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延平五年冬十月,曹營四將南下。

冬十一月,曹洪、李典大破濮陽逸,連奪羅縣、巴丘、益陽。最後兵臨長沙城下,圍城旬日,拔之。長沙郡遂歸曹軍所有。

消息傳出,吳軍大驚。不說江夏反應,零陵、桂陽二郡,也是人心浮動,暗潮四起。就在此時,孫策也下了最後決定。

建業城中揚州牧府,大殿中孫策高座於上,麾下文武諸臣分列左右。他們正在討論對荊州增兵的事情。

孫策見荊州局勢急轉直下,心中焦慮。便決定自己親率大軍,往徵荊州。這個決定一下,羣臣們頓時就兩極分化了。

文官們苦勸力阻,希望孫策冷靜,不要以身犯險。在他們看來,你作爲揚州之主,就得有揚州之主的樣子。不要什麼事動不動就擼起袖子自己上。都這樣的話,還要麾下的兵將幹什麼?你忘了你爹是怎麼死的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武將們則是興奮喜悅。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追隨孫策的少壯派。渴望着打仗,渴望着功勳。荊州久戰不下,也是時候輪到他們出場了。

兩幫人在殿中吵成一團,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各有各的理。吵得臉紅脖子粗的。孫策坐在上面,臉沉如水,一言不發。

文官們一看,哦,我們說得嗓子冒煙,喉乾舌燥了,你還是一點也不體諒我們的一片好心是吧?

於是就有個傻大膽直言上諫了:“主公,前車之鑑尤未遠,後事之師切莫望。先主公之所以如此,皆因荊州戰事。身爲人主,當愛民、訥諫、識賢。至於兵事,有兵有將,何須主公親臨之?”

這話一出,整個大殿就頓時安靜了。所有文武的目光都看了過來。文官們心道尼瑪這前車之鑑的話你也敢說,你這頭莫非是鐵做的?武官則是心想,這傢伙完蛋了。

孫策依然沉默着。空氣保持着尷尬的安靜。大家小心翼翼,就連呼吸都不敢大聲。生怕惹孫策發怒。

這會孫策心裡,確實是怒火沖天了。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這不是咒他將和他父親孫堅一樣兵敗身死嗎?

他胸中殺機在翻騰。硬是被他生生壓了下來。轉念一想,出兵之際先斬大臣,不太吉利。怒火稍退,再又一想,知道此人也是一番好意的爲自己着想,並不是惡意出言不遜。頓時心中殺氣就退了下去。

他不是不分好歹的嗜殺者。更明白尤其是在這個危難時刻,更需要大家一起同心協力。而不是讓麾下離心離德。

花了些許功夫,孫策讓自己翻騰的內心逐漸平靜。然後用眼眸掃過階下諸文武,朗聲道:“卿言之有理。不過荊州戰事拖延已久,且曹軍又大舉增兵。我若不至,何以振三軍之士氣?身爲人主,更應該以身作則,爲治下軍民垂範。爾等不必多言,我意已決!”

這下,大家也不好再說什麼了。話都說成這樣了。還能說啥?散去之後,那個官員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鬼門關上走了一遭了。不禁全身汗出如漿。回到家後,啥也沒幹,先是寫了份奏表上遞給孫策,表示認錯。

這可是涉嫌誹謗君上,雖然不是故意的。但話已出口,又怎麼收得回。孫策收到了奏表,心中一笑。當場沒反作,事後再追究,又有何意義?乾脆就不理會。

時魯肅奉命來見,孫策就以此奏表示之,笑道:“我又豈是不能容人之主?”

魯肅見孫策不願追究,便拜道:“賢明無過主公。以臣之見,莫如遣使嘉之。其必感激主公活命之恩。而世人亦會稱誦主公之賢德。”

孫策一聽就反應過來了。魯肅這是要拿這事做文章啊。反正自己不打算追究了,索性就更進一步,對進諫者表示嘉許,告訴世人自己不絕言路,也不以言罪人。這可是收買人心的大好手段吶。而今天這個亂說話的傢伙,肯定也會對自己感激不盡。以後自然會更加賣力的做事。果然還是讀書人的主意多啊。

孫策就看着魯肅道:“便從子敬之言。”

果然,孫策的使者到了那言官府上,送上禮物和孫策的慰問,消息傳出之後,無論文武百姓,皆是稱誦孫策賢明。要是這會有數據調查的話,便可以發現,揚州境內,對孫策的支持率,又上升了。

孫策拉了魯肅來,是想和魯肅聊一聊關於出征的事。張紘是內政大臣,對軍事幾乎不懂行。拉他來也沒用。

君臣兩人站在巨大的地圖前,看着荊州的山川地理。孫策道:“此番出征,吾欲速破曹軍。子敬可有良策乎?”

就如同周瑜分析的那樣,孫策也明白,荊州戰事不能無限制的拖延下去了。再拖下去,等劉備消化了豫州。那自己就真的是要完蛋了。

和曹操在荊州進行拉鋸戰,要是放在北方未定的情況下。那其實也是無所謂。現在關鍵是北方的那個龐然大物,除了南方外,已經舉世無敵了。那麼自己再在荊州消耗自己的兵力,那就非常不智了。

當然,要孫策就此放棄荊州,那他也是一萬個不甘心。揚州集團爲了荊州,付出的太多了。孫堅、徐琨、濮陽逸……還有無數將士。賭本填得太多了,想就此收手,換誰都不會願意。不是什麼人,都能夠痛下決心的。不拼一拼,哪裡能夠輕易放棄。

魯肅看了半天地圖。就道:“自揚州入荊州,多走江夏。今曹氏屯重兵於江夏、南郡。便是主公親征,亦難速勝。若主公走豫章,入長沙,或能收奇效。”

當年劉磐在長沙時,就經常帶兵來攻打豫章,搞得揚州煩不勝煩。現在反過來了。長沙被曹軍偷襲得手。而曹軍的軍事力量,江北兵多,江南兵少。要是孫策走豫章出長沙,必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兵法不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嗎。要能在長沙開闢新的戰場,擊破曹軍,收復長沙。不但能夠安撫荊南三郡。同時還可以大大減輕江夏的壓力。還能夠再度控制雲夢澤一線的江防。黃蓋也不用擔憂華容被曹軍切割成一座孤城了。如此一來,整個局面就活了。曹仁還得擔心揚州水師會沿江而上,攻打南郡。一舉數得。

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百三十章第七百十八章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百十四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
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百三十章第七百十八章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百十四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