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

不提檀石槐之死。這一年,我們的尚書令、大長秋曹節曹大太監,也終於沒能熬過這個冬天。終於一命嗚呼了。

曹節的死,影響到很多人。喜悅得手舞足蹈的那是黨人和太學生,嘴角掛着輕快明朗笑容的是諸公大臣,而默默傷神的除了曹節家人,還有皇帝。

就是養只寵物養久了,也會有感情。更何況是人,更何況這個人形寵物見證了皇帝的成長,在皇帝幼年惶惑、孤獨、沒有安全感的時候,一直陪伴在皇帝的身邊,給皇帝帶來了許多的快樂。所以衆臣視曹節如仇寇,而皇帝卻視曹節如親人。曹節一死,皇帝悲傷不能自已,罷朝數日,贈曹節車騎將軍。

沒多久,朱瑀可能是覺得曹節在九泉之下太寂寞,也可能他們是一對好基友,捨不得分開。於是朱瑀也追隨曹節於九泉之下,病卒於家中。至此,先帝時便開始參與朝政一直到現在,禍亂天下的幾個老宦官全部凋謝,以趙忠、張讓爲首的十常侍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皇帝痛惜常伴左右的曹節朱瑀之死,命他們的養子繼承他們的爵位,傳嗣香火。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這一次,沒有大臣出來反對。一個重感情的君王他們還是喜歡的,只是可惜這個君王最深摯的感情都給了宦官……

劉備正帶着張飛和簡雍在大街上閒逛。他最近很快活,他的母親劉氏,本來身體漸漸枯萎,怎麼藥物調理都調理不好,按醫師的話說就是心力衰竭,傷了本源。但在劉備大婚,隨兒子搬到廣陽之後,精神越發健旺起來。不知道是兒媳婦實在是乖巧侍候得好,還是有着想看見孫兒降世的執念,反正身體就是這麼一天天的好轉起來。劉備看見孃親精氣神一天勝似一天,哪裡能夠不高興。

張飛過完年就要十八歲了,壯得跟只小老虎似的。如今一身藝業驚人,聽這傢伙洋洋得意的自誇,他老爹已經是他手下敗將了。不過每次劉備看見他就想要笑,沒辦法,威猛雄壯的身軀,卻長着一張稚嫩的小白臉。怎麼看怎麼彆扭,從背影看絕對是個雄糾糾的好漢,轉過頭卻發現他只是個孩子。

這些年,在劉備書信不絕的**下,張飛和簡雍兩個人,成長得很快。劉備在書信中和他們說得很明白,五經隨便翻翻就算了,沒必要一頭栽進去,真要栽進去就出不來了。《詩》《易》《禮》這三經讀不讀都沒關係,用不着讀它幹嘛?《尚書》和《春秋》可以多讀,然後《孟子》、《中庸》、《大學》和《論語》這幾本書也要多看。劉備這傢伙,就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有用就拿來用,沒用就看都懶得看,結果張飛簡雍兩個深受其影響,並且大加贊同。也不知道是自己嫌經書太多剛好減負還是因爲劉備的話有道理……

簡雍還好,劉備很放心,他最擔心的就是張飛。如今在他和張博的影響下,張飛好酒如命這個壞習慣應該是根除了。但張飛腦海裡天生的階級觀念,卻仍然讓劉備心驚肉跳。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纔是他死於非命的最主要原因。不把他這個觀念給扭轉過來,就算張飛不醉酒,遲早也要中了別人的暗算。

這些年劉備在信中雖然屢次強調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但他實在是不知道張飛有沒有聽進去。這次兩個小傢伙結伴來廣陽看他,他便帶着兩個人上街體驗下廣陽風情。

帶着兩人吃飽喝足了,就開始閒逛。前方城根下,有一個滿面污垢的乞丐,半躺半坐依在那裡,凜凜寒冬,卻衣物破舊,露出乾瘦的雙腿。劉備輕嘆一聲,解下身上裘衣,替老乞丐繫上,又拿出一串錢,道:“老丈,去喝碗熱湯,然後找個好點的地方過冬罷。”

老乞丐在地上連連磕頭,想說什麼,已經凍得烏紫的嘴脣不停顫抖,最終卻只是掉下一滴濁淚,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簡雍瞪着雙眼,訝道:“兄長,你可是這裡的縣令耶,你的治下竟然也有乞丐?”他還以爲劉備是無所不能的呢。

劉備邊走邊微笑道:“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世間,又有誰能夠做到十全十美?你們倆個要記住,做事情不要求盡善盡美,但要竭盡全力。這樣,就算事情沒做好,也沒有人能夠責怪你們!”

看到二人若有所思的點頭,劉備又道:“君子愛人以德,而我儒家講仁,什麼是仁?衆書各說其是,但總結起來,仍然是愛人。不管是上下相親,還是溫良之人,都是愛人。愛何人?要愛所有人,要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不要因爲對方的職業、出身、階級而有所歧視。便是罪人、奴隸,一個個也是父母精血所養。與我等又有何不同?”

“但愛人的同時,也要謹記聖人教誨,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之姑息。仁愛,不是無原則的。我們不歧視,一視同仁的同時,也要對善與惡,有着明確的觀念。善者,賤如奴僕也要愛之;惡者,貴若王公也要羣起而攻之。這纔是我等儒者所爲。”

張飛、簡雍大有所觸,恭恭敬敬的點頭受教。三人正說間,忽聽身後一陣喝罵,回首望去,卻見有數人正在搶那老乞丐身上所披之裘衣,那老乞丐可能知道這件裘衣是自己安全渡過這個冬天的唯一保障,竟然死死抓住不放。張飛見得數人對老乞丐拳打腳踢,不由怒火中燒,幾個闊步衝到近前,劈面一拳,把左面那人打得鼻血四濺,栽倒於地,又橫腿一掃,把右面二人掀翻。等劉備和簡雍來時,三人已經全倒在地上哼哼了。

那流着鼻血的傢伙不知死活,仍然叫囂道:“瞎了你們的眼,可知我等幫誰做事。“

劉備就怒了,看來不管哪個時代,總是有着這麼一幫自以爲是的人。他就冷冷的說道:”大郎,與我打,別打死了。“

張飛一聽,那還有二話,頓時拳腳相加,殺豬似的慘嚎聲響徹此地,場面簡直是慘不忍睹。看張飛打個不停,劉備便道:”大郎,別打了,讓他們去報信,我倒是想看看,他們在替哪位爺做事!“

張飛大耳光啪啪抽得正爽,見劉備讓停,鬱悶的哦了一聲,便停了手,又踢了一腳,罵道:”滾去請你的主子來吧,我家哥哥在此等着呢!“

那三人抱頭鼠竄而去。簡雍面有憂色的看着劉備道:”兄長,真的等啊?“他倒不擔心別人人多勢衆,這邊張飛的武力值他可是清楚得很的。他倒是擔心劉備一縣之尊,待在這是不是有點不適合?

劉備搖搖頭,冷聲道:”無妨,我也想看看,幕後究竟是誰,竟敢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財!“

又轉頭向那老乞丐溫聲道:”有我在此替你作主,你不用怕。“那老乞丐目光中露出感激以及一絲愧色,等劉備話音方落,竟然拖着殘軀,抱着裘衣,一步一步的蹣跚走了。

張飛不禁愕然,沒好氣的高聲道:”哎哎,你這人怎麼這樣!快給我停下!“老乞丐聞言,走得越發快了。

張飛性起,便欲去追,被劉備一把扯住,劉備道:”算啦,隨他去罷,趨利避害,人之天性。此事由我而起,便由我來解決吧。“

張飛憤憤不平,罵道:”這個老混蛋!“

簡雍在一旁,他性子溫和,且覺得劉備行事自有道理,也不說話,靜觀其變。

不一會,前方來了一夥人,爲首一個,青衣小帽,身材矮小,卻偏偏挺着胸脯,雙手負在身後,邁着八字步,顧盼之間,趾高氣揚。身後一班人,看打扮,不是潑皮就是家丁,一個個倒拖着棍棒,呼喝叫喊,張牙舞爪。這聲勢把簡雍也駭住了,忙道:”兄長,這是哪家的人?“

劉備雙眸冷光一閃,道:”管他哪家的,若敢挑事,先一個個打翻了再說。“只一句話,把張飛喜得抓耳撓腮的。

等那一夥人來勢洶洶到了近前,早先那個鼻子都被張飛打歪了的傢伙大搖大擺的走了出來,昂着腦袋,斜睨着劉備三人道:“看見沒,我家主子侯爺來了,還不趕快跪下認錯?咦,那個乞丐呢?”

爲首的那個青衣小帽的傢伙見了劉備三人,心中不由一凜,這三人風姿俊偉,一看就非俗流。心中卻是有些後悔了。他剛纔聽了那被打的三人彙報,說發現一件遼東上好皮毛做的裘衣,想拿過來獻給他以示孝心,不曾想卻在途中被另外三人搶走,還打了他們一頓,他們報了名號,卻被那三人侮罵了一番。他生長於侯家,見識自然不淺,聽得三個門客描述,不由對那所謂的裘衣也大爲心動,又聽得自家被人侮罵,不由心中恨恨,便率了一夥了,來尋麻煩。此時見了劉備三人,哪裡還不明白自己是被手下給坑了。這等人物,豈會搶他們的裘衣?又豈會當衆侮人?

當下不由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出前拱手爲禮道:“在下侯三,城東侯府家中管事,見過三位公子。”

張飛簡雍齊齊看向劉備,劉備皺眉思索了一會,便道:“侯家?沒聽說過!“

侯三心中一鬆,不認識侯家,看來是外地人。因爲本地豪族家的公子他基本上都見過。既然如此,就好辦了。卻又聽劉備道:”不過區區一介奴僕,也能有如此聲勢,這侯家看來只怕是橫行霸道慣了!“

侯三聞言,勃然色變。

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七百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258徐州之亂(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七百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
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七百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258徐州之亂(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七百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