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

張所問呼延庚可要南下增援,呼延庚道:“陛下身邊,有李相公,有王殿帥,一般的金兵,奈何陛下不得。”

“可是前段時間傳消息來,說是淮西我軍小挫。”

爲了避諱趙諶的過錯,軍報上語焉不詳,只說有小挫,與金兵殺傷相當。金兵退回洛陽。

既然有完顏粘罕退回洛陽這個事實在,張所和呼延庚,以及留守的相公們,都不覺得事態有多嚴重。

“勝敗乃兵家常事。”呼延庚安慰張所,“我等只需守好汴梁,讓金兵不能全軍南下。”

金兵的確在分派南下的事情,完顏斜乜,完顏蒲魯虎安坐在燕京不動換,完顏撻懶把自己佔下的保定路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只有現在在大名的完顏訛裡朵和完顏兀朮能夠領軍南下。

“老四,你這下先去接收洛陽,估摸着時候,也該到江南秋收了,然後南下,把皇帝抓回來。”

完顏烏野在一旁道:“非也,非也。打糧是第一,佔地盤是第二,抓皇帝是第三。你看咱們已經抓了兩個皇帝了。但沒有什麼用。”

“烏野說得對,錢糧地盤纔是關鍵。粘罕也是可恨,居然一個嚮導也不給我等留下。”

“粘罕終究不是自家兄弟。”話題開始轉換,“幺叔說他不想繼位。”現在的諳班勃極烈阿骨打的嫡幺弟完顏斜乜,是吳乞買的皇位繼承人。

“那就該第二代的嫡長子繼位了。”完顏訛裡朵一說這話,在場的三人都沉默下來。

阿骨打-吳乞買幾兄弟的嫡子,公認的嫡長子是蜿蜒繩果,漢名喚作宗峻。但他在六年前就已經死了。接下來的嫡子是完顏斡裡不,他繼位大家都服氣,但天不假年,完顏斡裡不得了風寒,在天會四年就死了。

第三個嫡子完顏沒裡也,漢名宗傑,死在了汴梁圍攻戰中。

於是情況變得有點複雜,若是阿骨打和吳乞買兩系,光比年歲,這邊完顏斡魯,完顏訛裡朵都有得一爭,但關鍵在一個嫡字,完顏蒲魯虎是完顏吳乞買的皇后所生。因此繼承完顏斜乜的,按法理應該是完顏蒲魯虎。

如果立嫡立長相持不下,那最終可能還要刀兵說話了。眼下最重要的,便是收買聯絡各大部族首領,比如完顏粘罕、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收買是要下本錢的。

完顏兀朮這纔回過味來:“烏野,你說我們把粘罕給得罪了?你怎麼不早說。”

“我也是剛剛想到。像洛陽這等大城,我們非要不可。但須得對粘罕客氣說話,還要給他些補償。”

“那現在人已經得罪了,還能怎麼辦?”

“幸好幺叔身子強健,能夠爲咱麼兄弟護印,只有等粘罕有求於咱們的時候,再給他些補償了。”

完顏粘罕往上京去,路過燕京,自然是要拜上完顏斜乜和完顏蒲魯虎。

他先見斜乜,訴說完顏訛裡朵兄弟逼着自己退出洛陽,實在太不仗義。

諳班勃極烈道:“當初滅了遼國,要南下取宋朝的時候,就約好了以太行爲界,阿骨打子孫取東部,各色貴酋取西部,西北招討司,倒塌嶺招討司不都歸你了?你還嫌不夠嗎?”

完顏粘罕心想:“把那等莽荒的地方給我,有什麼用呢?看來阿骨打的兒子靠不住,阿骨打的弟弟也靠不住,這下我只好去找吳乞買了。”

從完顏斜乜的居所退下來,完顏粘罕便去拜訪完顏蒲魯虎。

“阿骨打的兒子們真是欺人太甚。太行爲界,可太行山到洛陽以南就已經完結了。淮南江南地不該重新劃分嗎?”

“國相這話說得不大通呀,當初說的就是東西路兩軍一起往南打,國相要往南,也該是蜀中。對了,蜀中,天府之國,比淮南好多了。”

完顏粘罕本想借助阿骨打和吳乞買兩系的分歧從中漁利,但沒想到完顏蒲魯虎眼光也這麼淺。

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試圖多要回一些:“瀋州乃是家父傳下來的老家,粘罕的家人還大部留在瀋州,那把瀋州還給本相。”

“家父?國相,你學漢人也越來越像了。記得收國元年,遼人攻佔瀋州,就把你家殺得差不多了,去年歩鹿孤樂平率領室韋人,又打下瀋州,把你的小女兒也給抓去了,你家在瀋州還剩下什麼人?”

話說打人不打臉,完顏蒲魯虎這樣直接家醜,完顏粘罕漲紅了臉,一言不發。

完顏蒲魯虎繼續擠兌粘罕:“聽說歩鹿孤樂平對呼延庚極其忠心,而呼延庚又好色,多半你已經當上了呼延庚的老丈人了。哈哈,漢人規矩,女婿是半個兒,你不如去找呼延庚,讓他把汴梁讓給你。”

完顏粘罕心機再深,也受不得這樣的話,他一揮手:“告辭。”

他走出完顏蒲魯虎的府邸,心中已經打定主意:“阿骨打的兒子雖然不好說話,但對國相一系還有起碼的尊重,吳乞買的兒子現在就公然羞辱自己,萬一當上了皇帝,還不把自己踩到泥裡去。我要以支持阿骨打的兒子爲條件,換得自家的獨立王國。”

隨從問:“國相,不住在留守府上?咱們今夜住哪裡?”

“不住了,受不得這氣。回軍營休息,把馬喂好,我們明天趕路去上京。”

完顏粘罕趕去上京,而他的四個兒子各帶部衆、俘虜、擄掠的男女生口,戰利品等向着大同老家撤退,他們剛出洛陽,就遭到翟進翟興兄弟的遊擊襲擾,有數百丁壯趁機逃脫。

完顏賽裡道:“這些蠻子甚是討厭,有本事大夥兒拉開架勢幹一架。”

“他憑什麼要和你拉開架勢幹呀,就這樣煩死我們豈不更好。”完顏拔束譏笑道,“按說訛裡朵,兀朮趕咱們出洛陽,倒也不是壞事,咱們在洛陽留幾天,可就和翟興翟進這幫盜賊糾纏上了。”

“也對,咱們快走,把這個爛攤子留給阿骨打家。”

完顏兀朮率軍到達洛陽,發現洛陽已經被粘罕折騰成了一片廢墟。

兀朮到河南府,城中絕糧,人皆羸困不能立。金人見人皆瘦瘠顧而憐之,取城中住戶千餘人令出城外聽指揮,皆無力行步,扶杖而往,至則有金人傳令曰:汝皆合死,女真念汝忠,特貸命不殺。皆無力拜謝。

完顏兀朮派出巡邏隊,探索南下的道路,遇到了“盜賊”的伏擊。史載

翟興翟進遇金人於福昌及三鄉間,苦戰終日。金人敗北。獲金人司天樑寺丞者。興進弟兄取龍門路收復洛城。金人擁鐵騎數千相拒於龍門石道中,興進麾將士力戰破之金人退保洛城官軍乘勝轉戰奪長夏門。

完顏兀朮調集精兵,苦戰終日,將翟進翟興兄弟打退。

“粘罕真是無用,說什麼淮南大勝,連洛陽邊上都沒掃清。”

其實這是冤枉粘罕了。翟興翟進起於草莽,完顏粘罕在洛陽時,兄弟兩個還在河東。

完顏兀朮自命英勇,派遣手下紇石烈志寧與僕散忠義四下討伐,但翟家兄弟四下游擊,金兵抓不住他們。

完顏兀朮正沒頭緒,突然有兵丁來報:“抓了一個奸細,他說有討平草莽之法。”

“帶上來。”

兵丁帶上來一個人,這人還留着宋人的髮式,見到完顏兀朮,猶豫了一下才跪倒:“草民見過大王。”

完顏兀朮側身站着,一聲不吭,等通譯到來,才道:“你叫什麼名字,要獻什麼計策。”

“草民叫王善,知道大王被賊寇困擾,特來獻計。”

這就是與張用一起圍攻符離的王善。他感覺趙官家不會守信用,因此偷偷跑掉了。回到豫西之後,沒有着落,只得去投流民帥翟興翟進。

他本是流民帥,翟興兄弟雖然收留了他,但總疑心他會拉走一部分部屬,什麼事情都防着他。

杜充又派了一個叫王漢的人,送信給翟進翟興,讓他“剿滅京西楊進丁進,兼併其部。以待王師”。雖然沒有提到王善,但見到杜充的手書,王善如同驚弓之鳥,連夜就逃走了。

隨後,王善去投靠楊進,楊進嘗隸王淵軍,淵妒忌才能深忌進欲殺之,故進復反有衆數萬自號沒角牛。因爲和王淵的心結在,楊進對各路人馬都不信任,風傳王善是翟興派來的奸細,要暗殺楊進。楊進先下手爲強,幸好王善機緊,又逃過一劫。

隨後王善去投丁進,丁進生性匪類,往日常與與韓世忠相攻殺,王善唯恐丁進對自己不利,呆了幾日,便逃走了。

豫西三大流民帥都不能容,王善無法,一咬牙,投了金賊。

“百萬賊寇,本王視如螻蟻,一巴掌就拍死了,何用你來獻計?”

“大王欺我,百萬螻蟻,休說大王一隻手,就是把十位太子大王的兵都拉出來也不夠呀。”

“十位太子?什麼十位太子。”

“外間都在這麼傳。”

“莫說遠了,你有什麼辦法。”

“無非二虎相爭之計也。”

“細細說來。”

“翟進對朝廷,啊不,宋廷愚忠,楊進狂妄自大又多次引宋廷猜忌,丁進則是非不分,是個匪人,大王只要讓翟進去攻打楊進,楊進攻打丁進,讓他們自相殘殺,等剩下一個的時候,大王再以雷霆擊之。”

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七十節 奪權第十三節 塘沽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二十節 驚雷第三節 廝殺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十六節 爭嫡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二節 大名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三節 郭永第六節 成軍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四節 村落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十六節 林銘第九節 紅巾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十四節 議和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十五節 盧龍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二節 宣贊
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七十節 奪權第十三節 塘沽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九十節 保塞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二十節 驚雷第三節 廝殺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十六節 爭嫡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十三節 張灝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二節 大名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三節 郭永第六節 成軍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四節 村落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十六節 林銘第九節 紅巾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十四節 議和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十五節 盧龍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二節 宣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