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

九月的寒風穿過了漫長的河西走廊,從烏鞘嶺到古玉門關似乎都能感受到這種寒意,而在這一片北國之地,卻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寒風臘月的時候,倒也有不少的商旅順着河西走廊進入西域,尋找財富的集聚地。

在華夏人的心中,西域永遠都是充滿了艱險和神秘的地方,正所謂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裡,南北千餘裡。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而就在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這片土地上,永遠都無法忽視一個地方——星星峽,因爲這裡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也是一處極爲險要的關隘,四面峰巒疊嶂,兩旁危巖峭壁,倒有幾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因此也常常是漠西之咽喉重鎮。

隨着一陣清脆的馬蹄聲揚起,只見一隊商旅正準備通過星星峽上的守軍檢查,他們將自己的行李箱子全部打開後,接下來能做的就是在寒風中苦苦等待,等待着例行檢查的結束,並且封上一包賞銀。

這僅僅只是星星峽裡十分常見的一幕,因爲每個月都有許多商隊從此經過,他們販賣着一些能賣或者不能賣的東西,抱着發財的心思來到了漠西,冀圖於將自己手裡的東西賣上一個高價,而當地駐守的準格爾兵丁們也會分上一杯羹。

然而,也不知究竟是怎麼了,往日裡來者不拒的準格爾兵丁們,此時卻開始裝模作樣真正查起了行李,甚至還屢屢開始翻檢馬車,將那些商隊諸人的身上也搜撿了一遍,一副秉公執法的模樣。

“大人,俺們就是一些苦命人,這好不容易拉點貨過來.......您可得高擡貴手啊!”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鼓起勇氣走上前去,用一口不算流利的蒙古語低聲道,他在這條路上走過太多次了,因此都或多或少懂一些蒙古話。

然而這一次,對面的兵丁卻只是冷冷地望了他們一眼,直接用漢話回答道:“俺們都是年大帥的兵,可不是那些蒙古騷韃子!”

老者頓時舒了一口氣,在他看來既然同爲漢人,應該不會太爲難纔是,當下臉上堆滿笑容,也換成了一口漢話。

“這位大人,俺們都是這左近的老鄉啊......這過去星星峽不是都是那些蒙古兵守着嘛,俺們一時沒看清,認錯了大人還請勿怪,不知這裡是哪位大人爲首?”

說着話的功夫,從後面走過來了一名漢子,他身上穿着棉甲,腰上斜斜地挎着一柄腰刀,一臉不屑地望着衆人。

“哼,騷韃子你們就認得,本老爺你們就不認得!今日倒要讓你們知曉,本大爺乃年帥麾下親衛年五,來這星星峽專查楚逆諜子!”

老者臉上笑得越發燦爛了,他連忙轉身從旁人手中接過一個小包裹,然後遞給了年五,低聲道:“年大人,俺們也不是不懂事,這一點點小心意還請年大人先收着,這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哈哈哈哈.......”

年五大大咧咧地接過老者遞過來的包裹,放在手裡微微掂量了一會,接着又瞅了瞅這一行商旅的馬車,只見上面裝着的都是一些尋常的商貨,便笑了笑:“你們倒是識趣,大爺也不妨告訴你們,今日幸虧你們遇到的是我年五年大爺,要不然想過這星星峽,卻是比登天還難!”

老者連忙點頭稱謝,然後笑=一臉不經意地問道:“聽說現在年大帥兵強馬壯,手底下還有許多火器,這是不是馬上就要打回俺們甘州了?”

年五聽了這話卻是笑容一斂,不過卻也沒有生疑,畢竟尋常商旅都會關注這些事情,以便於亂中取利,見這小老兒會做人,便低聲囑咐道:“哎,可不敢胡說勒,你沒聽說啊,這準格爾前線大軍都敗了,連大汗都死了,這些騷韃子往日裡就喜歡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沒想到也有這天......反正你們這趟走完就別再走了,還不知道復漢軍什麼時候就打過來了,到時候要讓你們遇見,搞不好買賣就全泡湯了!”

原來自從年羹堯投靠準格爾以來,雙方之前雖然面子上還能維持個你好我好,可是畢竟當年西北大軍同準格爾打了許久的仗,雙方之間仇恨已久,因此私底下的小摩擦也是不斷,特別是在原來大汗噶爾丹策零眼裡,年羹堯他們終究是漢人,便準備在戰事結束後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沒想到還沒等到戰事結束,他自己就先戰死了。

因此對於年羹堯麾下的士兵而言,他們對寧楚充滿敵意,可是對準格爾也是帶着許多憤怒,平日裡說話也不甚客氣,什麼騷韃子什麼蠻子之類的不絕於耳,就連年羹堯也未加阻止,似乎樂於見到眼下這一幕。

老者對於年五的好意自然是全盤接納,他一面道謝一面點頭保證就來這麼一次,然後便又將馬車上的兩匹蜀錦給搬下來,留給了年五,便帶着商隊一路暢通地通過了星星峽,只是在離開的前一刻,他望着星星峽上越來越模糊的守兵身影時,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沒錯,他們並不是所謂的商旅,而是復漢軍軍情處派駐在西北的情報人員,而他的代號叫做赤狼,這一次穿過星星峽前往固勒扎,目的便是去對接當地的相關情報工作,刺探準格爾汗國的軍事調動情報,以便於全方位支持接下來的戰事。

“年羹堯所部駐守哈密一來,爲表示誠意,一直將星星峽的防務都交給了準格爾人,可是眼下他們卻以查備暗諜的名義進駐星星峽,這其中固然有外部因素,但是我們也需要提防一點,那就是目前的準格爾汗國,已經發生了一些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老者望着面前的一名屬下,神色中帶着些許謹慎,他輕聲道:“夜梟,這一次你要重點關注哈密的一切情報,特別是要盯緊兩個人,一個是年羹堯,另一個是小策凌敦多布,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盤算,不過有一點,值此大戰前夜,一定要注意情報工作的原則,不能盲目暴露自身。”

夜梟是一名看上去只有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嚴肅地點了點頭,道:“屬下明白,此行哈密首要便是潛伏下去,保全自身,若無關鍵要緊事,不可啓動信鴿,唯獨等到黎明前夕,方可甦醒。”

在目前的軍情處情報工作原則中,有幾條鐵律是不能違背的,其中像潛伏獲取情報人員與情報發出人員永遠都隔着一條線,他們被稱爲信鴿,信鴿知道情報傳遞方式,但是不知道情報破譯方法以及情報人員身份信息,由此保證情報的安全。

其中像夜梟就屬於資深的潛伏人員,自然也明白這裡面的兇險所在,不過所幸的是,如今的哈密雖然駐守大軍,可是也因爲時局的變化開始變得混亂,龍蛇混雜之下,便更加適合他這樣的人去潛伏到底了。

老者微微沉默,他現在必須要馬上趕往固勒扎,因此不可能在哈密停留,可是眼下年羹堯所部的變化,卻使得他心裡多多少少忐忑,或許這條老狼已經又產生了別樣的心思了........

........

“沒錯,咱們不能再這樣了......”

大營中,年羹堯穿着一身深色的長衫棉衣,眼睛中帶着些許憂色,整個人都顯得十分低落,而在他的身旁處,一名中年文士也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正是年羹堯的幕友胡期恆,二人都是一副精神萎靡的模樣。

原因很簡單,自從年羹堯投靠準格爾汗國以來,他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並沒有真正安穩下來,反倒是準格爾汗國侵入草原之後,局勢卻是讓他們變得越來越不妙,先是策妄阿拉布坦想讓他們成爲擋住復漢軍陝甘大軍的擋箭牌,接下里在策妄死後,又變成了噶爾丹策零的眼中釘。

可是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死了,此外準格爾大軍也全軍覆沒,更關鍵的是還把復漢軍給引過來了,這一下可真是要了年羹堯的老命了!

畢竟年羹堯自家知自家事,雖說手裡有所謂的三萬大軍,可是這些人士氣低落,戰心底下,且缺衣少食,甚至連火藥都入不敷出,若是真到了打仗的關口,只怕士兵們連開槍都得盤算着打了,至於說軍中其他物資,更是少之又少。

年羹堯想到這裡,便恨恨開口道:“先前給老韃酋上書索要的那一應軍需物資,一直找藉口拖着不給,一直到今年他們要跟寧楚相爭,這才調撥了一小批物資,還派了個小策凌過來監視老夫,實在是欺人太甚!”

說到這裡年羹堯又深深嘆口氣,面露愁容道:“可是眼下咱們又該如何是好,前些日子陝甘的復漢軍再次增兵,只怕他們不日就要打過來了!”

胡期恆作爲年羹堯的首席策士,他心裡多多少少也有些愧疚,畢竟當初謀害嶽鍾琪投奔準格爾汗國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可是眼下這一計策不僅僅沒有改善年羹堯的處境,反倒讓自家主公變得進退兩難。

“大帥,咱們眼下絕不能成爲準格爾汗國的棋子,也絕不能再跟復漢軍相爭,否則傾覆只在眼前!當避其鋒芒,取邊地以自立!”

胡期恆臉色一狠,低聲道:“眼下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既然他們不給,那咱們乾脆就搶!”

“搶?搶何處?”

年羹堯下意識地望了一眼哈密城,然後搖了搖頭道:“此地尚有一萬準格爾軍,他們人數雖少,可是戰力強大,火器齊全,絕不是咱們這三萬人所能對付的,而且就算搶了,咱們眼下也無處可去。”

畢竟這年頭混到年羹堯這個份上的也是少數,他不光是得罪了寧楚,還得罪了大義軍,以致於無論是東進陝甘還是南下青藏,都已經成爲了死路,眼下唯一能依靠的便是準格爾汗國,就算搶了也無處安穩。

胡期恆輕輕一笑,搖了搖頭,低聲道:“大汗,咱們現在身處局中,可不能像往常那樣自迷了.......要說眼下最好搶也最應該搶的,便是固勒紮了。”

固勒扎,準格爾汗國的首都,也是河西走廊的精華之地,每年從固勒扎經過的商隊,都會在這裡留下更多的財富,而經過了策妄阿拉布坦的發展,固勒扎還擁有相當的火器生產能力,不要說火槍,就連火炮都可以生產——而眼下這座城市,卻幾乎是一座空城。

年羹堯眼神頓時眯了起來,這並不是他覺得胡期恆在開玩笑,而是在認真考慮這個建議,畢竟通過目前的情報瞭解,準格爾汗國現在可是處於有史以來最爲虛弱的狀態了.......

良久,年羹堯終於還是搖了搖,咬牙道:“就算準格爾在前線大敗,就算噶爾丹策零已經戰死,可是咱們恐怕還是不能小看固勒扎,就從哈密這一萬人就能看出來,他們既然沒有急於把小策凌調回去,就說明準格爾人認爲固勒扎沒有風險。”

胡期恆微微一笑,“沒錯,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固勒扎的確有一定的實力,可是咱們不要忘記,他們在明處,咱們在暗處,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未嘗不能試一試——”

“合適的機會?”

年羹堯有些狐疑地望着胡期恆,他對於自己這個老朋友還是很瞭解的,很顯然他已經嗅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胡期恆臉上露出微笑,“聽說小策凌已經秘密回去過一次固勒紮了,或許這一次他回來會有求得到大人的地方,到時候大人不妨可以先應下來,以等待時局變化.......”

年羹堯哈哈大笑,望着面前忽明忽暗的燈燭,頓時心中憂慮盡去,對於他來說,只要能夠維持住這幾萬大軍,那麼世間沒有什麼是他不能賣的,無論是大清還是準格爾汗國,也都將會成爲他的墊腳石。

“或許將來有機會,我也能當個什麼大王之類的........”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