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

等到馬超席捲而來的時候,便只看到李傕等人悽悽慘慘的一地雞毛了。馬超心中不禁也是暗惱,乃問道:“七萬之衆以拒劉備,何敗之速也?” шωш¤ тTk an¤ C〇

這仗打得,就是七萬頭豬排隊阻攔劉備,也應該會比李傕等人堅持的時間要長吧?李傕滿臉羞愧,無言以對。李堪好不容易逃出生天來,受了半天驚嚇正在消化回味,被馬超這個小年輕一質問,頓時惱羞成怒,卻又不敢發作,於是回道:“今糧道已失,軍無戰心,故有此敗也。”

馬超想了想,便對李傕道:“既然如此,李將軍可率衆返陽陵。吾自擋劉備之衆。”

李傕聞言,知道馬騰、韓遂率衆於後趕來,便不憂心馬超,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再戰,便與李堪率了殘部合圍陽陵去了。

馬超遂率軍駐霸橋,扼守要道,以待劉備軍隊的到來。劉備這邊收拾完之後,卻發現部隊是越打越多了。剔除傷殘和老弱,軍中又增二萬勁卒。劉備把人馬一分,諸將瞬間便笑容滿面。這仗打得不虧,像李傕這樣的對手再來幾個最好。

李傕既然敗退,劉備自然不會放過他。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又擔心陽陵的張繡,於是劉備在歇得一日之後,便下令大軍撥營,往前推進。當然,要渡過渭橋,必須打敗前面的攔路虎才行。劉備知道,馬、韓聯軍已經來了。他也做好了準備。把這兩個老軍頭打服了,涼州就翻不起什麼風浪了。若不能戰勝馬騰、韓遂,關中只怕也是不安穩。

將渡霸水,前方哨騎來報,說有一將率數千騎據霸橋之側。劉備聞之,遂引諸將來看。霸橋,在長安城東,霸水之上。漢人跨水作橋,送客至此,折柳贈別。歷史上這裡的故事多得數不勝數。劉備與諸將到了霸橋前,只見霸水澄清,蒼山疊翠,左右青松屈曲,古柏陰森。心道好風景。只是有些煞風景的是,霸橋那頭,正有一將,跨馬持槍,阻了去路。

劉備觀其旗號,卻是馬字將旗。心道此將如此年輕,莫非馬超到了?馬超在那邊,遙見數人出陣,當先一人,被諸將擁簇,心中一喜,暗道,那人便是劉備了。若能誘其出來答話,趁其不備且擒之,吾名顯於天下也。

馬超雖然與他父親意見相左,但實際上馬超受其父馬騰影響頗深。馬騰若不從叛,如果能從小小的官吏而封侯,一躍爲如今涼州實際的掌控人之一?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壞的影響。而涼州又普遍是這種勇力至上的觀念,更使得馬超性格極爲好戰。此次他一意孤行要出兵,除了想保住自家在涼州半獨立的地位之外,更多的便是要顯名於天下。

涼州太小了,大漢王朝這麼大,英雄輩出,若能一戰而勝劉備。自己武勇之名豈不是便可以佈於天下?年輕人總是有夢想的。也是有着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敢於去追夢的。馬超想這樣做,他就這樣做了。

馬超便縱馬出列,高呼道:“前方可是大將軍劉君侯乎?小子馬超,還請劉君侯答話。”馬超自負其勇,但並不傻。歷史上有人說馬超投降劉備之後曾直呼劉備之字而使關羽、張飛惱怒,于軍中直立欲斬馬超。馬超恐懼方改呼劉備主公。其實這壓根就是瞎扯。馬超投降的時候,關羽那會正坐鎮荊州,動彈不得所以才寫信去問諸葛亮,自己與馬超相比如何。然後諸葛亮回信說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羣也。這段記載便足可以證明一切了。

劉備聞是馬超,遂出列前行。旁邊劉恪與沙摩柯卻是寸步不離。兩騎緩行,待到近前,馬超向劉備一禮,道:“小子在西州,久聞君侯大名矣。我關涼諸將,素與君侯無怨仇,今何來伐之也?”

劉備拿眼一打量馬超,見其資顏雄偉,猿臂蜂腰,精神抖擻,心中不禁暗贊,笑道:“孟起此言差矣。關、涼爲朝廷之地。吾掌天下征伐,此來欲復桓、靈之年故事,而李稚然等拒不奉令,故有此戰也。今孟起舉衆而來,亦欲效李稚然乎?”

講道理,馬超真講不過劉備,更何況劉備本身就佔理。難不成讓馬超說我就是想割據不成?馬超聽了,無言以對。心中微惱,便欲動手來捉劉備。又見劉備身邊有二將隨行。心中想道,此二將隨行宿衛,只怕不是普通之輩。思來想去,最後還是冒險的心思佔了上風。反正是要與劉備打的,不如便來個突襲,就算不成,自己也能全身而退。

劉備正在這邊等着看馬超如何回答呢,便見馬超突然大喝一聲,雙腿一夾馬腹,那戰馬長嘶一聲,便如風般往自己這邊撞來。劉備還沒反應過來呢,身邊兩聲暴喝便同時響起。劉恪與沙摩柯便同時搶出,去攔馬超。

馬超有多厲害?後世人根據演義和正史,把三國武將排了一個名,然後不管怎麼排名,馬超基本上都會在前五或前十的名單裡。也就是說,超一流武將之列。

劉恪與沙摩柯心中怒火沖天。這什麼馬超也太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了。竟然視他倆如無物,這便悍然向主公出手!真是找死!

大槍閃着寒光,直取馬超咽喉;鐵棒夾着怪風,力砸馬超天靈。好馬超,見二將來得兇惡,便把手中大槍一抖,先盪開劉恪兵刃,再順勢往上一磕,格開沙摩柯鐵棒。錯鞍而過時,馬超再看劉備,劉備已經拍馬回營了。劉備被馬超嚇了一跳,沒想到這傢伙這麼愣。此時劉備心中直跳,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主不乘危而徼倖。古人誠不欺我也。

劉備回營之後,諸將大怒,便欲舉兵來攻。劉備一揮手止住。久聞馬超名聲,看看他的本事也好。

拿眼望去,只見三將鬥作一團,你來我往,好不熱鬧。而馬超尤有餘力。他振奮精神,連鬥二將而不怯。數十合後,龐德在後,恐馬超有失,遂前來助之。這邊太史慈又飛騎而出。與龐德戰作一處。劉備看了一陣,便命鳴金收兵。率衆回營去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
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