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貨幣通常的算法如下: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1兩銀子=1貫銅錢=1000文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
宋朝的1兩銀子,在今天的購買力應該在300-500元之間;
宋朝時,1兩銀子約合1貫錢,也就是1000文銅錢。
在財政緊張的時候有過800文,850文當一貫的情形,大宋的前幾朝還算好,即便是到了仁宗一朝也過得去,經濟還算活躍。
儘管《宋史食貨志》中記載的實際情形有點出入,但是問題不大。
官員薪金:
宋代一個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幣,年薪108萬。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冬綿百兩。
參知政事,三司使,月薪200貫,約合60000元人民幣,年薪72萬。春、冬各綾十匹,春絹十匹,冬二十匹,綿五十兩。
入內內侍省都知、副都知、押班,25貫。春絹七匹,冬十匹,綿三十兩。
一個普通從8品的縣令月薪15貫,合人民幣4500元,年薪5萬4千。
除了本俸之外,還有職錢,祿粟,舟船錢,廚料,薪炭諸物,增給,公用錢,給券,職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貼。
(注:宋朝的錢陌制,即以數十文錢或滿一百文錢爲陌(百)的計量方法,是中國錢幣史上的獨特現象,其中又以宋代表現最爲突出,但此處不涉
及,因爲比較複雜)
民間物價:
宋仁宗的時候豬肉約20文一斤。
米30文一斗,每石不過600到700文之間。
菜刀30文一把。
生魚100文左右一斤。
各種麪食,每碗10文左右,如:桐皮面、姜潑刀、回刀、冷淘、橫子、寄爐面飯之類。
租賃鞍馬價格在150文左右,估計還要繳納一定押金。
夜宵粥飯點心,20文一份。
大抵京師的物價要高於他處,越是偏遠的地方物價會有所偏低,富庶繁華之地物價高於貧瘠落後之所。
從水滸中便可略見一斑,其中第十五回吳用去勸說三阮入夥劫生辰綱時,吳用讓阮小七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便可爲證。
度量衡:
宋朝1斤約合今1.2市斤
宋朝1石爲92.5斤,約合今110市斤
1尺等於10寸,1寸合現在3釐米多一點,1尺=31釐米,1丈=3.1米
時間:
刻制——古代一晝夜劃爲十二個時辰,又劃爲一百刻;一刻約15分鐘。
時辰——
子時(晚11時至翌日凌晨1時正)鼠鼠在這時間最躍。
丑時(1時至3時正)牛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
寅時(3時至5時正)虎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時(5時至早7時正)兔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時(7時至上午9時正)龍相傳這是「羣龍行雨」的時候
巳時(9時至11時正)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時(上午11時正至下午1時正)馬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時(下午1時至3時正)羊羊在這段時間吃草申時(下午3時正至下午5時正)猴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時(5時至晚7時正)雞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時(7時正至9時正)狗狗開始守門口。
亥時(9時正至晚11時正)豬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古代計時器:日晷、銅壺滴漏(分水漏和沙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