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

“你這話說得謬,”允盯了阿爾鬆阿一眼,冷冰冰說道:“鄂倫岱不是賣友賣主之人。要和我撕擄,犯生分,今晚就不來,來也不說這個話了!但也確實怪我,先頭有些事沒有跟鄂倫岱說清,爲怕老鄂的性子不防頭走了風,或者知道的多了反而瞻前顧後,弄得鄂倫岱有些狼狽。這裡我給鄂老弟賠個情兒,撂開手好麼?”說罷竟就座中起身向鄂倫岱一揖到地。鄂倫岱驚得忙雙手扶住,說道:“八爺……奴才怎敢當得起?只是陰差陽錯,走到這地步兒上,奴才心裡憋得都要炸了。好歹什麼章程,八爺您拿定了,就是死,奴才情願當個明白鬼……不是麼?”他說得動情,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嗓音也有些哽咽嘶啞。允撫着鄂倫岱的背,臉上也帶了戚容,口裡卻笑道:“今日是給你九爺接風嘛。咱們邊吃酒邊談。來,都坐好!”

允這會兒覺得心緒安定了些,笑着呷一口酒,說道:“接風不接風無所謂。但我的心緒真的是壞透了。自到西寧,我原想憑怎麼不濟,到底是個龍子鳳孫,別的不說,參贊些軍務總是該當的,偏偏姓年的把我當客敬,泥菩薩般供起,我沒有奉旨管事,只是個“軍前效力”的名分,一件事也插手不得,一句多餘的話也不敢輕易吐口,後來寶貝勒他們去了,我更連個邊也旁不上!我一肚皮的雄心,要憑銀子憑心地套住這個姓年的,想不到都撒了西北風地裡!你留京師,老十發落張家口,十四弟去看祖墳,雍正這一手算得上辣。原以爲他只是個辦差阿哥,必定是個瑣碎皇帝,不懂政治,我竟瞎了眼!”他把頭深深埋在兩臂間,咬着牙兩眼盯着閃動跳躍的燭臺,瞳仁閃爍着,不知是火光還是淚光。

“這一條足證皇帝膽寒心虛。”允篤定地靠在椅背上,嘴角閃過一絲冷笑,“他以爲拆開我們兄弟,就散了‘八爺黨’,其實足證他不懂政治——”他緩緩站起身,漫步散踱着,一邊想一邊說,“‘八爺黨’在哪裡?在天下臣民心裡!朝野如今都在流傳,先帝遺詔寫的‘傳位十四子’是雍正改成了‘傳位於四子’,這是說他不忠,他發落一母同胞的十四弟去守陵,氣死皇太后,也有說太后是觸柱自殺的——這是他不孝。隆科多依附的其實是新三阿哥,我把他推出去和皇帝打擂臺,成則收利,敗則毀他的名,他就是個不仁不義的皇帝!所以我看上去地位岌岌可危,其實穩如泰山。憑他那兩下子,奈何不了我允,何況如今又加上一個‘年羹堯黨’?”

這番話款款而言,語氣卻兇刁陰狠,允與他自幼相交,即便在一處商議一些極爲機密的事,允也都是溫文爾雅,以道爲本,滿口子曰詩云,今兒圖窮匕首見,殺氣騰騰,居然毫無飾詞,要陷雍正爲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地步!看着允帶着獰笑的面孔,允渾身一震,吃驚地問道:“年羹堯!——年羹堯怎麼了?”

允揹着手,滿臉陰笑,卻不言語,只向阿爾鬆阿努了努嘴。此刻連鄂倫岱也怔了,手按酒杯盯視着阿爾鬆阿。

“年羹堯頭上有反骨。”阿爾鬆阿嘿然冷笑,突兀說道,“銀子加上刀,他已經把十萬大軍變成私人勢力!西寧大捷前本錢不夠,如今已經倒過來要挾朝廷了!”

“何……何以見得呢?”

“雍正以諸侯之禮待他,他也以諸侯自居。”阿爾鬆阿口氣斬釘截鐵,“九爺你細想,年羹堯所作所爲,他吃飯叫‘進膳’,他選官叫‘年選’①“年選”,見許克敬《瞑齋雜識》卷一。,節制十一省軍馬,要升誰的官,要罷誰的職,朝廷從來沒有駁回過。爲什麼?一來他還有用處,二來也着實怕着他!宋師曾是個什麼人?他在保定府借修文廟,貪污銀子三千兩,被李維鈞出奏,原是要下大獄,至少要剝官奪職的人,年羹堯反奏李維鈞挾嫌報復,結果李維鈞降兩級,宋某人卻升兩級爲江西道,聽說又要調升直隸布政使!範時捷有什麼罪?不就和年羹堯頂了幾句嘴,外放巡撫票擬都出了,又收回來!這次過河南,田文鏡辦案,和臬司藩司衙門鬧翻了,年羹堯又插手政務,命田文鏡釋放臬司衙門的人,你瞧着吧,河南還有熱鬧的!”

允一邊聽一邊踱步,至此擺擺手插話道:“說年羹堯腦後有反骨,我不敢斷言。但年羹堯植黨營私驕橫跋扈僭越犯上,是真真切切。阿鬆方纔講的我知道,都是雍正不情願的事,俯就了年羹堯。其實已經君臣相疑到了極點——你信裡說的那個汪景祺年羹堯還養着,養着做什麼?無非是備着應急!他上的密摺,說你在軍中很安分,皇上委婉批示‘允劣性斷難改悔’,他又說‘十爺十四爺理當回京奉差’,卻只回答‘知道了’三字,明是不置可否,其實就是駁了。皇上派去侍衛他用來擺隊,他這次進京的情形更是荒謬之禮,見了王公大臣都不下坐騎,在皇帝面前箕坐受禮,這年羹堯不是昏聵了,就是別有用心!”

允和鄂倫岱都用心聽着,許久,允才道:“年羹堯這些事我是目睹了的,但他實在是我們的宿敵,爲什麼要保我和老十老十四,我想個明白,皇上又何必這樣待他呢?”“豬要養肥了再殺嘛。”允冷冷說道,“康熙五十六年年羹堯親口對我講‘八爺比我主子厚道。我要像待主子那樣忠於八爺。’口說無憑的事,他能賴帳。但十四弟爲大將軍王,他做陝西提督,書信來往黑紙白字,賴起來就未必那麼便當。雍正靠年羹堯的軍功***穩定人心,收拾我‘八爺黨’推行他的新政,三阿哥弘時靠我和隆科多的勢力去奪嫡,我呢?且作壁上觀,到他收拾不了局面之時,請出八旗旗主再造局面——這就是當今局勢的底蘊。”

“八爺這話真讓人醒神兒。”鄂倫岱呵呵笑道,“我說呢,皇上幾次發作您,拳頭攥得出汗,臉氣得紫茄子似的,只不敢動您一根汗毛。既然這樣,不如挑明瞭和姓年的攤牌,拉他進我這圈子,兩股合一股打他個冷不防?”

允格格一笑,說道:“你講得何其容易!年羹堯的私財近千萬,封到一等公,王爺都看不在眼裡,用什麼拉攏他?弘時也做的皇帝夢,我還得順着他的夢做自己的事,也拉攏不得!讓弘時佔天時,年羹堯取地利,我得人和,穩穩僵持下去,以靜制動,守時待變纔是上策。弘時雖有心術,只握到半個隆科多,年羹堯雖然野心勃勃,能指揮如意,沒有財源也是枉然。你瞧着吧,他這次覲見,準伸手要錢糧!”正說着,忽聽自鳴鐘連撞十響,忙又笑道:“原是給老九洗塵,放量好生吃幾杯的,又議起這些個叫人心裡發沉!今晚再不談這些個了,咱們高高興興舉杯,祝——祝皇上成佛成仙,長生不老!”

四個人粲然一笑,滿腹憂愁盡化烏有,你一杯我一盞直吃到四更天。都沒有回家,在廉王府逸興齋抵足醉臥,俱都然黑甜一夢。

寶貝勒弘曆沒有跟年羹堯一道入城。按劉墨林的想法,隨軍入城,風光體面些,但弘曆卻不肯出風頭。一到豐臺,弘曆便帶了劉墨林便裝輕騎離了年羹堯的中軍,直奔大內乾清宮面覲雍正,一繳旨,自然就沒了欽差身份。雍正冷面冷心,在兒子們面前更是不苟言笑,穩坐在須彌座上靜靜聽完弘曆述職,淡淡說道:“簡明得體,很好。年羹堯代天討逆回朝,朕要親迎,你們不必受朕的禮,先來繳旨很是。這一路情形朕知道,供應周張,着實累了你們了,下去歇着罷!”

劉墨林滿心急着要去嘉興樓,巴不得雍正這一聲,連連叩頭謝恩。弘曆卻賠笑道:“皇上萬幾宸函晝夜宵旰,尚且親自勞迎,兒臣怎敢言累?還該隨三哥扈駕,等差使辦清,皇上賜假時再歇息不遲。”

“不用了。”雍正偏着頭想了想,說道,“你十三叔身子骨兒不好,朕也命他隨意。方纔他遞了個片子,鄔先生從李衛那趕來北京。你去見見,聽鄔先生有什麼話。”弘曆忙答應着,又問道:“阿瑪要不要見鄔先生?”“你代朕見就是了。”雍正沉吟道,“他有什麼話由你代奏。要缺什麼,叫他只管說。告訴鄔先生,不要存歸隱的心,哪裡不是王土?”說着,見禮部的人忙得滿頭熱汗趕進來奏事,便不再吱聲。

弘曆和劉墨林卻步躬身退出乾清宮。劉墨林狐疑地問道:“四爺,萬歲方纔說的鄔先生是誰?居然稱先生而不名!”弘曆輕輕彈了彈衣角,微笑道:“怎麼,劉給事中想盤查一下這事?”劉墨林原與弘曆並不相識,這次一道出差同行同止,時時說古論今談詩論道,十分投了緣法。弘曆甚喜劉墨林機敏博學滑稽多才,常謔稱他是自己的“給事中”,劉墨林也覺弘曆不拘形跡,比雍正好侍候,且弘曆翩翩風度儒雅風流頗合着自己脾胃。這次返京,他纔看出這個阿哥才識遠非“倜儻”二字所能侷限。碰了這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劉墨林不禁一怔,隨即眯眼兒一笑道:“奴才怎能當起‘盤查’二字,不過好奇罷咧!我是想,像皇上都稱‘先生’的人,我劉墨林居然毫無所知,這不是一大怪事?”弘曆凝視了一下劉墨林,一笑說道:“你好大的口氣!不過皇上既當着你的面說的,你就見見也無妨的,隨我去一趟十三貝勒府吧。”劉墨林雖心裡存着事,卻也難違弘曆的命,只好笑着躬身答應。

二人帶着一羣太監長隨並轡而騎,徑往西華門外北街的怡親王府,一路卻是行人稀少。連素常最熱鬧的爛面衚衕槐樹斜街,山陝會館和幾個大戲樓如祿慶堂彩雲閣等處,平日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此刻也都門可羅雀。劉墨林不禁嘆道:“都去觀瞻大將軍風采去了!四爺聽,那邊鐘鼓號角人如潮涌,爆竹焰火響得分不出個兒了。真真的天下人都醉了,瘋了!”

“看來世人皆醉,唯爾獨醒了?”弘曆隨馬一縱一送,若有所思地點頭笑道,“功必獎過必罰自古通理,但常人要讀書歷練才能得來,萬歲爺卻是天性中帶的,堅剛嚴毅,聰查明晰,這就難能得很了。”

這話說得似虛又實,既回答了劉墨林的話,又似乎在暗示什麼,但要把握時又飄然不定,什麼也撲不到。劉墨林心裡一動,還要說話時,下頭一個長隨攬住繮繩指着前頭道:

“四爺,前頭就是怡親王府了。”

弘曆未及答話,怡親王府的掌門太監已一路小跑過來,見是弘曆,忙磕頭打千兒笑道:“是四爺啊!奴才艾清安給您老請安了!”一句話說得二人都笑了,劉墨林笑道:“這名兒真叫絕了,‘請安’而且‘愛’,世上還有愛請安的人!”艾清安笑道:“咱們侍候人把式,逢人低三輩,不請安哪成?所以索性就愛請安!不請安指什麼吃飯呢?”說着爬跪兩步伏在馬下。

“十三叔在府裡麼?”弘曆滿面笑容,踩着他的肩從容下馬,從懷裡抽出一張三十兩的銀票丟了去,微笑道:“皇上命我來瞧瞧十三叔的病。”“喲!”艾清安笑得兩眼擠成一條縫,“爺來遲了一步兒!我們王爺今早就出去了。打南京昨兒個來了個什麼鄔的先生,王爺原說今個歇的,竟和他一道出去瞧熱鬧兒去了。這位先生也真是的,自己是個瘸子,沒瞧我們王爺瘦得一把乾柴價。說聲去,竟就喊轎,半個主子似的,虧了王爺好性兒,要是我,早打出去了!”弘曆一頭帶劉墨林往裡走,口中笑道:“你曉得他是誰,就敢說‘打出去’!你知道個屁!”

那艾清安前頭帶路,口中賠笑道:“那是,小人省得什麼!左不過瞧那人像個篾片子相公,或許早年認得我們爺,這陣子窮極了,進京來打個抽風罷咧……”一邊說笑,帶着弘曆劉墨林進花園,在西書房安置了,讓座沏茶,擰乾了毛巾請二人擦臉,又在茶几上擺一盤子冰,說道:“奴才這就先去,叫人請王爺回來,請主子和這位爺稍候一下。我們千歲爺去不遠,說過午前趕回來吃飯的。”說着哈腰兒退了下去。劉墨林端起盤子請弘曆吃冰塊,見弘曆搖頭,自拈了一塊含在口中,頓時渾身沁涼,笑道:“這狗才雖說嘴碎,侍候人倒沒說的。”

“那是當然,他是保定人,祖傳手藝,一輩輩傳下來侍候人全掛子本事。”弘曆漫不經心地一笑,起身瀏覽着允祥的書房,因見瓶插雉尾,壁懸寶劍,圖書檀架之外並無長物,口中微嘆道:“十三叔雅量高致英雄性情。西邊軍中,年羹堯曾和我閒談,年說怡親王王府外觀宏謨壯麗,進府各處設置粗率,意思說十三叔鄙俗。其實他沒有進一步,到內室來看,這書房,是粗率人能辦的?”劉墨林自與弘曆相交,還是頭一回私地裡議論別人,不禁怦然心動,一欠身問道:“四爺是怎麼回年羹堯的話的?”

“我說,王府自有規制。十三叔是親王,又是上書房行走,戶部兵部刑部都是他管着,一天有多少冗雜事?和三伯、八叔他們比不得,有那麼多的閒暇料理府務。”弘曆揹着手,素紙竹扇輕輕搖着,轉了話題:“這是仇十洲的《憑窗觀雨圖》了,怎麼沒有題跋?真是一件憾事。”因輕輕將畫軸摘下放在案上細賞,劉墨林忙側身在旁觀看,半晌,笑道:“我知道了,當日仇十洲畫完此稿,恰來幾個朋友邀酒,打斷詩思,就沒有再作,大約是‘以待來者’的意思。只這麼一幅畫,等閒人怎麼敢信筆塗鴉呢?”弘曆極喜題跋山水,一石一山一草一木,只要興之所至都要留墨。劉墨林無心之語,倒激了他的傲性,因從筆筒中抽出一支中號雪狼霜毫——現成研好的墨醮飽了,略一屬思下筆如走龍蛇填在畫的右上方:

朝雨明窗塵,晝雨織絲杼,暮雨澆花漏——

寫到此手一顫頓住了:這三句詩恰好成韻,轉沒法轉,續不能續,收又收不住——塗掉呢,不但此畫價值連城,又如何丟的起這個人?再看左下腳,一方圖章鮮亮,篆文“圓明居士”四字,知道是御賜,心下更是着忙,提着筆只是躊躇。

“三句一韻!”劉墨林脫口而出,他又噤住了。

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02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
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02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90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1)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83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