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

完顏粘罕高踞在一塊大石頭上,不一會兒,完顏設合馬將一個穿着蟒袍的人來報功:“南朝皇帝沒有抓到,倒是抓來一個藩王。”

粘罕低頭看去,地上的人滿臉血污,衝着他哈哈大笑。粘罕道:“這樣的人,怎麼會是藩王。”

“爺爺乃是提轄張用,皇帝和康王早就走遠了。”

完顏粘罕一揮手:“把這廝拉下去砍了。”在張用被拉走後,粘罕道:“可惜了,這次沒抓到南朝皇帝,我們速速南下,解決了王彥和陳粹,就北返吧,糧草也不足了。”

“那個小皇帝,真是命好呀。”

趙諶在楊沂中和岳飛的保護下,一路急急南行,終於在七月底安然到達江寧。趙諶這才鬆了一口氣。

王稟護送着百官家眷,已經提早幾天到了,江寧做好接駕的準備,趙諶到達後就直接入住行轅。

又過了一段時間,在壽州之戰中散落的諸將才零零散散的到達揚州。韓世忠和辛家兄弟沿路都只收齊了幾百人,張俊和戚方則保存了三四千人。王彥和陳粹見機得快,在完顏粘罕的主力到來之前就突圍了,保存了八千主力。

而此戰中沒有出場,毫髮未損的劉光世,則將麾下的三萬人齊齊整整的帶到了和州。

“劉光世爲何不到揚州來面聖?”在到齊的文武兩班大臣面前,趙諶已經恢復的皇帝的尊嚴。。

“臣參劾劉光世,臨陣脫逃,致使友軍失陷。”許翰首先站出來,“劉光世驕惰不戰,不可爲大將,請罷之。當奪其兵馬、官職、勳位,授吉州團練副使,以儆效尤。”

趙諶將目光轉向太宰李綱:“相公以爲如何?”

李綱是直臣,但並非不知道輕重緩急,他說道:“劉光世將家子.將率士卒多出其門下,若無故罷之,恐人心不可。陛下新到江東,還需鎮之以靜。”

“那以相公看來,該當如何處置?”

“奪其承宣使,判淮南西路安撫事,爲建康門戶。”就是把劉光世的工資條上最大的一項給撕了,但提升了劉光世的權限,讓他守住淮西。

“相公所言,定是不差的,請中書行文吧。”

王稟進言道:“陛下,張俊、韓世忠、岳飛等部損失慘重,當在揚州、江寧左近整軍。”

趙諶呆坐了一會,嘆道:“可惜龍武、龍衛兩軍。當將張、韓、嶽、王等人,分隸龍武軍,殿帥可有什麼章程?”

王稟道:“臣以爲,以嶽、王淵、王彥、陳粹所部,編爲龍武前後左右四軍,以張俊、戚方、辛企宗、韓世忠爲龍衛四軍,八人各領一個軍號,以萬人爲限,在揚州左近招兵。”

“此議甚善,黃樞密剛剛起復,手頭空閒,當主理八支軍馬整編。”

黃潛善邁上一步:“臣遵旨。”

許翰在一旁冷冷的道:“還未擬旨,黃從事也答應得太心急。”

李綱咳嗽一聲,許翰會意,不在說話。趙諶年紀幼小,心智未成,身爲皇帝,領兵大敗,眼下真是敏感脆弱的時候。李綱早就與新到的重臣們商量好,這段時間先忍一忍,不要指摘皇帝的錯處,免得把皇帝逼急了。

因此李綱一提醒,許翰就不做聲了。

重臣們雖然隻字不提壽州大敗是皇帝的責任,但剛纔許翰譏諷黃潛善,還是觸動了趙諶敏感的神經,他眼含熱淚,梗嚥着說:“黃卿家,朕信你之能,將新建八軍都託付與你,當好做,勿負朕望。”

“罪臣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君臣惺惺相惜了一番,見趙諶的情緒慢慢緩過來了,御史中丞李回使個眼色,一個小御史站出來:“臣彈劾天章閣直學士杜充,統軍不利,致使壽州大敗,其罪當斬。”

杜充,自趙諶升殿以來,他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一聲不響,一動不動。他的罪過大了,丟大名,棄相州,決黃河,這前面的罪過,趙諶都把他保下來了,這一次差一點就把車駕摺進去,趙諶還怎麼保他?

不僅李綱、許翰等人要彈劾他,連揚州知府汪伯彥,黃潛善等“河北故人”,都覺得不幹掉杜充,就會把自己拉下水。

杜充跪倒領罪:“臣時運不濟,屢逢大敗。但臣對陛下忠心耿耿……”

“杜卿請起,掘河,壽州之戰,都是朕的決定,要說罪過,自然以朕爲先。”趙諶說着,站起身來走下御座,面向東方行了一禮,“朕當下罪己詔,以慰壽州之戰的英靈。”

趙諶又替杜充把責任擔了。而且皇帝要下罪己詔,大臣們還能爭什麼呢。中書舍人朱勝非當堂擬好幾份詔書,交門下省書行。

衆臣退下來以後,許翰找到李綱,恨恨地說:“真是可恨,杜公美屢誤國事,陛下居然爲他承擔責任。”

李綱寬慰他道:“陛下衝齡踐祚,就能坦然認錯,此盛德也,大宋中興有望。”

他們兩人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杜充的所作所爲更惡劣,直接決黃河,棄開封,然後到了江寧後就當上了少宰,比本時空的官位更高。

趙諶回到後堂,說道:“請九叔來。”

趙構在八公山爲趙諶斷後,在趙諶心中,覺得這個皇叔變得可以信賴了。對趙構的稱呼,也從公事公辦的“皇叔”變成了親厚的“九叔”。

“杜公美和黃潛善一定能夠體會陛下的苦心,儘自己的全力來報答陛下。”

“唉,”趙諶的眼圈又紅了,“這半個月來,朕一直夢到八公山的戰鬥情景,我大宋兒郎,一對一絕不輸給索虜,只是朕太糊塗,中了索虜的計策,被索虜包圍,折損了幾萬人。每想到這事,朕只有折磨自己,才能好受些。”

“陛下保重龍體,不要太自責了,陛下如此體恤士卒,定能效仿勾踐,捲土重來。”

“不錯,朕要臥薪嚐膽,前幾日汪伯彥要爲朕修行宮,朕以爲不妥,以江南東道轉運司爲行轅就好。”

趙構稱頌了一番,退出行轅。他將一張帖子交給家人,讓他給韓肖胄送去,請韓肖胄上門赴宴。

韓肖胄現在擔任吏部侍郎,這是他的寄祿官,也就是工資條,目前他沒有差遣,賦閒。

自打金兵第二次南下後,相州韓家就暗暗的賣掉了在相州的田產,逐步向南遷移。現在韓家已經成了楊州左近的大地主,反正江南的田比北方的便宜。

“聽說岳鵬舉是司徒門下的佃戶?”酒酣耳熱之際,趙構發問。

“嗯?”韓肖胄想了想各種後果,回答道:“只是個田戶,我與他打交道不多,不過聽說他在韓家的村學中讀過幾天書。”這個位置可進可退,他本人和岳飛沒什麼瓜葛,但如果岳飛有什麼成績,那自然是韓家村學教導有方。

“嶽鵬舉武藝絕倫,忠肝義膽,可惜只是一個佃農武夫,在本朝難有前程,孤王想替嶽鵬舉延請一位老師,教他儒家經義,司徒有什麼可以教孤?”

給武夫請一位老師?這個舉動很奇怪呀。不過韓肖胄理解趙構請他居中聯繫的原因:趙構是宗室,岳飛是武臣,若是他們二人走得緊密,太犯忌諱。但自己也不能明知是火坑還往裡跳吧。

“教導武臣?此事當由宰相來做。”韓肖胄把事情推脫掉。

趙構會意,轉口不談此事,向韓肖胄勸酒。

第二天,黃潛善上奏,宴請大儒,爲龍武、龍衛八位都統制講解《孟子》、《春秋》,一來教導他們忠義之道,二來讓他們學習經典,以爲上進之階。

李綱見到這封奏摺,讚歎道:“此善政也,國朝用人,首重文進士,這些武臣都是國之棟樑,可否有一個變通,在他們學完儒門經典之後,就能取得與進士一樣的資歷。”

孫傅在一旁猶豫:“和文進士一樣,這樣不妥吧。”

“至少是同進士,國朝正要大用武臣,不要拘泥。”

“那在選官時,把武進士與同進士出身一般對待,如何呀?”

“何相公此議大善。”

這種改革選舉的事情,自然牽扯各個方面,不是幾個相公議定後下個文就行的。現在只能先給幾員大將找個先生,教導他們,另外找人寫個章程,付有司議論。

教書和寫章程都是繁複的事情,各位相公手頭忙得不可開交,於是把這兩件瑣碎事,都交給了目前是閒職的吏部侍郎韓肖胄。

事情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韓肖胄這裡。這次的任務是皇帝下旨的,所以韓肖胄毫無心理負擔,開始給武將們講解聖人之學。

“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自宋神宗時始,王安石的王學據此後六、七十年的支配地位。王安石曾言“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蒼。光明所照耀,萬物成冬春。”一改前代獨尊孔子的慣例,開始孔孟並稱,將孟子提升到亞聖的地位。

但今天韓肖胄把孟子拿出來說,卻不是因爲王學新法,而是康王趙構的囑託。

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四節 體系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四節 議和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七十節 奪權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五節 河間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九十八節 改元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六節 成軍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十五節 守魏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四十二節 騎戰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八十八節 援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十節 驚雷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
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四節 體系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四節 議和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七十節 奪權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五節 河間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九十八節 改元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六節 成軍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十五節 守魏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四十二節 騎戰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八十八節 援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十節 驚雷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