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

兩日後夜晚,完顏銀術可趕到了忻州城。

他沒有急着發動攻勢,一邊命令士卒們暫做休息,一邊由將校、幕僚們陪着登高遠望,做戰前的臨陣觀察。呼延庚的營地與火光沖天的城池恰成鮮明的對比,黑漆漆的,寂靜無聲。

他眯着眼看了半晌,甚麼也沒看見,只有模糊不清的營盤輪廓,綿延出數裡地。蕭條的冬夜,冰冷的風吹響他的鎧甲,鐵片撞擊的聲音清脆而又含糊,很快消散在風中。他打了個冷戰,心頭泛起異樣的感覺。

“太安靜了。”他說。

幕僚擡頭望了望天色,道:“快三更了。宋軍攻城一天,士卒定然疲憊,早進了夢鄉。大人,正是我軍偷襲的好機會。”

完顏銀術可沉默了會兒,問道:“忻州怎麼也靜悄悄的,也不派信使出來接應。”

“我軍奔襲的速度快,忻州還沒得着消息呢。加上宋軍圍城得緊,大人你看,那些宋軍的遊騎繞城了一週,到處都有,或許信使出不來,也是有的。”那幕僚解釋道。

從他們這個位置,趁着城頭火把的映下,可以看到很多的小黑點繞城移動。這些小黑點,顯然就是呼延庚用來攔截信使的遊騎。那幕僚的解釋很有道理,但完顏銀術可心頭的異樣越來越強烈,他不安地握了握劍柄,問道:“斥候呢?”

“纔回報一切正常。”

低聲說話間,傳來窸窣的聲響。完顏銀術可猛然轉首,嚇了那幕僚一跳。他剛纔跺了跺腳,踩落了幾塊土坷垃,細細簌簌地滾落下去,掉落幾匹軍馬面前。軍馬仰頭要嘶鳴,它的主人慌忙輕聲安撫。

“這天氣太冷了,……”完顏銀術可想,“鐵打的漢子也熬不住,宋軍營裡沒動靜,也在情理之中。”

給呼延庚營地的安靜找到了一個理由,他安心了些,放眼向後看,數千人的隊列整整齊齊。夜色是他們最好的掩護,清冷的月光流水般淌下,洗過他們身上的盔甲,如林的槍戈閃耀點點的寒星。完顏銀術可緩緩抽出了沉重的短劍,劍柄上鑲嵌了血紅的寶石。那劍尖劃出輕柔的曲線,所有人的目光隨着短劍移動,遠的城,遠的營:“殺!”十里的距離,短途衝鋒瞬息間可到:“殺!”紅色的披風颯颯,如林的槍戈斜放向前:“殺!”

便如悶雷平地起,就似閃電雲中來。

萬千人齊聲吶喊:“殺!”千萬馬蹄踐踏,千萬人的疾馳破開了風,捲起漫天的煙塵,大地發出沉悶的顫音,槍戈如林,千萬的寒芒指向對面的營盤。遠處城池的火把跳動在他們的瞳孔,越來越近、越來越大,鋪天蓋地。

這夜色,將要被火與血點燃。

完顏銀術可照例落在了後邊,自有驍將衝鋒在前,呼延庚的營盤近在眼前,他驟馬伏腰,奮力挑起攔路的拒馬槍,他幾乎用盡了力氣,他高叫着鼓舞士氣:“大人有令,長生天在上,殺宋軍者,賞百貫!擒宋軍者,賞千貫!”

“長生天在上,殺賊!殺賊!”許多人同聲應呼。

城池邊的遊弋拼命打馬,亂做一團。就像油中潑入了水,呼延庚的軍營嘩地一下炸開了鍋。人在叫,馬在嘶,火把一片片亮起,零零散散負責警戒的巡邏衝上來試圖拖延金兵的攻擊速度。

如果說他們是散落的礁石,金兵便是漲潮的海浪。

當騎兵衝鋒的陣勢已成,散騎根本就無法阻擋。最前端的是一支鐵浮屠的謀克,前窄後寬,擺成了一個標準的錐形陣,呼延庚的營門就如紙片也似,接觸的瞬間就被撕得粉碎。衝入營內的金兵耀武揚威,追逐着四散嚷叫逃跑的宋軍士卒,點起火把,四處丟散。

他們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紅巾僅僅稍微做了點抵抗,就放棄似的改而奔逃向其他的營門。

帶頭的金兵將領東奔西撞,一片嘈雜聲裡,他大叫道:“休叫走了宋軍!”回頭問左右,“帥帳在哪兒?”提了長槍,刺死個奔逃不及的對方士卒,聽見幾聲炮響,他的親兵叫道:“忻州軍馬出來了!”他顧不上去看,視線及處,重重營壘遮掩,見一杆帥旗隱約閃現。

他棄槍綽弓,隔得太遠,射不着。待要衝過去,隨他入營的軍馬早就散開,眼看那帥旗遠去,他焦躁起來,丟弓取刀,攆着本部士卒,敲打他們的馬匹,大叫道:“收攏!收攏!隨本將來。”他催馬向前,不忘命令親兵,“吹號角!打小鼓。”

完顏銀術可有令:見着呼延庚,便吹角打鼓,通知後部。

角鼓聲傳到金兵的後陣,直到這一刻,完顏銀術可的不安才徹底散去,他欣喜若狂,問道:“完顏扈呢?”

“忻州軍馬剛剛出城!”

破賊的功勞很大,但活捉呼延庚的功勞更大。完顏銀術可轉念下了決定,他提劍在手,興奮的大肚子一鼓一鼓,他命令道:“擊鼓,通傳諸將,潰逃的宋軍交給完顏扈就是,集中全軍,窮追不捨,務必活捉宋軍!”

主帥逃亡,必然不會單騎獨馬,呼延庚擁兵十數萬,像他這種級別的,少說親兵近千。帥旗就是軍隊的魂,他豎起了帥旗,因之聚攏的士卒也不會在少數,完顏銀術可要全力以赴。

倉促間,收不攏全部的軍卒,匆匆集中了三四千人,沿途的紅巾潰卒一概不管,完顏銀術可親自指揮,緊緊尾隨呼延庚的帥旗。那帥旗左衝右突,左邊有完顏扈,後邊有完顏銀術可,無路可去,烏壓壓裹了甚多聚攏過來的士卒,徑直出了大營,奔北邊而去。

“追上去,追上去!”

完顏銀術可騎的馬是最好的,可夾雜士卒中間,提不上馬速,營中的道路不寬,數千的金兵擁擁擠擠,火把映着他們的臉,忽明忽暗。完顏銀術可揮起馬鞭,不停地抽打晃在前頭的軍卒,不住口地叫道:“散開!散開!”

人挨着人,馬挨着馬,直到衝出了轅門,方纔得了轉圜,彼此間隔得鬆散了些。人人興奮,個個激動,呼延庚的帥旗近在咫尺,沉不住氣的紛紛開弓射箭,甚至有激動過分的,拿顛倒了弓,放顛倒了箭。

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一節 獎懲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十五節 盧龍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九節 紅巾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六十節 劉彥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八十八節 援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十三節 張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九十三節 勸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八節 突圍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二十節 驚雷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三節 郭永第二十八節 戰守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
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一節 獎懲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十五節 盧龍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九節 紅巾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六十節 劉彥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八十八節 援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十三節 張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九十三節 勸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八節 突圍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二十節 驚雷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三節 郭永第二十八節 戰守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