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

“大帥,長安那邊紅翎信使急件。”劉璇這邊剛剛將長安的急件送到萬毅的案頭,帳外就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師兄,還有三天就除夕了,你打算給我找點什麼好吃的?”

“老九,我的王大次長,什麼風把你吹來了?”王厚純剛剛走進帥帳萬毅就快步走了上來一把抓住他的披風,朝身邊的趙四點了點頭拉着兩人走進大帳笑道:“西北這邊可是什麼都沒有啊,除了牛羊肉只有從內地千方百計才能運過來的一點白菜葉子,到了沙洲都爛得根都沒了。”

“你放心吧,我這次走的時候可是從河西那邊帶過來部分苦菜葉子、還有什麼泡菜什麼的,估計就着牛肉什麼的來一鍋亂燉,就當作年夜飯了。”王厚純毫不在意,他這次卻是帶了點蔬菜,不過他根本就沒來得及看是什麼,苦菜葉子也是他自己瞎猜的。不過他倒也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坐在一邊自顧自的倒了杯水笑道:“趙四你別跟師兄客氣啊,我走的時候可是將我這個月的俸祿都拿出來買了一堆禮物送到師兄家,就衝這個師兄也要請我吃飯的。”

“行啦,說正事,說完了我帶你們找副首相,他那邊最近可是有大動作,有人天天請他吃飯,咱們也跟着去蹭飯去。”萬毅擺擺手道:“說正事,你來了說明皇上和總參有新的想法了?”

“皇上和總參那邊已經決定在西北實施新的收復計劃,具體的在師兄的身邊袋子裡。我來是秘密的,對外也打着輜重隊的名義來的。而且來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替師兄守住後路,讓師兄能夠安心的率軍在前方作戰。”王厚純邊說邊讓萬毅自己去看總參發過來的計劃書,同時道:“那裡面還有玄影衛和內閣的,三部分合在一起。師兄你看完之後讓副首相和趙四來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啓稟大帥,玄影衛這邊先期已經開始啓動了,小虎之前進入安西我已經讓人去傳達最新的命令,相信安西這邊這一整個冬天都不會消停的。”趙四接過話茬道:“目前的話還需要大帥馬上讓張勝來找我,我會親自安排他進入安西,然後派遣暗衛來和他專門聯繫,並且在前期會將我們在安西那邊經營的部分關於昭武九姓後裔的暗線全部移交給他,必要的時候副首相那邊還會讓慕容家的二公子也進入安西。”

“玄影衛的事情你自己安排,厚純你負責去協調就可以了。”萬毅點點頭,對於這對計劃書當中玄影衛的那部分點頭道:“不過你們總參那邊膽子夠大的啊,這麼危險而且荒唐的計劃都敢往皇上那邊報啊?依靠玄影衛和飛鷹旅的力量就敢放空沙洲,有考慮過沙洲這邊一旦抵擋不住的後果嗎?而且你們玄影衛也是的,這麼確定能夠搞得定昭武九姓後裔?如果沒有達到預想的目標呢?我都奇了怪了,皇上怎麼會同意的?”萬毅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但是等到他一目十行掃完這厚厚一沓子紙張,頓時發現了其中的詭異之處。

“大帥,其實玄影衛這邊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趙四一句話差點讓萬毅直接站了起來,不過隨即趙四繼續道:“不過雖然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統領在權衡之後卻覺得有可行性,而且按照我們的估計和前期反饋過來的消息,至少我們能夠保證不會讓曹仁貴順利的打到沙洲城下,而且還能夠確保安西那邊會給曹仁貴和安西回鶻有力的掣肘,時時刻刻的拖着他們的後腿。”

趙四的這句話算是讓萬毅重新又坐了下來,不過眉頭依然緊皺,王厚純見狀忙道:“師兄放心,大軍走後沙洲交給我負責,要是丟了沙洲找我的責任。”

“皇上是不是有什麼計劃啊?不然怎麼這麼着急在安西境內進行決戰?”萬毅沉默半晌之後忽然朝着王厚純問道。

“皇上之前和首相那邊商量,準備明年在本土實施那個工業革命,準備用五年的時間在內地普及工業化,並且建立北方工業帶,聽說工業革命需要一個大市場,光靠國內肯定不行。”王厚純平時對於這些經濟發展什麼的並沒有關注,如果不是那天李玄清着重和大家解釋了一下,他根本都沒有在意這一塊。但是李玄清既然解釋了那就說明,李玄清的打算是儘快解決西北這一塊,而且王厚純隱隱然覺得,就算收復了安西,天策軍的步伐也不會就此停下。

“你的意思是皇上讓我們儘快解決安西,然後軍隊征討其他地方?打下那個什麼市場?”萬毅算是聽明白了王厚純話裡的意思,不過雖然他還是不明白這裡面的關係但是李玄清的急迫他還是感覺到了,所以放下計劃書開始認真考慮總參發過來的計劃。而萬毅的神色沉吟,王厚純和趙四對視一眼之後靜靜地坐在一旁喝茶。

“厚純,這個計劃我同意了。玄影衛那邊的所有計劃由你和趙四負責,包括張勝的安西營也由你負責調遣。”萬毅點點頭道:“三月份我會親自率兵前出伊州,將回鶻和曹仁貴的所有目光都吸引過去,以便於減輕你們的壓力,不過飛鷹旅那邊的行動是不是提前了?難道曹仁貴不會警覺嗎?”

“這個大帥可能誤會了。飛鷹旅在安西前期的動作對象全部都是指向回鶻人的,這樣實際上也是掩護張勝他們行動。這樣一來的話曹仁貴在回鶻人受到打擊之後才能夠放心的去招收昭武九姓後裔擴充自己的隊伍,由此才能夠開展我們的下一步計劃,激化和分化安西回鶻和曹仁貴的關係,並且在適當的時候釋放出其他消息,由曹仁貴的手交給安西回鶻,挑撥安西回鶻和高昌回鶻人的關係,爲大帥前出伊州做好準備。”趙四現在說的比起胡小四在長安的時候要詳細的多,而且趙四這邊已經有部分計劃已經通過快馬傳訊着手讓玄影衛去辦了。而且趙四還知道長安那邊的計劃,秦空下一步也會率領部分玄影衛精英和龍組成員作爲後援前來沙洲協助趙四,所以趙四此時手中的人手可謂是空前的充足,所以纔會在還沒有抵達沙洲的時候就開始下達命令着手處理安西境內的事情。

“你們的這個計劃倒是夠厲害的,一環接着一環,全部都是準備讓他們陷入自相爭鬥之中嗎?這樣一來彼此掣肘,從而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力,然後再渾水摸魚。老實交代,老九你是不是打算必要的時候將我們在沙洲空虛的消息主動泄露出去?如果曹仁貴沒反應過來的話。”萬毅瞬間明白了眼前這兩個傢伙以及長安總參的那羣人的想法,忍不住道:“你們這是在刀尖上行走。”

“這麼說師兄已經沒有意見了?”王厚純笑道:“我來之前總參那邊還在擔心師兄這邊如果通不過該怎麼辦,如果不是天翔攔着,估計天成那傢伙連這個都開始做替代計劃了。”

“我看啊,皇上是不是最終選擇了你的計劃?”萬毅搖搖頭笑道:“如果皇上不點頭你老九膽子再大也不敢來沙洲吧?不過老九你果然是你們幾個兄弟當中最喜歡出奇計的,老實說如果讓我再選一遍的話我還是覺得天成的計劃靠譜一點。”

“反正啊師兄你同意了,剩下的我就不管了。”王厚純笑道:“說說吧,我和趙四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吃飯了,萬大帥趕緊的拿點好處的出來吧。”正事說完了幾人也開始不再客氣,開始嘻嘻哈哈的準備吃飯。第二天一早幾人開始找到拓跋思諫,這麼大的計劃本來就要通知他,而且裡面還有內閣的部分計劃,不過相對於政務這一塊,其他的關於玄影衛和軍方這邊的具體計劃萬毅等人並沒有多說,拓跋思諫雖然之前也是軍人出身,但是畢竟脫離軍隊好幾年了。這麼驚險的計劃還是暫時不要透露太多,不過拓跋思諫對於內閣那邊傳遞過來的關於西北唐民的甄別辦法還是很感興趣。岑天時說的那種只要心向大唐的都可以直接頒佈大唐戶籍,這種辦法雖然和國內的那種嚴格的制度差距比較大,但是作爲過渡時期政策,拓跋思諫還是覺得很有實施的可能。所以拓跋思諫一口答應,贊成配合玄影衛這邊的計劃。

拓跋思諫這邊沒有問題沙洲這邊的軍政兩方面立即開始行動,這一行人甚至沒顧得上吃年夜飯,趙四從玄影衛抽調精銳人手進入安西配合飛鷹旅行動,而張勝這邊也率領之前的數千名老兵分組分隊由玄影衛掩護進入播仙鎮和石城,然後借道前往于闐等地,按照玄影衛前期蒐集的資料尋找昭武九姓後裔集聚地,而且張勝還親自帶隊一部分人尋找他以前在這一代混跡的時候接觸過的石氏後裔。按照他的記憶石國當年覆滅之後有一支輾轉好幾代來到疏勒一代定居,而且還有部分族人在巴爾思汗的領地之內,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北疏勒當地的回鶻地方部族打壓,張勝相信應該是比較容易拉攏的。而且現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曹仁貴在反唐聯盟的大旗之下說服了回鶻人答應他從各地的漢人以及那些漢人後裔選拔人手。這纔是張勝覺得自己可以成功的原因的所在。

而在張勝等人行動的同時,趙四這邊也在緊盯着曹仁貴的動作,暗衛開始摸排曹仁貴先期朝哪幾個地方動手,準備提前下手,這樣才能夠藉助曹仁貴的情報網。

張勝這邊和玄影衛動手挖人的同時蘇小虎經過長途跋涉之後決定在焉耆動手,焉耆除了本來就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之外還是安西回鶻和高昌回鶻兩部的邊境。安西回鶻在此地囤積重兵,一方面按照協議隨時額可以出兵援助高昌回鶻作戰,一方面也是在高昌回鶻的背後頂上了一把刀子。說起來在焉耆囤積重兵還是曹仁貴出的主意。這個內幕被蘇小虎等人知道之後促使他在此地動手,在邊境之地如果挑起大動作那麼將同時刺激雙方的神經,也會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此地。其實這本來是曹仁貴的初衷,安西回鶻的軍隊主力北上他在播仙鎮也更加安全。只不過的是趙四此時以及抽調了跟隨王厚純前來的飛鷹旅後補成員在李三兒的率領下悄然出現在播仙鎮的一個角落裡。

天啓四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在老百姓都沉浸在新年的氣氛當中,曹仁貴說服兩部回鶻人關閉了絲綢之路,原本冬季大雪封路之後愈發艱難的絲綢之路全部中斷。大批原本想趁着冬季進行緊俏商品買賣的商隊全部被堵在關卡附近寸步難行。沙洲這邊的倒還好,拓跋思諫得到消息之後立即讓萬毅這邊出動軍隊護送那些受阻而無法穿行的商隊回沙洲。但是石城那邊的情況可就不大妙了,大批量的商隊被堵在石城之內進出不得,如果原路返回的話那麼這些商品的損失可就大了,可是如果不能夠趁着春節將貨物送到沙洲,只怕以後生意都無法繼續了。

“趙四,商路被截斷,你們的計劃什麼時候啓動?”拓跋思諫在安撫了這邊的商隊之後找到趙四問道。他是提前知道趙四這邊對於絲路被截斷之後有反制計劃,所以對於今天商隊被堵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直接找到了趙四。

“副首相,我這邊隨時都可以啓動,政務這邊的基本政策和宣傳策略你派人做好沒有?”趙四見到拓跋思諫來找自己頓時明白機會來了,所以急忙站起身來道。

“你就放心吧,我已經全部做好準備了,而且還從河西那邊抽調了金城刺史丘義過來,專門負責這件事。這小子可是河西本地的大才,之前原本張全復打算推薦他接任河西省布政使的,只不過因爲西征這邊的大事緩了一下,這不讓他過來搞定這件事就可以名正言順擔任布政使大員了。”拓跋思諫的話讓趙四點了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們還等什麼?曹仁貴這一次我保證讓他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
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