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

“四爺,這是截至昨日收集到的百貨價目。”劉統勳揉着熬得有些發昏的眼,將厚厚幾大冊簿子輕輕放在弘曆案頭,笑道:“除了竹木、玉器、轎槓、綢緞幾樣,連醬油、醋、柴、茶、青菜也都造了進去。沒有師爺,都是我親手抄錄下來了。這樣爺查看着方便些。”

弘曆點點頭,一本一本地瀏覽,有的地方含笑一帶而過,有的地方卻看得很細,時而閉上眼好像追憶着什麼,口中喃喃有詞,也不知唸叨些什麼,足有一個時辰纔看完了。他恍恍惚惚地站起身來,臉上帶幾分剛剛睡醒的惺鬆和平靜在屋裡轉悠了幾圈,對正襟危坐看着自己的劉統勳道:“幾份冊子,叫人謄錄一份留下。你這份原件,密封呈送皇上。”

劉統勳愕然,張着口盯着弘曆,半晌才道:“奴才明白!”

“你未必明白。”弘曆一笑,說道,“這裡就我們兩個人,我不妨直言告訴你。我很討厭田文鏡這人,我又不得不承認他是清官、好官,難得的能員!這個話你曉得就是了,說出去我是不認賬的。”

“四爺!”

“你看看這糧價,”弘曆隨手翻開一本,指着一欄說道,“麥價三錢四。去年是三錢七,前年遭災,六錢;大前年田文鏡把麥價由六錢降到四錢五,通常這時的麥價都在六錢五、六錢上下。這就是說,田文鏡主持河南政務,遭災年糧價與過去的平年彷彿——三錢四,太便宜了,和江南豐年的米價差不多。可還要想到,河南小麥就要開鐮,糧店老闆要騰倉,賤售是當然的,他們就在本地,如果河南今年小麥歉收,他就要屯積居奇了。還有你看,王二麻子鐮和本地蔡家鐵鋪鐮,價錢一樣,都是五個制錢。把王二麻子的運費刨除,本地鐮還貴半個子兒,你不要小看了這個——你笑什麼——這是民計民生!”劉統勳笑道:“奴才焉敢笑爺,奴是覺得有意思。這個本子再沒想到這麼大用場和學問的。奴才讀書兩榜進士,聖人書裡沒講這些經濟之道呢!”

弘曆仰起了身子,清秀的雙眉慢慢蹙起,良久才道:“聖人設道,鳥瞰萬方萬物,豈能津津於這些細務?其實《大學》裡頭一句講的就是這個。‘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教化臨民,精勤求善,都融在這個‘道’中。”他頓了一下,“有人以黃老無爲之說勸皇阿瑪,說是‘無爲而無不爲’,似乎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其實不懂得道不是死的,是如氣如水般在流。天下繁瑣,應該以寬疏糾治;天下疏縱,該繁瑣時小事也得留心。所以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朱師傅一開講先給我們皇阿哥進的,就是這一課。”正說道,見俞鴻圖自外忙忙走進來,一邊在天井裡行禮,口中道,“四爺,奴才在張興仁那裡說事兒,邢建業剛剛見着奴才,來遲了些,請四爺恕罪。”弘曆笑道:“不遲,現在天長,離天黑還有兩個時辰呢;我要到黃河大堤上去,我們騎馬,一邊看堤,一邊說話吧。”一邊說着,一邊出了堂房。劉統勳剛說了聲“四爺——”弘曆笑道:“沒有什麼迴避的事,你也一同走走。”邢家兄弟一直候在西廂廊下,忙不迭便到後院牽馬,又佩了兵器,也都騎馬遙遙尾隨。

“四爺,”俞鴻圖上馬,隨轡縱送着,憂思忡仲地說道,“據奴才看,開封科場肯定要出事。”他身後的劉統勳驚得身上一顫,卻聽弘曆道:“這我心裡有數。你沒聽張植梅怎麼講?”俞鴻圖左右顧盼了一下,說道:“我和張興仁談了,罷考。是大清開國從來也沒有過的,就是前代也很罕見,請植梅兄留意。他說他已經出榜曉示,凡有無端釁事、騷擾考場的一概要嚴加追究,法無寬貸,我把面門開得大大的,大家不來考,有什麼法子?——看樣子,張植梅是拿定了主意,要瞧田文鏡的好看兒?”

弘曆看着小巷中稀落的行人,許久才道:“這個張興仁不識大體。他忘了自己是學政,是主管河南學政教化的朝廷大員!”俞鴻圖道:“聽他話音,衡臣相公給他有信。他說,我這個叔爺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張廷璐是手長,犯了賄賂,拿我和他比不是笑話兒?有人說我仗了張廷玉的勢才和田文鏡挺腰子,其實只要看看我的履歷,要不是張廷玉矯情,我豈止作個一省學政?人說我是樹下歇涼,我還覺得我這棵草叫他遮了陽才長不高呢!”劉統勳忙問道:“張興仁還是張廷玉族裡的?”弘曆點頭嘆道:“是五服內的族叔族孫。張廷玉一代名相,族裡人既沾他光兒又吃他虧。”

他頓了一下,又問:“臬司衙門那邊怎麼說,查出挑動秀才罷考爲首的沒有?”

“我先去見柯英。”俞鴻圖緊繃着面孔,“河南這些官兒都是些油錘,又滑又硬。他說,士子罷考是學政衙門的事,就是拿到人犯,也歸張興仁審理。這事既有律條又有成例,臬司衙門管不到。”劉統勳嘆息一聲,說道:“這裡和江南風氣相差太大了。我覺得一進河南,人人講的都是‘門路’,人人後頭都有個‘後臺’。中州之地,物華文明最早的,怎麼出來這種陋習,真真令人納罕。”俞鴻圖笑道:“這也沒什麼希奇,離北京近麼,騎快馬兩天兩夜書信一個往返!北京那邊扔一聲石頭,直隸河南就能聽到響兒。那邊窗戶紙破了,這邊就吹風。這就與江南不同。”

弘曆沒言聲,他心裡也有同感:李衛那邊事權一統,講究的是政績,雖然也有人事擾攘,官場氣也還正。田文鏡銳意革新政治,卻又處事僵板,乏了人情味兒,一味硬來,弄得自己四面楚歌。正思量着如何見田文鏡促膝談談,俞鴻圖在馬上揚鞭指着前頭,說道:“這是鐵塔,再過去那高高的土龍,就是懸河了!”弘曆一怔間擡起頭來,這才猛地發現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郊外。

此時天已向昏,高高的河堤幾乎於鐵塔塔尖平齊,像一道沒有堞雉的長城,烏沉沉壓在河岸,由西而來綿遙向東逶迤伸去。悶響的河嘯彷彿帶着紫褐色的水氣隔堤瀰漫過來,與帶着水腥的河風掃蕩着堤內廣袤的沙灘。沙灘上青鬱郁的花生秧,碧幽幽的西瓜地,和東一片西一片已經發黃了的麥田,彷彿經受不住這令人發悸的河嘯和薰風,受驚了似的隨風蕩擺着,不時發出瑟瑟的抖動聲。西邊遠處落日正在閉合它最後的餘輝,不甘沉淪似地在邙山的剪影間掙扎着降落下去。弘曆踏着之字形的臺級登上土堤,卻又和在堤內的心境不同。田文鏡說的一點也不誇張,從堤頂到河牀,裡邊全都用大條石包面嚴嚴實實砌了,一色的石灰勾縫,幾處凹灣間弘曆摳那石頭,竟然一塊也不鬆動,細看居然用的糯米粉漿灌的縫。此時菜花汛尚未過完,河堤上半截過水的痕跡宛然猶在,已經落至半槽,放眼向對岸不到一里寬的堤岸望去,渾黃的激流裹挾着雜草、河藻,打着旋兒,一瀉東下,涌浪是有人來高,彷彿無休無止地,從河心洶洶排水而來,在堤上激起兩三丈高的水花,又無可奈何地退回去,浪聲漂沒在可怕的嘯聲中,像一聲聲嘆息被閉掩得無聲無息。

“真是壯觀!”弘曆的袍角被堤頂的勁風撩得老高,眼中閃着驚喜激動的微芒,回頭對從侍在側的劉俞二人道,“你們看看,這要費多少工,化多少錢?田文鏡縱然來河南什麼都沒幹,這條堤也就功德無量。他就一千條錯了,這一條仍夠個模範總督!”“四爺說的是。”俞鴻圖也湊趣兒道,“聖祖爺時治河能臣靳輔陳璜,畢生也沒有建起這重大堤,奴才也是這麼想,老百姓不堪勞役,逃荒還可以再回來。一丟兒秀才罷考,還可以等下一科,那是什麼吃緊的事?真該叫攻訐田文鏡的人都到這裡來瞧瞧!”劉統勳什麼也沒說,陶醉了一樣眯着眼盯着遠方,直到弘曆招呼下堤才驚醒過來,偶轉臉向東望去,見一個人揹着手踽踽沿着堤頂走,忙道:“四爺,那個人像是田制臺呢!”衆人一齊回頭,盯了好一陣,那人才走近了,果然是田文鏡。他一邊走一邊眺望河景,沒有留心到弘曆一干人。直到兩丈遠近,弘曆纔在堤腰高聲道:“田抑光,口裡喃喃地,跟誰說話呢?”

“是四爺呀!”田文鏡猛地一呆,才認出來,碎步下到堤腰,臺級上不便下跪,只恭身爲禮,說道:“心裡悶極了,到河堤上走走我就心寬些。”

弘曆望了他一眼,田文鏡臉色青中透黃,頭髮都被河風吹得有些蓬亂,額前嘴角滿都是刀刻一樣的皺紋,卻是凝固了的石像一樣一動不動。此刻離得極近,他才留心到這位總督竟滿手都是老繭,手背已都松樹皮一樣粗糙。弘曆不由得心裡一縮,說道:“悶了,我就在開封嘛——”猛地想起自己曾下過逐客令的,便不再言語,一級一級漫步下到堤內。

“方纔四爺問。”田文鏡面無表情,漫不經心地跟着弘曆在麥田埂上走着,徐徐說道:“奴才是跟皇上說話。有些人,有些事我死也不明白,有些人坐而論道口似懸河,一點實事不做,偏偏左右逢源青雲直上,有些人苦死累死一心想爲朝廷爲百姓做點事,反而遭人唾罵。有些人做事駕了順風船似的,揚帆就起,破浪乘風毫不費力;有些人做事處處掣肘,處處坎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討不了好去……奴才……好恨自己無能……”

這是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話題,弘曆低頭思索半晌,問道:“出了什麼事?”田文鏡因見前面一個老農在刈麥,口張了張沒有回答。弘曆也不再問,徐步上前,輕聲問那老農:“老人家,您怎麼開鐮這麼早?”

“這片種得早,地勢高,已經熟了!”老人只顧低頭割麥,沒想到這時分會有人跟自己講話,嚇得身上一抖,直起身子,見幾個陌生人不像歹人,臉上纔沒了戒備之色,雙手用麥稈挽着捆麥“腰子”,說道:“我是叫水嚇怕了,年年種的,快熟時候就彆着鐮在地邊上轉,熟多少割多少。”

弘曆看他割過的地,東一塊西一塊,鬼剃頭似的,凡沒有熟透的都留了下來,不禁一笑:“你好勤謹會打算。兒子們呢?他們就累你老爺子獨個兒?”

“他們說今年不會過水,再等兩天割也不要緊,就不來了。唉,這些年輕人……”

“你看今年會不會破堤呢?”

“不會。”老人瞟一眼大堤,頭也不擡起說道,“有一年我們全家合計好第二日開鐮,當晚一場雨,河漲了,衝日塌了。從此熟一鐮我就割一鐮,我是叫嚇怕了。”弘曆一門心思想安慰一下身邊的田文鏡,遂道:“你得謝謝這道大堤,不是它擋住洪水,今年你麥田早沒了。”老人道。“我得謝老天爺,修堤時沒把命搭進去!”

弘曆便覺訕訕的,又問道:“這地一畝收多少麥子?”

“也就一石五斗吧。”

“這算好年景吧?”

“好年景要打到兩石。”老人用草帽扇着敞開釦子的前胸,說道,“今年只能算箇中等,沙土地,得要肥料。草肥、糞肥、薰肥越多越好。別看地薄,照樣出糧食。可惜我們沒錢,買不起糞肥呀!”田文鏡忍不住插口道:“開封城東專設了糞肥場,一文錢一擔,算便宜的了吧,一畝買他幾十石撒了,這裡又不缺水,那就是鐵定的旱澇保收地!”老人苦笑道:“田制臺不會盤算。他光知道造肥,沒看看肥場離地有多遠,一來回四十里,百里百斤一吊一的價,豆腐盤成肉價錢了。腳力錢也是錢吶!”

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171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179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
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171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40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2)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179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