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

甘寧來投,關羽急報青州。劉備聞這位歷史上的江表虎臣竟然輾轉到了九江關羽軍中,亦是大喜,於是任命很快就下來了。命甘寧爲都尉、授兵馬使之職,讓其在九江,輔佐關羽操練水師。

關羽得信,邀請甘寧,告之其事。又怕甘寧嫌職務太低,特地解釋:“我青州軍中目前最高職銜乃中郎將與指揮使,如我便是撫順中郎將兼青州第一軍指揮使。中郎將與指揮使以下,便是都尉與兵馬使。我軍最重軍功,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以興霸之能,他日獨掌一軍,不在話下。”

隱隱爲青州諸將之首的關羽,都只是一箇中郎將。甘寧一來就拜爲都尉,他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要知道,魏延在第五軍,因爲沒仗打,還只是個校尉呢。其實官職大小無所謂,聽到關羽親口說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之後,甘寧心中才一鬆,覺得是來對地方了。自己一身藝業,不怕立不了功,就怕賞罰不明。如劉表、黃祖一般那纔要命。

關羽又命副將吳匡陪甘寧一道熟悉軍務不提。卻說曹操在南陽,聞報劉備遣將擊沛國,衆將大驚,曹仁道:“主公,劉玄德若舉兵伐我,恐兗、豫不安。不如且收兵,東向以拒青州兵。”

曹操對劉備知之甚深,本身又智慧過人,稍一深想,便笑道:“無妨,玄德此乃圍魏救趙之計也。他志在冀州,無意大兵伐我。且隨他去,我自命奉孝、元讓堅守便是。”

未幾,劉備責問的書信亦來,曹操見到劉備信中責自己不奉法令,妄興無名之師之句時,會心一笑,心道果然如此。

曹操確實沒有猜錯劉備。劉備只是讓徐州兩路兵馬出動,自己卻在青州一動不動的盯着袁紹。袁紹其實也很鬱悶,他也接到了劉表的求援信。但是他卻按兵不動,以觀望青州。如今南方打成一團,若是劉備南下,他便舉兵北向,再度討伐幽州。結果劉備卻在青州待着哪也不去。

劉表三路請援,卻只有劉備出動了兵馬,襲擾揚、豫。雖然暫時還沒有明顯效果,劉表也稍鬆了一口氣。心中想道,關鍵時刻,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張繡在南陽,得了蔡瑁兩萬步騎來援,底氣又添幾分。又聞劉備已經出兵來援,心中更是大定,自忖此次荊州無事也。於是遂抖擻精神,來拒曹操。

張繡因己不擅城戰,遂請蔡瑁守博望城,自己則率涼州衆縱橫於城外。曹操遠遠望見,謂左右道:“涼州戰亂迭起,百年不息,故人皆習戰,張繡所部,西方上兵也。”言辭中讚歎不已。

旁邊典韋聽了,頗有不服,對道:“主公,吾所統屬,亦天下精銳也,願往戰之。”旁邊許禇也跳了出來,欲擊張繡,以顯威名。這兩人,勇冠諸將,麾下所率,皆是軍中精銳,不是淮揚劍客,便是百人將。一曰虎騎、一曰豹騎。平日裡護衛曹操身側,戰時則摧鋒破敵、攻堅拔銳。

曹操聽了典韋之言,便道:“虎豹騎兵少,恐難敵張繡。”

典韋怒髮衝冠,拜道:“願受軍令,必退張繡。”

曹操遂許之。於是典韋便率了一營之衆,出陣來戰張繡。張繡遙遙望見若莫千人自曹操大營列陣而出,疑道:“彼欲何爲?”再看清楚典韋意圖時,不由大笑,想憑千人也想敵我涼州騎,曹操你是白日做夢嗎?

於是張繡遂率衆前來,與典韋戰。能夠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將領,不管他們的身份與來歷,在他們的成功生涯中,必然缺少不了血腥和殺戮。張繡自然也不例外。他從束髮起,便從軍涼州,手中也不知道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砍落了多少人的頭顱。對於戰爭,他很熟悉。

馬蹄轟鳴聲中,看着眼中越來越近的曹軍仍然一動不動,張繡心中一動,殺戮中培養出來的過人嗅覺讓他感覺到了不妥。於是大喝一聲,全軍變陣,劃了一道弧線,欲從典韋陣前略過。不再直接衝陣。

典韋在張繡率衆衝鋒時,心臟就砰砰跳動了起來,一支短戟被他握在手中,捏得死死的。他站在陣形的最前方,身披重甲,左手持着巨盾,靜候張繡的到來。近了,近了,可惜,最後關頭,張繡變陣了。不過饒是如此,典韋也沒打算放過張繡,只見他虎吼一聲:“投!”然後手中短戟便飛了出去。跟隨他的一聲虎吼,陣中的部屬們都扔出了自己手中的短矛。一片呼嘯聲中,把堪堪從典韋陣前滑過的涼州騎連人帶馬釘在了地上。

張繡帶着騎馬繞了一個圈,發前典韋陣前狼藉一片,無數人屍馬屍被篙草一般的鐵矛釘在地上,鮮血泅出,把那一塊地方染成了深色。張繡一陣後怕,心道好狡猾的敵人,若不是自己見機得快,這一頭撞上去,迎面飛來的鐵矛如何擋得過?到時死的只怕便不是這些人了。

這種戰法,便是典韋與許禇兩人研究出來的。他們所率部曲,都是軍中精銳,一個個力大無窮。所以身上便皆不配弓矢,各具數支短矛。專門用來對付來去如風的騎兵。他們覺得,騎兵速度太快,弓箭手短時間內只能射出數矢,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不如棄之不用。而他們一個個又都習慣近身廝殺,想着不若放騎兵近前,然後以矛投之。再與之近戰。近距離投矛,便是身着重甲,也擋不住這些人的擲投,更何況現在的騎兵都是身着皮甲的輕騎兵了。

虎豹騎的這種思路,已經和麴義的先登營在界橋大破公孫瓚騎兵非常接近了。當時麴義率了區區八百人,等幽州精騎突進到離自己只有數十步的地方時,猛然持刀躍出砍殺,然後又使身後千張強弩齊發,公孫瓚的騎兵遭到如此密集的打擊,於是大亂。

當然,典韋讓張繡吃了一個大虧的同時,自己這邊也略有損失。張繡在快突到曹軍陣前時變陣,同時涼州騎也沒忘了,將手中的箭矢向曹軍射去。雖然虎豹騎都身披堅甲,但在密集打擊之下,仍然有人倒下死去。

弄清楚了是怎麼一回事,張繡便不再直面曹軍,而是不停遊走在典韋陣前,輪番射去箭雨,以誘曹軍投矛。待其矛盡,便可以率騎兵衝鋒了。張繡打的好算盤,典韋自然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他命令諸將士舉盾緩緩前行,直逼張繡。卻是絕不再浪投一矛。

張繡見典韋不上當,頂了個烏龜殼而來,無可奈何的選擇了撤退。他雖然有把握打敗眼前的這支曹軍,但自己肯定也會損失慘重。他的部隊是客軍,在這裡打一個少一個。到時全打光了,劉表還會對他客氣嗎?

典韋見張繡引騎兵緩緩退卻,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長嘯一聲,遂斬首引軍而還。來見曹操,拜道:“主公,張繡退矣。”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七百七十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七百七十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