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

“好,既然你有這樣的信心,那朕自然也不會吝嗇,你但凡有所需求,朕自當照準。”

寧渝臉上帶着幾分欣喜之色,軍馬培育堪稱是百年大計,特別是在這個年代裡,儘管火器已經開始迅速發展,可是騎兵的地位依然難以取代,始終都是不可或缺的戰略兵種。

對於復漢軍而言,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騎兵,畢竟將來一旦北伐,就要在平原上面對八旗和蒙古騎兵的衝擊,儘管寧渝在先前的大戰中,已經戰勝過八旗騎兵,可是那也有地形限制的緣故,若是真到了開闊地帶,可就說不準了。

因此在明年北伐之前,寧渝手裡急需一支相關的騎兵部隊,最好是經過訓練完成的胸甲騎兵,纔是目前復漢軍最需要的力量。

而在將來,復漢軍當中也會裝備大規模的騎兵部隊,才能在北面跟老毛子爭鋒,否則沒有騎兵的策應,這一切都無從談起。正是因爲這些需求,寧渝纔會讓恩斯特從西方蒐羅馬種專家還有相關的騎兵人才。

約翰微微一笑,他已經從恩斯特那裡知道了大皇帝有多麼慷慨,倒也絲毫不客氣,“陛下,如果是給我個人的賞賜,爵位、金錢都是我所需要的,如果是改良馬種所需要的,那麼首先是大量的種馬,其次是苜蓿草。”

當約翰說完之後,衆臣臉上卻是微微一皺,心裡暗自鄙夷這西人就是沒見過世面,哪有這般索要錢財爵位的?實在是太粗俗也太沒有涵養了。

不過寧渝聽完後,反倒覺得此人頗爲直爽,當下便大笑道:“約翰,朕絕不會辜負帝國的功臣,等你培育出帝國需要的軍馬之後,朕賜你伯爵爵位,再加上二十萬元銀元,如何?”

伯爵?!二十萬銀元?!

約翰臉上閃過一絲貪婪的神色,隨後又轉爲了狂喜,這可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巨大賞賜,隨後便連忙跪在了地上。

“大皇帝陛下實在是太慷慨了!我願意爲大皇帝陛下培育出合格的軍馬來!”

有了錢和爵位的誘惑,這人做事的動力也就不一樣了,約翰連忙跟寧渝主動介紹道:“大皇帝陛下,若是想要培育阿拉伯馬,現在的這些牧草還不行,必須得換成黑麥草和苜蓿草,才能更好的滿足馬匹的需求。”

“苜蓿草?黑麥草?”

寧渝儘管不懂畜牧養殖,可是也明白牧草的重要性,其要求也非常多,要產草量高,還要草質柔嫩,再生力強,並且需要多種豐富的營養,馬兒的適口性還要好,才能作爲牧草,因此並不是什麼草都行。

“是的,陛下,我們需要將這裡的牧草全都換成這兩種,然後還需要在其他地方也要種植牧草,才能擴大咱們的養殖規模。”

約翰一臉認真的說道:“有了這兩種牧草,可以混合起來餵養,避免單種牧草導致馬兒出現生病的問題,還能更快的長成。”

這個問題並不算大,因此寧渝也很爽快地答應了約翰的要求,反正軍馬的培育要持續展開許多年,花出去的銀子怕是如同流水一般,倒也不重要了。

寧渝從黃寨軍馬場離開後,隨即就下旨令樞密院軍馬處,在黃寨軍馬場開展軍馬培育工作,而西洋人約翰作爲軍馬處顧問,親自參與到軍馬培育中,名義上雖然是這麼說,其實就是總攬整個馬種培育工作。

爲了軍馬培育工作,寧渝還專門調撥銀元一百萬元,讓恩斯特繼續遣人在各國搜尋阿拉伯馬,盡數送到中國來作爲種馬,另外還要購買大量的牧草種子,要在南方尋找合適的地方種植,作爲放牧之地。

這也是寧渝眼下的無可奈何之舉,畢竟眼下蒙古不在他的手裡面,也只能選擇在南方種植牧草養馬了,不過等到統一之後的,到時候就有可以將蒙古草原給利用起來了。

除了長期性質的戰馬培育工作,寧渝還調撥了足足二百萬元,專門在西歐各國購買戰馬,由於戰馬的價格相對於種馬便宜一些,大概在八英鎊到十二英鎊左右一匹,也就是八十銀元到一百二十銀元直接,基本能買兩萬匹戰馬左右。

雖然說有兩萬匹戰馬,可是真要訓練加上裝備等等亂七八糟的,算上損耗,大概也就能裝備一個禁衛騎兵師出來,大概也就八千人左右的水平。

當然了,對於寧渝而言,光是一個禁衛騎兵師還不夠,還需要發展大規模的龍騎兵,也就是騎馬步兵出來,而騎馬步兵用蒙古馬也就足夠了,在價錢上相對便宜不少,因此可以裝備三到四個騎馬步兵師出來。

光有戰馬也還不夠,畢竟在戰爭中還需要大量的挽馬和馱馬,充作後勤使用,因此相關的後勤馬匹也在抓緊蒐羅,不過好在這種馬的要求不高,因此倒也花不了太多的錢,只是在數量上會比較龐大。

由於騎兵部隊本身的編制就在樞密院裡,因此這部分預算原本就在賬上,只等待着來自西方的戰馬就位即可,還有就是從各種渠道蒐集蒙古馬了。

這樣一來,寧楚有胸甲騎兵作爲衝鋒的箭頭,也有騎馬步兵作爲快速運動的戰略部隊,在騎兵部隊上與清廷就有一定的抗衡能力,不必過於擔心騎兵方面的短板。

至於更遙遠的計劃,就是在戰馬培育完成後,就要進行大規模培育存欄,未來的寧楚在戰馬方面至少需要五十萬匹以上的存欄規模,在挽馬方面更要突破一百到兩百萬匹存欄,以此實現大規模的配給。

等到回到南京之後,寧渝纔得到了西南方向的戰事動態,寧祖毅已經將程銘等人新制定的計劃呈遞了上來,他也沒有過多去表態,畢竟事關前線部隊,後方難以掌握一手情況,儘量不要胡亂干預,這是寧渝定製的規則。

“這一仗的結果,怕是比我們預想當中的還要快.......”

寧祖毅臉上帶着幾分慎重,輕聲道:“眼下程副使他們的計劃,其實就是在逼鄂爾泰,若是鄂爾泰不保貴陽,現在就得撤,否則一旦被複漢軍的三個師堵住了後路,怕是想走都難看了。”

“哼,鄂爾泰不愧是雍正看重的人,他想將咱們的軍,可是朕派去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咱們就反將他一軍!”

寧渝臉上帶着一絲冷笑,其實黔省一戰原本沒有這麼複雜,主要還是土司那邊都站在了鄂爾泰身邊,才使得鄂爾泰下定決心要跟復漢軍硬碰硬打一場,根源依舊在寧楚對土司的政策上。

可是對於寧渝而言,如果是這樣就能逼迫他退步,豈不是對前線將士的不信任?再說對土司之戰,原本就在西南大戰的計劃當中,卻是不能再改。

“既然要打,乾脆打得大一些,傳令常山王,入川之戰可以提前,不能讓嶽鍾琪再空出手去幫鄂爾泰,至於程銘那邊,讓他放心去打!”

“是........”

...........

隨着寧渝的一聲令下,常山王寧忠義率領的五萬大軍終於掀開了入川第一戰,那就是水陸二路過巫山,齊攻四川門戶夔州府,由於嶽鍾琪在夔州府佈置了三萬大軍,因此一時間倒也難以攻克。

作爲川陝總督的嶽鍾琪,在得到夔州府被圍攻之際,正陰沉着臉看着桌子上鋪着的輿圖,而一旁的四川巡撫蔡珽同樣是一副陰沉臉色,至於新上任的四川提督張廣泗,則是滿臉凝重之色。

“楚逆五萬大軍早不打,晚不打,這個時候打夔州.......哼,怕是意在滇黔二省。”

嶽鍾琪臉上帶着幾分不滿之色,在南邊打起來的時候,他還準備讓張廣泗帶着手底下的督標和幾個鎮的綠營,去支援鄂爾泰來着,可沒想到這看戲看的好好的,戰火一下子就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四川巡撫蔡珽跟年羹堯一向不和,對嶽鍾琪倒沒有太多的反感,他輕聲道:“督憲,楚逆五萬大軍即便是別有意圖,咱們也不得不謹慎爲之,以下官根據之前的戰事來看,若是不及時救援夔州,怕是三萬大軍也支撐不了多久。”

此話一出,卻是讓嶽鍾琪臉色一變,他在之前的安慶城可是吃過復漢軍的苦頭,自然不會有絲毫的小瞧之意,因此當即點頭道:“不瞞蔡大人,本督打算盡起川中大軍,與復漢軍決一死戰。”

聽完這話,蔡珽點了點頭,畢竟目前成都府各鎮有清兵五萬,加上夔州府的三萬綠營,一共有八萬人,抵禦五萬復漢軍的進攻還是有可能的,畢竟夔州府地勢艱險,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好去處,真打起來也不是完全守不住。

“可是大人,咱們得提防楚逆有其他的陰謀......畢竟眼下的水路是楚逆掌控在了手裡,若是對方從水路繞開夔州府,怕是與我軍甚爲不利.......”

張廣泗委婉建言,這話倒也不假,畢竟復漢軍有強大的水師,你想守夔州可以啊,到時候直接來個直掏腹心,繞開夔州、綏定、忠州等地,直取重慶府和成都府,你拿什麼來守?

真要是被複漢軍就這麼輕易佔據了腹心之地,怕是在夔州的八萬清軍,瞬間就會散夥,畢竟大家的後路被斷,連家人老小都落入了復漢軍手裡,還打個什麼打?

蔡珽一聽張廣泗說的這番話,卻是又覺得頗爲有理,輕聲道:“督憲,此番張大人所說似乎也頗有道理,咱們這般出兵,會不會太冒失了?”

嶽鍾琪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誰說我一定要去守夔州?他楚逆能打我重慶府的注意,難不成本督就不能直取宜昌府了?”

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
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