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太子請戰

武德四年,七月十九日,劉黑闥於貝州起事,祭奠竇建德,自封大將軍,正式反唐。

消息傳出,舉國皆驚。劉黑闥本是竇建德的部將,李淵下令將竇建德斬首後,劉黑闥既憤怒,又害怕不能自保,於是召集竇建德舊部起兵,殺死唐朝官員,先後佔據歷亭、瀛州、觀州、定州、冀州、邢州、魏州、莘州等地。短短半年之間,劉黑闥就攻取了當年竇建德所佔據的地盤。

武德五年正月,劉黑闥於相州自稱漢東王,建年號爲天造,定都洺州,並且將以前竇建德任命的夏國文武官員,全部官復原職。一個新的政權,竟然在大唐的眼皮子底下建立了。

李淵見狀自然是龍顏大怒,好不容易平定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卻又冒出來了一個劉黑闥。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主動請纓,李淵雖然也想讓太子立功,但是擔憂劉黑闥來勢洶洶,還是命秦王李世民前去討伐劉黑闥。

三月,李世民帶兵於劉黑闥在洺水交戰,李世民倚仗洺水地勢的險要,重創了劉黑闥軍。河水洶涌湍急,劉黑闥進退兩難,潰不成軍。最終劉黑闥與範願等以千餘人奔於突厥,山東悉定。

洺水之役,斬首萬餘級,溺死者數千人,秦王李世民又立下了一大功勞。太子李建成問計於魏徵,憂心忡忡地說道:“非我怯戰,只是父皇並不相信我的能力。看來父皇,是對我不抱希望了。”

“殿下和秦王,一個能文,一個能武。劉黑闥來勢洶洶,陛下久經戰場,深知戰事險惡,故而駁回殿下您請戰的奏疏。”魏徵分析道,“陛下並非放棄殿下,而是對殿下寄予厚望,這才保全殿下。”

“戰事怎麼可能不兇險,只是父皇溺愛於我,我何時才能立下戰功?”李建成問道。

“殿下勿憂,陛下比殿下更急於想讓您立下戰功,只可惜時機未到。”

“何時纔是真正的時機?”

魏徵笑道:“殿下,無論何時,您都要積極請戰。陛下同意不同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您的態度。”

“先生一言,令孤恍然大悟。”李建成拱手道,“多謝先生教誨。”

魏徵猜測的不錯,比起李建成,李淵更着急讓大兒子立下戰功。在劉黑闥一戰中,他看到太子請戰的奏疏,龍心大悅,差一點就准奏了。只是李淵冷靜的分析了當時的戰況,保守起見,還是讓李世民出兵討伐。畢竟在戰事上,二郎確實比大郎厲害許多。

裴寂得知後,唉聲嘆氣道:“陛下啊,您就是對這幾個兒子太好了,纔會導致如今的局面。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陛下可有想過,您百年之後,太子如何自處,秦王又如何自處?您不僅是一個父親,更是他們的君主,請陛下以天下大局爲重。”

君父君父,君在前,父在後。先是君臣,再是父子。

然而李淵畢竟是開國皇帝,在他心中,他和三個兒子,先是父子,再是君臣。李淵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身份的轉變,他經常回想起當年稚子承歡膝下,妻子陪伴左右的那段靜謐時光。他愛大郎,也愛二郎,李淵想要一碗水端平,然而在帝王之家,是永遠不可能的。

李淵是個好父親,卻不是個好皇帝。

就在太子一黨的人都在暗暗惋惜之時,可能是上天開眼,並沒有絕斷太子立功之路。武德五年,六月,劉黑闥復借兵於突厥,來寇山東。

此等天賜良機,正是魏徵之前說的“真正的時機”,他立刻抓住機會,拉上王珪,一起向李建成進言。

魏徵道:“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勳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闥率破亡之餘,衆不盈萬,加以糧運限絕,瘡痍未瘳,若大軍一臨,可不戰而擒也。願請討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結山東英俊。”

這一次,李建成再次請戰,李淵又陷入了猶豫之中。

裴寂苦口婆心道:“劉黑闥不過是負隅頑抗,早已註定敗局,陛下何不讓太子殿下試一試?”

“劉黑闥不足爲懼,可是他借了突厥的兵力,不可小覷。”

“陛下就算不準備讓太子出征,也萬萬不可再用秦王。”裴寂說道,“不如,命齊王爲主帥,前去討賊。”

“四郎?”李淵沒想到裴寂竟然提議讓李元吉出征。

裴寂解釋道:“齊王這些年,經常跟着秦王出征,雖然戰績不如秦王,但也學到了不少本領。”

“要不是二郎罩着,朕怎麼放心他出去打仗。”李淵擺手道,“齊王做統帥還是太早了,他還不能獨當一面。”

由於當年李玄霸的死因成謎,李元吉又恰好在現場,於是齊王向來不被父親看重,被放養成了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後來李淵不是沒有讓給李元吉歷練的機會,讓他留守太原,結果李元吉在武德二年,把太原給丟了。

當時李淵差點沒被氣死,要不是左右求情,李淵定要狠狠打一頓李元吉。後來李元吉收斂了一些,不敢在父親眼皮子底下胡作非爲。

現在裴寂又勸李淵重用李元吉,而李元吉自己也上表,請求出戰。李淵思前想後,終於同意齊王李元吉討劉黑闥。然而他並不知道的是,齊王早就是太子陣營中的人了,裴寂推出了齊王,爲的就是給太子鋪路。

李元吉的戰績果然如李淵所料,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劉黑闥兵鋒不減,李元吉被打得節節敗退。旬日間劉黑闥悉復故城,復都洺州。

李淵大怒,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上疏請戰。十一月,劉黑闥陷滄州。時局危急,在裴寂等人不斷的勸諫下,李淵終於狠下心,下令讓太子李建成代替李元吉,成爲主帥。

幾經周折,李建成終於得到了出征的機會。然而更重要的是,李建成輸不起,此戰必須勝。

裴寂建議李建成帶上太子洗馬魏徵,雖然魏徵是文臣,但是他畢竟跟隨過李密、竇建德,在行軍打仗上應該不遜於其他謀臣。

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四章 修建運河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五十九章 軍禮下葬第八章 駿馬事件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九章 李淵提親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任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九章 李淵提親第三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一章 文帝駕崩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三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第四十一章 兄弟齊心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四十三章 攻克長安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五十八章 魂斷運河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二十六章 勤王之軍第五十八章 魂斷運河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六十三章 齊王元吉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八章 駿馬事件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三十章 獄中長談第二十六章 勤王之軍第八章 駿馬事件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十六章 李氏天子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四十二章 西進京都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三十四章 收買人心
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四章 修建運河第四十四章 擁立代王第五十九章 軍禮下葬第八章 駿馬事件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一章 功臣之爭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五十四章 虎牢之戰第九章 李淵提親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任第六十八章 父子相絕第九章 李淵提親第三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一章 文帝駕崩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三十五章 召集兒女第三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二十四章 雁門之圍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第四十一章 兄弟齊心第四十六章 江都政變第四十三章 攻克長安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四十七章 煬帝之死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五十八章 魂斷運河第二十三章 死因成謎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二十六章 勤王之軍第五十八章 魂斷運河第十五章 楊家叛亂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三十八章 聯合突厥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三十九章 齊聚太原第五章 赴任太守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一章 誅殺亂臣第六十三章 齊王元吉第四十九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十章 長孫無垢第八章 駿馬事件第十八章 李密逃亡第三十一章 勸說裴寂第二十二章 一家團聚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十七章 隱姓埋名第六十四章 兄弟猜忌第三十章 獄中長談第二十六章 勤王之軍第八章 駿馬事件第十二章 世民娶妻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十三章 高麗戰爭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十一章 竇氏病危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十四章 竇氏病逝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二十一章 建成續絃第五十七章 平定山東第六十六章 秦王中毒第六十章 太子謀反第二十九章 結交謀士第三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六十五章 東宮夜宴第二十七章 發兵救駕第十六章 李氏天子第二章 仁壽宮變第四十二章 西進京都第五十章 李密降唐第六十九章 玄武喋血第三章 楊廣登基第三十四章 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