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

大凡圍城,不會總把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特別在圍大城市的時候。一座城池,方圓幾十裡,哪兒有那麼多的軍馬去圍困?充其量佔據要塞,不讓城裡的軍馬出來,同時也儘量做到不讓馳援的軍馬進入城中。如此,便算一次成功的圍城。

這點要求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關係到很多的方面。尤其圍城一方主帥的全盤統籌能力。有過許多的戰例,儘管圍城方號稱軍馬幾十萬衆,在遇到城中有特別驍勇的將校時,卻是往往包圍圈形同虛設。

唐玄宗時安史之亂,叛軍尹子奇等圍睢陽。睢陽城中有驍將南霽雲,先以三十騎,出城往求援軍。“賊衆數萬遮之”。南霽雲左馳右射,殺出重圍後,“止亡兩騎”。隨後,引三千步騎援軍,又殺回來。“至城下,大戰,壞賊營”,死傷兩千,依然還能剩下千人入城。

人多了,範圍大。並且良莠不齊,有勇敢的,有不勇敢的。有善戰的,有不善戰的。又不全是騎兵,還有步卒,行動不太靈活方便。所以似乎還沒有人少的時候好在敵陣中衝殺馳騁。不過,這也已經算很了不起的戰績了。

南北朝時,又有一人,城池被圍,缺糧,他從城中殺出來,運了糧食,再殺回去。不止一次,往復數次。這就更叫人歎爲觀止。當然了,此人如此勇不可當,或許也有圍城方較爲柔弱的原因在內。如果換了完顏粘罕去圍城,大約結果就會是另外一回事了。

完顏粘罕與完顏銀術可會師,前後左右數路軍馬齊聚益都城下。合計有近六萬人之衆。他一邊佈置圍城,一邊分軍南北各地,以保護外線的安全。

爲了給城中的守軍造成壓力,並又精選了數千的鐵浮屠。人人高大威猛,披掛着精耀的鎧甲,耀武揚威地在城外不遠地方來回轉走。三軍擂鼓,號角悠揚。遠遠地從城上看去,圍城的金兵無邊無際。

守在城樓上的宋軍士卒,受其角鼓聲的震動,皆面現驚容。恍然間,連城牆都似乎在爲之晃動。無數的灰塵粉末,簌簌地從牆頭落下。這震耳欲聾的聲響,直透城內,與城北的滾滾河水遙相呼應。

呼延庚本來正在經制府與張克戩商議,聽到鼓聲,即召齊諸將,一同登城觀看。

他立在城頭,轉目遠看。見城外那數千的完顏粘罕的鐵浮屠還在走來走去。後邊絡繹來到的金兵軍馬已經拉開了架勢,準備安營紮寨。完顏粘罕軍選擇紮營的地點,距離城池不遠也不近,有十幾裡。數萬的人馬從東向西,拉出去多遠。不同的營頭一字排開,旌旗招展,如雲蔽日,直到視線的盡頭。氣勢驚人。

通常圍城,圍城一方紮營的位置,距離城牆遠的能有三四十里,近的也多在十里上下。紮營在十里內的,就比較少見了。因爲如果距離城牆太近的話,城中的敵人隨時可以出來,等於方便了對手騷擾或者劫營。

呼延庚看了多時,問左右,道:“有找着完顏粘罕的麼?”

幾萬人裡找一個人,不好找。沒人找着。卻見遙遙有座土山,山上圍了許多金兵的將校,簇擁有一人,金甲錦袍,手執拂塵,似乎也是正在觀望益都城防。他說道:“此人是麼?”

呼延庚命侍衛中眼力好的,細細觀看,把那人的穿着佩戴一一道出。

軍中主帥的穿着,肯定與尋常將佐截然不同。呼延庚聽完了,說道:“不錯,此完顏粘罕是也。”

冬空如洗,雲聚雲散。呼延庚舉起鼓槌,重重擊打戰鼓。城上戰鼓齊鳴,城外金兵震動。

他城頭下,高寵一往無前,直衝敵陣。

西邊土山,金兵羣將駭然。

完顏粘罕面色稍變,隨即恢復平靜,好似若無其事似的,又像稱讚的語氣,說道:“初生牛犢不怕虎。諸公,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哈哈。”

完顏粘罕的主力多在十幾裡外,城門外附近,只有那鐵浮屠,以及左右兩隊的騎軍。說時遲,那時快。也不過就是完顏粘罕一句話的空兒,高寵連人帶馬,已然撞入了樣兵陣中。

城上城下,兩方先是互相觀望。猛然地驟變來的如此突然,完顏粘罕的鐵浮屠也是同樣。一下子手忙腳亂。

好在帶軍的將校有經驗,連連打旗,轉動陣型。也是他們兵精將勇,膽氣十足,最初的忙亂過去,觀其陣型變化,竟隱約有了將計就計,要趁機把高寵等陷入陣中的打算!兩側的騎軍也隨着號令,緩緩逼近。

高寵與五百騎外結銳陣,內連以方。以勇武出衆者居兩側,用弓馬嫺熟者處中間。兩側接敵,紛紛刀槍並舉。中間隨行,箭如連珠。他看也不看包抄過來的那兩隊敵人騎軍,催怒馬,使鐵槍,直往樣兵陣中深處衝殺,叱喝不絕,所用披靡。

身陷險境,絕不能猶豫觀望。狹路相逢勇者勝,把生死置之度外,一條道路殺到底。只有這樣,才能險中求勝。

金兵也有箭矢來。亂如飛蝗。宋軍騎軍皆用左臂的小盾牌遮擋。有遮擋不及的也不要緊。他們穿的多爲重鎧,防禦力很強。但凡不是強弓勁弩射出來的箭矢,很難穿透。即便穿透,多也不過皮外傷。對他們這些百戰老卒來講,算不得甚麼。戰馬坐騎也有皮甲保護。

衆人馳行陣中,大呼酣戰,鼓譟而前。

呼延庚腳踏交椅,擊鼓越發用勁。他本是宣撫使,已經位列執政一級,但親自擊鼓,讓全城的士卒分外振奮。

高寵胯下駿馬,閃開敵人悍不畏死的地趟滾刀,輕輕躍起,跳過道窄窄溝塹。兩三個金兵阻擋前路,舉起槍戈,槍柄在上,槍頭在下,交叉奮力,往它的腿上刺去。這戰馬也是老軍伍了,靈巧地避開其中兩個,奔跑中,不慌不亂,擡起前腿,踹倒了另一個。高寵扭腰回身,暫放長槍,提起長弓,刷刷兩箭,將戰馬避開的那兩金兵分別射死。

高寵諸人齊進致死,須臾,已深入鐵浮屠陣中腹地。

他有萬夫不當之勇,完顏粘罕的鐵浮屠儘管也皆爲從各營裡揀選出來的壯勇之士,兼且鎧甲精良,但又怎會如何是他的對手?

那金兵帶隊的將校還企圖包圍住他,卻很快便發現,若無勇將阻其鋒銳,單憑普通的士卒,欲完成此項任務,倉促間,委實有些難以做到。

西邊山上,完顏粘罕問諸將:“衝吾軍陣中,誰人也?”間距太遠,他只能看見個大概,瞧不清楚仔細。有侍衛答道:“見其軍旗,上寫:高寵。”

完顏粘罕道:“可是傳說中的渤海郡王之後?”侍衛道:“料來應是。”

完顏粘罕由衷誇道:“將門虎子,名不虛傳!”點評道,“彼以五百人,敢出城敵吾數萬衆,是爲有勇。又視吾兩隊騎軍如不見,是爲有膽。而竟至亂我數千精卒陣!是爲有謀。”做出判斷,“如此驍將,留之必爲後患。”當即傳下命令,“如不能生擒,則務要殺之!”

呼延庚已經將鼓槌交給鼓手,城下鏖戰,方纔剛入酣暢。

呼延庚注意到了金兵的調動,看見一隊隊的強弩手,從後陣出來,慢慢往前邊移動。若叫他們順利布成包圍陣型,射出箭雨,那麼高寵等人再勇敢,勢必也難爲遮掩。他手勢一揮,鼓聲音調一變,敲打出警告提醒之音。

軍旗、鼓角,本即爲軍中傳令用的東西。不同的旗幟變化與不同的鼓聲音調,其所表達的意思都是不一樣的。

從城頭上看去,幾乎與鼓聲變調在同一時間,高寵旗幟揮動,五百人瞬間分作五隊。百人一隊,分頭別路,如同逆流擊水也似,又恍如鮮花綻放,從金兵陣中的腹地,筆直地插向了外圍。沒多長時間,他們就與金兵大面積地混合在了一起。換而言之,就把這幾千人給拖住了。弓弩手要放箭,總得等自己人先撤下才行。自己人撤不走,怎麼放箭?只好眼睜睜看着高寵在陣中衝殺,無計可施。

高寵衝陣敵軍,風雲變色。宋軍三軍士氣振奮。敵陣中,高寵聽見城頭山呼海裂,銳氣益奮。戰士無不一當百。

五百人散而復聚,聚而再散,把數千金兵衝撞的隊不成隊,列不成列。殺傷無算,流血成河。環繞周邊的那數百金兵弓弩手,徒然觀望;馳騁外圍的那兩隊完顏粘罕騎軍,縱然心焦如焚,卻始終無法支援。

完顏粘罕皺起眉頭。

他遠來初至,營盤未立,實在不想久戰。呼延庚敢出城衝陣,其實已經讓他刮目相看,大出了意料之外。衝陣的高寵,偏偏又是這般的勇猛,戰到現在,只見他的大旗在陣中忽而左去,忽而右往,數千金兵,居然拿他一個人沒辦法。總不能因爲他再調援軍上去,那不是反倒恰好如了呼延庚的意麼?不管擒不擒得下高寵,對己軍的士氣定然會有損害。

爲一個人,三番兩次的調軍,成何體統!

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十節 練兵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四十節 打探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十三節 塘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七十七節 借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十四節 富平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六節 成軍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十七節 中計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四十六節 旋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節 孤城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八十節 單騎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節 真相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三十節 龍崗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節 解難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九十三節 勸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三十五節 年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七十五節 移駕
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十節 練兵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四十節 打探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十三節 塘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七十七節 借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十四節 富平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六節 成軍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十七節 中計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四十六節 旋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節 孤城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八十節 單騎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節 真相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三十節 龍崗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節 解難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九十三節 勸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三十五節 年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七十五節 移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