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公論:盛唐轉衰,由安史之亂起。
而這其中的關鍵,又在潼關之戰。
安祿山率大軍十五萬兵起范陽,是在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同月十五日,唐玄宗即已確息安祿山叛亂的消息,開始組織募兵平叛事宜。
有些史家認爲,這裡暴露出了玄宗後期唐朝的府兵制度的缺陷,地方軍力強盛,而中央虛弱,臨時募兵不能抵抗強敵。
事實上,當時唐朝中央直屬的羽林軍有八萬人,與安祿山所部十五萬軍隊相比並不算差距懸殊。
而後,又調集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右羽林大將軍高仙芝率軍據守潼關,二人所率軍隊總在十五萬之上。
哥舒翰所率哥舒鐵騎更有二十萬之巨。
所以,當時玄宗麾下可以調配平叛的軍力遠在安祿山之上。
回到開頭的話題,唐軍徹底潰敗的根源在於潼關之戰。
潼關,臨險據要,易守難攻。
然而,第一波駐守潼關的軍隊,執行堅守策略的主帥高仙芝、封常清卻被玄宗所派的監軍邊令誠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斬於陣前。
第二波駐守潼關的軍隊,主帥哥舒翰也採取堅守之策,受楊國忠諫言,玄宗下旨強逼哥舒翰主動出擊,因而中伏兵敗。
楊國忠在同玄宗西逃的路上,於馬嵬驛即被義憤而起的唐軍士兵亂刀斬殺,連他那得寵的妹妹楊玉華也遭縊死。
奉命斬殺高仙芝、封常清的監軍宦官邊令誠被叛軍俘虜,後,又爲平叛的唐軍所獲,交由肅宗後,以矯旨枉殺之罪賜死。
好像所有的責任,都楊國忠、邊令誠身上。
好像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爲唐玄宗老邁昏聵,誤信讒言。
然而,這中間又有頗多的疑點。
如果說,邊令誠矯旨枉殺高仙芝、封常清,他爲什麼要這麼做?
當時安祿山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虎視眈眈。臨陣殺帥,大軍攻城,豈非自己也性命不保?事後證明,他也確實隨着潼關的失陷而遭俘虜。
私仇?當年,高仙芝官拜安西都護副使,大破吐蕃軍後,直接將捷報上奏朝廷,觸犯了安西都護正使險些赴死。正是邊令誠上報唐玄宗,陳述厲害,不僅救了高仙芝一命,更令高仙芝日後飛黃騰達,直坐到右羽林大將軍的位子上。
時間已經過去了1300年,帝王將相,也都已成塵埃。
也許,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我們都無法洞悉當時人物的心機。
收羅再多史料,我們也很難斷定哪一方觀點就是定論。
有時候,歷史比未來有更多秘密。
因爲,未來可以驗證,對於過去,我們只能想象。
也正因如此,歷史才那麼精彩迷人,由着一代代好事之徒,咀嚼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