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

劉備剛揮手告別黃忠,還沒走出三十里路,便碰到了急匆匆來傳旨的小黃門。當知道自己被皇帝又弄到益州去平叛的時候,劉備差點跳腳罵娘。尼瑪我老婆在家大着肚子呢,你把我弄益州去,回來我孩子都多大了,到時候連爹都不認識!

不過形勢比人強,劉備既然還打算在官場混,他就不得不低頭。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含淚接旨。小黃門還以爲劉備是高興的呢。

不過劉備很會自我安慰,幸好不是像檀石槐他爹一樣離家三年後回來一看,孩兒一歲。幸好這次不算很冤,混了個太守做做。從此之後,他也有了向三公九卿發起進攻的資歷了。

好吧,這次劉備不能慢悠悠的走了,旨意中要他剋日赴任。他也就只好拼命了。從華北到西南,想着這遙遠的路途,劉備第一次開始懷念起後世的交通工具來。

等劉備一路風塵到巴郡,五月已經快過完了。他甫一到任,便把嚴顏、張珓兩個給喚了來,問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恨不得立馬就把叛亂給掃平了,然後好請旨回京。可事情還是得一件件來做。

等劉備瞭解到前因後果之後,不禁呆了。就因爲這點破事,就反了?就因爲這點破事,皇帝把我弄益州來了?

事件起因很簡單。前次平叛時,蠻部有的想招安,有的覺得漢人的壓迫還會繼續,不若繼續過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流寇或山大王生涯。雖然最後在漢軍強大的武力面前不得不屈服,但矛盾的種子也因此埋下。這次也是因爲蠻人內部招安派和強硬派不知是爲了地盤還是什麼起了衝突,然後漢人官員去處理的時候,理所當然的拉了偏架。然後這一拉偏架,問題就來了。之前的種種不滿在這一刻通通爆發。許多蠻人覺得漢人處事不公,於是性情爆裂偏激的衆多蠻部就這樣又扯旗造反了,時值蕭瑗告老而退,益州刺史缺任,地方郡守不敢怠慢,得到訊息於是立刻上報朝廷。這一次朝廷反應神速,把還在途中的劉備給直接空降了過來。

這一次叛亂很古怪,應該稱之爲蠻部內亂纔算準確。因爲說是叛亂,但到目前爲止,大多數戰爭都在蠻人之間爆發,兩派人互相爭奪地盤,掠奪人口。戰火併未大規模波及到漢人。而招安派眼見抵擋不住,節節敗退,已經數次來郡中求援了。

知道前因後果後,劉備便對張珓道:“傳我之令,徵募郡縣精卒二千,隨時準備平亂。”又轉過頭吩咐嚴顏:“守正,你去蠻部傳信,就說劉玄德有事相請。讓蠻部大人速速來江州,過期不候。”

待張、嚴兩人出去之後,劉備就開始翻閱起巴郡卷宗起來。他在廣陽之時,因爲剛爲一地長官,所以很多東西都還在觀察之中。待得威望漸著,正欲放手施爲之時,卻被調離。實在是遺憾。如今到了巴郡,雖然小小的叛亂不在劉備眼裡,但說實話,就算知道二年後天下大亂,可是他能什麼時候從這裡脫身,還真不好說。

既如此,那就先把這個太守給做好吧。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也可以在這裡試試水。看能不能試探着推行,把這裡當做自己的試驗田。

劉備一邊翻閱着卷宗,一邊記着各項數據。到時他還要仔細實地考察一番,當然,這得到平亂之後。目前他首要的急務,還是平息這片土地上的戰火。

聽說劉備回來了,出任巴郡太守。不論哪一陣營的頭領,都是大驚。數年前就是這個劉備,當着他們的面,一把火燒死了無數族人。讓他們恐懼至極,記憶猶新。這個屠夫居然回來了!

如今劉備相召,蠻部大人不敢怠慢,剛纔還在打生打死的雙方立馬罷了兵戈,爭先恐後的往江州出發,打算搶在前頭,爲自己辯解。

不到數日,劉備便見到這羣頭插雉尾,耳戴大環,身上裹着顏色各異的獸皮的傢伙。劉備在郡守府中接見了他們,不過他目光掃來掃去,卻沒見昔日的故人。於是便開口問道:“蠻王和沙河可在?”

蠻王是個極講信義的好漢,而沙河一心向漢,不由得劉備記憶不深刻。誰曾想他這樣一問,堂上頓時寂靜一片。劉備心知有事,便欲大聲喝問,還未開言,便見一條大漢拜倒在地,頓首哭道:“蠻王去歲病死,樸柯洞主聯合十八洞欲爭蠻王之位,因聲勢威望不及我父,乃相邀我父遊獵,卻暗中使詐,命人射殺我父,還請大人替我作主!”說完咚咚咚的磕起頭來。

劉備眉頭一皺,心道還有這事,爲何不見嚴守正與我說?心下疑慮,便問道:“你是何人?”

那蠻漢哭道:“小人沙摩,乃沙河之子!”

劉備不禁動容,親自扶起,好言慰道:“勿慌,可與我細細道來,若果如你所言,我必替你討還一個公道。”說完,目光如電,掃過堂下一衆洞主。衆洞主中有要出言相辨的,被劉備這麼一看,也不禁閉了嘴,不敢多言。

等沙摩耶斷斷續續的說完,劉備心中頓時便有了數。原來自數年前一戰之後,蠻漢之間一直相安無事,就算有些小摩擦,也都不了了之。但去年蠻王突發急病,一命嗚呼。他正值壯年,膝下止有一女,又未指定繼承人。於是各個勢力龐大,認爲自己有資格爭一爭蠻王之位的洞主便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樸柯乃板楯七姓後裔,素來勇武過人,本來支持者頗衆,又打算向蠻王之弟提出迎娶蠻王之女,蠻部明珠羅耶珂,正自春風得意,以爲蠻王之位手到擒來之時,卻發現莫名其妙殺出來一個沙河。原來另有許多洞主認爲沙河爲人厚重老實,又善於漢人打交道。比起驕縱跋扈的樸柯要好得多。便紛紛支持沙河。

樸柯大怒,欲舉兵來攻,又慮沙河勢大,恐自己不敵。就算能勝,也只怕是兩敗俱傷,到時白白便宜了別人。於是樸柯心生一計,遣人相邀沙河一會,說是有事相商。

沙河族人恐其有詐,便勸沙河不要去。誰知沙河執意前往,並言此時樸柯必不敢妄動。族人無奈,只好盡遣族中勇士相護。誰曾想,最後還是噩耗傳來,沙河隕落。而樸柯的描述就是兩人把臂相遊,共商蠻部美好未來。誰曾想山間竄下一隻老虎,我的好兄弟沙河爲了救我,捨身與老虎相搏,最後,自己孤身一人得脫,衆衛士與沙河慘死於虎口……

這個解釋,太不要臉了。可關鍵是事發當時,沙河與所率勇士全死了個精光,也沒人能道出真相。沙河族人雖然不依不饒,但沒有真憑實據,卻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直到數日後,一個傷痕累累,死命得脫的族中勇士奄奄一息的逃回,這才道出了真相,哪裡有什麼老虎,全是樸柯的陰謀。誘沙河等人至某地,自己卻不出現,卻命族中神射手用弓箭亂箭攢射,可憐沙河等人,都來不及哼一聲,便死了個乾淨。而他卻因爲運氣,避過了要害,是以身中數箭,卻仍然能逃脫。於是不要命的一路狂奔**中報信……

看着這個說完事實真相便嚥了氣的族中勇士,衆人大怒,跳着腳大罵樸柯的卑鄙無恥,沙摩更是血紅着雙眼就要去找樸柯拼命。卻被族人死命抱住。如今沙河已死,部族精銳也折損了一部分。不能再衝動行事了。

於是衆人商議一番,決定先把事實真相告訴與自家相親善的部落,再大家聯合起來,一起攻打樸柯。消息傳出,衆洞洞主大怒,紛紛指責樸柯,而羅耶珂更是表示,這種人,自己寧死也不嫁。樸柯那日根本就未曾料掉還有漏網之魚。等到消息傳出,已經晚了。如今自己成了千夫所指不說,而視爲禁裔的羅耶珂居然也敢反抗,於是大怒之下,聯合諸洞盟軍,一同舉兵,攻打蠻王羅家,想把羅耶珂先搶到手再說。然後其他諸洞也不甘示弱,也聯合起來起兵相抗樸柯聯軍。於是,一場大亂戰拉開了序幕……

戰事連綿,不免波及到一些漢人。於是前巴郡太守不明所以,以爲板楯蠻又叛了。一慌神之下沒仔細瞭解,便匆匆上報朝廷了。而嚴顏等人,也只以爲蠻部分裂這才相互攻伐,而箇中具體原因,他們也不清楚。

劉備弄清楚後,便問道:“哪個是樸柯?”

便見左側一個彪悍的蠻人站了出來,往劉備一拱手,道:“某便是樸柯。”言語間略帶傲氣。

劉備便問道:“爾擅殺沙河,該當何罪?”

那樸柯便道:“大人,非我殺沙河,乃我族中勇士擅自決斷,我願獻出禍首,以熄大人之怒。”

看這一臉坦然從容不迫的模樣,只怕是來之前便想好的說辭,沙摩聞言,氣得渾身顫抖,雙拳緊握,怒瞪樸柯,卻又偏生嘴笨,不知道該如何反擊。

劉備心道,也是個滑頭。卻是微微一笑,道:“既如此,且獻上兇徒,斬首示衆!以顯我漢法之公正!”

又道:“前番漢蠻盟誓,約束互不攻伐,如今蠻部大亂,害我漢家百姓,此事卻不能饒過,不過憐爾等事出有因,我便不率軍鎮壓。本官在此只問一句,爾等何時能休兵戈?”

衆人愣了愣,那樸柯硬着頭皮道:“大人,蠻王如今未曾選出……”被劉備拿眼一看,卻不敢再說下去了。

劉備道:“荒唐!十年選不出,本官讓你們打十年?百年選不出,本官等一百年?”

劉備正色道:“既然爾等各自不服,那蠻王便由本官來選拔!”

樸柯急道:“這怎麼行?”

劉備佯怒道:“如何不行!莫非爾敢質疑本官不公乎?”

樸柯俯首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沙摩與衆洞主見樸柯灰頭土臉,不由呵呵傻樂,一同下拜道:“但憑大人做主!”

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
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