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喪事(上)

大觀三年四月十八,壬辰。【西元1109年5月19日

趕在蔡禾的頭七,趙瑜、趙琦乘快船抵達舟山渡。

蔡禾是四月十二日故的。這幾月來,他都在昌國本島上主持着縣中政務。昌國雖不大,但論起人丁、土地,比起衢山島仍多出近十倍。其中事務繁雜,千頭萬緒,寨中的那些半文盲,在衢山島時還能用上一用,但到了縣中,就只能靠蔡禾一人撐着。雖然從縣城中強徵了幾個文書,但畢竟用着不放心,大事小事依然要他親歷親爲。

尤其爲了徵新兵,攫取民心,在島上展開打土豪、分田地工作後。原本在各鄉村擔任甲長、保正的一等戶都劃入了被打擊的行列,縣中基層政權因此被徹底破壞。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應該把一部分老兵轉移到地方,散入各鄉村,以維持基層秩序。只是現在還在戰時,雖然大浹江口之戰大獲全勝,但每日在海峽間巡守的船隻仍不能少,哪裡又能抽出半點兵力。

要重新劃定保甲,要製作新的地契、界碑,同時要保證春耕及時展開,此外還要爲軍中籌措糧草,爲衢山徵集物資,蔡禾畢竟只是個不第秀才,沒有諸葛之才,每日裡從早到晚,忙得焦頭爛額,從沒能好好睡上一覺。

就這樣日夜不停的忙着,蔡禾眼見着日漸消瘦。到了四月十日夜,在議事時,他昏倒在桌案前。趙櫓急忙找來醫師診斷,卻是腦卒中,撐了兩天,便自去了。

一直以來,爲了不給趙櫓、趙瑾增添助力,趙瑜只暗自教自己的親隨讀寫識算,從沒計劃過要在寨中普及教育,希望以此來逐步掌控寨中大權。沒想到因爲他的這點私心,卻累死了蔡禾,也害苦了他自己。眼光不能及長遠,氣量心胸皆是不足,有這幾樣致命傷,頭腦再好也是沒用。現在能幫他的人又少了一個,光憑几年來一直閒居在外的至善,如何還能再跟趙瑾打擂臺。

在船上的數日中,趙瑜一直後悔不迭。但間或,也會想起蔡婧,這女孩自幼喪母,如今又失去了父親,蔡禾雖然有兩個侍妾,但又怎會真心待她。成了孤單一人,趙瑜無法想象,她究竟會悲痛得成什麼樣!

上了島,舟山渡上的巡丁人人身着素衣,髻上都簪了白花。見了他們,趙瑜雖然心中悲痛早過,仍不得不當衆哭了幾聲,以表孝心。

幾月來,昌國縣城和島上各個渡口、兵寨之間的驛傳聯絡已被蔡禾建起,這舟山渡中,就有着幾匹驢騾充當驛馬。巡丁們給趙瑜牽來一頭健騾,趙琦也跳上一匹驢子,兩人讓隨身親兵在後慢慢跟來,自顧自的揮鞭直趨縣城。

到了城下,卻看到城頭上升起白幡,紙錢在城門前撒了一地。嗚嗚咽咽的喪樂從城中傳來,其間還雜着唸咒般的誦經聲。趙瑜在舟山渡頭就已得知,此時城中正是在做蔡禾頭七的水陸道場。

兩人在城門前跳下牲口,轉交給守門兵卒,便哭嚎着步行進城。進了城中,街道兩側的店鋪、房屋的門前擺着火盆,門頭上懸着白幡,家家都在爲蔡禾服喪。

‘做得過了些!’趙瑜暗自想着,又非帝王,哪能如此行事。不過,他也不敢明說出來,畢竟他是蔡禾侄兒、又是女婿,喪事辦得越隆重,他就得越滿意。反正他們也是反賊,倒也不懼有人告他們逾制。

兩人在大街上邊哭邊行,於路人等見得是二郎、三郎到了,便忙在前面引着,蔡禾的靈柩正停在縣衙大堂。一里的路程轉眼即到。縣衙正門前掛起了白燈籠,匾額也被摘下,只有八個兵卒在門口守着。縣衙之上,香菸繚繞,僧侶們的誦經聲,震耳欲聾。這聲勢,估計普陀山的和尚都被綁了來了。

醞釀了幾下,趙瑜便嚎哭着衝進門中,直奔到蔡禾靈前,跪下連磕響頭,放聲大哭。開始還有些作勢,但後來卻真的是悲從中來。多年來,因從小與蔡婧結親的關係,蔡禾待他一直如親兒一般。雖然由於自身的原因,趙瑜跟周圍總是有些隔膜,但比起趙櫓,他更願意親近蔡禾。

趙瑜伏地慟哭,往事在眼前歷歷而過。不知過了多久,趙瑜感覺到有人走到他身邊,一雙小腳映入低垂的眼中。他擡頭看去,是蔡婧。

趙瑜用衣袖擦擦臉,站了起來。女孩兒幽幽地立在眼前,數月不見,她嬌俏的瓜子小臉變得更爲尖削,幾乎瘦脫了形。但黑白分明的雙瞳依然清亮,一身素白的孝服,更增了幾分飄逸。她輕聲道:“瑜哥哥,你來啦……”

入夜後,作爲喪家孝子,趙瑜在靈前守夜。趙櫓等人前面熬了幾天,現在撐不住,都去安歇了。內間女眷那裡,蔡婧被趙瑜勸去睡了,只有蔡禾的侍妾守着。他的身邊,趙文陪着他往火盆中丟着紙錢。

看着火苗跳躍,趙瑜問道:“徵兵之事,辦得如何了?”

“一個字,難!”趙文言簡意賅。至善不管事,陳五沒能耐,揀選新兵一事其實都是趙文在負責。幾個月獨當一面下來,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變了。比起在趙瑜身邊當跑腿的日子,如同脫胎換骨一般。

“……這次徵召新兵,因是以海上爲主,多選漁民。但這島上的漁民寧可撒網捕魚,也不肯當兵吃糧。這些漁民的村子都窮得很,有兩條漁船就算大戶人家,況且他們都不會種田,原來的老招數卻難用上。

反倒是那些田戶,倒有不少自願從軍。每多一人在軍中,家中分地時便可多上二十畝,哪個農家不願意?只是這些農夫,雖然活在島上,但一輩子都沒上過幾次船,要想讓他們習慣風浪,至少要一年。”

“那你怎麼解決的?”趙文一直在說着難處,但趙瑜看他自得的表情,就知

他是在藉機誇耀自己的才幹,‘幾日不見,倒會耍手段了。’

“靠女人!”趙文沉聲道:“打下衢山之後,寨中的兄弟幾乎都娶了親。現下佔了昌國,各家大戶抄出來的女眷有千人之多。俺挑了些相貌端正性格柔順的,送進各個頭領的房裡。再剔去老的小的,還剩下有四百多人。俺請三叔派了人到海邊各漁村宣告,只要入我寨中,經過一月訓練,考覈合格的前五十人,可以在四百人中給自己挑一個婆娘,接下來的五十人,寨裡會給他配一個。其他人只要日後有了戰功,一樣會有女眷分配!”

“看來結果不錯?”

“當然!那些村子裡,過了三十都沒娶親的,兄弟幾個合用一個婆娘的,不知有多少……三天之內,俺就招募到一千五百人,消息傳出去,連南面黃公山【今六橫島和桃花島都有人趕來投軍……”

“就沒有金塘島的?”

趙文搖頭:“那裡都是種田的,來了也不能要!……這些漁民加上前面招募的農夫,足有三千八百人。俺在分田的時候都讓他們見過了血,現在都大部分都已經分到了船隊中。那些還不能習慣風浪的,就留在島上守備。”

“差事辦得甚好。”趙瑜誇讚道,能力果然是練出來的,趙文可比以前強了許多。看着趙文,就想起幾月來,指揮着一條戰船在海峽中巡守的趙武,想來也應該有些進步:“看來衢山島交給你應該沒問題了。”

“衢山?!”趙文叫了起來,聲音在大堂中迴響。他忙捂住嘴,左右看看,見沒人驚動,方壓低聲音道:“二郎,衢山島不是你在管着嗎?”

“二叔一走,除了我,這昌國島還有誰能來打理?衢山島,我是回不去了。”

“這個……”趙文吞吞吐吐的,“二郎,其實這幾日,縣裡的政事……都由大郎在打理着。”

“怎麼可能?!”趙瑜壓低聲音叫道。趙瑾的能力他再清楚不過,衝鋒陷陣是把好手,指揮艦船也是不差,但當初被蔡禾教了數年,最後連千字文都沒背全

,幾乎是文盲一般的趙家大郎,如何會處理政務?!

“是真的……”趙文說得很肯定,“這幾日,二叔的喪事、各軍的錢糧、分地的糾紛都被打理得一清二楚,那些公文上,都蓋着大郎的印。”

“不可能。”趙瑜搖頭,他絕不相信:“才學不會天上掉下來,沒經過歷練,處理起政務不可能順順當當……”蔡禾怎麼死的,還不是能力不足,最後活活累死的,“憑大哥那水平,絕對做不到。”

“大郎自己是做不到……但他背後有人捉刀啊!”

“誰!?”

“章渝!”

第21章 戰船(上)第32章 冬雨(上)第20章 勇氣(上)第32章 局勢(中)第35章 移民(下)第27章 開春(下)第25章 天子(上)第23章 喪事(上)第15章 間奏(下)第34章 經濟(中)第53章 杭州(下)第3章 新港(上)第53章 道阻(完)第20章 陣線(中)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55章 九五(中一)第15章 意外(下)第24章 風雨(下)第5章 天津(上)第32章 冬雨(上)第24章 西路(七)第38章 湄嶼(中)第36章 海上(下)第26章 傳承(完)第13章 包圍(上)第20章 文治(上)第21章 傳承(四)第3章 使團(上)第34章 經濟(中)第14章 父兄(下)第6章 西路(三)第6章 戰前(下)第19章 陣線(上)第23章 萬馬(下)第43章 改制(下)第11章 夜談(上)第19章 軍器(下)第21章 開局(下)第28章 帝國(下)第9章 綢繆(上)第16章 商戰(上)第25章 輿論(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48章 江山(下)第25章 帝國(上)第39章 帝位(上)第6章 紛亂(上)第6章 西路(三)第3章 使團(上)第26章 野心(中)第26章 野心(中)第28章 帝國(下)第2章 北行(下)第15章 船場(上)第21章 傳承(四)第31章 戰備(下)第32章 中秋(下)第30章 戰備(上)第7章 未雨(上)第23章 清化(上)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25章 帝國(上)第16章 傳承(二)第30章 連橫(下)第16章 商戰(上)第34章 出戰(上)第43章 決勝(上)第8章 先鋒(下)第6章 戰前(下)第56章 西軍(上)第45章 蔡攸(下)第34章 改變(上)第20章 百神第37章 戰線(上)第5章 未來(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41章 後續(下)第16章 神機(上)第6章 戰前(下)第13章 琉球(下)第14章 包圍(中)第33章 冬雨(下)第17章 商戰(中)第27章 天子(下)第64章 九五(完)第42章 大石(下)第11章 靖安(中)第41章 後續(下)第2章 北行(下)第62章 門戶(下)第43章 餘波(中)第46章 新年(上)第64章 等待(下)第13章 硝煙(上)第5章 天津(上)第5章 戰前(上)第46章 新年(上)第1章 夜話(上)第18章 軍器(上)第47章 新年(下)
第21章 戰船(上)第32章 冬雨(上)第20章 勇氣(上)第32章 局勢(中)第35章 移民(下)第27章 開春(下)第25章 天子(上)第23章 喪事(上)第15章 間奏(下)第34章 經濟(中)第53章 杭州(下)第3章 新港(上)第53章 道阻(完)第20章 陣線(中)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55章 九五(中一)第15章 意外(下)第24章 風雨(下)第5章 天津(上)第32章 冬雨(上)第24章 西路(七)第38章 湄嶼(中)第36章 海上(下)第26章 傳承(完)第13章 包圍(上)第20章 文治(上)第21章 傳承(四)第3章 使團(上)第34章 經濟(中)第14章 父兄(下)第6章 西路(三)第6章 戰前(下)第19章 陣線(上)第23章 萬馬(下)第43章 改制(下)第11章 夜談(上)第19章 軍器(下)第21章 開局(下)第28章 帝國(下)第9章 綢繆(上)第16章 商戰(上)第25章 輿論(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48章 江山(下)第25章 帝國(上)第39章 帝位(上)第6章 紛亂(上)第6章 西路(三)第3章 使團(上)第26章 野心(中)第26章 野心(中)第28章 帝國(下)第2章 北行(下)第15章 船場(上)第21章 傳承(四)第31章 戰備(下)第32章 中秋(下)第30章 戰備(上)第7章 未雨(上)第23章 清化(上)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25章 帝國(上)第16章 傳承(二)第30章 連橫(下)第16章 商戰(上)第34章 出戰(上)第43章 決勝(上)第8章 先鋒(下)第6章 戰前(下)第56章 西軍(上)第45章 蔡攸(下)第34章 改變(上)第20章 百神第37章 戰線(上)第5章 未來(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41章 後續(下)第16章 神機(上)第6章 戰前(下)第13章 琉球(下)第14章 包圍(中)第33章 冬雨(下)第17章 商戰(中)第27章 天子(下)第64章 九五(完)第42章 大石(下)第11章 靖安(中)第41章 後續(下)第2章 北行(下)第62章 門戶(下)第43章 餘波(中)第46章 新年(上)第64章 等待(下)第13章 硝煙(上)第5章 天津(上)第5章 戰前(上)第46章 新年(上)第1章 夜話(上)第18章 軍器(上)第47章 新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