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

樑興在外面,等了一會,只見城內殺聲大作,而預料之中的火光卻未見得,便知道馬超縱火焚城的計劃失敗了。他哪裡還敢停留,帶着僅剩的人馬一溜煙的跑了。生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馬超與龐德退出城外,見樑興跑得沒影,只氣得直咬牙。再看自己部下,出來五千人,現在身後看去,卻少了大半。黑燈瞎火的也沒法清點人數。又怕趙雲來追,只好與龐德先找了個地方隱藏下來。

趙雲收拾完之後,與田豫一道往見荀攸,道:“公達果有先見之明。馬超果然來襲華陰。今夜大勝,全賴公達之謀也。”

荀攸笑眯眯的道:“若無子龍、國讓指揮得力,豈能大勝?攸不敢貪將士之功也。”

卻原來趙雲受劉備之命,出來保護糧道。出兵之後,便思道,自華陰至霸橋,路程不短,誰知道馬超從哪裡下手。不如先去華陰見荀攸,問問他的意思。於是便與田豫一道引軍至華陰。因馬超走小道,而趙雲沿官道而行。所以趙雲比馬超先到華陰。

趙雲把自己奉命護衛糧道之事與荀攸一說。荀攸思索半晌,便對趙雲道:“既然馬超欲襲吾糧道,而華陰無大將鎮守,其必會來華陰。”

趙雲聽了,仔細一想,覺得荀攸說的非常有道理。己軍都能突襲陽陵,誰說馬超就不會來個依樣畫葫蘆呢?於是便聽從荀攸的安排,先是派出哨探,監控華陰附近動靜。然後又在城中設伏。

馬超自以爲神不知鬼不覺潛伏到了華陰,卻不知道這華陰地面之上,一個農夫,一個砍柴的,可能都是華陰城的耳目。他的動靜,早就源源不斷的傳進了華陰城。而城中,已經張好大網,只等他一頭撲上去了。

馬超派人上城頭刺探到的也是假象。後來派進城去開城門的,都已經死得乾乾淨淨了。打開城門的不是別人,正是漢軍自己。結果馬超率部一進城,城門就被田豫給關上了。給馬超來了個甕中捉鱉、關門打狗。

想來吃了這個苦頭,馬超也不敢再來了。於是趙雲便書信一封,連夜送到劉備那邊去了。劉備接信,打開一看,哈哈大笑,示於衆人,道:“馬超欲襲華陰,被公達與子龍聯手設伏,大破之。馬超已倉皇敗退矣。”諸文武大喜。

待到天明,馬超與龐德一點計傷亡,差點吐血。不算樑興計有五千人馬,如今卻只得兩千餘,不足三千之數。許多人還身上帶傷。

馬超咬牙切齒,望着華陰恨恨不已。龐德生怕馬超一時性起,又要衝動,連忙勸道:“漢軍已有防備,孟起,爲免漢軍銜尾來追,吾等還是早還營中爲好。”

馬超一想,現在都已經天亮了。若不早走,城中漢軍尋着蹤跡追來,自己這點人馬,如何擋往得。只好不甘心的依龐德之言,引軍退卻。

樑興沒有直接跑回去,他路途比馬超要熟悉,在獲悉馬超大敗之後,這才一路狂奔回營中。爲了推卸責任,回營他便先去見李傕。向李傕哭訴:“稚然,那馬孟起鼻孔朝天,剛愎自用。吾曾數勸之,其不聽。執意要攻華陰。結果兵敗而還。”

李傕沒聽樑興其他的,只問道:“馬超兵敗,你怎的先回來了?”

樑興吶吶道:“馬超攻城,留我斷後,我見其兵敗,是以先走。”

李傕便對樑興道:“老樑,你我多年兄弟,你要是想活命,還是趁早逃吧。等馬超回來,不砍了你的腦袋纔怪。”人家讓你斷後,明知其被困於城中,卻不往救。以馬家父子的脾氣,會不拿你樑興出氣?

樑興早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見李傕不保自己,瞬間臉就白了。對李傕道:“稚然,你不願救我乎?”

李傕長嘆一聲,道:“不是我不願救你,你自己想想這大營中,我說的話還有幾個人聽?”

樑興聽完,臉色慘敗如灰。李傕道:“別磨蹭了,趕緊收拾下細軟,直接跑吧。”

樑興一咬牙,對着李傕深深一拜,道:“若能活命,全賴稚然。我這便走也,只恐無再見之日,我麾下這點兵馬,便託稚然看顧了。”於是便讓人喚來軍中幾個心腹,託之於李傕。然後便捲起細軟,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也。

李傕想了想,又恐被馬騰看出破綻來,便命樑興部下在營中製造事端,然後自己率軍去“平亂”,趁機“兼併”樑興部曲。

未幾,馬超與龐德回營。馬超回來之後,直奔帥帳,大吼道:“樑興小兒何在?”遍尋營中不見樑興人影。便不禁訝然,莫非樑興還沒回來。又一想,不太可能。難道是樑興自忖罪大,不敢回來,半途逃跑了?越想越有可能,越想越氣。

馬騰與韓遂見馬超回來,不來繳令,卻大鬧帳中,不由大怒。韓遂正欲發作,馬騰便先喝道:“混帳東西,怎敢衝撞中軍大帳?左右何在,與我捆了,先打二十軍棍。”

馬超這纔回過神來,他並不反抗,默默任左右捆了掀翻在地,生生受了這二十軍棍。然後又如同無事一般,站了起來,向馬騰、韓遂等人見禮。

韓遂見了,心中惱怒,你自己兒子捨不得下手,便是裝模作樣也要認真一點好麼。要是下次馬超還犯事,落在自己手中了,定不輕饒。

馬騰便問馬超:“你尋樑興何事?往襲糧道,可見功成?”

馬超咬牙切齒,便把經過給馬騰一說,馬騰與韓遂一聽,大驚。想不到那劉備竟然在華陰做好了防備。還外鬆內緊的吸引人上當,這簡直是太陰險了。

又聽得馬超說讓樑興在外面接應,而樑興在城中戰事一起時便逃之夭夭不知所蹤了。馬、韓二人又不禁大怒。這等庸人,也配爲關涼之將。這種在關鍵時刻出賣袍澤的人,放在哪裡都不會有人喜歡。

只是現在樑興還沒有回來,馬騰與韓遂也沒辦法。只好等他回來再作計較。這邊李傕便陰測測的發聲了:“孟起,我之前便說過,劉備慣好襲擊糧道,所以他必有防備。你若早聽我言,何至兵敗?”

一句話卻是堵得馬超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李傕過了嘴癮,心中也開心得不得了。馬騰與韓遂來了之後,自己又要提供糧草,又要被他們處處壓低一頭,心中實在是不爽。現在能在言語上佔得上風,心中也是大快。

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六百八十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
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六百八十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