,將唐弘夫亂刀砍死。

激戰中,李孝章被靳琬、靳璐所斬,康實被靳瓏、靳瓔、靳琳困於陣中,康實左衝右突,不能脫圍,遂被靳瓏、靳瓔、靳琳三姐妹殺死於陣中。

王處存見入城唐軍折損大半,肝膽俱裂,拍馬狂奔,正遇黃巢、柴存率領一枝人馬截住,火光中,黃巢躍馬挺槊,直取王處存。

王處存無心戀戰,使開八卦開天鉞,勉強與黃巢鬥了十餘合,虛晃一招,奪路而逃,黃巢緊追不捨,王處存麾下大將張公慶見主將危急,連忙過來救助。張公慶急挺丈八滾雲槍,抵住黃巢廝殺,王處存方衝殺出重圍,集合殘兵,逃回渭北大營。

張公慶見王處存已經脫險,就棄了黃巢,趁着夜色,衝殺出城,到了王處存那裡。

王處存見張公慶血染徵袍,已身負重傷,連忙請軍醫爲張公慶調治。張公慶躺在病榻上,吃力地對王處存說:“王將軍,此番大戰,定州主力損失殆盡,我有一言,望將軍採納!”

“公慶,說吧,只要我能做到的,我就聽你的!”王處存含淚說道。

“王將軍,替定州將士留點血本吧,圍剿大齊,光靠定州兵是不行的。我們這次已經盡了全力了,我建議立即率領殘兵撤回定州,讓其它方鎮兵馬與大齊廝殺吧!”張公慶流淚建議。

“是啊,黃巢武藝絕倫,大齊兵將勇猛異常,定州兵戰力如此強勁,也被大齊軍殺敗,我這次算是服了黃巢了。好,公慶,我答應你的建議,明天我就下令班師回定州!”王處存哽咽着說。

此番長安西城、北城齊唐大戰,唐軍士兵由於搶劫財物太多,負重而走不動路,被大齊軍殺得大敗,死者有十分之*。

第二天,王處存收拾殘兵餘衆撤往定州,於是李唐諸路軍全部撤退,大齊軍的聲勢更盛!

鄭畋得到程宗楚、唐弘夫、李孝昌、康實陣亡的消息後,如被電擊一般,呆若木雞,良久,鄭畋老淚縱橫:“我的陛下啊,老臣已竭盡全力,想克復京師,可是大齊軍力實在太強了,我這次中了黃巢的誘敵深入之計,諸道精銳兵馬折損大半,至少一年之內無力反攻大齊了,現在只有固守鳳翔等戰略要地了。”

鄭凝績勸道:“爹爹休要氣餒,黃巢雖然這次打敗了咱們,可是大唐其它方鎮兵馬還有好幾十萬,完全有能力收復京師的!”

高周彝提了一個建議:“鄭大人,大齊第三軍黃思鄴部自從在龍尾陂被我軍擊退後,一直想報仇雪恨,最近不斷派兵襲擾我軍,我怕黃思鄴還會來打鳳翔,所以一定要督促朱玫早日進兵,牽制大齊軍!”

“高將軍所言有理,我現在就修書一封,派信使送給朱玫,讓他務必率領主力兵馬,拿下邠州!如今邠州已經被大齊王玫部攻佔,我軍側背受到嚴重威脅,這個剌一定要拔掉!”鄭畋喊道。

王玫佔領邠州後,四處安撫邠州地區百姓,改編歸順的李唐兵將,忙得不亦樂乎。一日,王玫正在邠州府衙埋頭批閱軍政文件,一個親兵來報:“王將軍,李唐邠州通塞鎮將朱玫帶了三千多兵馬,要求歸順大齊,現在邠州北城等你回話!”

王玫一聽,沒有多想,就放下毛筆,帶了幾個親兵,到邠州北城去見朱玫。

王玫登上北城牆,向外張望,果然看到朱玫領了一枝人馬在城北列隊,王玫叫道:“哪位是朱玫將軍?”

“在下就是朱玫!王將軍威名遠播,朱玫願率一旅之師,在王將軍麾下效力!”朱玫在馬上欠身說道。

王玫問道:“朱將軍要歸順大齊,以何爲憑?!”

朱玫奸笑一聲,答道:“我們都是武將,我就當着三軍將士的面,折箭爲誓!如果朱玫說話不算數,那就天誅地滅!”說完,拔出鵰翎箭,折爲二斷。

王玫大喜,說道:“朱將軍真是個痛快人,我相信你,來人呀,將城門打開,放朱玫的軍馬入城!”

義兵遵令打開城門,朱玫帶着唐兵進入邠州。王玫正準備走下城樓迎接,突然,投降大齊不久的唐將李重古走到王玫身邊,揮刀砍向王玫,王玫猝不及防,被砍倒在城牆邊。

李重古見王玫還沒有斷氣,怒視着他,就又上前,舉刀向王玫劈去,大齊建威將軍王玫連忙收腹運氣,滾在一邊,用盡全力,使出了絕技“金砂掌”,一掌向李重古當胸擊去,李重古耳聞掌風,連忙躲閃,胸部躲過,但左臂上被王玫一掌擊中,王玫右手的五個手指頓時穿過李重古的左臂肌肉,李重古左臂骨折斷,痛不可言,大叫一聲,昏厥過去。

大齊英雄王玫因失血過多,力竭身亡。

朱玫見狀,連忙招呼部將王行瑜帶兵殺入邠州,大齊軍失去主將,沒有了統一指揮,加上李唐降兵在城裡呼應朱玫兵馬,大齊軍最終被唐軍殺敗,數千大齊將士殺出城外,撤到土橋王璠、劉塘的軍營。

黃巢驚聞王玫遇難的消息,眼前一黑,一頭栽下金鸞寶座,昏厥過去。大齊衆文武急忙上前施救,捶胸的捶胸,拍背的拍背,良久,黃巢纔回過氣來,放聲大哭:“王玫賢弟,你死得好慘啊,哥哥一定要爲你報仇雪恨!”

黃巢深恨朱玫,放出風來,發誓要帶兵消滅朱玫軍馬。朱玫大驚,帶兵龜縮在邠州,並寫了告急文書至鄭畋、王鐸處,要求鄭、王派兵增援邠州。

黃巢任命朱溫爲東南面行營都虞候,率領軍隊進攻鄧州。不久,朱溫攻陷鄧州,活捉了鄧州刺史趙戒,於是率軍戍守鄧州,以控扼荊州、襄州地區。鄧州之戰結束後,朱溫收穫頗豐,鄧州附近的綠林好漢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兄弟三人投奔了朱溫;江湖好漢葛從周、霍存、氏叔琮前來投奔,足智多謀的名士謝瞳也到朱溫軍中效力。此外,像許唐、李暉、丁會、鄧季筠、王武等武藝一般的江湖好漢也帶着家鄉百姓子弟投奔了朱溫。朱溫的軍力迅速提升,兵力達到十萬多人。

在這場大齊與李唐的攻防戰中,黃巢親自任命的同州刺史王溥、華州刺史喬謙、商州刺史宋巖聽說黃巢已放棄長安,就率領部衆直奔鄧州。

黃巢聞訊大怒,罵道:“王溥、喬謙、宋巖貪生怕死,丟失城池,命令朱溫將此三人開刀問斬!”

朱溫接到黃巢的詔書後,不敢違拗,立即將王溥、喬謙斬首。因爲宋巖與朱溫有些交情,加上宋巖苦苦哀求,並送了不少錢物給朱溫,朱溫妻子張惠勸朱溫放宋巖一馬,朱溫考慮再三,將宋巖釋放,讓他率軍還商州。並上書黃巢,稱宋巖不是故意放棄商州,而是受了謠言的影響。

拓跋思恭駐軍武功,上書鄭畋,要求與大齊第三軍黃思鄴部作戰,鄭畋此時身體虛弱,纏綿病榻,他強支病體,草寫軍書,與拓跋思恭約定日期,興兵征伐黃思鄴部。

宋文通對鄭畋說道:“鄭大人,拓跋思恭的党項兵雖然精強,但未必是大齊軍的敵手,我看還是等大唐其它方鎮的主力進入京師附近後,再約好日期出兵吧!”

鄭畋擺擺手,吃力地說道:“文通,我知道你智勇雙全,考慮問題全面。但你想過沒有。拓跋思恭帶兵前來助戰,那是不遠千里而來啊,如果我們不答應他的請戰要求。拓跋思恭很可能引軍退回夏州,到那時,大唐士氣必然低落。這次有党項精兵數萬,只要我們全力支持拓跋思恭與大齊軍作戰,就算不能全勝,也能打出大唐聲威的!”

宋文通聽了鄭畋之言,見鄭畋說話時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溢出,也就不提反對意見了。

鄭畋喚來諸將,分配作戰任務:“竇玫、宋文通帶領三萬人馬,迅速開赴土橋,高周彝、吳彥宏率領二萬人馬,攻打奉天,拓跋思恭那裡我已經寫了書信,要他出兵土橋,消滅大齊第三軍黃思鄴部主力!”

孫儲說道:“鄭大人,王鐸那裡,你要他立即出兵,攻打長安南面和東面地區,策應我軍在土橋、奉天一帶的行動!”

鄭畋點點頭:“是的,這個我已經寫信發出了,估計過幾天王鐸就能收到。諸位將軍,老夫病重,不能隨軍行動了,祝你們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長安含元殿裡,大齊統帥部召開軍事會議。

大齊皇帝黃巢說道:“思鄴送來戰報,稱拓跋思恭部主力已經離開武功,向北開拔,估計要進攻土橋一帶的大齊軍。鳳翔敵軍最近也在頻繁調動,向東北方向運動,請大齊統帥部派兵增援土橋。”

“這次看來要與李唐大打出手了,鄭畋、王鐸在長安攻防戰中損失折將,元氣大傷。唐軍在陝地主力已無力進攻長安,這個拔跋思恭倒是挺積極,帶了五萬党項兵,助唐攻齊,我們必須消滅之!打消陝地各方鎮的助唐念頭。”柴存分析道。

趙璋奏道:“陛下,我認爲這次土橋會戰,的確至關重要,我軍除了要消滅拓跋思恭的五萬精兵,還要徹底打垮鄭畋的所餘主力。我估計唐軍總兵力在十萬左右,所以我軍要下決心調動大軍,在土橋至奉天一線包圍殲滅唐軍,一戰而定乾坤!”

黃巢點點頭,大聲說:“諸位兄弟所言極是,朕決定出動大齊精銳兵馬,開赴土橋、奉天地區,與鄭畋、拓跋思恭的主力決戰!目前,大齊第三軍王璠、劉塘的兵馬駐紮在土橋,約有三萬餘人,與唐將朱玫的兵馬形成對峙的態勢;思鄴領兵二萬多人,駐紮在銀州、奉天一帶,阻止鄭畋的主力東犯。大齊第三軍壓力很大,大齊中軍和第一軍、第二軍必須施以援手,和第三軍一起,堅決消滅敢於一切入侵大齊之敵!”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
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