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節 問罪

路甲眼神渙散,顯然他沒有想到自己機關算盡,換來的卻是路氏滅族的結果。

邊上被綁的程方望嘴脣動了一動,想要求情。看到呼延庚瘋狂的眼神,不自覺的閉上了嘴巴。

路甲四處望了一望,看到被綁的程方望一眼,眼中猶如死灰。忽然慘笑道:“好,好,我自知如今沒有迂腐愚仁之人,梟雄之心,委實如此。呵呵~呵呵”

慘笑兩聲,低聲說道,“或許可報我仇。”

俯身用左手拿起地上的一柄短刀,慢慢的走到呼延庚的身邊,厲聲長笑,砍向呼延庚。

呼延庚將來刀格掉,回首又是一鐗。路甲的頭顱崩開,鮮血濺了呼延庚一臉,呼延庚恍若未覺。

“程方望,你的妻子也被金兵擄去作爲質子麼?”程方望慘然的搖頭。呼延庚回首看了趙邦傑一眼,趙邦傑點點頭。

“鬆綁吧,方纔多有得罪,你暫且跟我且回塢堡。”

他看了一眼,有些兔死狐悲的程方望,“放心,我不是濫殺之人。路氏也不會屠滅。”

程方望慘然一笑,點了點頭。一行人向着程家塢堡快速的行進。

一股煙塵,正在衆人身後,急速的擴大。

眯着眼睛,呼延庚看着那股煙塵正在擴大。趙邦傑立馬在他的身旁。呼延庚看了看趙邦傑,笑了一下,說道“他們有六百人。”

“我們只有六十人。”趙邦傑然後又擔心的問道:“是否到塢堡據守,同時派人到繁峙求援。”

呼延庚搖了搖頭“如果所猜測不虛的話,金兵此刻已到繁峙城下。或許五臺等地也遭到金兵的攻打。”代州地形最不好的地方,就是各縣城圍着五臺山分佈,從繁峙救援五臺,須得繞山奔走。

趙邦傑重重的點了一下頭,看着隔在旁邊的程方望,嘆了一口氣,安慰呼延庚道:“金兵不可能如此之快來到代州,而不爲我們的探子查探到,最多隻是數千騎兵偷襲,以馬子充之能,當可穩守城池,將軍也不必介意,還是先專心對付眼前的追兵纔好。”

“無妨,有高寵在,足可當一千騎兵。”

“高寵也來了?”

“他是背嵬軍,若是離得遠,又怎麼替我背酒壺。”

呼延庚帶着自己的親兵,向着追來的金兵殺去,隨即放出一支菸花。

折月嵐緊緊的跟着呼延庚,分鬃射!折月嵐不愧將門虎女,在射出五箭後,抄起馬上的輕槍,這槍不過九尺,以竹子爲槍桿,全槍不過三斤重。折月嵐將長槍一抖,槍影展成一團。

“好一個無影槍。”

在呼延庚等人接近金兵之前,一輪箭雨已經覆蓋在金兵的上空,金兵隊列大亂,有的想要向前衝擊,有些卻要後退。有的尋找箭雨所來的方向。又一輪箭雨覆蓋了過來,金兵慌忙調轉馬頭。

高寵已經殺出來了,像往常一樣,他還在騎兵隊的最前面,作爲箭頭,二百騎兵排成鐵錐一般的形狀,向着金兵馬隊的腰部直衝過去。

兩隊騎兵碰撞在一起,高寵如同刀刃一般切開金兵的隊列,不斷將他前面的人挑下馬來,轉瞬間已經將金兵隊列攔腰打穿。

金兵已經完全肅清,趙邦傑指揮着紅巾將那些剩餘的馬匹收攏在一起。

看些有些蕭索的戰場,呼延庚突然想起了剛剛被自己手刃的路甲,心中不禁一陣唏噓。

在程家的塢堡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呼延庚繼續拜訪兩家豪強,有一百金兵的頭顱作爲禮物,賓主相談甚歡。

呼延庚完美的達成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讓代州豪強真心歸附。

當夕陽即將下沉的時候,衆人終於看到了那面飄揚在煙霧之中的“四鎮都統”的大旗。大旗迎風飄揚,完好無損。呼延庚從旗幟上移開眼睛,繁峙城沉浸在一片青煙繚繞之中,幾股餘煙正在嫋嫋的升起。想來城內的火已經被逐漸的撲滅。

紅巾們一聲歡呼,一個城牆之上的戍卒看到馬匹奔了過來,驚懼之下,敲動了防禦的鼓聲。一陣陣鏗鏘的聲音,一列列的甲兵出現在城牆之上。

“馬擴何在?”呼延庚在城頭之下喝道。

城牆上面一陣陣騷動,一個熟悉的人影彈出頭來。

呼延庚進得城來,眼前一片血淋淋。一串血淋淋得人頭掛城牆內部的兩側。

“這些,皆是那些縱火之人。”他忍着自己反胃,仔細看着那人頭,人頭之中男女老弱都有,隱約是前幾天遇到得那些流民。

這時纔想起,這些流民沒有一個小孩,想來是被人做了質子來強迫放火的吧。

“城內損失如何。”他小聲的說道。

“城內那一羣流民,不過是四處放火而已。我軍甚得民心,昔日那些守城壯丁見到有人縱火,自然集合起來,將衆人圍殺。”

馬擴嘿一笑,心中想到什麼,忙又請罪到:“將軍令我偵察金兵蹤跡,卻漏過了這麼一大股金兵。請將軍治罪。”

“區區幾百人,何罪之有。”金兵與豪強勾結,藏個幾百人太過容易。

呼延庚暗想:若是與金兵勾結的是程方望,在程家塢堡中設伏,自己可還能逃脫?以高寵和武松之能,大約逃脫不成問題,但部屬肯定損失很大。

這一次還是幸運,以後還要更小心些。

“當時有多少人來攻?”

“約莫有近千金兵,還有好幾百宋人。那些宋人當時化妝成流民,意圖混入代州,賺開城門。”馬擴回答道。

“卻被城上一個小校看到其中多是精壯,沒有老弱,並且走路的時候,隱隱行伍之氣息,因此攔截查看,卻不想他們突然發動,安置在軍營一側的那些流民也衝出軍營在城內縱火。然後就有近千金兵衝擊城門。”

“將這小校找來見見。”

過了一會,這小校被找來了,呼延庚突然覺得這小校非常面熟,像是在哪裡見過,他不動聲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何日到得軍中?”

“草民叫吳子原,將軍在代州招攬流民,草民就來了。”

吳子原?吳子原?呼延庚肯定在哪裡聽過這名字,但一時之間想不起來了,他便問道:“你看破金兵的伎倆,立下大功,要什麼賞賜?”

“草民不要賞賜,只求能有口安穩飯吃。”

馬擴在一旁說道:“你想要什麼賞賜,儘管開口,呼將軍最重軍功,一定會答應。”

好說歹說,吳子原就是不開口討賞,呼延庚道:“你先跟着馬防使吧,以後想要賞賜,隨時可以開口。”

吳子原退下去後,呼延庚道:“我等要好好褒獎一番代州豪強了。”

“代州諸公:

諸公與我,皆爲華夏子民,士民奉諸公以爲首領,存活於亂世之間。此亂世乃三皇五帝以來,華夏未有之沉淪。女真囂張,金兵橫行,胡人驅我士女爲奴婢,擄我士民以爲壯丁,劫我子女以爲犬羊。

呼延庚不幸,存於此亂世之間,奮微薄之力而欲拯華夏。趁金兵空虛而有代州,非爲一己之私,而爲我活我河東億萬士民。

今代州路甲,爲呈其私慾,引金兵以攻我等,此惡不除,必有隨於其後而爲金兵走狗者。此去路氏,非爲私怨,乃爲公德。若有心有德,懷我士民之心者,可與呼延庚同行,若欲觀呼延庚之行者,請禁閉寨門,謹慎持行,勿以爲金兵走狗。

路氏爲金兵走狗,金兵質其妻子。金兵來時,委身以妾自持,送所庇護之士民爲金兵之奴婢,以自身兒女以承金兵之淫辱。爲人如此,縱是聖人在世,也應不容此等走狗苟活於人世。

路氏族人,當懸崖勒馬,迎正義之師。若心存僥倖,難免玉石具焚。

望代州諸公,且莫自誤。代州呼延庚頓首。”

公告,隨着紅巾出了繁峙城。趙邦傑帶着一營紅巾,正在趕往路甲族人的駐地,呼延庚給他的命令,把人帶回來。

健馬從繁峙縣城之中衝了出去,散向代州的各個角落。不管是擁有萬人的塢堡,還是隻有數百的荒野村落。不管是那些惶惶張張的士紳豪強,還是那些被金兵擄掠一空的流民,都能夠品味不同尋常的味道。

呼延庚坐在縣衙,等待着公告帶來的各種效應。程方望站在呼延庚的前面,看着這個聲稱“奮微薄之力以拯華夏”之人。他忽然有一種不是宋人的荒謬的感覺。

這個人在他的信上一個字也沒有提到汴梁的皇帝與朝廷,聯繫到紅巾在代州對於那些高門士族拋棄士民的怨恨,讓他覺得這個藩鎮佛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程方望已經用藩鎮來看待呼延庚了。

“程公,你以爲有多少豪強會來?”

“大的豪強或爲觀望,小者或許即刻便來。將軍現已擁衆數萬,有萬餘可出戰之兵,代州豪強當於將軍刀下顫慄而從。”他的回話,有一種不滿,對於呼延庚威嚇豪強的心理有一絲不滿。

“程公誤會我了,我呼延庚一向最講道理,從不強迫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也不喜殺戮,如非如此,咱們第一次見面,我就讓你們送子爲質,有何不可?”

求宣傳,求口碑,求評論

第十五節 夜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七十節 奪權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十四節 富平第十五節 夜驚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十三節 張灝第八節 突圍第一節 孤城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七節 馬場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七十節 壓力第十四節 議和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十節 復耕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十八節 宋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節 出軍第四十節 賽跑第六節 滄州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五節 潰兵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三節 郭永第九節 阻擊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十節 練兵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節 踹營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十七節 中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節 練兵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
第十五節 夜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七十節 奪權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十四節 富平第十五節 夜驚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十三節 張灝第八節 突圍第一節 孤城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七節 馬場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七十節 壓力第十四節 議和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十節 復耕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七十節 壓力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十八節 宋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節 出軍第四十節 賽跑第六節 滄州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五節 潰兵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三節 郭永第九節 阻擊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十節 練兵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節 踹營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十七節 中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節 練兵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