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節 借糧

呼延庚眼前,每一個敵人的表情都不一,有的恐亂,試圖後退,有的怒吼,攘臂舉矛用力向前擠,有的轉頭望向旁邊,聽不遠處一個酋帥的命令和指揮,匆匆一眼望過去,各種表情很快就被淡化,被他們盔甲代替。傷者在痛叫,勇士在奮呼。

呼延庚往前再又望了眼,敵人密密麻麻,也不知前邊還有多少敵人。他似乎再也突不進去了。他做出了決定,正要下令:“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向後撤”,突然聽到一聲大喝,急舉首前看,對面的金兵先是不知所措,或扭頭向後看,或仍挺矛向前衝,但沒等太長時間,對面的敵陣亂了起來。先是從後邊亂,繼而前邊也開始亂,一個手持鉤鐮槍的騎士躍入呼延庚的眼簾。

這個騎士衣甲盡血,跨馬勇行,奮槍喝吒,就像一柄刺入海水中的利刃,把擋在呼延庚陣前的金兵從中剖開,殺出了一條通道。凡是擋在他前邊的敵人或被他直接刺死,或被他用鐮鉤挑起,甩到半空。金兵一片人仰馬翻。

只看這個騎士,繡袍巧制鸚哥綠,戰服輕裁柳葉黃。頂上纓花紅燦爛,手執金絲鉤鐮槍。可不正是徐寧!

兩邊合攏,八十餘騎向着橋頭殺來,楊可發在橋頭早已布好陣勢,接應騎兵過河,再用鳳凰弩射住陣腳,在對岸弓弩的掩護下步隊也收攏過河,隨後收起吊橋。有些金兵已經銜尾追上了吊橋,楊可發一人手持鐵槍,將這幾個金兵趕下河去。

衆人回到城上,面見趙桓,趙桓問道:“此次多少人出陣,多少人回來?”

邊上何慄讚歎道:“官家不問功勞,先問傷亡,真是仁君。”

此次加上呼延庚及楊可發部,過河的接近八百人,現在回來的,只有五百人出頭。

趙桓慨嘆了一番,吩咐童穆,此次戰死的,由宮裡出錢,加以撫卹。所有出陣的兵將都有嘉獎。這時,徐寧下拜請命,要求到西面城牆作戰,因爲西面的都門禁軍缺少大將統領,

蛇無頭不行。趙桓又勉勵了一番。跟着張叔夜回到樞密院

呼延庚作爲走馬承受,跟着張叔夜回到樞密院,張叔夜剛坐下,喝了一口熱茶,長嘆一聲:“汴梁糧草不續,庶康,你可有什麼辦法?”

“庚是武臣,對民生之事知道不多。”

“是麼?你借錢買冬衣的事情,不是做得很好麼?軍漢有了冬衣禦寒,商家和你都賺到了錢。只是府庫要虧一大筆。”原來張叔夜已經知曉幕後的借款人是呼延庚。

呼延庚訕訕一笑:“那是石行方做的,末將只是幫襯罷了。”

“不是你,是嗎?”張叔夜知道不是追究的時候,不在細問,而是把話題繞回來:“庶康,辛永宗被殺,終歸是禁軍的家屬沒有糧食吃,才鬧將起來,可徐府尹告訴我,官倉的存糧,只能供給禁軍。”

呼延庚心想:汴梁又不是沒有糧食,不過是高門富戶囤積居奇,不肯拿出來發賣罷了。便道:“請勳貴高門放糧呢?”

張叔夜苦笑,看來呼延庚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便道:“你先回營房歇息吧。”

十日來,金兵在南面也立起了一連串的營壘,基本阻斷了南面潁昌與汴梁的聯繫。臘月二十日,張叔夜大集幕僚,也把呼延庚召過去,由於城中平民缺糧,守在各個城門的都門禁軍和京畿禁軍,都有些軍心不穩。

呼延庚道:“凡是家屬在汴梁城中的,一律多發一份糧草。”

參軍事劉子羽道:“汴梁存糧,本夠一年的支用,若是發給家屬,再加上其他意外的損耗,那就只能支撐三個多月了。”

呼延庚回了一句:“若是禁軍軍心不穩,可就連三個月都支撐不了,留着糧食有什麼用?”

張叔夜沉吟了一下:“先給禁軍家屬放糧,本官去請皇上下旨,着皇親國戚、勳貴高門將存糧交開封府發賣。”

張叔夜的動作很快,趙桓第二天就有聖旨下來,讓各個勳貴,要麼給把存糧交給開封府平價發賣,要麼直接施粥。

倒是有些勳貴在府邸周圍設了粥棚,但給開封府交糧食的寥寥無幾。朱皇后的孃家倒是準備了一百石黍米,要交給開封府,請開封府平價發賣,開封知府徐秉哲道:“貴戚按平價發賣糧食,豈不是擾亂了糧價?”把這一百石粟米退了回去。

據《靖康野叟錄》記載,徐秉哲曾經對太宰何慄是說,如果朱皇后家平價發賣糧食,他們家屯了多少糧食啊,屯這麼多糧食又平價發賣,不爲賺錢,那是圖什麼呢?“居心叵測。”

連皇后家都被安上了居心叵測的罪名,那別家就更不敢把糧食拿出來了,何況大多數高門大戶囤積居奇是爲了高價售糧獲利呢。

就這樣,金軍在外面圍城,但攻城的勢頭沒有前十天那麼猛烈了,而宋軍勉強以給軍屬發糧的手段,穩住了軍心士氣。但城內的存糧一天天的少了,百姓家中已經成了熬粥度日。就這樣,進入了靖康二年。

靖康二年的正旦,趙桓在正殿接受羣臣朝賀,賞賜羣臣,隨即中書侍郎王孝迪建議道:“值此正旦佳節,當移酒水予金朝國相太子,以期修好。”(注)

趙桓准奏,讓王孝迪去辦理。

張叔夜慨然作色:“城中百姓尚且只能食粥,豈有送酒水給敵人的道理?”

趙桓感到奇怪:“朕不是已經下旨讓皇親國戚將存米交開封府發賣?”

“雖有聖旨,但無人照辦。”

趙桓悽然落淚:“哀民生之多艱。”於是,趙桓下令將艮嶽的飛禽走獸放出去,供開封百姓捕捉食用。但親貴支糧一事,還是沒有着落。

張叔夜在樞密院的大堂上,聽着宋江等人向他報告,守軍存糧一日少過一日,不由得長嘆一聲。

呼延庚也在一旁聽令,他自當了走馬承受之後,多半時間都在樞密院當值。他暗暗給宋江打個手勢,兩人來到堂外。

“宋機宜,灑家想去奉旨借糧。”“借?”宋江用探尋的的目光盯着呼延庚,“此例一開,只怕張樞密也擔當不起啊。”

“所以不能讓張樞密知道。”

“那走馬爲何又與俺說?”

“想宋機宜提點一下,哪幾家是可以借的,哪幾家是碰不得的。”

宋江臉色大變:“俺不是汴梁人,不知道。宋江沒聽你說過此事,什麼也不知道。”說完掉頭就走。

呼延庚心中嘆道:“好老道的宋江,這就溜了。”不過,雖然找不到頂雷的,但借糧之事,勢在必行。現在只好在四城都找到同盟者,一起行動,到時候法不責衆。呼延庚約來了吳革和徐寧,又通過吳革約來姚友仲,衆人商議一番。徐寧因爲被呼延庚救過,十分承他的情,他的妻小也在城中,自然也願意多弄一下糧食。

吳革道:“吾有兩個好友,一個叫雷觀,在戶部供職,另一個是丁特起,也在張樞密帳下當幕僚。雷觀曾提過一個點子。他在戶部供職,可以撥借太倉公糧,舉辦一個賬濟所,一方面是救濟難民,一方面可以招兵,作爲守城軍漢的後備,也可以防止有勇力的人作亂。”

“這個點子出得好。我們借來的糧食,除充作軍需外,就以戶部太倉的名義賑濟百姓,同時遴選軍漢。這些救濟點開了麼?”

“開了,圍城以來,許多窮苦百姓失了業,或因小生意的收入減少了、不足維持生計,需要政府救濟。賑濟所雖用公稂,卻以民辦的形式出現,借用五嶽觀、啓聖院、同文館三大處地方。每天發放救濟糧食,並熬稠粥兩次,供貧民食用。請太醫邢倞、太學生吳銖還有皇親高某、宗室趙子昉等人出來主持。”

“嗯,把領用賑濟糧食的貧民連同他們的家口,一概都登記起來,編成名冊,分爲小隊、大隊,按次序領糧。還有不少脫了軍籍的教兵遊勇,懂得軍事編制的禁軍軍官以兵法部勒軍民。”

“丁特起在張樞密那裡,替我們說好話,讓張樞密去應付朝廷中的人。”呼延庚想,這個黑鍋,還是塞到張叔夜那去了。

第一次借糧非常順利,他們首先找到了朱皇后的孃家。朱國丈還是知道輕重,他家本來就想出糧,參軍事趙伯臻和朱府的管家細細商議了一番,朱家願出糧兩千石,勉強夠守城大軍三日食用,也不用現銀購買,只消待來年戶部和開封府收上來的糧食償還便可。

隨後趙伯臻、張彥橘、劉子羽等人由拜訪了曾經有意發賣糧食的幾家勳貴,如高家,向家,石家等等。石行方在石家這個大家族裡只是旁支小輩,根本說不上話,反正這幾家多多稍稍出了一些糧食,總共夠大軍十日支用。

接下來,是已經倒臺的公相蔡京家。

注:《三朝北盟會編》有載,在金兵攻城期間,趙桓接受宰相的建議“又遣人以酒食移金人寨中。”

求收藏、評論、打賞,請大家幫忙宣傳以下,本週點擊要過五千

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十八節 宋第十四節 議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七節 馬場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九節 紅巾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十五節 夜驚第十九節 陣地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十八節 收稅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一節 出軍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一百節 解難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十六節 爭嫡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一節 孤城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七節 馬場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十三節 塘沽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三十八節 名正
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十八節 宋第十四節 議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七節 馬場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九節 紅巾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十五節 夜驚第十九節 陣地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十八節 收稅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一節 出軍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一百節 解難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十六節 爭嫡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一節 孤城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七節 馬場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十三節 塘沽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三十八節 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