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

和另一個時空相同,在杜充放棄衛州之後,金兵步步緊逼,很快佔領了衛州和黃河對岸。爲了阻擋追兵,杜充把黃河給挖開了。

和另一個時空不同,現在是春末,春汛已過,夏汛未到,黃河的水量沒有那麼大,從衛州到黎陽,黃河兩岸的百姓大部分都已逃離。而開封以北,單廷珪已經帶人挖了靈河廣濟河兩道防線,故而廣濟河西南的汴梁並沒有受到洪水的衝擊。

只是黃河兩岸的膏腴之地繼前年的兵禍之後,又遇水災,建炎三年的春耕再次被耽誤。

在汴梁周圍的難民已經有數十萬人,城外常平倉的糧食根本不敢往城裡運,而汴梁城裡號稱百萬戶居民,在時間進入四月之後,汴梁也感到沉重的壓力,糧價一日一變,已經有人偷盜牲口宰殺,讓人不由回憶起靖康二年汴梁圍城的時候。

皇帝趙諶召入黃潛善問對,這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關鍵時刻,趙諶決定讓建議自己掘河的人擔起責任來。

趙諶道:“愛卿,你讓朕掘河,金兵沒淹到多少,百姓倒是流離失所,你說,該怎麼辦?”

黃潛善低首回答:“陛下,雖然沒有淹到金兵,但改變了金賊的進攻方向呀,衛州被淹,金賊便不能從汴梁正北過河。而且也爲保衛武昌爭取了時間?”

“等等,朕在汴梁,保衛武昌是怎麼回事?”

黃潛善叫道:“此李相之議也。”他早有專備,拿出一份抄錄的表章出來。原來是李綱在建炎元年所寫。

《大略謂巡幸之策》“關中爲上,襄鄧次之,建康爲下。今縱未能行上策,猶當幸荊襄以系天下之心。夫襄鄧西鄰關陝可以召兵,北近京畿可以遣援,南通巴蜀可取貨財,東達江淮可運谷粟,山川險固民物淳厚,此誠天設以待臨幸,願爲今冬駐蹕之計得旨定議巡幸南陽武昌。”

在建炎元年的時候,金兵初退,汴梁城池殘破,百物匱乏,李綱爲穩妥起見,寫了這樣一封表章,作爲暫時遷都的預案,後來呼延庚等恢復河北,局面穩定下來,就沒人再提此事,沒想到黃潛善留了一份抄件,現在拿了出來。

趙諶並不清楚其中原委,紛紛說道:“健康年間的時候,母后帶着孤要去亳州,被李相公攔了回來,沒想到他也有逃走的打算。”

黃潛善這麼一打岔,就把自己建議趙諶私下掘河的的事情糊弄過去了,在趙諶面前全身而退。

但好景不長,張誠伯已經回到了汴梁,上書彈劾杜充、黃潛善掘河殘民以逞。

現在外間紛紛傳言,是趙諶接受黃潛善的建議,允許杜充掘河的。但總不能彈劾皇帝,杜充尚在黎陽,御史們便聞風而動,彈章雪片一般飛到趙諶的案頭上。

趙諶將頭幾十份彈章都留中了,但架不住御史不死不休,彈章源源不斷而來。

面對這樣鋪天蓋地的彈劾,趙諶有點撐不住了,將一部分彈章轉交宰執,讓黃潛善停職避罪。

到了早朝日,李綱在朝堂上,提起御史們彈劾黃潛善的事情,請趙諶“聖裁”。

趙諶絕對不可能承認掘河是錯誤,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於是他說道:“金兵逼迫日急,杜安撫迫不得已,掘開黃河,情有可原。”

“陛下,黃河兩岸俱被淹沒,衛州、西京道已成汪洋,連虎牢關都被迫放棄,這也情有可原嗎?”

“不錯,虎牢關被淹沒。守軍難逃,但金賊也不能通過虎牢關進攻汴梁。”

“據奏報,西京道沿河村莊俱備沖毀,陛下也不在乎嗎?這些被淹死的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呀。”

“西京道已被金賊所佔,這些百姓若是不死,只會變成金賊的奴隸,他們得此解脫,也是天意。”

趙諶說完這話,自己也覺得不妥,補充道:“何況不僅淹死百姓,金賊也被淹死不少吧。相公請看這篇奏報。”

趙諶遞過去一張紙,大約是樞密院轉呈的探馬奏報:“金賊已陸續不絕,退回省城,狀極狼狽,自由分住於本城東北各街戶……,大抵赤身者十居八九,槍械等更屬不倫。後聞黃水到時,駐軍均在睡夢中,除被淹斃者外,存者均赤身逃出。”

“是役敵兵死於水者雖不及萬人,而軍器等損失十之八九。又聞河邊居民目睹者談,軍械輜重,無一還者,足以知其損失之重大矣。至一部最前線敵軍未道水淹者,被河道隔斷,不能退還,則順河東竄,至東鞏縣、汜水之境,始得返洛,數在六七千之衆。此出自隨軍被抓伕役之口,殆也非虛。此後敵軍至者,益已成驚弓之鳥。……次晨八時,敵束裝欲行……去後,予返家檢視,該隊所棄各物散於院內,極爲凌亂.乃先將所餘食品及布被等分贈鬱居及僕役與幫忙各人,更在各房暗處發現各軍士所遺棄之弓矢及其他不可數之軍資,聚之約有一筐之多。”

這個奏報李綱已經看過了,但他裝作第一次看,故作驚訝:“水淹河南河北十餘州縣,得軍器一筐?可謂大捷乎?”

趙諶轉換話題:“此次放水淹敵,洪水不僅遮蔽了汴梁,還保護了武昌。”

李綱大愕:“保護武昌是何意?”

“此相公之得計矣。”趙諶把李綱的《大略謂巡幸之策》拿了出來。“相公要以荊襄爲巡幸之地,武昌自是重要的。”

“陛下,武昌在汴梁之南呀,只要陛下還在汴梁,談何武昌?”李綱頓了一頓,接着說:“況金賊再來,必定直指汴梁,眼下汴梁西南的道路都被洪水淹沒,湖廣蜀中的糧草都沒法運到汴梁來,陛下,這是助敵呀。”

說道糧草,開封府劉鞈站出來幫腔:“城內存糧只能支撐三個月,若是繼續給城外的流民放糧,則只能支撐一個月了,臣請陛下下旨,派禁軍押送常平倉糧食進京。”

“爲何需要禁軍押送?”

“恐怕饑民搶糧。”

“那就派遣禁軍押糧,擬旨吧,散朝。”趙諶草草結束了早朝,狼狽而逃,生怕被李綱抓住繼續追問黃潛善的事情。

張崇也參加了早朝,散朝後,他立刻寫了一封信送往河間。呼延庚在河間,一面做好了向西南進攻,配合汴梁作戰的準備,一面推進生產,訓練士卒。張崇在信中,如實記錄了早朝的情況,以及汴梁近期的一些變動,卻沒有做任何判斷。

呼延庚見張誠伯彈劾杜充黃潛善,心中一喜,但看到《巡幸之策》,卻是一驚:然到朝廷又生出了南逃的心思?

他滿腹疑慮的回到後堂吃飯,食不甘味,和張嬋,高鷺的對話也沒聽進去。張嬋已經面臨生產,吃過飯之後,就由黛絹伺候着休息了。呼延庚道:“鷺姐兒,今晚你歇息一晚,我有些事要交給彥淑去辦。”

高鷺哼了一聲,自去休息。

王彥淑極力奉承,讓呼延庚酣暢淋漓的舒爽了三番。呼延庚躺在牀上休息。王彥淑問:“主人,還要來第四次嗎?”

呼延庚道:“不了,我歇會和你說正事。”

王彥淑開始用嘴幫呼延庚清理,隨後趴在呼延庚的胸膛上:“主人自打娶了高家姐兒,都沒要過彥淑呢?”

“今天不是來了嗎?”

“主人,彥淑服侍主人,還貼心吧。”

“嗯。”

“主人,能夠把彥淑納爲妾室嗎?”

呼延庚笑道:“那你要忠心才行呀,去汴梁幫我辦件事。”

“主人儘管吩咐。”

“你進宮去,面見太后,跟她說,無論如何都不能離開汴梁。”

王彥淑聽到這這個任務,沉默了一會才道:“彥淑是被宮裡趕出來的,太后又深恨彥淑,主人要我回去……”

“自然是有點難度,不過彥淑,以你的聰明,一定能夠辦成。我答應你,納你爲妾。”

“太后怎麼會聽奴婢的話呢?”

“你就說是我說的。”

“好,主人告訴彥淑,太后留在汴梁之利,和離開汴梁之弊,彥淑轉述給太后。”

“你只要告訴她,請她一定在汴梁支持,微臣一定趕去救駕。其他的原因,自有別的大臣勸說她。”

“讓太后在汴梁等着主人是嗎?”王彥淑突然來了興致,“主人,你又在頂着我了。你是想和奴婢再來一次呢,還是想着太后就……”

“妖婦,自己套上來吧。”

兩人親吻着,蠕動着。

“主人,你是對太后有心思吧。”

“胡說,我對聖人仰慕之心,姣姣如日月。”

“沒錯呀,你仰慕太后,她對你也是一往情深呢,不過是礙於禮法。”

“不要亂說。”

“主人,要不我們試一試呢?”

“怎麼試?”

“待主人到了汴梁,我便讓主人與太后相見,主人,你想不想?”王彥淑開始扭動起來。

“不許亂說。”呼延庚道,“你到汴梁,最好能住在宮中,一定要盯住太后,不能讓她被任何人說動心思。”

“主人,你放心。雖然這件事很難,可彥淑一定給你辦成了。”

第十四節 富平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三節 廝殺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節 出軍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二節 圍解第二十九節 上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十五節 崩盤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五節 河間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五節 盧龍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十三節 塘沽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節 出軍
第十四節 富平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三節 廝殺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節 出軍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二節 圍解第二十九節 上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十五節 崩盤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五節 河間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五節 盧龍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十三節 塘沽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節 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