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

武陵與南郡連在一塊,等於就把長沙與江夏在最大的程度上給切割開了。現在曹仁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利用南陽、南郡的力量,聯合起來對付江夏了。

在當前的形勢下,只要破定江夏,荊州戰事,就可以說是塵埃落地了。南陽、江夏、南郡拿到了手,大軍到處,還怕荊南四郡不望風而降?

周瑜與程普在江夏,整頓兵馬,四處巡視,鼓舞士氣。正欲上下一心,共破曹仁,忽然便接到孫策的信來,言暫緩進軍,荊州戰略轉爲全面防禦。

周瑜心中驚訝,不知發生何事,看到信後,卻是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孫堅病危!雖然說這幾年諸事基本上都是孫策在主持,但孫堅做爲老一代領導人,他的地位還是無比重要的。此時若孫堅熬不住,對內憂外患的揚州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周瑜看完信後,程普也趕了過來,後面還跟着孫權。孫權眼睛有些紅,似乎哭過。程普過來之後,便直接道:“公瑾,伯符來信,言主公有恙,我此時已心亂如麻,欲將江夏諸事託於你,這便返建業去也。”

程普與孫堅共歷風雨數十年,名爲君臣,實則手足。此時聞孫堅病重,卻是坐不住了。寧可拋下江夏重任,也要去建業。

周瑜不禁愕然,軍國重事,豈能兒戲。這說撂挑子就撂挑子,曹仁打過來了怎麼辦?於是便勸道:“程公,主公病重,我亦憂心。然此時曹仁屯兵於外,磨刀霍霍,意指江夏。此危難之際,程公豈可輕離?莫如便讓仲謀先返建業,如何?”

程普心中也是左右爲難,內心擔憂孫堅想去建業,又擔心自己這一走,周瑜勢單力薄敵不過曹仁。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江夏和荊州的安危重要。於是便閉上眼睛,嘆道:“便從公瑾之言。仲謀,你速返還建業去罷。”

孫權聽了,唯聲而退。他是一刻也不想在這兒待了。出來時父親還好好的,還笑着交待他許多事情,沒曾想到了江夏沒多久,就聽到了這樣的噩耗傳來。他的一顆心早就飛到了建業去了。於是辭別程普和周瑜,便上了船,一路鼓足帆力,順流而下,直撲建業。

這會,孫堅經過醫師的精心護理,雖然吊住了性命,卻也是時醒時睡。孫策在殿中,急得團團亂轉。州中諸事,也盡託之於張紘等人之手。

孫翊、孫匡等已在殿中侍候,孫權、吳景等至親,聞信也在趕來的途中。吳夫人在殿中依在孫堅榻旁,雙目紅腫,一雙手緊緊拉着孫堅的手,生怕良人就悄無聲息的走了。

又過了數日,緊趕慢趕,該來的都來了。孫氏與吳氏兩族,皆聚於殿外,而孫策等子女與舅父吳景,皆在殿中。

孫堅昏睡多時,這會醒來,睜開眼睛,只覺頭腦格外清明,他頭顱轉了轉,見諸子女皆在,便欣慰的笑了笑。用手緊了緊夫人的手,便喚過諸子一一叮囑,最後,喚過孫策。

孫策近前,跪在榻前。虎目含淚,看着父親瘦削的臉頰。孫堅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率軍轉戰天下,幼年之時,他是母親吳夫人一手養育大的,孫堅給他的父愛,很少。匆匆返家,也是對他嚴苛有加。只是,這是他的父親啊。他心中的支柱,從兒時便仰慕至今的英雄。

孫策艱難開口:“父親……”言罷,淚水終於大顆滴落下來,喉中發啞,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孫堅看着這個最類自己的長子,心中無限慈愛。他又欣慰又遺憾。欣慰自己的事業有了個優秀的接班人。遺憾自己不能繼續活下去,看着孫策與天下諸雄爭鋒。他在馬背上征戰一生,自從重傷之後,這才臥榻不起。他不怕死,只是不能戰死沙場,而纏綿病榻,實在是難稱他心意。

孫堅道:“伯符,男子漢,不要哭。”

孫策就點了點頭,用衣袖擦乾淨眼淚,凝神靜聽。

孫堅道:“生老病死,草木枯榮,此天下之常也。我年近五十,不算稱夭。我去之後,你執掌江東。須孝順你母,和睦諸弟。善待老臣。我兒之材,百倍於我。自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孫策牢記在心,一一稱是。

孫堅又道:“你處事自有主張,我便不再多言。伯符,你且附耳過來。”

孫策聽了,便探頭過去,側聽孫堅吩咐。但聽得孫堅微弱的聲音,穿透入耳:“我兒,今天下雖三分,然玄德獨強於北。若能保江東基業,則保之。若不保,可奔玄德。玄德宅心忠厚,不似孟德。若事有不諧,可奉傳國璽北往,玄德念在昔日舊情,必可保我孫氏滿門,以使富貴不失。切記切記。”

孫策聽了,忙忙點頭。他心中再有想法,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違背父親的遺言。孫堅交待過後,又喚了文武重臣前來,道:“我死之後,伯符襲我之職執掌江東。還望諸公看在你我多年情分,待伯符如待我。江東基業,便拜託諸位了。”

諸臣躬身聽命。孫堅最後,握了握吳夫人的手,眼中升起柔情無限:“夫人,你爲我生兒育女,操勞一輩子。苦了你了。”言罷氣絕。

щшш●T Tκan●CΟ

吳夫人頓時淚如雨下,號啕大哭起來。孫策也是一聲大喊:“父親!”於是殿中頓時便悲聲大作。

孫堅史書稱他性闊達,好奇節。他勇武過人,又知人善任。所以無論勇將、名士,哪怕是小卒,都對他服氣歸心。所以他才能留下一個龐大的基業與班底給孫策。

孫策雖然也是天縱之資,但在待人方面,卻是有些苛刻了。當然,瑕不掩瑜。孫策以他超高的個人魅力,也籠絡了無數英傑歸附。至於孫權,史書上的孫權,雖然坐穩了江東,但也是全靠父兄打下的基礎。至於他本人對待元勳舊臣,哪怕是至親,手段就有些殘暴了。

孫氏父子三人,孫堅從能力到性格,最爲出衆。可惜,他躲過了黃祖這一劫,卻仍然是避免不了這一次。

延平四年秋,江東猛虎,孫堅隕落。

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十一章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
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十一章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