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

到了臨甾,留守官吏與百姓等,皆出城郊迎。在齊王的帶領下,拜於輦下,恭迎他們的天子。

入了城,劉備來見天子,拜道:“還請陛下暫幸齊王宮。”天子來青州,很突然,劉備也沒來得及安排工匠營來營造宮室。只能委屈齊王了。

齊王,乃光武帝兄長劉縯的後裔。光武帝劉秀覺得兄長劉縯死得冤,所以對他的後代也是恩寵甚篤。後來爵位傳到了劉晃這兒的時候,因罪降爵,除王爲侯。漢章帝臨死之前覺得劉縯後代因罪被廢,非常難過,於是又下遺詔復立齊國。到了劉承這兒,已經傳承了六世。這一百多年裡,齊王在齊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宮室自然也是營造得富麗堂皇。除了格局與形制上不能與帝居媲美之外,其他的一些地方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齊王把宮殿給讓了出來,自己帶了一家老少搬到別宅居住。天子對齊王宮很滿意,心中自然也很感激齊王。解決了天子的居所,還有百官呢。這些人,都是碩果僅存的朝廷元勳,劉備也不能撒手不管。一時半會找不齊宅子,讓人強徵的事劉備也幹不出來。只好全部一鼓腦的給安排到書院去了。實在不行,讓工匠營慢慢選地蓋吧。

亂哄哄的安排完後,劉備便請來了賈詡與荀攸,置酒相待,又召來荀彧與盧敏相陪,劉備於席中道:“吾聞二位賢士之名久矣,幸得於此相見。”

賈詡與荀攸見劉備不見諸將,先請自己二人,心中一喜,暗歎劉備真如傳說中一般禮賢下士。於是連稱不敢。

衆人笑談一陣,言語甚是投機。劉備藉機,便問以朝廷大事。賈詡對道:“使君興義兵,除暴亂,西迎天子,輔佐朝廷,此五霸之功也。然新來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使君當早圖之。”

荀攸曰:“朝廷播越已久,天子新來臨甾,遠近仰望,萬民安心。使君當趁此良機,施仁德之政,而後合兵以掃天下之不臣,使海內歸一,王業再興也。”

劉備聽了,哈哈大笑,避席起身,向賈詡與荀攸一禮,道:“吾喜天子駕幸臨甾,更喜得二先生也。凡備有所圖,惟公等教之。”

賈詡與荀攸二人亦起身相拜,稱謝不已。劉備心喜是有原因的,賈詡跟着張繡很久了,來見劉備,立馬就說隨天子而來的諸將只怕會礙事,希望劉備早做打算,只差明說我賈詡從此就要跟你劉備混了。荀攸看似說了一段毫無營養的話,但細細一琢磨,便會發現,荀攸已經把海內歸一,王業再興的希望放在了劉備身上,期盼着劉備能夠施行仁政,掃平海內。二人心意已經表露得如此明顯,劉備怎會不高興。

天子與百官安置下來之後,便要開始論功行賞了。這一路行來,保駕之功是實實在在的,不賞不行。再說了,之前天子與朝廷窮,現在有了劉備這個土財主,什麼樣的賞賜會發不出來?

天子與百官那裡在商討的時候,劉備府中也是忙作一團。劉備官居大將軍,比起青州牧來、鎮東將軍來更是威風。大將軍府中的官吏設置與青州牧又有不同。青州牧府中只能設置長史一人,而大將軍府,長史、司馬各一人,千石;從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屬三十一人,官騎三十人,鼓吹一部。

雖然劉備不稀罕這些,他青州與徐州也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官員體系。但是朝廷既然搬到了青州,他就不能不作出些改變,以配合朝廷。將大將軍府的各曹掾吏配齊,完美的融入朝廷體系,這就是他目前應該做的。

於是,劉備與荀彧等幾個一番商議之後,表荀彧爲大將軍府長史;賈詡爲大將軍府司馬;盧敏與荀攸爲大將軍府從事中郎,青州牧府中所設諸曹,全部換個名頭,移至大將軍府名下,然後空缺的諸曹掾吏,劉備讓府中諸人一一商議上報。

府中諸事撒手給了荀彧、賈詡等人後,劉備便開始看朝廷轉過來的文書。現在他這個大將軍名符其實的百官之長,執掌軍政諸事,今天的廷議雖然沒有參加,但商議的過程與結果,自然有專人記錄好了之後傳遞過來。

劉備看了看,又捏了捏眉頭,心中很不滿意這個結果。今天賈詡的進言,又一次迴響在他耳畔。朝廷來了是好事,但也把不和諧的因素,給帶到了青州。

張繡、呂布、段煨等人,要麼是無路可走,要麼是前途渺茫,要麼是不甘心就此沉淪,可以說,他們都是暫時不得志之人,所以才能混合在一起,護衛天子東來。但到了青州之後,衣食無憂,環繞四周的外患也盡去。這個時候,他們的心態便起了微妙的變化了。

像張繡與呂布這些人,之前無處可去時,在賈詡與荀攸的勸說之下,放下臉面尊嚴,一心想着來投奔劉備,奉其爲主。可是現在劉備上面還有一個天子,他們便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了。

他們之前也是縱橫一方的虎狼,有名有號,職爵也不低,現在可以說是與劉備同殿爲臣,就算不能平起平坐,也只是比劉備職位稍低,又如何願意心甘情願的屈居人下。

這一點,劉備已經在與他們見面之時,已經有所領悟了。張繡與段煨還好,稱呼他爲劉使君。呂布卻是厚着臉皮,直呼他玄德。當時劉備雖然與他們談笑自若,心中實際上已經隱隱微怒。

自己不說已經被天子拜爲大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尊榮,也是執掌兩州實權的諸侯,你呂布一個四處逃竄的敗軍之將,有何資格直呼自己的字?

而諸人相見,除了喝了一頓酒,各自笑談了一陣毫無營養的廢話外,誰也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劉備是想將他們收編,麾下部隊改編重組,納入青州軍的編制體系。而張繡、呂布等人話裡話外卻是表明自己可以聽從朝廷的指揮,但自己的部隊要保持獨立。

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劉備在政事上或許可以妥協退後,但在軍權上,必須要高度統一,朝廷也好,青徐二州也罷,在軍隊上,只能聽從一個人的命令,發出一個人的聲音,那就是他劉備!

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七百三十章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七百十六章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八百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
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七百三十章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七百十六章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八百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