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

高幹,陳留望族高氏之後,其父爲前蜀郡太守高躬。高氏世有清名,汝南袁氏因其聲望,遂與之聯姻。當年在勸說韓馥讓冀州的人中,便有高幹。高幹能出鎮幷州,也不全是因爲他是袁紹外甥的關係。坐鎮幷州數年,把境內的大小馬匪剿得乾乾淨淨不說,還壓制得呂布縮在陭氏、黑山軍張燕也安安靜靜待在羣山之中。可見高幹還是很有本事的。

這次高幹奉命出兵,與袁紹配合,攻略代郡、上谷,以進一步擠壓劉虞的戰略空間。他帶了從弟高柔,盡起幷州步騎二萬,兵出雁門,越過長城,自白登攻打代郡的高柳城。

上次進軍代郡,高幹是沿着桑乾河打。這次他改變策略了,攻下班氏與北平邑之後,他把代郡郡治高柳城給圍了,然後在高柳城北故趙長城處設伏,想誘護烏桓校尉閻柔南下救援高柳然後圍點打援。

因爲上次進攻代郡的時候,他忽略了閻柔從而吃了他的大虧,這次高幹決定先把閻柔解決了,然後出馬城,進入上谷郡,而後進迫薊縣。想法非常好,只是可惜高幹並不知道代郡來了另外一支軍隊。

黃忠藏兵於閻柔處,又遍撒斥候於代郡。聞高幹兵來,圍高柳。便對閻柔道:“高幹兵圍高柳,數日未下,其必有詐。”

閻柔想了一下,也是,二萬大軍攻打一個沒多少人鎮守的高柳,竟然還沒打下來,你說沒有詐,誰信?閻柔笑道:“黃將軍,吾弟鎮守高柳,其必有信來。且看高幹欲何爲焉?”

未幾,高柳鎮將閻志的信使便到了,對閻柔說高幹圍了高柳城,攻城卻疲軟無力,恐有他圖,還請閻柔多加防備。

恐有他圖,還能圖什麼?圖代郡之兵去救高柳城唄。高幹也不怕閻柔看穿他的計劃,這基本可以算是一個陽謀。現在我圍了高柳城,就問你來救不救?不救我就把高柳城給打下來,到時郡治一失,代郡必然震動,諸縣到時望風而降,也省了我高幹的力氣。你來救,好,這一路上你猜我有沒有伏兵,伏兵又在哪裡?

我的伏兵隨時可以打你,也可以不打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你行軍路上心神難安,疑神疑鬼。戰爭麼,不就是使盡一切力氣削弱對手嗎?

黃忠與閻柔對視一笑,道:“高幹不過是想誘子和(閻柔字)南下救援,其於道中設伏罷了。子和不如將計就計。”

於是二人一商議,遂決定閻柔率本部五千步騎先行,而黃忠則尾行於後,若遇伏兵,閻柔收縮部隊堅守,待黃忠兵至,內外合擊,以破高幹。

商議完後,閻柔便親率步騎出馬城,沿官道一路疾行,奔向高柳城。而黃忠則率大軍墜於閻柔軍後五十里外。這個距離,剛好是高幹斥候能偵察的最遠距離。黃忠又遣了斥候與閻柔部隊隨時保持聯絡。

閻柔出兵之後,果然便被高幹斥候所探得。閻柔兵過之後,高幹斥候又在後面偵查至三十里之外,見只有寥寥可數的斥候往來,便不以爲意,回報高幹道:“閻柔兵盡出矣,其後再無兵。”

高幹聽了,徹底放下心來,大喜道:“閻柔敗也!”破了閻柔,代郡還有誰敢抗吾?於是留其從弟高柔圍高柳,自己則親自率軍北上圍獵閻柔。

閻柔正一路疾行,忽然聽得一聲砲響,前方轉出一支軍來,當先一員大將,正是高幹,其橫刀立馬,攔於道中,笑道:“閻柔,汝欲何往焉?”

號角聲鳴中,四面八方的幷州軍一道涌出,把閻柔前前後後給堵了個結實。閻柔看了看四周,也不答話,於是便命大軍龜縮一處,使馬匹大車等拒之於外,而後又立大盾於中。列陣以待幷州軍。

高幹一看閻柔這區區數千人馬還想頑抗,心中怒氣上涌,也懶得勸降了,大手一揮,鼓聲隆隆聲中,麾下萬餘步騎便開始攻打閻柔。

要說高幹這高伏的地點選得還真是好。四周都是斜坡,而閻柔軍則正好在中間盆地。高幹正好可以居高臨下,盡情發揮。一時之間,無數的箭矢如蝗蟲般飛來,帶着尖嘯聲,降臨在閻柔部隊的頭頂上。雖然第一時間把大盾舉了起來,但是拋灑而來的鐵箭,仍然帶着慣性,狠狠鑽穿了不少盾牌,瞬間,慘叫聲便四起。

閻柔沒有心軟,想當誘餌,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立時閻柔便一聲大吼:“還擊!”盾牌的空隙之間,閻柔的軍隊也開始還擊了。可惜,能射到坡上的箭矢不多,就算能到達,仰射上去的箭矢,殺傷力也低得可憐。

高幹立於高處,命弓箭手輪番射了數輪之後,見閻柔軍慘叫連連,盾牌之上也密密麻麻的插滿了箭矢。於是大喝一聲,麾下騎兵開始出擊了。

遠程打擊雖然過癮,但自己這次弓手帶得不多,弓箭手也比較嬌貴,連番拉弦是一個技術活,用得太狠的話弓箭手指不定就會廢了。還是近身搏殺才能更顯幷州男兒的本色和武勇啊。

碗大的馬蹄狠狠敲在地面上,震撼着閻柔所部的耳膜。閻柔讓完好無傷的盾手頂到最前,然後槍兵把尖尖的長槍架在盾牌的空隙之間,決定死守。一切都已經按計劃行事,就看黃忠能不能及時趕到了。來得快,高幹必敗。來得慢,等自己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黃忠來了,也無濟於事了。

砰的一聲,幷州騎連人帶馬撞擊到了盾牆之上,駿馬悲鳴,馬背上的騎士也哀號着被長槍給捅了下來。而盾牆後面,無數的士兵也口鼻溢血,內腑受傷。不斷有人死去,也不斷有人補位。不一會兒,地上便到處都是屍體。人屍與馬屍交疊在一起,鮮血匯成一股股,把黃土地給染成了褐色。

閻柔被圍,後面的斥候看見了,第一時間接力回去,彙報給黃忠。黃忠聽了,先率三千精騎來援,使副將周偉率步卒於後疾行。

黃忠來援之快,讓閻柔心中一喜,高幹敗矣。閻柔見了黃忠旗號,仰天大笑:“高幹!吾援兵已至,今日你死期至矣!”

閻柔麾下幽州軍見了援軍,精神大振:“援軍至矣!高幹必死!援軍至矣!高幹必死!”

斜坡上,高幹看着前方煙塵滾滾中,若隱若現繡着青州第三軍的旗號,不由心中大驚,青州第三軍!黃忠!忽然心思電轉間,便知道了這次幽州只怕早早就和青州勾結在一起了。於是心中一陣煩悶,大叫一聲道:“撤軍!”

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八百十七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六百八十章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
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八百十七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六百八十章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