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

蒙古到目前爲止已經滅了四十幾個國家,但蒙古最想滅的,卻還是金國。在成吉思汗還是個小孩的時侯,蒙古各部還是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的。金國對蒙古實行的是“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這兩種政策曾一度使得蒙古內鬥不斷,蒙古各部也深受其害,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便是被金熙宗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上。正是這幾代的世仇,才使得現今的蒙古,一直將滅金視爲頭等大事。成吉思汗病死之前,勿自念念不忘地交待部下將領滅金。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他在蒙古的征服史上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相傳拖雷是成吉思汗最信任的一個兒子。按照蒙古人的規矩,身爲幼子的拖雷是“守竈”之人,也就是看管家產的人,所以他的封地比身爲大汗的窩闊臺還要多上四十倍,所以現在掌握蒙古軍權的,實際上是拖雷。也正因爲如此,歷史上的他,在打勝這場戰之後,便神秘的“病死”了。三峰山之戰,便是拖雷的最後一場勝戰。

呵呵,不過如今有我鄭言,拖雷想要勝這場戰,卻也沒那麼容易。我一邊想着心事,一邊默默地跟在完顏哈達等人的後面。在完顏哈達這些金將的眼裡,我這個宋國使者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位,雖然僕散揆和看我的眼神裡有些敬佩,但是我也看出那裡面暗藏的殺機,看來這小子是不打算放虎歸山了。

“僕散將軍。”走進了軍營,完顏哈達看着營內到處都是用帆布蓋着的棉衣,他不解地問道:“僕散將軍爲何準備這麼多的棉衣?”

“回完顏將軍。”僕散揆和恭敬地一抱拳道:“鄭公子稱近日必有大雪,這些棉衣便是爲了大軍禦寒之用。”

“哈……”完顏哈達瞄了我一眼,大笑道:“嘗聞宋國多有風水之士,今日看來,果然不假。孰不知,士兵若穿上這棉衣,又如何披甲作戰呢?”

“呵呵,完顏將軍。”我不動聲色地說道:“我們宋國有句老話,叫天有不測風雲,完顏將軍雖然老當益壯,但若真有一場大雪,只怕……”

“鄭公子多慮了。”完顏哈達失笑道:“本帥雖老,卻也從未着過棉衣,若真有一場大雪,本帥倒想看看能否凍死我這把老骨頭。”

吔,想不到這老傢伙這麼容易就中計了,這回倒要讓你吃吃苦頭。我心中暗暗得意,到時就看你是要風度還是要溫度了。

“呵呵。”移剌蒲阿跟着笑了幾聲,他指着另一邊的雪橇說道:“棉衣倒也情有可原,只是這堆木頭,卻又有何用?”

“回移剌將軍。”僕散揆和尷尬地說道:“屬下,屬下也不知,卻是鄭公子讓屬下趕製的。”

“這叫雪橇。”看着衆人疑惑的眼光,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至於有什麼用,只要一試便知。”

雪橇分爲無舵雪橇和有舵雪橇,它們的區別就是有舵雪橇有可以控制方向的舵板,和制動器(相當於剎車)。由於有舵雪橇製作起來難度較大,所以我只能選擇了無舵雪橇,但由於要下山,所以我便在每個雪橇的尾部都加上了一個簡易的制動器。

金軍與蒙軍作戰總是失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便是因爲裝備過重和馬匹不夠蒙軍的優良。若是在其它季節,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在冬天,雪橇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雪橇可以把馬上的重量轉移到雪橇之上,提高速度不說,還可以大大地減少馬匹所消耗的體力。而且,還可以提高騎兵的舒適度。雪橇,雪橇,是冬季出門旅行,觀光遊覽的首選交通工具。(呵呵,不好意思,士兵受廣告的毒害太深,這句聽起來有點像廣告詞。)

此時的我,正悠哉地駕着一輛雪橇在一處寬闊的平地上往來奔走,周圍站滿了看新鮮的金兵,他們紛紛對這個新奇的玩意指指點點,猜測着這個“怪物”的作用。其中有些聰明的金兵,稍作思考便明白了,他們想到了如果有了這玩意,戰場上的蒙軍輕騎也不是那麼可怕了。想到了這點,他們便興奮地發出了歡呼聲,然後欣喜地告訴周圍不解的戰友,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多時,在我的周圍便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他們彷彿要把這幾天所受的虐待統統都叫了出來。

享受着衆人敬佩、羨慕的眼神,我得意洋洋地駕着雪橇回到了完顏哈達等人面前。完顏哈達等人也明白了雪橇的作用,立時收起了對我的輕視之心。又想到雪橇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個個都興奮地打量着雪橇,僕散揆和二話不說,搶先駕着雪橇便到空地裡去過癮。衆軍士見此個個都心癢難耐。有些機靈的,便搶先跑至軍營取來馬匹和雪橇,自己動手套了起來。有了第一個便有第二個,衆軍士見完顏哈達等人並未出聲制止,也都一窩蜂地去爲自己的愛馬選擇一個稱心的雪橇。一時間,空地上到處都是往來奔走的雪橇,竟然已經到了橇滿爲竄的地步。軍士們已經忘了疲憊,在雪橇上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似的大喊大叫。有些軍士由於沒有駕雪橇的經驗,拐彎是角度過大速度過快,頓時來了個橇翻人倒,但這點小意外並不能減退他們的興致,他們傻笑着扶正雪橇,迫不及待地揚起鞭子……

“果然是個好東西。”完顏哈達看着眼前這一幕,不冷不熱地說道:“只不過這東西只適合行軍,卻不適合打仗。”

聞言我不禁暗暗佩服完顏哈達的眼力,他只在這麼短的一段時間內,便看到出了雪橇的優缺點,雪橇的缺點便是平衡力差,如果用於戰鬥,當然不如單人單騎的騎兵靈活,所以這玩意確實也只適合行軍。

還好我做出雪橇也並不是想用它來打仗,我是用它來逃跑的。

第36章 下水第8章 定數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60章 天雄關第39章 生死鬥第18章 火藥第1章 迎客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30章 洛陽之戰(3)第35章 女直第1章 京師臨安第39章 滑雪板第22章 弓箭第21章 北伐第15章 見孟珙第4章 水調歌頭第9章 國用司第28章 難民第3章 定計第35章 王堅第7章 堅城楚州第33章 釣魚城之戰(1)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4章 火攻第31章 藏軍洞第2章 協同作戰第16章 大戰之前第35章 王堅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63章 夜觀天像第45章 勇氣第51章 朱重九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13章 襄陽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6章 大戰之前第4章 火攻第14章 誤導第3章 驍騎軍第1章 迎客第16章 關撲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1章 重回臨安第41章 打算法第46章 奴隸兵第19章 前途第41章 考覈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9章 劫殺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15章 出城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49章 思想鬥爭第43章 潰軍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15章 見孟珙第5章 閱兵第35章 冰釋前嫌第28章 鮎魚效應第8章 驚奇第13章 弩陣第13章 丁大全第1章 迎客第27章 消息第41章 打算法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38章 訓練第10章 走私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1章 龍衛水師第48章 釣魚城之戰(16)第27章 入洛第51章 朱重九第1章 重回臨安第2章 接旨第10章 走私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29章 寶靈山第14章 計中計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3章 定計第50章 智破蒙軍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24章 水戰(2)第46章 突破第26章 說客第20章 故人第16章 無奈第19章 逆轉民風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49章 釣魚城之戰(17)第13章 內政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3章 洛陽之戰(6)
第36章 下水第8章 定數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60章 天雄關第39章 生死鬥第18章 火藥第1章 迎客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30章 洛陽之戰(3)第35章 女直第1章 京師臨安第39章 滑雪板第22章 弓箭第21章 北伐第15章 見孟珙第4章 水調歌頭第9章 國用司第28章 難民第3章 定計第35章 王堅第7章 堅城楚州第33章 釣魚城之戰(1)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4章 火攻第31章 藏軍洞第2章 協同作戰第16章 大戰之前第35章 王堅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63章 夜觀天像第45章 勇氣第51章 朱重九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13章 襄陽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6章 大戰之前第4章 火攻第14章 誤導第3章 驍騎軍第1章 迎客第16章 關撲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1章 重回臨安第41章 打算法第46章 奴隸兵第19章 前途第41章 考覈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9章 劫殺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15章 出城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49章 思想鬥爭第43章 潰軍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15章 見孟珙第5章 閱兵第35章 冰釋前嫌第28章 鮎魚效應第8章 驚奇第13章 弩陣第13章 丁大全第1章 迎客第27章 消息第41章 打算法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38章 訓練第10章 走私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1章 龍衛水師第48章 釣魚城之戰(16)第27章 入洛第51章 朱重九第1章 重回臨安第2章 接旨第10章 走私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29章 寶靈山第14章 計中計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3章 定計第50章 智破蒙軍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24章 水戰(2)第46章 突破第26章 說客第20章 故人第16章 無奈第19章 逆轉民風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49章 釣魚城之戰(17)第13章 內政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3章 洛陽之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