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

允祥慢慢站起身踱到窗前,隔玻璃望着外面。外邊起了風,蒼黃的天上幾朵灰褐色的雲。雲從高高的墨綠色的老柏樹隙間滾滾南下,彷彿在互相追逐,又好像一隻只綿羊被什麼猛獸嚇壞了,拼命地向南逃跑。呼嘯着的風穿進陵寢院子,便沒了一定方向,在樹和牆間亂竄亂碰,掃起秋末的殘葉和黃草節兒,扭成一股又一股的旋風在荒落無人的殿宇前即生即滅即蹈即舞。允祥無可奈何地閉上了眼睛。他奉旨來的目的十分明白,動員這個固山貝子回京。因爲年羹堯已經死去,策零阿拉布坦又在新疆阿爾泰一帶與蒙古王公聚會,拒絕朝廷冊封,大有東進重新侵佔青藏的勢頭。一來允在西大通帶過兵打過仗,召到京師可以參贊一下軍事,二來雍正自己也覺得允畢竟是一母同胞,怕囚得久了招引閒話。但允眼前這種心態,肯聽雍正的擺佈麼?

一股賊風裹着沙土撲窗而來,允祥看得出神,急忙躲避時,沙土打在玻璃上,簌簌一陣響便沒了影蹤。他回頭看允時,已經漫不經心地又在援筆寫字——這是他多年的宿敵,不但政見不同,還幾次弄手段幾乎致他於死地,原本無感情而言,但允祥這幾年身體羸弱,讀盡了佛經,昔日的恩恩怨怨此刻看,不過是過眼煙雲,早已不存報復之心。允的執拗風骨也讓他賞識……一時間允祥心亂如麻,他不能不遵旨勸感允,又着實擔心他回京不安分,枉自斷送了性命。思量着,允祥轉回身來,看着不管不顧埋頭臨着顏真卿帖的允,長長吁了一口氣,說道:“你不是要問我懂什麼嗎?”

“方纔是脫口而出。”允狠命地划着一捺,頭也不擡說道:“這會子又不想問了。”允祥道:“我是想說,我高牆圈禁了整整十年。你大約不會忘記的吧。”

允放下了筆,頹然落座。

“我們這種人,觸了聖怒或犯了罪,除死之外,圈禁是最重的刑罰了。”允祥苦笑道,“就那麼個十三貝勒府,就那麼個小花園子小四合院,我囚了十年。看四方天,看四方地,看螞蟻拖蒼蠅上樹,看牆角的牽牛花兒一次又一次地爬牆、開花,一次又一次地枯黃敗落……比起我,你眼前這點子‘遭際’算得了什麼?”“你本來就是‘英雄’嘛!”允刻毒地挖苦道,“我拿什麼和你比呢?”允祥擺了擺手,不在意地說道:“英雄不英雄,自個心裡清楚,我是個凡而又凡的凡人。我落了一身的病:失眠、身熱不退咳嗽不止,頭髮一多半都白了,我打起精神一天也只能做兩個時辰的事。昔日那個‘拼命十三郎’你再也見不到了!”

允驚愕地看着越走越近的允祥,允祥的口氣也越來越咄咄逼人:“當然如今不一樣!我是親王而你是貝子。因爲兄弟逐鹿已見分曉了嘛!我的意思,皇上並不記從前的陳年舊賬,當時是那種形勢,彼一時,此一時麼!有什麼計較的?你是大丈夫,我借一句大丈夫的話,贏得起,也要輸得起!瞧你這副熊樣兒,還敢大言不慚,說什麼‘愛新覺羅之子孫’!”

“我的喬引娣呢?”一股熱血全涌到臉上,允蒼白的面孔變得通紅,“你有喬引娣麼?他憑什麼奪走我的喬引娣?”

這是最難回答的問題,允祥離京前和雍正長談,雍正百事肯讓,唯獨在喬引娣這個女子上寸步不移:“你告訴允,除了喬引娣,連朕的嬪妃在內,無論大內還是暢春園、熱河行宮,他看中的,立刻送他!”但允祥怎麼能對允轉述這話?他緊鎖眉頭思索着,說道:“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你說我沒有我的‘喬引娣’——我兩個,兩個呢!兩個都……死了!”他目光陡然一閃,突然想到那個可怕的中午:大雪崩騰而下,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皇帝受命來赦免自己,阿蘭和喬姐兩個侍妾卻都飲鴆自盡明志……允祥眼中突然涌滿了淚水,喃喃說着:“阿蘭,喬姐,都是我不好,我……錯疑了你們……”

“我道是誰呢,原來是這二位!”允卻沒留心到允祥的異樣神態。阿蘭和喬姐他當然都知道,因爲她們都是他和允安排到允祥府中監視允祥的坐探。原以爲她們都是被這位二桿子王爺滅口殺掉的,此刻才曉得這兩個女人是自殺!允咬着牙冷笑道:“這兩個材兒有什麼可惜的?你拿她們來比我的引娣,真是可笑——”

“啪!”沒等允說完,允祥已是一掌照臉摑了將去。允被打得一愣,頭嗡嗡直響,左頰頓時紫脹起來。他沒有去捂臉,霍地站起身來,和允祥二人鬥雞一樣惡狠狠互相盯視。屋裡屋外,連範時繹都沒聽明白,這兄弟二人好端端說着話,會突然翻臉,個個嚇得變貌失色,又不敢來勸,都站得木雕泥塑般一動不動。

“事不同而理同,情不同而心同。”允祥臉色白中泛青,“我並沒有作踐你的喬引娣,你怎麼就敢糟蹋我的阿蘭喬姐?”“你沒有作踐,但雍正卻作踐了我的引娣。”允對政治之事早已無所謂,他最傷心的就是雍正無端從他身邊搶走了他的愛妾,因此梗着脖子毫不讓步,“奪妻之恨你知道嗎?雍正這樣作爲,還算是個明君?”

允祥已恢復了冷靜,他似乎有點傷感,鬆弛了一下自己,微微點點頭,說道:“皇上並沒有把引娣怎麼樣,更沒有納她當嬪妃。這一條我能給你打保票。”他謹慎地選擇着詞句,緩緩說道:“蔡懷璽和錢蘊鬥勾通汪景祺,想劫持你到年羹堯大營造逆作亂,這是已經審明查實的事。你身邊窩了這麼多匪類,朝廷難道連一點處分也沒?喬引娣並沒有註冊是你的側福晉,她只是一個尋常丫頭,按例掉換你身邊使喚人,也是怕你陷得更深,那不是好意?”

“巧言令色爲虎作倀!”允一屁股坐回去,大剌剌蹺足而坐,臉上帶着刻毒的笑容:“就憑這樣的‘誠意’、‘好意’,還指望着我回京給雍正朝廷賣命!還是開頭那個話,明着殺暗着殺都由你們,成者王侯敗者賊自古通理,我也不很在乎把我怎麼樣。”

至此,允祥覺得已經竭盡所能勸允回京臣服。允不肯就範,他反覺心裡輕鬆——允這樣的心境,就回北京也是死心塌地和廉親王聯合與雍正作對,留在這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地方,反而易於保全。思量着,允祥已經轉了話題,笑道:“何必這麼劍拔弩張的?我囚禁,你出兵,我釋放,你又來這裡讀書守陵。十五年了吧,我們兩兄弟沒有單獨聊過。一見面又像烏雞眼似的對着盯!方纔是我兄弟鬥口,並不是奉旨和你析辨道理。你既然不願回京,在這裡再靜養些日子也好,引娣的事我回去和皇上說說,要能周全,自然要周全的。老十四,不論你怎樣想,我們總是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要總鬧彆扭跟自己過不去……我明後日返京,今晚在範時繹營裡設一席酒,我們高高興興吃一頓團圓飯,不再說這些鑽牛角尖兒的話了,成麼?”

“這尚在情理之中,”允點了點頭,“成!”

允祥出門,一股寒風撲面而來,不由得打了個冷噤,叫過趙無信秦無義兩個太監頭兒吩咐道:“好生侍候你們十四爺,缺什麼又不便奏朝廷的,到怡親王府找我,要委屈了十四爺我是不依的。方纔我們兄弟說話,都是家務,誰膽大,誰就只管往外說去——我準能剝了他的皮!”

允祥回京當晚,北京下頭場雪。初時也不甚大,只是霰霧一樣細碎的雪粒隨着嫋嫋的朔風在這座灰暗陰沉的古都街衢間盪來盪去,漸次變成軟綿綿的雪片飄灑下來,早已凍得結結實實的路面上冰封一層,又加上雪,走上去一步三滑。隔着玻璃轎窗看,外面的街市雪光映着,一般商賈店肆早已打烊,門面招牌都還綽約可見。掏出懷錶看時,卻已到了戌末時牌。一個護轎的親兵一頭一臉的雪,扒着轎窗呼着白氣稟道:“王爺,前頭是岔道,咱們是去暢春園還是回清梵寺?”

“已經戌時了,這會子皇上剛剛過膳,還要念佛入定,晚間還要看摺子,”允祥沉吟道,“去一個人稟那裡的當值侍衛,請轉奏皇上我已回來,住清梵寺,皇上要見我就隨時過去。”

轎伕們悠着嗓子呼一聲,轎子平穩地轉向北行。允祥在轎中撩開轎簾小窗,外面蒼暗的天底下已是一片雪野茫茫。他凝望辨識着輪廓模糊的清梵寺,想起這一路去遵化蹊蹊蹺蹺的事,心裡又是迷惑又是悵惘。一會兒是甘鳳池,一會兒是賈士芳,一會兒又是允,影子走馬燈似的在心裡晃漾。大千世界有多少識不透的理,看不破的情啊!思量着,一聲聲暮鼓晚鐘穿越雪幕傳來,便聽隱隱約約和尚晚課誦經之聲。大轎在一溜四盞米黃西瓜燈的山門外穩穩停住,清梵寺是到了。守在廟門裡怡親王府的太監們早接到傳呼,聽說本主回來,四十多個太監、王府長史、筆帖式早迎出廟門,一溜線兒按序排班等候。大轎一落,兩個太監立刻過來,挑轎簾,攙架着允祥呵腰出轎,立刻給他披上了油衣。

“雪下得大了,”允祥立刻被寒風襲得打了個噤兒。他一邊用鹿皮靴子登着木屐,一邊吩咐道:“告訴賬房上,隨轎的親兵太監,還有轎伕,每人賞十兩銀子。寺東邊有家酒館,那邊討兩桌席面大夥兒暖暖身。廟裡是佛家清淨地,不要到裡頭攪和。”一邊說着便進廟。果見正北大悲殿中燈燭搖搖,和尚們擊鼓打鑼喃喃誦經,沿大悲殿西廡一溜房,是自己靜修的精舍。東廡一向都空着沒住人,但今晚卻見也掛着燈。允祥在廡廊間走着,問道:“那邊也住了人,是哪家大臣?”

隨行在側的長史叫劉統勳①劉統勳(1699-1773)山東諸城人,字延法,號爾純。雍正進士。爲乾隆所倚任,累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任《四庫全書》總裁,四任會試正考官,有《劉文正公集》,曾多次察看黃河運河河工。,雍正元年的進士,黑紅臉膛五短身材,十分精悍健壯,聽允祥問,忙道:“北邊是張中堂,南邊是李衛李制臺,這幾日都住在這裡。”允祥怔了一下,說道:“李衛,還沒回南京?”一邊說便進了自己屋裡,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滿身寒氣立時都蘇蘇融化開來。

“回王爺話,”劉統勳跟進來,一躬說道:“李衛和六部裡還有些公事沒說完。他稟了萬歲爺,要等王爺回來見見再去。”

允祥喝了一杯熱騰騰的,更覺暖融融的受用,脫去外邊的狐皮大氅坐了,說道:“我們這邊房裡都是火牆地龍,沒過冬就修繕好了的。對面張中堂他們面西,屋裡又沒有這設置,就是李衛,也不是什麼好身子骨兒。你告訴太監們,擠擠騰出兩間房,一間給張廷玉住,一間給李衛住。天晚了,彼此都很乏,沒要緊事今兒就不見了罷。”“卑職這就過去傳王命。”劉統勳說道,“不過張中堂後晌進的園子,見皇上還沒下來,李制臺才下雪時還在院裡轉悠過,要是已經睡了,可否就不驚動他了?”見允祥無話,劉統勳轉身便去,還沒出門檻,便聽李衛在外邊廡下報名:

“一等侍衛、兩江總督、太子少保李衛請見怡王爺。”

允祥不禁一笑,大聲道:“進來吧,狗兒!”待李衛進屋,一邊見他行禮,一邊笑道:“你這個職名有意味。你還兼管三齊監盜;連着報一二三,‘太’是大,‘少’是‘小’,真真是佔全了!”

“這屋裡真暖和!”李衛磕了頭又打千兒起身,賠笑道,“不光三齊,直隸山西河南的盜劫案子也歸着奴才管呢!”就燈下覷着允祥臉色又道:“王爺氣色比在沙河時好多了。奴才跟王爺一個病兒,有什麼好藥,好歹賞奴才一點。”“有什麼好藥!剛進這熱屋子暖和的,我叫他們給你和張廷玉各騰一間,今晚就搬過來!”允祥說笑着擺手示意李衛坐了,又道:“我以爲你早已經回南京去了,緊着在北京泡什麼?”李衛斂去了臉上笑容,望着幽幽的燈火,說道:“奴才是奉了旨意的。就是不奉旨,不知怎的,奴才也想多在北京待幾日,奴才這病,總擔心這回子去了就什麼‘壯士一去不復還’了的,有些戀主不捨。二則聽到些風聲,奴才也放心不下。三則有些細務還想請爺的示下。”說罷瞟了劉統勳一眼。

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85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
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85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