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2)

兩個人一滿一漢,都是宰輔城府,講究的喜怒不形於色,心裡咬牙嘴上開花,看似辭氣和平地商議,其實劍拔弩張寸步不讓,已到了圖窮匕首現的關頭!馬齊微睨隆科多時,正遇隆科多盯過來,目光一觸火花四濺,都又避閃開來。馬齊正要回話,卻見允祥帶着豐臺大營的參將張雨登樓上來,因笑道:“你看看,十三爺這不是好好的麼?不請自到了!”說着便起身,隆科多也只好起身,含笑着說:“王爺到底年輕,前兒我去探望,還喘得起不來呢……只是氣色還不好,怎麼說出來就出來了?”允祥卻沒理會兩個人寒暄,一擺手命張雨侍立左側,板着臉徑直上首南面而立定,輕咳一聲,說道:

“有旨意。馬齊隆科多聽宣!”

兩個大臣驚得張大了口,半晌才合攏來,馬齊心裡鬆了一口氣,隆科多卻一顆心頓時吊起老高,額前滲出細密的汗珠——忙都一提袍角伏地叩頭道:

“萬歲!奴才恭請聖安!”

“聖躬安。”允祥表情呆滯,漠然看了看面前兩個人,口中宣道,“聖駕昨日戌時已經返京,在豐臺大營駐駕。命我傳旨:速着隆科多馬齊前往面見,欽此!”

隆科多和馬齊同時怔了一下,忙伏身叩頭領旨,站起來對望一眼,都沒有說話,心裡卻轉的是同一個念頭:原來你早已知道皇上回來,故意兒給圈套讓我跳!允祥宣過旨,顯得十分隨和,笑道:“兩位宰輔,是不是意見不合,在鑽牛角尖兒呀?”一邊說,就咳。馬齊道:“園子外頭有兵,十三爺想必是看見了。隆公要來接防,是我攔住了,就是這個過節兒。”

“我們頭上是一個日頭。”允祥打頭下着樓梯,漫不經心地說道,“大臣意見不合,常有的事,什麼大不了的?八哥、我,還有兩個皇阿哥都在北京嘛!方纔進來,我已訓斥了劉鐵成,園內侍衛親兵不許集結,各回崗位。僵持不好,有事慢慢商量,和氣致祥——舅舅,你說是麼?”他忽然站住腳,回身笑問隆科多。隆科多滿心轉着念頭,見了雍正如何對答、如何辯解、怎樣參劾馬齊……一團亂麻似的,允祥的話統沒有聽見,乍然兜了這一問,竟不知說什麼好,張皇了一下才道:“十三爺說的是。”

三個人帶了一大羣太監出園,卻見允剛剛從大轎哈腰出來,便站住了。允專爲壓制馬齊而來,見允祥在這裡,大覺意外,忙道:“你不是病着的麼?昨兒他們還告我說你牀也起不來的。這大毒日頭底下,犯了暑氣可怎麼好?”允祥看了一眼步軍統領衙門的兵,一千多人列成方隊挺立在園門口空場上,一邊招手示意李春風過來,口裡說道:“身子不受用,就不給八哥請安了。前兒八哥送的人蔘、銀耳都收了。你自己也病着,還惦着我——我是來傳旨的,皇上和衡臣相公已經回京,在豐臺大營接見他們。您是議政王,既能走動,也該去叩見的。”允先是驚得一震,隨即安詳地一笑:“唬我一跳!皇上竟已經回來了?我還以爲聖駕還在山東呢!既如此,我當然要叩見的。”李春風早已過來,此刻見是話縫兒,忙上前打千兒道:“十三爺,您叫我?”

“這不是李春風麼?”允祥笑道,“記得你在西山銳健營爲差,幾時調九門提督衙門的?你十七爺去了古北口,十三爺病着,就捨不得過來請個安。真個誰養的狗看誰的門了?”李春風忙笑道:“奴才去年五月調步軍統領衙門,還是爺批的札子呢!幾回到王府請安,您都不在,聽說您病了,府上人更不叫見,位份擺着,也是沒法子的事。瞧十三爺氣色——”“噢,我沒什麼,這不好好的麼?”允祥笑着打斷了李春風的逢迎,張着眼看了看黑鴉鴉的三個方隊,努嘴兒道:“那是你帶來的兵?”

“是!”

“多少人?”

“一千二百!”

允祥“嗯”了一聲,說道:“兵帶得不壞,滿有規矩,你出息得不錯了!”“這都是十七爺的教誨,十三爺的提攜。”李春風忙賠笑道:“奴才自己有什麼能耐?”允祥撲哧一笑,說道:“這碗米湯灌得有味兒!——去吧,老熱的天兒,太陽底下不能站久了。帶兵兩個字,一個‘嚴’一個‘愛’——叫他們散了,雙閘堤邊大柳陰下歇着待命。”

“扎!”

李春風單膝跪地一叩,起身便退了過去。在隊前發了幾句口令,便聽軍士們輕聲鼓譟歡呼,鬨然而散,原本肅殺得緊張的氣氛頃刻之間化爲烏有。隆科多見這個牙將連自己這個主官問都不問一聲,就執行了允祥的命令,氣得臉色煞白,又聽允祥連連招呼衆人上轎,只好憋了一肚皮氣升轎,隨着允允祥的鵝黃亮轎迤邐向東南——豐臺大營而來。

允允祥等人一溜大官轎在豐臺大營轅門口停下,便見畢力塔迎了上來,笑着給兩個親王請安,說道:“卑職的中軍帳已經騰出來,萬歲移駕那邊,這會子正和方先生張中堂說話呢!旨意王爺和大人們一來就進去,不必在這裡候見了。”言畢,向馬齊隆科多一注目,算是行禮,馬齊沒有理會,肅立聽了旨轉身便走,隆科多卻陡地一陣心寒,覺得有點大事臨頭的感覺:方苞允祥張廷玉都是鐵桿兒忠臣,馬齊是對頭,畢力塔這次也得罪得苦,三貝勒烏龜不出頭,至今連面也沒露,自己手裡連一點底牌沒有,誰知這個廉親王不會“舍車馬保將帥”,跟着衆人把自己往死裡治?原來心裡存着那點子“光明正大”的心思,到這地步兒越想越靠不住了。眼見營內三步一哨五步一崗,這極平常的關防威儀,也覺得是衝自己來的,驀然間心頭撞鹿般亂跳,已是冷汗熱汗交流滿頰,恍然聽允祥在營門待畢力塔:“熬幾鍋綠豆湯送暢春園門口,給李春風的兵解暑……”他再也不敢多想,跟着衆人踽踽進了軍營。允祥已從後頭跟上來,隨着允身後登了大軍中堂,躬身立在滴水檐下,正要報名進去,卻聽雍正在裡邊笑道:

“大熱天兒,規矩減些兒罷,都進來說話麼!”

幾個人互相略一注目,允祥允打頭魚貫而入,頓覺身上一陣清涼——屋內四匝都用大條盤垛了冰塊——允祥是個病軀,竟打了個冷顫兒,允已領頭兒叩下頭去。因雍正已吩咐過,幾個人只叩了三個頭便起身退到一邊跪下。馬齊在外邊因陽光刺眼,進來時一片昏暗,此時才仔細看,見雍正戴着白羅面生絲纓冠,青實地紗袍外套藍實地紗褂,腰間束一條金鑲藍寶石紅綠碧琊馬尾鈕帶,端正坐在案邊,旁邊方苞張廷玉都是一坐一立。正想着如何報說和隆科多的爭執,允卻先開口說道:“方纔進來太暗,這會子纔看清了,皇上聖顏甚好,只是清減了些,似乎也曬黑了點。這些天快馬一天一報,說皇上還在山東,說實在的,臣弟心裡有點懈,想着鑾駕少說也要五七日才能回,原來皇上竟是微服回京來了。親民,固是好的,但皇上萬乘之軀,白龍魚服在外,出丁點兒差錯,可怎麼好呢?”說罷又是哭又是拭淚。見他用情如此真摯,張廷玉心裡一陣慚愧,隆科多卻是一陣寒慄:八王爺如此奸詐,就登極也不是個好侍候的主兒!

“難爲你們想着了。”雍正含笑擡了擡手,示意衆人起身,“坐在乘輿上走馬觀花,能瞧出什麼名堂?朕又惦記着年羹堯入城典儀,所以索性和廷玉扮成商客回來,差點兒連這豐臺大營都進不來!”說着便笑,又嘆息道:“這次出巡得益良多啊!小飯店裡用用餐,才曉得朕的制錢還沒有真正流通;一兩銀子只能兌八百制錢,庫裡積羅盈案堆的卻都是新鑄的錢!還有,佃戶們爲少繳糧,把地都寫到了縉紳名下,朝廷沒得一分實惠,都便宜了那些不納糧的土地爺們。朕若一味垂拱九重,不肯輕出御輦,這些利弊何年何月才能知道?馬齊,限令各皇商、鹽稅、錢莊,平準庫糧一律不準收白銀,改收制錢的政令下去了沒有?”

馬齊見氣氛如此和緩,也爲錯疑了隆科多,心裡多少有點懊悔,見皇帝問,忙賠笑道:“廷寄頭十天就發了各省,是臣和隆大人合印發的。有的省份如兩廣雲貴,現今還未必收到呢。至於官紳納糧,田文鏡已在試行,遵旨稍後再辦。”“嗯,好。”雍正啜一口茶,又轉問允,“老八,說是病了,可好些兒了?”

“承主上關愛。”允身子一欠忙道,“臣弟是受了些熱,頭暈些,今兒剛剛好了出來視事,恰就主上回來了。”“這就是緣分吶。”雍正似笑非笑,淡淡說道,“既好了,有些事還要倚重你多料理料理。允這幾日就隨年羹堯回來了,勞軍的事要偏勞你了。旗人分田的事看馬齊轉過來的摺子,仍舊是個不成。還有允、允,朕並不爲懲罰他們,他們和虧空官兒們牽扯太多,在京不遵政令,怎麼就怨天怨地?細究起來,他們沒有罪麼?這些事你該勸勸,大約他們還聽你的些兒!”說着,臉上已沒了笑容,搭着眼皮只啜茶不語。允滿腹心思原也是如何應付搜園的事,沒想到雍正從這頭挖剔自己的不是,垂頭思量了一下,揀着容易的回答道:“勞軍的事臣弟和隆馬二位會同十三弟不知商議過多少次了,斷不致誤事的。現就年部回京駐紮地,實在沒個好地方,大熱天兒也不宜徵用民房,十三弟病着,臣弟和舅舅商議,可否請豐臺大營勻着些兒,左右三千人,不是難事。”

“嗯。”

“旗人屯田的事也差不多辦下來了。在京閒散沒有職分的旗人三萬七千多,每人分田四十畝,都在順義密雲京畿這一帶。都是上好的地土,離家也近。”

“嗯。”

“至於允、允,也確有他們難處。”允原打算從旗人分田自種這個題目上把話岔開去。誰都知道這班子八旗子弟各有旗主,親套親、人連人一直到幾個鐵帽子王爺跟前,人人都不是省油燈,這上頭打擂臺,就引得皇帝掉轉矛頭和八旗旗主去對花槍,不想雍正卻只一味地“嗯”!允無可奈何,只好咽口唾沫說道:“允在口外水土不服,常鬧肚子,上回寫信給十三弟,已經瘦成一把乾柴,想求十三弟奏明,請旨回京調養。十四弟主上是知道的,性氣高些,心裡不快是有的,並沒有敢怨恚朝廷,他辦事還有些章法,這裡我也想代十四弟討情,回京嚴加管束也是可行之道。”說罷便看雍正。

雍正聽了沒言語,半晌才冷笑一聲,說道:“朕在外頭櫛風沐雨,巡河工,訪民情,你們敢情坐在北京糊弄朕?!聽起來倒是頭頭是道,其實真的是這麼回事麼?旗人,十個裡頭連一個真去的也沒有,分的田有的租了別人種,還有的竟賣了!朕想叫他們變得有用些兒,反倒弄得他們更有錢吃喝玩樂!老十有病,老十四也有病,這朕都知道,但他們害的都是心病,心病好了,身子骨兒自然也就好了。朕登極以來連抄了一百四十多官員的家,這一次硃批抄李熙二十四家,早在出京第三天就批給了你,爲什麼至今還寄發不出去?嗯?”

他辭色間並不嚴厲,只是侃侃而言,但句句聽來都像刀子一樣,犀利得令人心悸,連允祥在旁聽着,也覺心裡不安,生怕他雷霆大怒,當場就處置允。

“回萬歲。”允最怕的是雍正徹底追究隆科多,說這些事,他心裡更覺不安,因一橫心大聲道:“其實臣弟不說,萬歲也知道,這些差使都是極難辦的!先帝爺何等英明?萬歲何等剛毅?施世綸何等清正強幹?從康熙四十六年清理虧空,十八年了,那裡就一蹴而就了?本來已經人心不安,李熙七十多歲的人了,有擎天保駕功勳,還債已經還得精窮,再抄家,不怕寒了臣子們的心?要這樣,我才菲力薄,實在辦不來,甘願也去守陵,請皇上另委能員,以免我誤國之罪!”

允號稱“八賢王”又名“八佛爺”,平素是最溫文敦厚,人前不說一句刁話的。今日在這個鐵腕帝王面前竟如此挺腰子,驚得衆人愕然相顧,臉色煞白。一時間,靜得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

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07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1)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
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87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07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1)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26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