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

宋皇后在位八年,用後來羽林左監許永的話來說就是:“宋皇后親與陛下共承宗廟,母臨萬國,歷年已久,海內蒙化,過惡無聞……”

可以說皇后在位以來,除了沒給皇帝生個孩子外,一點過錯都沒有,如今皇帝聽信奸人的讒言,廢了皇后,士大夫都是不滿於心。只是迫於閹人兇焰,一個個的恨滿胸卻不敢言。

劉備在太學聞訊,也是大怒。就算他有着爭霸天下的野心,但不代表他就要對現在的狀況置之不理或者鼓掌歡呼。做一個匡正天下的名臣,比做一個爭奪天下的霸主要安全得多,輕鬆得多。他已徹底融入這個年代,已在局中,若是漢室還有一絲挽救的餘地,如何能夠坐視不管?

太學已經亂成一鍋粥,一個個的在破口大罵閹人王甫和士林恥辰程阿。劉備找到周暉與黃奎、盧敏等數人,道:“速去尋人來,我有話說!”衆人分頭行動,不多時,便召集了一大羣人。

劉備於前,高聲呼道:“婦寺奸人勾連亂國,皇后無辜而見罪!國朝養士於太學,我太學諸生豈能坐視之!今劉備欲詣闕上書,爲皇后鳴冤,可有願從我者?”

底下一衆人齊齊舉臂高呼:“願隨玄德守闕,爲皇后鳴冤!”

就這樣,在劉備的帶領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遊行開始了。他們從太學開始,一路喊着口號順着開陽門前行。沿途不斷有士民百姓自發加入,隊伍不斷壯大。入了開陽門,繼續前行,還沒到南宮之時,呼聲震天,已傳入三公府。司空袁逢就問下僚道:“外面喧譁不止,出了何事?”

不一會就有掾吏來報:”明公,太學生欲詣闕,爲宋後鳴冤,爲首者劉玄德,盧子達,周君吉等。人數龐大,已近南宮。“

袁逢心中就一咯噔,劉備聲名雀起,盧敏,周暉等併爲官員子弟,一個不好,就要出大事。當下皺眉道:“真是荒唐,持我手令,讓軍士攔住驅散,令其各自返家,不得鬧事!”掾吏應命而去。

軍士又哪裡攔得住這如潮人羣,他們奉令是攔阻驅散,而不是大開殺戒。劉備等人衝散軍卒,一口氣衝到了樂成門,樂成門守衛還以爲有人要衝擊宮門呢,一個個不由如臨大敵,刀出鞘,箭上弦,氣氛一下子便緊張了起來。

到了宮門前,劉備等人回身大喊道:“止住!諸君止住!不可衝擊宮門!”後面的人哪裡聽得到,前面的人停住腳步了,後面的人依然往前擠。好在劉備讓衆人由前排一個個的傳話,不一會兒,騷動便停止了下來。

劉備暗地擦了把冷汗,心想幸好停下來了,不然再往前幾步,只怕就得伏屍當場,而且死了也白死,都沒地方喊冤去。這次差點就玩脫了,下次絕對不這麼幹了!太危險了!

劉備見衆人停下來了,便大聲道:“皇后無罪!請誅奸邪!”

身後一衆人跟着振臂齊呼:“皇后無罪!請誅奸邪!”如此喊了幾遍,便有衛士進宮門報信去了。

劉備上前一步,對持戟衛士拱手郎聲道:“諸位,我等乃太學生,別無他意,止爲宋皇后鳴冤而來,朝中,宮中皆有奸佞小人爲禍,我等欲上書,請聖天子與公府退黜奸人,選任賢能,還我大漢清明!”說完便把寫好的奏書投於階前。

後面的衆人有樣學樣,紛紛把各種意見書,請願書,一一投於階前。劉備見事情差不多完了,他也不準備在這裡耗下去。直接回家等結果就行。他正準備和太學生們說幾句話,讓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然後自己也拍拍屁股走人。突然之間便見宮門大開,大隊的騎士策馬而出,而道之左右也傳來呼喝之聲。劉備愣住了,這什麼情況?

便見一個騎士於馬上大聲道:“奉天子令,太學生劉備等,妄議國事,誹謗大臣,詔命系之入獄論罪!”唸完之後,便把手一擺,喝道:“拿下!”

劉備終於回過神來,這下終於玩大了,心驚膽戰之餘,猶不忘回首大呼一聲:”快跑!“自己卻是一動也不動,免得被人故意錯殺,那就完了。

後面的見了騎士要抓人,又聽得劉備炸雷一聲的大喝,哪裡還不明白,掉轉頭就跑。一時之間,作鳥獸散,跑得個精光。衆騎士也不去管,反正抓住爲首的就行了。當然,城門失火,免不了殃及池魚,除了劉備、盧敏、周暉、黃奎四個外,場中一時未曾來得及跑脫的還有百餘人,一併抓了下獄,然後劉備便只能在獄中坐等罪名從天上降。

獄中,劉備皺着眉頭,鬱悶不已。詣闕上書乃是大漢慣有的鳴冤上訪制度,史上無數的人都曾這樣幹過。先帝時數千太學生爲冀州剌史朱穆鳴冤,數百太學生爲度遼將軍皇甫規鳴冤,人家言辭激烈,跳腳大罵的都有,不都屁事沒有嘛?爲什麼到了自己這裡,只是上了個書,就要秋後算賬?早知道就不這麼搞了,直接去公車令上書不就完了,唉,真是悔之莫及呀。

皇帝正在宮中悠閒自在,忽聞衛士來報說太學生聚衆於宮門詣闕,爲宋後鳴冤並請誅朝中奸邪。皇帝被打擾了心情,很不爽。又聞太學生爲了一個廢后聚衆鬧事,更加不痛快了。旁邊的王甫察顏觀色,就進言道:”太學生不專心學問,每日高談闊論,非議時政。非國朝養士之本意。又太學生等自持身份,每次詣闕,朝中皆不曾怪罪,此風愈演愈烈,長此以往,非朝廷之福。太學生劉備等,把持輿論,要挾朝廷,今朝論廢后,明日是不是便可論皇儲了?伏惟陛下明察之。“

王甫此言真正是誅心之言。皇帝本來只是想讓衛士把太學生轟散不去理會,被王甫這樣一說,卻正說中皇帝心事。他本來就是旁枝繼承大統。要不是外戚竇氏見他年幼好掌握,皇位才輪不到他。當時先帝可是有平原王劉碩、渤海王劉悝兩位壯年皇弟在世,論血脈遠近,論爵位高低,怎麼也輪不到他這個解瀆亭侯。當時迎立他爲帝時,朝中反對的聲音可是很多的,連盧植都以布衣身份上書竇武了。於是他爲皇帝后,對朝中大臣有着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感,這或許也是他如此寵信宦官的一個原因吧。

王甫如今這一說,說中了皇帝的逆鱗,是啊,今天你們說廢后宋氏冤枉,朕若坐視不理,將來你們就敢討論太子的人選。平日慣着你們,讓你們爲臣僚鳴鳴冤也就罷了,皇后、太子之廢立,乃國之大事,豈能讓你等小兒輩妄議之?朕豈能讓爾等非議之?此風不可長!

皇帝心思電轉,便詔命宮廷騎士逮捕宮門外鬧事的太學生。當然,他還沒有失去理智,沒讓全部抓起來,只抓首腦。然後下獄讓廷尉問罪。

消息傳得飛快,不一會兒,百官羣臣皆知道了太學生詣闕上書被抓了百餘人,不禁愕然,詣闕被抓乃國朝數百年未有之事,今日竟然就發生了。衆臣很多都是太學生出身,不禁頓生同仇敵愾之心,皇帝怎麼能這樣亂來?這樣一來,天下誰還敢進言?於是一個個的上書指責皇帝此舉不妥,開國朝未有之先河。懇求皇帝釋放太學生。

皇帝這時候怒氣散了,也覺得有點不妥。太學生議政不稀奇,不議政纔是怪事呢。這次人家都沒鬧事,就喊了兩句口號,然後投了奏書,一舉一動都挺規矩的,抓了似乎不妥?可皇帝做都做了,哪裡肯聽。雖然他經常改弦易轍,出爾反爾,說過不算。可他這剛抓人呢,然後就放了,他這九五之尊的面子哪裡擱?

盧植在東觀,得聞兒子和未來女婿都被下獄,饒是他膽略過人,也差點暈了過去。再一細打聽,原來兒子女婿不是犯了法,而是詣闕上書爲宋後鳴冤被捕,又聞乃是中常侍王甫在側進言天子捕之,頓時大怒。當即上書一封,言辭激切,直接炮轟王甫。言:“朝廷之事,上有三公之輔佐,下有九卿之用命。內有尚書,侍中之諫,外有州郡之牧。何時論到閹寺之輩進言以惑上?若如此,要百官何用?王甫此人,貪婪成性,數害賢良,操弄國權,濁亂海內,先害陳竇,後陷渤海,種種罪行,罄竹難書,宜棄市以謝天下!”

盧植這是急紅了眼,要與王甫不死不休了。盧植這一封奏書,如巨石投水,激起一片浪花。於是羣臣紛紛附蟻上書請除王甫。王甫也怕了,他不過是天子家奴而已,天子再信任他,也不會爲了他去得罪整個朝堂大臣。再說了,盧植負海內人望,爲官以來,政績斐然,偏生又沒一點錯處,他就是想構陷,急切之下,也找不到漏洞。於是只好每日到皇帝跟前裝可憐,見了皇帝便以淚洗面,巧言說他爲了天子得罪了羣臣,現在羣臣欲誅他而後快。皇帝見他可憐兮兮的委屈得不行,便每以好言慰之。心中卻是在想,中常侍數十人,羣臣只針對你一個,看來你確實是幹了好多連朕也不知道的事,弄得天怒人怨。哼,且看看,實在不行,就把你丟出去以慰羣臣之心。

王甫又哪裡想得到皇帝心事,帝王心術,最不可測。

謝謝江湖過客,,,,,兄的打賞。上週就已經談妥a簽了,我自己太忙,今天才寄出合同。每日保底二更,一章白天,一章晚上。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
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