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圍城打援

“哈哈……”在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後,我大笑道:“這是汪世顯使的離間計了,這廝竟有如此心機,果然不愧是一代名將啊!”

伴着我的笑聲,現場的氣氛也隨之一緩,徐格與張珏臉上都顯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卻只有徐敏之有些摸不着頭腦,疑惑地說道:“離間計?汪世顯不過是出兵嘉定,何來離間計之有?”

“徐將軍有所不知。”徐格笑道:“汪世顯出兵嘉定,則置使大人立時便面臨着兩個選擇,一,遣武衛軍赴援。二,遣武德軍赴援。而無論置使大人做哪個選擇,都要面臨着武衛軍新降,軍心未穩的問題。若使武衛軍赴援,則有可能再次面臨武衛軍與蒙軍合攻成都之險境,而若是武德軍赴援,那武德軍甚至可能會成爲無根之萍了。”

“原來如此。”徐敏子恍然大悟地對我抱拳說道:“屬下愚鈍,未能識破賊子奸計,望大人相信武衛軍之忠心。”

“將軍不必當心。”聞言我笑道:“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鄭言還是懂的,汪世顯此着算是走空了。不過其人狡猾如狐,他進兵嘉定的用意卻還不只如此!”

“哦,竟還有其它用意?”徐格奇道。

“置使大人說的不錯。”張珏點了點頭說道:“汪世顯此着的真實用意,想必還是成都。”

“知我者,君玉也。”我呵呵一笑道:“此着可稱之爲圍城打援。”

“圍城打援!”聞言徐格立時便明白過來。說道:“置使大人的意思是汪世顯攻嘉定是假,將實力埋伏在我等前去增援地路上纔是真?”

“不錯。”我點了點頭說道:“汪世顯這是在逼我與其對陣於曠野之中了,雖說成都也有近四萬兵力,不過武衛軍新降,軍心不穩不說,更重要的是兩日前武衛軍與汪世顯還是同盟,今日便要與之交戰。若汪世顯在兩軍對陣之時大吼一聲‘何以背盟’,想必卻有一半的武衛軍會無心作戰了。此出師無名。犯兵家大忌也。而若武德軍出城作戰,卻是正中汪世顯的奸計。”

“着啊!”聽到這裡,徐敏之一揮拳,說道:“置使大人說的不錯,大宋與蒙古此次結盟的盟約,便是破城之後,宋廷得成都。而蒙古得大人。”

“想不到今日我鄭言,已是價比成都了。”聞言我不由笑道:“看來鄭言還需再努力些,哪天鄭言的身價能與蒙古相若,那鄭言便將這條老命賣了。”

“哈……”衆人聞言立時放聲大笑,各人心中僅剩地一點芥蒂也在笑聲中消失了。

“難道我等便不去增援嘉定嗎?”過了半晌,徐敏子又提出疑問道。

“不去增援嘉定自然也是不行的。”張珏搖了搖頭,說道:“若我等不去增援嘉定,時日一久。那麼進攻嘉定很快便會由假成真了。若嘉定失守,汪世顯駐守地嘉定便有如西川的肉中之刺,成都也與西川的其它城池失去了聯繫,汪世顯只需堅守嘉定過了這個冬季,便可靜待蒙古大軍前來收拾我等。”

“那麼爲今之計……”徐敏子習慣地望向張珏,他與張珏可說是一文一武。徐敏子自小就知道這位情比親兄弟的張珏足智多謀,很少有什麼事能難得倒他的。但這次徐敏子卻沒有在張珏的臉上看到他所期待的笑臉。只見張珏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後與徐格對望一眼,最終,所有人都將目光定格在了我地身上。

“各位看着鄭言做甚?”見此我不由啼笑皆非,一句剛從徐格處學來的話脫口而出道:“各位可知何謂謀士!謀士者,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而今正是衆位慮未萌、定可否之時……”

“那麼大人又可知何謂將帥。”張珏也不甘示弱地說道:“將帥者。知已知彼,善用兵將;熟讀兵法,料敵先機;統帥萬軍,遊戲自如。又云: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大人此時便欲累死我等這些謀士耶?”

“賢弟……”身旁的徐敏子聞言不由大驚,一個徑步上前按住張珏的肩膀。

張珏望了望神情緊張的徐敏子,淺笑一聲接着說道:“大人若是想不出破敵妙計,可別怪我張珏不顧情面,將你從將帥之位拉將下來了。”

“賢弟住嘴。”徐敏子忙制止住張珏,撲嗵一聲跪倒在我的面前叫道:“大人恕罪,愚弟並無此心,還望大人……”

“哈……”

還未等徐敏子說完,我與張珏等人已笑成了一片。我邊笑着邊扶起滿臉困惑的徐敏子,說道:“徐將軍莫怪,我與你那賢弟相識已久,此類玩笑在臨安之時便已是習以爲常了。”

“原來……卻是玩笑。”徐敏子傻笑一聲,尷尬地頂了頂頭盔。

“徐將軍莫要難堪。”徐格走上前來拍拍徐敏子的肩膀,說道:“當初徐某見着他們這等不分大小之時,模樣卻還不比將軍呢!”

“對不住了,子恆兄。”張珏走至我地跟前,拱手說道:“之前張珏不明事理,對不住子恆兄,還望子恆兄不計前嫌。”

“無妨。”我笑道:“兄弟本無隔夜仇,何況君玉還是大義使然。不過話說回來了,便算君玉爲大宋着想,也該明白留鄭言在西川,便好比是大宋的一道屏障吧!”

“慚愧。”聞言張珏汕笑一聲道:“是時張珏得聞子恆兄作反之事,哪還會顧得上那許多。今日張珏才知子恆兄如此做,只不過是不想步岳飛嶽元帥之後塵而已,張珏信了。”

“哈……”聞言我大笑着拍着張珏的肩膀,說道:“知我者莫過於君實也!”

“那麼,不知大人的破敵良策是……”徐格怪異地看了我一眼,在旁打斷了我們的話說道。

“直取劍門關。”我斬釘截鐵地說道:“來個關門打狗。”

第44章 突圍第32章 血債血償第13章 弩陣第33章 車船第6章 順流而下第9章 劫殺第8章 神臂弓第51章 蔡州之戰(4)第9章 脫軌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22章 沉浮橋第27章 籠絡第39章 滑雪板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10章 兄弟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8章 鮎魚效應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1章 一字牆第8章 神臂弓第16章 北伐第28章 遇敵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56章 軍心第27章 籠絡第34章 洛陽之戰(7)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30章 心有靈犀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37章 使者第6章 蒙軍的戰術第20章 燕京第13章 襄陽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章 返回宋朝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27章 入洛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41章 打算法第18章 火藥第11章 聯繫第14章 誤導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25章 出逃第22章 回汴京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13章 內政第16章 北伐第9章 國用司第39章 生死鬥第11章 草料第7章 堅城楚州第13章 內政第9章 楚州攻略(2)第51章 意外第36章 忠順軍第57章 漏網之魚第10章 盡忠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3章 驍騎軍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11章 草料第30章 心有靈犀第10章 盡忠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44章 突圍第21章 龍衛水師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章 重回臨安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65章 利州第24章 水戰(2)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6章 宮城第6章 王夔第16章 關撲第26章 成都首富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6章 神箭門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48章 攻城第49章 生死絞殺第11章 聯繫第8章 試探第25章 丁口徭役第46章 釣魚城之戰(14)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29章 望洋門第8章 神臂弓第10章 兄弟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25章 燕京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57章 漏網之魚第7章 好奇心第14章 只羨鴛鴦第33章 車船
第44章 突圍第32章 血債血償第13章 弩陣第33章 車船第6章 順流而下第9章 劫殺第8章 神臂弓第51章 蔡州之戰(4)第9章 脫軌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22章 沉浮橋第27章 籠絡第39章 滑雪板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10章 兄弟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8章 鮎魚效應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1章 一字牆第8章 神臂弓第16章 北伐第28章 遇敵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56章 軍心第27章 籠絡第34章 洛陽之戰(7)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30章 心有靈犀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37章 使者第6章 蒙軍的戰術第20章 燕京第13章 襄陽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章 返回宋朝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27章 入洛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41章 打算法第18章 火藥第11章 聯繫第14章 誤導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25章 出逃第22章 回汴京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13章 內政第16章 北伐第9章 國用司第39章 生死鬥第11章 草料第7章 堅城楚州第13章 內政第9章 楚州攻略(2)第51章 意外第36章 忠順軍第57章 漏網之魚第10章 盡忠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3章 驍騎軍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11章 草料第30章 心有靈犀第10章 盡忠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44章 突圍第21章 龍衛水師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章 重回臨安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65章 利州第24章 水戰(2)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6章 宮城第6章 王夔第16章 關撲第26章 成都首富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6章 神箭門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48章 攻城第49章 生死絞殺第11章 聯繫第8章 試探第25章 丁口徭役第46章 釣魚城之戰(14)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29章 望洋門第8章 神臂弓第10章 兄弟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25章 燕京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57章 漏網之魚第7章 好奇心第14章 只羨鴛鴦第33章 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