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下)

“做生意?”張居正看着范進,眼神頗有些玩味,“退思,說實話,你讓老夫有些失望。這個建議如果是其他人提出來,老夫會覺得恨滿意,但是對你來說,這個方法太泛泛了,與你的雄心壯志和往日的表現大爲不和。自月港開海以來,朝廷與外藩的貿易並不少,但是收益卻十分有限。月港每年歲入不過兩萬兩,就靠這麼點小錢,能濟什麼事?”

“月港兩萬兩,是因爲太監在管。大頭的收入進了太監的口袋,所以朝廷的收入便少了。其次,便是徵稅的法子有問題。月港不是良港,夷船不易停泊,之所以選在月港開海,是因爲其地在閩省,便於漳、泉兩州百姓領取船引,出海便當。倭寇之中多有閩人,開海的目的就是給閩人一條活路,不讓他們鋌而走險,是以開海不爲牟利,只爲安民,這樣的港口,確實所得也有限,朝廷的收入就只有船引錢,以及出海貨物稅款。這裡面的收入不大,真正的大頭控制不住。依小侄之見,要想開財源,就要多開港口。不但要把貨賣到夷處,更要把夷商請到大明來。不要把夷人當賊來打,而是要當朋友交。正德年間,我大明水師就曾打破佛郎機艦隊於海上,但是兩下並未因此成爲生死之敵,反倒是將壕境租與夷人居住,年得款兩萬零六百兩。昔日壕境本爲不毛之地,歲無所出,租賃與夷人便成廣東地方一處重要稅源,一進一出,利害不言自明。”

范進又道:“其實我們廣東人都知道,夷貨是禁不住得。朝廷嘴巴上說要禁止番貨,實際廣州城裡就從沒少過番貨賣。小侄上京時送的禮物,就有不少是南洋夷貨。可見這東西攔不住,與其硬坐惡人,不如因勢利導,就讓番貨光明正大進來。以我之有,盡遂夷人之需,兩下商賈互通有無,朝廷以官方督辦,按值抽分。這裡面自然要有太監監督,但是也要設文官作爲掣肘,以免好處都落到太監的口袋裡,更放着他們盤剝商賈夷人,壞了通商大計。以沿海絲、茶、瓷器等物,易夷人之銀,這樣的開源遠好於收稅。官府不把眼睛盯在百姓的錢袋上,願意讓國內有錢人越多越好,纔是人間好世界。”

“我先不說開海有多難,只說你說的利,此利利在商,於官何益?相反,夷人可以自由往來,我大明海疆虛實盡收其眼下,他日若興兵來犯,我大明機密盡爲人所知,又如何抗敵?”

“世伯。夷使進京一樣要沿途週轉,我大明還有什麼虛實是他們看不見的,又何必怕多幾個商賈?再說,我國的商賈出海,對方一樣可以詢問。只要開的價碼合適,商賈們一樣不會爲大明保守機密。是以機密之事沒什麼可考慮,該泄露的總會泄露,能保住的總能保住,不在於他來或是我去。嘉靖二年,寧波爭貢事發,朝廷曾嚴肅海禁,海上片帆不見,倭寇之患卻比未禁海時猖獗百倍。直到先帝時月港開海,倭患爲之大減,如今已成癬疥之患,不足爲慮。可見備敵如治水,不在於堵,而在於疏。只要朝廷有足夠的錢糧可養大兵,百姓腰包豐厚,不去鋌而走險,縱然有人興師來犯,也必然全軍覆沒,難逃公道。以我泱泱大國,何懼番邦諸夷?”

范進頓了頓,又道:“再者,這次小侄也見了幾個夷人,瞭解過海上局勢。夷人眼下在大明總歸是少數。只要沒有本地人幫襯,他們鬧不起什麼風波來。而百姓們若是有衣有食,不至於餓死,誰又願意爲夷人效力?再者當日倭寇風頭最盛時,海上以汪五峰爲首。只要招募五峰,則海疆可定。只是王本固之流壞事,將一樁好好的招安變成了一場禍事,讓倭寇之亂又多了幾十年。如果我們可以招安海上一路巨匪,令其拱手來降,每年向朝廷繳納大筆稅金約束海上諸盜,則國庫可以充盈,海防也可安穩。”

張居正看着范進,“你是說,如今海上又出了一個五峰?”

“五峰因勢而成,不可能再出第二個。如今海上再不可能有那種海王,無非是幾隻像樣的螃蟹罷了。這次所謂的暹羅使,實際便是大員島主門下。那一路人馬頗有些氣力,又有心來投朝廷,小侄認爲可以考慮……”

張居正臉色一寒,“住口!你可知通倭是什麼罪名?”

范進心道:通倭是罪名,捅倭又不知是什麼罪名。這倭寇頭領被我捅的都快生孩子了,這又怎麼算?但是嘴裡說道:

“世伯明鑑,小侄天大膽子也不敢通倭。這大員島主乃是大明子民,無論如何也不是倭寇,海上之人,亦商亦盜,本就是常態。此人於大員聚衆數千人,已成一方豪強,且與夷人有所結,頗有幾分氣力。最難得者,此人於國朝赤膽忠心,情願接受招安,爲大明鎮守一方。只要個名分,就願意爲大明鎮守國土。大員雖爲大明版圖,然澎湖巡檢司名存實亡,大員亦缺少衙門約束,島上土人猖獗,有大肚番自立爲王,不奉王化。似此等不毛之地,以大兵相攻,兵費開支龐大,得不償失。如任其自生自滅,則此地朝廷就難以干涉。像這樣的豪強,正好是朝廷藩屏。當年鄭和封施氏於舊港,百年之後,物是人非,施氏灰飛煙滅,於大明既無益也無損。如今大員距離遠比舊港爲近,朝廷如果支持一個肯接受羈縻的土司,遠好過容忍一個不知天威爲何物的土司。如若他日不奉節制,只要不予扶持,也不過是施氏第二而已。何況如今大員之賊若爲盜,則可糜爛沿海,十年未必得平。若爲我所用,則可保沿海安寧,商路通暢,爲大明節省兵費無數,箇中利害,望世伯三思。”

張居正冷哼一聲,“他們送了你多少銀子,值得你爲他們那麼說話?”

“世伯明察,他們雖然送了銀子給小侄,但是小侄的言語確實是爲了朝廷考量。把他招安於朝廷帳下,總好過逼到佛郎機人那邊。這些人是大明的好百姓,只要給個官身,就肯爲朝廷賣命,實在是一顆忠心感召天地。”

“好百姓?好百姓都在田裡種莊稼,即便餓死,也不會想着與朝廷作對。嘯聚海上,殺人放火的,又哪有什麼好百姓?至於忠心,更是可笑至極。一羣盜賊,又哪有什麼忠心可言?國朝招安強盜,那是早就有的事,不過從沒人會蠢到替強盜打包票,說他們不會再造反。記住,盜賊就是野獸,他們沒讀過聖賢書,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禮義廉恥於他們而言毫無意義,誓言之類的話,也約束不住他們的行爲。你可以保舉他們,招安他們,利用他們,但是絕對不能爲他們打包票!也不能讓人直到,你們二者之間有什麼交情,這是要掉腦袋的!”

張居正語氣略緩,“我能理解你的心思,但是正如你對老夫說的話,做人做事都不能急,欲速則不達。招安的事茲事體大,徐徐圖之,你可以給他們找幾條路走,讓他們疏通了關節,到時候水到渠成,事情自然可以成功。急於求成,就註定一敗塗地,明白了麼?”

“小侄明白!”

“大員的事我只當沒聽見,開海的事,你寫個條陳上來,連罷內織染局的事都提了,也不差多一條開海。最多隻當你發了熱昏,也不至於讓人覺得太詫異。你的話我老夫會考慮,但是眼下咱們說回上元,說說看,你心中的城池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又是怎麼做。”

范進清清喉嚨,指着那幅平面圖道:“小侄心中的上元或者說江寧,就如畫中一樣。每個人都遵守自己的本分,當官的安心牧民,讓老百姓可以看得見自己,讓老百姓認爲官府會爲他們撐腰。百姓各安其業,大家都想着發財,不想着好勇鬥狠,殺人放火。人們可以有非分之想,但是不能有非分之行,誰想要過好日子可以,都只能靠朝廷允許的手段,自己去想辦法,賣命賣自己賣什麼都行,就是不許過線。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線在哪裡,過了線,就要受到處罰。發現有人過線,就去找官府講道理,求衙門爲自己出頭。等到大家都主動去避免碰線,遇到有人過線也願意相信官府的力量可以解決問題,這個國家乃至這個天下就太平了。當然,這條線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都得守,而且官員衙役的線,比普通人還要更緊。這個結果或許不那麼容易得到,但是小侄還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事。”

張居正搖頭道:“你說錯了,你的時間並不多。把你丟在上元十年八年,等於牛刀殺雞。你在這裡最多幹一任,接下來就給我到其他的地方,去做真正的大事。不過上元這個地方,倒是可以作爲東南的樣本,你好好做,我會讓整個東南的縣令以你爲榜樣,如果誰學的不像,我就摘誰的紗帽。至於你,如果做的不夠好,老夫也一樣不會輕饒。這副畫給我留下,老夫有用。”

下午時分,范進已經回了自己的縣衙門辦公,張居正在女兒陪同下,漫步於這處鄉間院落的花園內,看着那些被昨晚暴雨摧折的花草。

“一場風雨,多少花木就此摧折,甚是可惜啊。”

“是啊,這雨太大,多好的花也抵擋不住,好在等到來年,這裡便又是百花齊放的好風景。”

“可惜來年,老夫不可能還在這裡賞花,那時候的景色多美,我都看不見了。”

他看了看女兒,“退思說爲父行事過於急躁,這個說法是對的。爲父知道自己急,但是不急不行。我的年紀大了,後繼又無人,未來一旦不能視事,接任者會怎們樣,是誰也無從預料之事。是以總想着趁我精力還算健旺,把能做的事做完,哪怕過程有些瑕疵,只要能做出成就就好。現在看來,倒是我想差了。退思的話又道理,或許我是該慢下來,也讓其他人慢一些,不要走的太快。”

張舜卿道:“退思年輕識淺,哪裡比得上老爺。若是說錯了話,您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不,他的話沒有說錯,相反倒是真知灼見。老夫原本焦急,是因爲身後沒有可用之人,如今不急,是因爲我後繼有人。老夫先用二十年時間打下基礎,再讓退思以幾十年時間推行,就不信新法不能便行諸省,惠及萬民!”

張舜卿以愣,老爹這話裡的意思,分明是要范進繼承衣鉢,做江陵一派未來的頭領。這種龐大的正直遺產,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連張家自己的子弟都不享受這種待遇,范進一個女婿,又如何能獲此殊榮?

她玉面緋紅,連忙道:“老爺……”說話間便要下拜,張居正卻已經阻攔了愛女的動作。

“這是老夫決定的事,你勸阻推辭都沒有用。這是國事,不是家事,老夫是爲國家選一棟樑,不是爲自己的家產做處置,你不要多口,將來也不會有人說閒話。這是你我父女之間的話,你不要說給他聽。再者,也不要以爲這是什麼好事,這爿基業不是那麼好接的。從現在開始,有得他罪受!他聰明是夠了,但是歷練還不足,就靠凌雲翼那點本事,能教出什麼好門人來?這次他送老夫的上元丁口、田畝數字薄,老夫很喜歡。我不能白拿他的東西,把我那幾本文稿留下,你也多給他提點些。”

張舜卿知道,老父說的幾本文稿,實際是平時處理政務時的心得經驗,屬於大明朝首輔交接時,留下的工作記錄性質。方便後任者好接前任者的班,不至於一無所知。只是嘉靖朝幾位首輔交替都是刀光劍影乃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種傳遞手稿的事也就不再流行。張居正自己記錄這些,本意是教導張家子弟,現在交給范進,這就是天大的恩惠。

“老爺三思,退思他不是翰林……”

“那又怎樣?閣臣自翰林出並非祖制,如何不能更易?即便是祖制……又怎樣!”

張居正眉峰一挑,目光中滿是不屑之意。“老夫就是要壞一壞規矩,看看誰敢不聽?”

張舜卿聞言心頭狂喜,自己丈夫未來若真能爲閣臣,自己一生便再無遺憾。顧不得地上泥污,盈盈下拜道:“女兒代退思謝老爺恩典!”

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石二鳥(上)第九十二章 範母教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婦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線與退讓第六十六章 好風借力(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實(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壽宴傲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還不清的債(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九十四章 花燭第三百七十七章 友誼和利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前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四百零八章 救場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九十一章 離鄉第一百八十一章 孰輕孰重第三百六十章 巧設羅網(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六十五章 好風借力(上)第十章 刁民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盤(上)第四百六十一章節婦清官(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起風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膽丹心範退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一百零一章 契兄弟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給一個機會(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四百六十一章節婦清官(下)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二百零五章 慧劍斷前緣(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開局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衝突(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薛五尋親(上)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九十三章 暗影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百零六章 慧劍斷前緣(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五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五章 烏雲蓋頂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合錦衣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七十六章 勝券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懷異志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十二章 刷臉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誅心(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三十一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變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
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石二鳥(上)第九十二章 範母教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婦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線與退讓第六十六章 好風借力(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實(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壽宴傲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還不清的債(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九十四章 花燭第三百七十七章 友誼和利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前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四百零八章 救場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九十一章 離鄉第一百八十一章 孰輕孰重第三百六十章 巧設羅網(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六十五章 好風借力(上)第十章 刁民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盤(上)第四百六十一章節婦清官(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起風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膽丹心範退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一百零一章 契兄弟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給一個機會(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四百六十一章節婦清官(下)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二百零五章 慧劍斷前緣(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開局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衝突(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薛五尋親(上)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九十三章 暗影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百零六章 慧劍斷前緣(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五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五章 烏雲蓋頂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合錦衣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七十六章 勝券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懷異志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十二章 刷臉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誅心(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三十一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變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