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九 天道在何處

(晚上還有一章,補26號斷更的一章。。)

——————————————

趙謙趁機想從長平公主口中得到太子的下落,卻不料朱徽娖道:“城破之前,父皇允皇兄等人逃出宮,一直沒有消息。”

車隊走到衚衕口,突然趙謙聽見一個人喊他:“廷益!”

趙謙四顧周圍,就看見了高啓潛,高啓潛着布衣,已然沒有了以前那種從容感覺,臉色憔悴,頭髮如枯草。

趙謙從內心一直很敬佩這個太監,而且高啓潛現在對他很有用處,心中驚喜,走上前去,像以前那樣躬身道:“下官拜見高公。”

高啓潛自然沒有料到趙謙會如此執禮,略有吃驚,搖頭苦笑,還禮道:“廷益如此執禮,令老夫惶恐,老夫不敢受。”

趙謙忙道:“我只要還活在人世,就是大明臣子。皇上雖已先去,但並未革職高公,高公依然是司禮監的人,何以不敢受?”

高啓潛和車上的朱徽娖聽到趙謙的話,心裡都有些感動。世事無常,轉眼王朝灰飛煙滅,趙謙手握軍權,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唉。”高啓潛嘆了一氣,這一聲嘆中包含了多少滄桑與無奈。

這時朱徽娖道:“請趙大人和高啓潛同車敘話。”

高啓潛和趙謙聽罷謝恩,上車。

朱徽娖道:“聞趙大人慾往京城,何時啓程?”

高啓潛聽罷趙謙要去南京建都,默然,他是很想跟着去,他一個太監,離了朝廷宮廷實在像沒有根的浮萍,苟活人世。但是高啓潛也不好直接要求。

高啓潛的表情趙謙看在眼裡。

趙謙躬身答公主話曰:“原本打算率軍北上阻擊李賊敗軍,但形勢發展太快,京師尚有諸多事務要處理,只得放棄這個打算。待李賊至,就近在京師與賊軍一戰,然後護送公主與皇子從天津乘坐戰船南下。”

高啓潛想了想,說道:“京師諸臣工,通習政事,趙大人可帶願意走的人同去京城。”

高啓潛這個建議是十分有道理的,一則如他所言,一個政府的運轉是需要人才的,這些官員大部分還是具有處理日常事務的才能,非草班子可以比擬的。二則京師諸臣,多少在士林有些名望,招攬在左右,可以壯大門面。

“高公所言極是。”趙謙點點頭道,又對朱徽娖說道,“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公公殉國,內廷無人,臣舉薦高公代掌印一職。”

什麼舉薦,只是個形式,表示尊重朱徽娖這個皇族的人,真正拿主意的,還不如趙謙。

朱徽娖倒不反感這種做法,說道:“就依趙大人所請。”

高啓潛聽罷一喜,在車上就地跪倒,叩謝朱徽娖,當然趙謙也知道,高啓潛謝的不是公主。

高啓潛又問:“廷益尋到皇子下落了麼?”

“還沒有。”趙謙面有憂色道,“高公可有消息?”

高啓潛搖搖頭。

趙謙沉吟道:“時間不多,還未有皇子下落,該如何是好……朱氏龍脈,除先皇皇子下落不明外,尚有不知下落的福王(朱由崧,他爹老福王被李自成就着鹿肉煮了,稱福祿宴),囚居中都的庶人朱聿鍵(因私自招兵鎮壓農民起義,被指心懷異心,被貶庶人,鳳陽淪陷之火,流亡在外,下落不明),桂端王(朱由榔,就番衡州,被張獻忠所破,下落不明)……”

現在趙謙是連一個皇族的人都找不到,不由得有點窘迫。在封建社會,一個政府沒有皇帝,是萬萬不行的,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你沒有皇帝,就不能叫做國。

更嚴重的是,萬一某軍閥找到了朱氏子嗣,擁立爲帝,就更麻煩了。趙謙一直以忠於明朝的姿態面對世人,籠絡人心和人才,如果皇帝在別人那裡,他的處境就尷尬了。

朱由檢死了之後,趙謙對其他任何派系不再有信心,他只信自己,要他聽其他軍閥的顯然做不到,也沒前途。

高啓潛等人也不願意皇帝在別人那裡,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這般。

朱徽娖被趙謙迎入紫禁城暫住,高啓潛聚集了一幫太監宮女照料內廷,趙謙自去忙着對付李自成餘部以及清理李自成留得財產。

趙謙在京師清查了各處,找到李自成壓榨的錢財七百餘萬兩,這些錢,大部分是從官員家裡強取豪奪來的,一部分是從皇宮裡搶來的。

野史李自成攻陷,繳獲崇禎內帑一千萬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完全是巧合。崇禎壓根就沒多少錢了。

四月末,趙謙差人護送銀子及願意投靠明政府的官員到天津,乘坐戰列艦去了南京。

這時候,李自成餘部也到了京師,因李自成辛辛苦苦搶來的錢被人黑吃黑搶了,連初封的妃子竇美儀也被趙謙直接給槍斃,李自成大怒,下令攻擊京師。

趙謙下令軍隊出城列陣,反攻李自成,兩軍在廣渠門外對陣。

朱徽娖堅持要上城樓觀看殺賊,趙謙只得跟隨在其身邊。

“大明萬歲!”軍中習慣性地高喊口號鼓舞士氣,朱徽娖聽得,身上一陣激動。

步炮騎協同野戰,沒有什麼新花樣,騎兵憑藉重甲衝鋒,步兵在正面,炮兵在後火力覆蓋,李自成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戰鬥,不出片刻,便下令撤退。

李自成最擅長的就是打不過就跑,這一招屢試不爽,號稱打不死的小強。這次也不例外,帶人跑得很利索,很乾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趙謙知道吳三桂和滿清正在後面緊追,滿清最大的慾望就是入主京師,趙謙也不和他們爭,主要是兵力不加,爭不過。

於是,趙謙也運走了所有能運走的財富和人才,攜軍逃了,從天津乘戰艦南下,同時下令水師派出軍艦堵死京杭運河。

南京,和神州的各地的名城勝地一樣,都沉澱着千百年的文化,古往之事不必細述,從明朝起,朱元璋攻克集慶,便是現在的京城南京。

朱元璋改集慶路爲應天府,作爲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後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明,是爲明太祖。以應天府爲南京,以爲首都,以開封爲北京,以爲陪都。罷北京,改南京爲京師。

洪武十六年,京師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慶路舊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舊城區、皇宮區、駐軍區。後兩者是明初的擴展。環繞這三區修築了長達近七十里的磚石城牆,即今南京明城牆。是爲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城牆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製後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製官員、窯匠和伕役的姓名,其質量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牆沿線共闢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

後來明成祖升北平爲北京,以爲陪都。成祖時,又遷都北京,以南京爲陪都。

趙謙等到達南京的時候,已近端午,韓佐信鄒維漣等心腹大員護送趙謙家人,從杭州到達南京,放棄杭州爲中心,入駐南京。

朱徽娖住進了南京紫禁城,趙謙住在紫禁城端門和承天門外的廣場西側五軍都督府,改名爲軍機處,仿照後來的清制,目的是架空內閣。

趙謙進入南京之初,就開始埋下專制伏筆,以免以後內閣再現黨爭,在戰爭期間,黨爭是徒勞內耗。

南京紫禁城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地址在元集慶城外東北郊,初稱"吳王新宮",後又稱"皇城".由於當時朱元璋尚未稱帝,故新宮建築規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內廷建築,東西兩側空地均未興建宮室.

新宮東西寬七百九十米,南北長七百五十米,有門四座,南爲午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北爲玄武門.入午門爲奉天門,內爲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爲文樓,武樓.後爲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幹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洪武元年,朱元璋即位稱帝,以應天府爲南京,開封爲北京,並於次年在鳳陽興建中都城.由於人力物力全被集中於中都城池和宮殿的興建,因此南京宮殿的擴建工作再度終止.此後數年間只對已有宮殿進行了必要的維修.

洪武八年朱元璋放棄營建中都的計劃,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設了午門左右兩闕,在奉天門左右增加了東西角門,並增建文華殿,武英殿等建築.

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設宮牆,以新牆之內爲皇城,原皇城改稱宮城.在宮城前建造了端門,承天門,金水橋,形成"T"字型廣場,向南直抵洪武門.廣場東側爲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門外),西側爲五軍都督府.

南京故宮修建時注意了風水的問題,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爲靠山,但是由於選址的侷限,內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雖然採用了打入木樁,巨石鋪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後仍然出現地基下沉的問題,宮內容易形成內澇,排水不易.同時宮城離外城過近,戰時不易防衛.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師,建文帝出逃,馬皇后在宮中自焚死.朱棣即位後仍居於南京皇宮中,但同時下令以北平爲行在,準備遷都.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建成,次年朱棣遷都北京,此後南京宮殿不再使用,但仍作爲留都宮殿,委派皇族和內臣管理.

軍機處內(願五軍都督府),趙謙糾集心腹大員,商議新政府策略。

因找不到朱氏血脈,一部分官員建議趙謙自立稱帝。

韓佐信和鄒維漣一致認爲不妥。

鄒維漣道:“大人一再表示效忠明朝,今一夜之間便自立稱帝,不可避免會造成南京政權內部混亂,一部分士林官員定會棄大人而去。此緊要關頭,東夷與叛軍大軍懸於頭頂,最重要是穩固南京,備戰迎敵。不必自添麻煩。”

韓佐信也贊同鄒維漣的意思,“大人初治南京,可先收取人心,鞏固實力,待解除內憂外患,天命所歸之時,誰敢逆大人言行?”

“大善。況我對大明之忠心未改,不忍棄明。”趙謙贊同韓佐信和鄒維漣的意見,趙謙可不想過完皇帝癮便被滅掉,“大明不可一日無君,現在天子的人選怎麼辦?”

衆人議論紛紛,一時也拿不出好辦法來,現在能找到的明朝血脈,就長平公主一個女流,擁立女皇,在中國顯得不倫不類,是不可取的行爲,所以一時沒有對策。

最爲緊迫的,是趙謙得知,武昌的左良文好像尋到了福王朱由崧,正在籌措登基的事宜。

左良文就是左良玉的弟弟,左良玉死後,左良文繼承了他哥哥在武昌的軍事實力和地盤,算得上很實力的一派軍閥。

幾年前,趙謙聯軍第一次征伐鄭芝龍,左良玉中了趙謙的算計,衝前面當了炮灰。可以說,左良玉之死,趙謙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想而知,現在武昌的左良文,認爲趙謙乃他的弒兄仇人,完全談不上好感。要趙謙奉左良文擁立天子的詔令,實在是很難,所以趙謙聽說左良文要擁立新君,心裡着實有些慌了。

這時小林在門口說道:“東家,高公公來了。”

趙謙忙從北面居中的椅子上站起來,走出府門,親自迎接高啓潛。

“高公,請裡邊坐。”趙謙對高啓潛仍然很謙和熱情,只是不必再像以前那樣當乾爹供着。

高啓潛也知道今非昔比,對趙謙執禮道:“謝趙大人相邀,咱家是傳公主殿下的話,殿下請趙大人入宮敘話。”

“好,我換身衣服,高公請稍候。”

不一會,趙謙換上了圓領官袍,着烏紗帽,和高啓潛一併走向廣場。

現在明朝官員最重要的標誌服飾,便是圓領。因爲滿人官員的官袍是折領。

趙謙一邊走一邊問高啓潛:“錦衣衛查訪皇子下落,有線索了麼?”

高啓潛說道:“還沒有,咱家覺得……皇子恐怕已經被李賊害了,不然爲何不到南京,爭取皇位?”

趙謙沉默片刻,低聲道:“佐信等曾與我商議,如皇子被害,查無實據,可否……”

高啓潛聽罷臉上變色,他知道趙謙的意思,是弄一個長相想像的人冒充皇子登基,這狸貓換太子的事,可不是小事,高啓潛聽了心裡是波濤洶涌。

趙謙也沒有辦法,他是絕對不想左良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但是別人已經有了皇家血脈了,自己要是想在這件事上有優勢,除非是有崇禎帝的親子,才能蓋過去。

況且這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只要高啓潛等一干太監認同,還有長平公主認同,還是可能騙過天下的,畢竟古代的媒體並不發達。就算被揭發,手裡有軍權,大不了被逼自立。

趙謙入宮,可不像以前進北京紫禁城那樣諸多限制,他現在是想進就進,昂首挺胸,連佩劍也沒人敢要求解下,直接按劍入宮。

高啓潛和趙謙穿過奉天門,太極殿,到達內宮兩儀殿,見了朱徽娖。

因爲禮教的關係,現在又住進了皇宮,朱徽娖對禮節有所注意,坐於簾後。

趙謙叩拜畢。朱徽娖說道:“賜趙大人坐。”

太監爲趙謙搬來椅子,坐於簾側。衆宮女太監退出,殿內只有趙謙朱徽娖高啓潛三人。

朱徽娖在簾後道:“趙大人,國之大統,可有人選了?”

趙謙躬身道:“臣正在派人加緊尋找太子及諸皇子的下落,高公也在聯絡錦衣衛,明察暗訪……”說罷看了一眼高啓潛。

殿內默然了片刻,高啓潛低聲道:“咱家已尋得了三皇子(朱慈炯),近日便能接入宮中,與殿下團聚。”

這下驚訝的,該是趙謙了,他沒有料到高啓潛會如此乾脆就將事情自個攬下了。其實高啓潛也沒有選擇,要麼和趙謙抱成一團,共圖陰謀,要麼無家可歸。

而且高啓潛分析了長平公主朱徽娖的態度,認爲朱徽娖也會配合。因爲趙謙如果沒有皇子,極可能自立,她一個明朝公主,想要再享受現在的禮遇規格,恐怕很難。對她沒有任何好處。

當然如果朱徽娖死不認同,高啓潛還可以將責任推卸給其他太監,然後說自己看錯了。

朱徽娖信以爲真,泣不成聲,以爲真的可以看見自己的弟弟了。趙謙和高啓潛對望一眼,默不作聲。

“請高公公儘快迎三弟進宮……”朱徽娖哽咽着說。

高啓潛緊張地跪拜道:“奴婢這就儘快去辦,殿下請安心。”

段十九 玉人在何處段三一 盲人騎瞎馬段四九 懲奸除惡霸段三九 暗流在涌動段十八 忍痛割愛吧段五七 共生系生物段十九 薛國觀生死段四二 十八載未敗段四一 我泱泱華夏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二十 興亡棋盤中段二 糧草換軍馬段一 樹上的人頭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二八 謙按劍而入段一 北京城獻孚段三一 欲斬賊人首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二十 興亡棋盤中段二九 朦朧教堂中段七二 相聚述衷情段五六 趙逸臣審案段九 秀才再就業段二四 衝上去平推段一 樹上的人頭段二七 欲來風滿樓段十六 倒掛倚絕壁段七三 美味變砒霜段二十 曰勉爲其難段三 北方有客來段二四 深情與假義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二四 衝上去平推段五四 春暖用兵時段二七 欲來風滿樓段二十 曰勉爲其難段四二 勝敗瞬息間段三十 牛家莊臘梅段三六 佈局布寂寞段十六 倒掛倚絕壁段三 計劃與變化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八 所見是廢墟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八 曰中興大明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五七 共生系生物段六二 螺州城大捷段十八 大戰即將決段三四 那輕的憂傷段四九 若個萬戶侯段四五 鐵騎不過萬段二二 禍非一日寒段七 抱大樹太玄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段六九 相爭盤中肉段二八 第一場大雪段二十 社會的細胞段六 萬事開頭難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五五 各邦來朝賀段三五 小橋換大橋段六 萬事開頭難段二九 天道在何處段十七 王謝堂前燕段五 漫漫冷長夜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十八 梨花帶着雨段三四 那輕的憂傷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十二 我沒有吃醋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二 嬌憐難將息段十七 三寸不爛舌段四三 頃刻上天衢段三七 踏雲來相救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四十 血洗中牟城段一 是杯酒漸濃段二 嘆道路多艱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十九 薛國觀生死段二六 書中顏如玉段七 每一個細節段四八 國手神醫術段四七 佳節煙花絢段十五 痛也是享樂段二九 俺不想挨棍段三八 錢從何處出段六 朝中雨紛紛段十四 此茶名豔茶段十三 難得有情郎段五十 血雨腥風城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段二九 朦朧教堂中段三 燈火闌珊處段三七 沒有最無恥段九 打了扔出去
段十九 玉人在何處段三一 盲人騎瞎馬段四九 懲奸除惡霸段三九 暗流在涌動段十八 忍痛割愛吧段五七 共生系生物段十九 薛國觀生死段四二 十八載未敗段四一 我泱泱華夏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二十 興亡棋盤中段二 糧草換軍馬段一 樹上的人頭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二八 謙按劍而入段一 北京城獻孚段三一 欲斬賊人首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二十 興亡棋盤中段二九 朦朧教堂中段七二 相聚述衷情段五六 趙逸臣審案段九 秀才再就業段二四 衝上去平推段一 樹上的人頭段二七 欲來風滿樓段十六 倒掛倚絕壁段七三 美味變砒霜段二十 曰勉爲其難段三 北方有客來段二四 深情與假義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二四 衝上去平推段五四 春暖用兵時段二七 欲來風滿樓段二十 曰勉爲其難段四二 勝敗瞬息間段三十 牛家莊臘梅段三六 佈局布寂寞段十六 倒掛倚絕壁段三 計劃與變化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八 所見是廢墟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八 曰中興大明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五七 共生系生物段六二 螺州城大捷段十八 大戰即將決段三四 那輕的憂傷段四九 若個萬戶侯段四五 鐵騎不過萬段二二 禍非一日寒段七 抱大樹太玄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段六九 相爭盤中肉段二八 第一場大雪段二十 社會的細胞段六 萬事開頭難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五五 各邦來朝賀段三五 小橋換大橋段六 萬事開頭難段二九 天道在何處段十七 王謝堂前燕段五 漫漫冷長夜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十八 梨花帶着雨段三四 那輕的憂傷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十二 我沒有吃醋段二八 沙場馬裹屍段二 嬌憐難將息段十七 三寸不爛舌段四三 頃刻上天衢段三七 踏雲來相救段三四 以紗掩秀顏段四十 血洗中牟城段一 是杯酒漸濃段二 嘆道路多艱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十九 薛國觀生死段二六 書中顏如玉段七 每一個細節段四八 國手神醫術段四七 佳節煙花絢段十五 痛也是享樂段二九 俺不想挨棍段三八 錢從何處出段六 朝中雨紛紛段十四 此茶名豔茶段十三 難得有情郎段五十 血雨腥風城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段二九 朦朧教堂中段三 燈火闌珊處段三七 沒有最無恥段九 打了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