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 聯姻

在五月初的太陽底下,醒來過後的呼延庚眯着眼睛,擡頭看着太陽。折月嵐臉色黑黑的在遠處看着他,兩個人誰也不肯說話,連親兵也站的遠遠的。良久,呼延庚把目光收回,他轉過頭,看着折月嵐那張羞怒交加的臉。

“此話不過趙武節等人隨口所說,你何苦如此。如今亂世,漫說聯姻,即便父子也不可信。昨日當是我酒醉之後,代州豪強亂中出錯罷了。”

昨日與代州豪強約定三事,勉強也罷,敷衍也罷,最終是豪強們都答應了。

折家在代州還是素有威望,酒酣耳熱之際,代州豪強便有人大着膽子,提議折家作爲代州土著,當爲代州各堡寨的大頭領,這樣代州豪強就有人領頭,可以和呼延庚、馬擴等人外來戶分庭抗禮。

馬擴等人自是不允,雙方爭執起來,趙邦傑道:“我倒是有個想法,吾聽聞折家三娘子還沒有嫁人,不若在我等幾人中擇一位聯姻,這樣便是代州的女婿鎮守代州,列位員外可以放心。”

折月嵐還未說話,便有代州豪強問道:“折家勳貴之家,當門當戶對。”

趙邦傑道:“呼將主也是開國勳貴之家,現都統四鎮,莫說與代州折家,就是與府州折家,也配得上。”

折月嵐在這種情況下,羞怒交加,一言不發。

呼延庚假裝醉酒,心中卻有一絲快意。折月嵐英姿颯爽,相對高鷺,卻多了一絲溫婉,相對於張嬋,也多了一種萬軍之中指揮若定的氣度。呼延庚心中對她有些欽慕,故而假裝酒醉,偷眼觀察折月嵐的反應。

這樣的話題自然是沒有結果,但昨天酒宴之後,折月嵐沒有和呼延庚說話。

她的未婚夫是麟州楊家的楊居中,楊沂中的兄長,比折月嵐大十幾歲。折可與在金兵南下的風聲傳來,太原童貫(當時童貫還在太原)又沒有援兵,心中已存死志,唯恐女兒沒人照顧,倉促間與楊居中定下婚事,爲楊居中的繼室。

這樁婚事,折月嵐本人也不甘不願,但父親的遺命,也沒法輕易的違背。

昨天酒宴上羣雄提出聯姻,她沒有當即反對,心中未免不是存了重覓佳偶的心思。紅巾諸將都是氣宇軒昂的好漢,說門第,呼延庚、馬擴都是防禦使,趙邦傑、普六茹伯盛都是橫行諸司,也不辱沒折家。

她早上起來,心中空蕩蕩地,心中還想試探呼延庚一番,看事情是否有眉目。走在門後,卻聽到馬擴等人勸說呼延庚聯姻地事情來。

“折三娘子豈能爲人做妾?”呼延庚對馬擴說,“若非子充兄是隴西趙都護的愛婿,此事你最合適了。”

馬擴道:“內子頗得家母愛護,我若再娶,非被家母打死不可,趙大哥……”

趙邦傑連連擺手:“俺就是個農戶,國朝勳貴,就算俺沒老婆,人家正眼都不會瞧俺,何況咱也有堂客了。”

普六茹伯盛是太后賜婚,眼看就要娶公主,自然不趟這趟渾水。呼延庚正想說話,卻不想門“咣噹”一聲被大力的推開,折月嵐怒氣衝衝的衝了起來。

她成什麼人了,被諸人推來推去?折月嵐然後死死的看着呼延庚。呼延庚一陣苦笑,看着諸人一付做了壞事被人發現的模樣,只好發話讓諸位月老回到軍中訓練軍隊。這種事情以後莫要提起。

折月嵐卻不肯罷休,只是死死的跟着他,也不說話,直到主動和她說話爲止。但呼延庚主動開口了,她卻站到一丈之外。

呼延庚定定地看着折月嵐,直到她臉上升起不自然地紅暈,不好意思地將頭偏了開了。

“我家中已有妻子,絕不敢唐突佳人。前日讓你領婦孺至滄州,也不過是提議。我等終需一個穩妥地根基,不過也不是一時之急。”還是先談正事吧,折月嵐將帶着河東紅巾的老營去滄州。

“你家中已有妻子麼?”折月嵐臉色煞白,今日所聽到之事情之中,沒有事情比這一句話,讓她更難以接受。

“你家中妻子還在嗎?”。她定了定自己的身體,再次問起。呼延庚這個年紀在宋朝時期,娶妻生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國朝將門,在金兵入侵後,不少應了國破家亡這句話,楊家、折家都是如此。

“她……”呼延庚猶豫了一下,終究狠不下心騙婚,“她在滄州。”

折月嵐的眼睛裡涌出淚水:“吾已與麟州楊二郎訂婚,聯姻這等輕薄之語,再也休提。”

又過了幾天,代州的各項事務大體成型,趙邦傑守繁峙,其餘人分守各縣,代州各地的豪強也把家丁送來。多數豪強送了三四十人,意思意思。

呼延庚等人還在繁峙,他走到軍營的老營所在,輕輕的扶着一刻樹枝。折月嵐正操練着一羣小小的紅巾。他看着孩子們早早成熟的臉,一陣黯然。

擡頭望去,夕陽正照耀着這個安靜祥和的老營,晚霞燦爛,若火若血。塗灑在孩子們手中的短矛之上。這些孩子已經開始練習長虹之陣。

代州豪強對他敷衍,呼延庚如何看不出來,他只好又找了馬擴等人來商議。趙邦傑重提聯姻之議,其實這是個非常實惠有效的建議。

“折三娘絕無可能給人做妾,而普通的軍漢,只怕折三娘子看不入眼,不如我軍將領,與代州諸豪強皆聯姻,細線凝結成繩,當可無憂。”

紅巾在暫時解決了落腳之地後,就要在地方上建立根本,河東之地田土貧瘠,不適合屯田,眼下暫且採取聯姻之策,先將豪強籠絡過來,待再次打退金兵,樹立威信,在利用姻親的方式,在各堡寨內部建立新保甲。

“如此,有利之處在於代州諸豪強將同心同德,不利之處,在於我軍將困於代州諸豪之利益,掙扎也不可動。”

“先如此將就吧”呼延庚想得很清楚,他在代州沒有根基,要像當年晉察冀根據地一樣發動羣衆根本不可能,只能藉助傳統的婚姻和權謀,“我明日與折三娘子一同出城,拜訪衆位豪強,以安諸位豪強之心。”

繁峙東門,呼延庚騎在馬上漸漸的遠離縣城。馬擴與代州豪強程方望、路甲跟在呼延庚的身邊。馬擴在城門處,直到呼延庚的人影消失不見,馬擴纔對身邊諸人道:“將軍如今將代州託付與我等,在將軍回來之前,所有人都不得懈怠。”

衆人肅聲稱諾,馬擴看了看衆人,接着說道:“將軍一向不以軍法約束,但我軍人衆漸漸多,雜有頑劣之徒,代州居民多有怨聲。”

馬擴高聲說道:“將軍名聲仁義,若以刑令約束,則有損來日招攬衆人。因而出代州之前,令我約束衆人,嚴肅軍紀。勿使我等紅巾變成羣氓衆寇,號令不行。當日汝等衆人皆在當場。將軍走後,應與我配合。”

衆人紛紛應諾。馬擴這纔有些放心。他本是虎視鷹揚的豪傑,不然也沒法做出聯金滅遼的偉業,但近兩年遭遇太多挫折,他時常感到背後有人對自己指指點點,說他害了大宋江山。

馬擴發下命令,心中缺乏底氣,看着衆人應諾,他才暗自舒了一口氣。

看着一衆人逐漸散去,馬擴登上城頭,呼延庚的隊伍,已經遠遠的走開。他的心中有些隱隱不安,或許有事情要發生。

但一想到豪強們已經送了一些兵馬示好,心中便有些釋然。或許將軍還有震懾與安撫代州諸位豪強地意思在裡邊吧。

代州郊外,野草深深的將大地掩埋起來,山風將野草不時的吹伏在地,衆人能夠看到在陽光下慘淡的白骨從野草中露了出來。不時有一些破爛的村莊,野草已經淹沒了房屋上的稻草。

偶爾經過的幾個有人的村寨,還在田地中耕作的人羣在驚惶的叫喊聲中立刻縮回了被用樹木紮起來的寨子之中。

呼延庚和折月嵐在最前,高寵帶着兩百騎兵,武松帶着幾十名步兵也騎着馬,跟在後面大約兩百步的距離。都在呼延庚的背嵬軍中擔任指揮使,武松和高寵也熟悉起來,說話也隨意了些。

“高王爺,將主和折家三娘子倒有些像令姐一般情形。”

高寵沉着臉:“鎮府是吾家將主,吾姐年紀也長於高寵,他們的事,高寵不好亂說話。”

“那王爺你願不願意將主成爲你姐夫呢?”

“吾高家,皇后也出過三個,何曾與人做平妻?只是吾年紀,輩分,都不夠插嘴。現下只求,若是將主要娶吾姐,須得三書六禮,明媒正娶,其他的事,吾也多言不得。”

高寵沉默了一會:“將主什麼都好,就是將男女之事太過放在心上,以後有可能會耽誤大事。”

這時,前面的呼延庚叫道:“各人加把勁,要在天黑之前到達程方望望的塢堡。”

這時,趙邦傑卻匆匆的趕了過來。

“將軍,方纔那老人見我們紅巾旗號,戰戰兢兢,屬下再三問起,方纔說道幾日前後一股賊人流竄,冒紅巾旗號,擄掠小寨。因而見到我等才閉寨自守。”

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七十八節 救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二節 圍解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十八節 守營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節 大名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八節 激進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八十九節 恨嫁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十八節 收稅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五節 河間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八十節 單騎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七節 馬場
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七十八節 救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二節 圍解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十八節 守營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節 大名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八節 激進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八十九節 恨嫁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十八節 收稅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五節 河間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八十節 單騎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七節 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