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夜視儀的夜戰兵還能稱之爲夜戰兵麼?
這無疑是個模棱兩可的概念。如若自己和自己的戰鬥小組繼續被安排在危險的偵察前沿,林恩也不會覺得奇怪,好在現實不算太殘酷,他和他的戰鬥小組抵達陣地右翼,任務是對付蘇軍步兵。
蘇軍坦克戰鬥羣有着令人生畏的攻擊力,但他們的步兵……林恩從未懼怕過。
與齊格勒少校所指揮的突圍部隊會合後,弗塔根中尉騰出兩輛半履帶式裝甲車將戰地記者愛娃.符特里奇、兩名女護士以及重傷員提前送往第5山地軍的防區,其餘部隊則留下來接應從奧拉寧堡突圍的後續部隊——雖然知道這樣的選擇非常冒險,但他和齊格勒少校仍然盡職地做出了決定。
經過清點,合兵一處的德軍戰鬥部隊共有“夜豹”1輛、四號j型坦克8輛、三號g型突擊炮5輛,除去先行撤離的傷兵,仍有戰鬥步兵162名,裝甲車4輛並150毫米迫擊炮2門。齊格勒負責步兵部隊,弗塔根負責裝甲部隊。
距離天亮還有大約一個小時,奧拉寧堡方向槍炮聲陡增。
以這樣一支部隊的實力,沿着道路光明正大地向奧拉寧堡推進並不明智,兩位指揮官遂決定依託公路設伏。
伏擊陣位由年輕的弗塔根中尉部署。
與傳統作戰思路相反,弗塔根並沒有把主力部署在靠近道路的正面區域,留在那裡構築臨時陣地的僅僅是兩輛三號突擊炮、一輛裝甲車和半數的普通步兵——齊格勒少校親自坐鎮指揮。
真正的精銳,坦克,集中部署在了戰線的側翼,尤其是林恩恰巧所在的右翼,埋伏了“夜豹”和5輛四號坦克,弗塔根所乘坐的裝甲指揮車也在這一側。
之所以覺得是“恰巧”,是因爲林恩知道自己現在的表現以及實力遠不足以讓戰地指揮官們視若珍寶。經驗豐富的步兵在戰場上一抓一大把,“夜豹”這種精銳而稀有的裝備纔是他們眼中真正的王牌!
本着學習的純正目的,林恩有意靠近弗塔根的裝甲指揮車,看他如何調兵遣將。
不多時,先前派去的摩托偵察兵回來報告:一支大約五十人規模的德軍突圍部隊正朝這邊撤退而來,一支實力不強的蘇軍部隊亦尾隨而至。
弗塔根幾乎毫不猶豫地下令:“聯絡他們的指揮官,讓他們引着敵人沿大路過來!”
穿着黑色風衣的摩托偵察兵亦是戰場上最靈便的通訊員,自從二戰以來,德軍的大小戰役從不缺少他們的身影。
敵人將至,弗塔根並不催促他的坦克手們返回座駕,而是讓他們繼續往坦克上安插枝葉枯草——一旦天亮,蘇軍的戰機很快就會重新執掌戰場制空權,屆時地面上的德軍裝甲車輛將成爲蘇軍強擊機的可口美食。
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德軍裝甲兵們只能依靠僞裝來保存實力。
隨着槍炮聲的迫近,視線中很快出現了跳躍的火光。恰逢黎明漸去,天色從完全的黑暗轉向濛濛的灰色,可視距離也從伸手不見五逐漸向遠處延伸。
同樣是臨近戰鬥,林恩卻沒有了在城區時的那種緊迫感,尤其當這一輛輛四號坦克棱角分明的輪廓從黑暗中顯現出來時,心裡有種奇妙的踏實感。
一種武器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於它的實戰發揮,有時候,心理作用比殺傷力本身更有意義。
很快的,撤退而來的德軍士兵們終於出現了視線前方,林恩用普通狙擊步槍的瞄準鏡一看,這些人個個步伐踉蹌、狼狽不已。
當初自己剛剛從奧拉寧堡城區撤出的時候,大概也是這幅模樣吧!
與這支德軍部隊相距四、五公里處,一支蘇軍部隊果然緊緊相隨。他們以兩輛t-34打頭,跟了一溜的裝甲車和卡車,若不是一小部分德軍拖在後面竭力阻擊,他們恐怕早就追上前面的德軍突圍部隊了!
蘇軍部隊很快就進入了坦克炮的最大射程,弗塔根中尉仍沉穩地端着望遠鏡,遲遲沒有下達戰鬥命令。直到蘇軍抵近齊格勒少校組織的臨時陣地前,炮聲才終於響起。
一對一單練,三號突擊炮怎麼也不是t-34的對手,然而打伏擊,有經驗的炮手都會選擇把握較大的距離和位置開火。
最前面那輛t-34旋即在道路中央趴了窩,第二輛略作反抗,也沒能逃脫被殲滅的命運。
接下來,突擊炮開始逐一對蘇軍車隊前部的裝甲車“點名”,它們一輛接着一輛被打爆,從側翼看去,這就像是在燃放煙花。
德軍150毫米口徑的重迫擊炮也算是威力較大的武器,由它們發射的迫擊炮彈一發接着一發落入蘇軍車隊,直接炸燬卡車一輛、炸傷若干,並迫使剩餘的蘇軍卡車倉惶調頭撤離。
下車戰鬥的蘇軍步兵人數不少,他們眼見德軍設有陣地,又配備了突擊炮,嘗試性的進攻後便迅速後撤到了安全地帶。
在林恩眼裡,弗塔根簡直就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老獵人,以可怕的沉穩觀望那些蘇軍士兵和殘餘卡車不斷後撤,直到脫離戰鬥接觸。其實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只要他一聲令下,部署在兩翼坦克和步兵隨時可以截斷敵人後路,全殲這支蘇軍部隊易如反掌。
半個小時之後,弗塔根等待的獵物,一隊蘇軍坦克,終於出現在了道路盡頭。
可天色漸亮,部署在前線的蘇軍飛機隨時可能出現,第5山地軍的指揮官不也說只能堅持到天亮麼?林恩心裡很是疑惑。弗塔根這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優秀的指揮官可不在自己人面前故弄玄虛,不一會兒,弗塔根讓通訊兵向隨行的步兵戰鬥班排傳達指令:戰鬥開始後,步兵應緊隨坦克,在戰鬥過程中擊殺任何試圖靠近坦克的敵人步兵;若沒有敵人步兵靠上來,則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分散敵人裝甲目標的火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旦戰鬥結束,必須毫不猶豫地跟隨坦克撤退,不得擅自打掃戰場或追擊敵軍。
聽了這些指令,林恩終於對弗塔根的意圖有了大致的判斷:要打就要打一仗狠的,讓蘇軍指揮官感覺到痛,讓他們在調集大部隊進攻之前,不再無所顧忌地以小股裝甲部隊追獵德軍撤退部隊。這樣一來,應該是有利於第5山地軍所屬各部隊有序撤離陣地的。
先前遭到痛擊並後撤的蘇軍步兵們見己方坦克前來,非常雀躍積極地加入到了進攻序列之中。在他們的指引下,排頭的蘇軍坦克在距離先前被擊毀的同伴還有近兩千米的距離上就開始炮擊了,高爆彈以大角度的弧線越過公路飛入側旁的林地,在德軍突擊炮先前藏身的位置附近徒勞地轟起樹枝泥屑。
弗塔根以無線電通知各車做好出擊準備。
沿公路推進的蘇軍坦克一邊行進一邊開火,等到靠近同伴的殘骸,便離開公路進入側旁的田野,以鬆散但能夠相互呼應的戰鬥隊形向德軍陣地推進。這時候,兩輛移換了潛伏位置的三號突擊炮從容開火,它們的炮擊依然非常精準,只是在距離稍遠的情況下,由48倍徑75毫米炮發射的穿甲彈並不總能夠穿透t-34的堅厚裝甲,因而由十餘輛坦克組成的蘇軍戰鬥部隊優勢明顯。若是任由戰鬥發展下去,它們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會從德軍臨時陣地上碾過,也就在這個時候,弗塔根中尉發出了作戰指令。
在沉悶卻令人愉快的轟鳴聲中,噴塗着灰綠迷彩色的德軍坦克發動了——有着“德意志軍馬”美稱的四號坦克可不是虎式和虎王那樣難伺候的主,它們離開潛伏位置後即迅速朝蘇軍坦克側後方包抄而去,隨行步兵們非得奮力奔跑才能跟上它們的節奏。待到進入千米射程,德軍坦克開始展現它們拿手的射擊技巧。一輪炮聲之後,道路那邊便有兩輛t-34冒起了濃煙。
意外地遭到了德軍的三面夾擊,蘇軍坦克手們顯得忙亂失措。調頭迎擊一面,薄弱的側後部卻又暴露給了其他方向上的德軍戰車,加上隨行的德軍步兵奮勇爭先,剛剛還對蘇軍有利的戰鬥形勢立即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