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

這幾日劉備心情都不太好。因爲蔡邕被論罪,全家徙幷州朔方。導致盧植在家神情鬱郁。而他雖然只見過蔡邕一面,卻也常常聽見老師盧植說起過蔡邕對他的讚許。對於蔡邕的人品學問,他還是很欽佩的。這次蔡邕因皇帝之命上奏,卻又因皇帝泄密而遭此無妄之災。真是命運多舛。城中諸論,莫不覺得憐憫。

休沐還家的劉恪見兩位兄長心情都不好,便相約了今日出北城遊玩。劉備也是靜極思動,覺得心情鬱結不如看看城外景色,或許心情會開朗一點。

這一天玩得很盡興,大家正欲興盡而返時。忽聞前方蹄聲轟然,亂成一片,又隱隱約約傳來童子哭聲。三人對視一眼,劉備道:”十一弟隨我前去看看是爲何事,子達兄請於後策應。“便策馬馳向前方。

盧敏哪裡肯幹,便也一磕馬肚,尾隨而去。行不多時,便見前方一夥人,勁裝疾服,各持刀劍,高跨馬上,把另外一拔人圍在中間不停叱罵。那童子的哭聲便是由中間傳來。

劉備驅馬近前一看,不由大怒。那中間被圍之人,正是蔡邕。可憐一代名士直臣,如今好不狼狽。鬚髮被剃,手腳套着鐵鏈。再也不見往日半絲風采。怪不得,怪不得盧植不願前來相送,是不忍看見故交落得如此田地啊!

劉備不禁鼻子一酸,蔡邕何罪,竟受此難?當下大喝一聲,撥出腰中利劍,直馳陣中,道:”汝等乃是何人,意欲何爲?“

那些勁裝大漢見來了不速之客,不由大驚,紛紛策馬掉頭而去,不一時,便走得精光。此時盧敏劉恪皆到,見是蔡邕,不由大驚,忙不迭的翻身下馬。

劉備拜伏於地,淚溼雙眼:”伯喈叔父,小侄來遲……“還想說些什麼,卻心中酸得厲害,堵在胸口一句也說不出來,只是哽咽。

盧敏劉恪見蔡邕如此,也不禁淚落。可憐直言諫臣,因小人陷害,竟落得如此下場。豈不令人心痛哉?

蔡邕倒是看得開,一一把三人扶起,好言安慰。蔡邕強笑道:”幸有玄德前來,解我之禍,否則嚇到小女,你家嬸孃便要鬧了。“說完便把家眷一一介紹給三人。

蔡邕家眷也沒幾個,只有夫人羊氏帶着女兒,主要是叔父蔡質那邊拖兒帶女的一大堆。蔡邕數子皆早夭,好幾十歲了,只得一女。便是剛纔被嚇哭的女童。

蔡邕牽着寶貝女兒,一一指認道:”昭姬,這是你玄德哥哥,子達哥哥,十一郎哥哥,方纔就是他們救了我們,嚇跑了壞人,你可要記得哦。“

劉備聽聞是蔡昭姬(蔡文姬是以後改的名字),心中不由一動,拿眼望去,便見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明眸皓齒,小臉雖然灰塵撲撲的,卻也難掩清麗之色。劉備暗道,這個小蘿莉就是以後鼎鼎有名的才女麼?可憐一生命運坎坷,唉,以後再說吧。

小昭姬乖乖的向幾個哥哥行禮道謝,便見旁邊的蔡質怒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派人行剌於我等,真是好大的狗膽!“

劉備驚問道:”蔡公,方纔這些人乃是刺客?可知是何人所遣?“

蔡質老臉漲得通紅,氣極道:”除了那陽球小兒,還有何人?玄德,你不知,我等剛出城,陽球小兒便暗賄差人,命其於道毒害於我等。幸而這幾位差人恩公高義,對我等道破關節。誰曾想方行到此處,劍客又來!陽球小兒果真是好手段!若不是幾位賢侄,我等皆爲孤墳野鬼也!“

蔡邕等蔡家男子沉默不語,想來是氣憤到了極點。而婦幼卻低低哀鳴,爲前途未卜而憂心忡忡。

劉備怒罵道:”不意陽球乃如此酷毒殘暴之人!“又對蔡邕道:”叔父此去,路途遙遠,玄德願相陪左右,送叔父至朔方!“

蔡邕大搖其頭,連連道:”不可!不可!玄德,吾自取其辱,又豈能拖累於你?“

劉備苦勸道:”叔父,若陽球再遣人來,我等可爲叔父當之!“

蔡邕執意不肯:”陽球若再遣人來,便是天欲亡我。汝三人爲我子侄,我又豈能牽連你等?可速去,莫讓我死亦無面目見子幹兄於地下也!“他哪裡敢讓劉備等人護送。陽球真再派人來,多這三人也抵不住。再說了眼前這三個小子,一個是盧植子,一個是盧植婿,一個爲盧植徒。損傷一個,他都無法向盧植交等。

蔡質也心知肚明,他活了一把年紀了,死則死矣,更加不願意讓如此年少有爲的小郎有甚損傷。於是也在一旁苦勸。

劉備與盧敏等三人執意要送,最後又勸又說又推又讓的來來回回,說得大家嘴巴都幹了。最後劉備道:”叔父,我等不護送你們到朔方,那也讓小侄三人儘儘心意,相送幾日如何?“

衡量再三,蔡邕見劉備等人執意要如此,便只好應了。劉備便把馬讓與蔡邕蔡質等,他三人執劍徒步相隨。

劉備等三人相送了數日,一路上竟然安然無事。一直送到了平陰,臨黃河欲渡。蔡邕才止住劉備等人。說離家數日,可速返還,莫讓家中大人憂心。劉備也不再說,道:”蔡公,叔父,到了此處,想來陽球不會再遣劍客來追。前方渡了大河,便是一片坦途。小侄等在此遙祝叔父一路順暢。叔父與蔡公但且寬心,此時雖有波折,但將來終有風雨過後終見彩虹之時!“

蔡邕道:”玄德,子達,十一郎,在京師好生照顧子幹。莫要生事!待老夫回來,再謝你三人今日相送之恩!“

三人忙拜伏在地,道:”叔父何出此言,小侄豈敢言恩?“

蔡邕一一扶起,讓劉備把馬牽回。劉備等執意不肯,又把身上錢物悉數取出,贈與押送之差人,道:”諸位高義,我叔父與蔡公年邁,且有家眷隨行,請一路多加照顧,敢不承情。區區薄禮,以壯諸位之行色!“

幾個差人見了,作色道:”我等豈是那貪財之輩!蔡議郎一家,我等兄弟自會好生照顧。“

劉備忙勸道:”諸位之義舉,已於叔父處有聞。劉備豈敢以財物辱壯士?只是路遠難行,條件艱苦。我等敬壯士之所爲,是以我等三人才備此薄資,以相送壯士,好於沿途以備急難之需,別無他意!“

衆差人見劉備言辭懇切,這才臉色轉緩,推辭一番,便也收了。劉備又等蔡邕等人上了渡船,才一一灑淚而別。

三人一路步行,迴轉家中,盧植見了大怒:”還知道回來啊,嗯!“

三個跪在地上,一聲也不敢吭。盧植稍緩怒氣,道:”若不是有人前來府上報信,說你們三個結伴相送蔡伯喈,我幾乎以爲你等爲賊所害,差點就去報官了!以後做事,切莫如此荒唐!“

發泄一通後,盧植便問道:”蔡伯喈如何?“

盧敏便把一路相遇,相送的情形給說了。盧植聞言,默然無語。想來心中也是極難受的。盧植陷入深思之中,卻忘了地上還跪着三個,一直到沈氏來,纔看見三個傢伙直挺挺的跪在地上齜牙咧嘴的。才趕緊喚醒盧植,放了他們三個出去。

劉備跪得膝蓋發青,越想氣越不平,爲蔡家不平,爲自己兄弟三個不平,爲朝堂不平,爲天下不平!思來想去,罪魁禍首就是中常侍王甫。這傢伙簡直混蛋加十級,傳說中的頭頂生瘡,腳下流膿說得就是這種人。

你一個閹宦,貪錢就貪錢,能不能別亂政?唬弄皇帝就算了,還煽動皇帝貶斥大臣,禍亂朝廷。黨錮之禍有你,劫持皇帝有你,殺竇武有你,殺陳蕃也有你。到如今,好好的一個蔡邕,文采**的風雅之士,被你弄得頂着個光頭去邊郡受苦。害得小昭姬也要去那苦寒之地。那麼小的小蘿莉,真是可憐哦。額,自己怎麼想着想着,便想歪掉了?

劉備正想着如何找個辦法收拾下王甫,以出口心中惡氣。思來想去,卻沒有一點辦法。這傢伙基本上不出宮,就算出宮,自己又不能天天蹲着守他。本想寫書一封投闕大罵,又覺得這個傢伙油鹽不進,自己罵得是痛快了,他卻不掉一塊肉,搞不好還要派人把自己給抓起來,這種以卵擊石毫無勝算的行爲,劉備不屑爲之。

劉備又信不過別人,只好託了盧敏,劉恪二人,暗地查詢收集王甫之信息。這邊還沒動靜呢,王甫又出妖娥子了。

皇后宋氏,執金吾宋酆之女。在皇帝十四歲的時候被選送入宮,十五歲的時候被立爲皇后。可以說這個皇后,是諸大臣替皇帝選的。皇帝便不怎麼喜歡。宋後雖然端莊賢淑,卻不受皇帝寵愛,於是一直沒有子嗣,**衆姬就以言語譖毀之。中常侍王甫這個混蛋之前冤枉勃海王劉悝,說他謀反,結果皇帝把渤海王一家給殺了。渤海王妃宋氏正是皇后親姑媽,王甫怕皇后怨他,心驚膽跳了好些年。見宋後不爲皇帝及**所喜,便心生一計,勾連太中大夫程阿一起造謠說皇后在皇宮以巫蠱詛咒皇帝,巫蠱一直都是禁忌的話題,漢武帝朝的巫蠱案,皇后,太子,公主,侯爺全死了個遍,牽連幾十萬人。

這次皇帝一聽皇后居然敢用巫蠱之術,想也不想便信了,憤怒之下,收了皇后璽緩,欲廢皇后。

第三更奉上,週六的債已還上,怎麼樣,人品還算堅挺吧?求點推藏,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七百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
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七百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